2024忻州市(忻府區)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單元劃分規劃方案(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2032
2024-01-26
30頁
7.30MB
1、忻州市(忻府區)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單元劃分規劃 公示稿 2024.1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是一項對推動城市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礎性工作,涉及人民群眾的居住、出行等多個方面,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改革開放40年來,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城市建設速度迅猛異常,不斷增長和發展的城市,正伴隨新經濟、新技術、新居民的出現面臨著居住方式、出行方式、城市管理模式等深刻變化,深度改變著城市的空間結構、功能布局、設施體系、運行機制。詳規單元正是空間規劃在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之間,為適應城市建設的復雜性和多元化,創新發展理念,探索規劃科學和可行性,用更加理性的精神、更加科學的思維進行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更好地發揮2、在建設美麗幸福城市中的重要戰略引領作用的重要措施。通過詳規單元劃分,可以推動城市建設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補齊民生短板,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有效實施,讓城市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群眾。將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配套更好地落實到各單元內,實現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把提升城市幸福指數作為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作為規劃的根本追求的目標。前言規劃背景 建立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需要 加強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要求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求總則 總體定位 技術標準體系 規劃范圍 劃分目標及單元分類策略及方法 單元層級 3、劃分基本原則 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劃分 傳導中心城區發展戰略 協調街道社區事權 構建社區生活圈 銜接控制性詳細規劃詳規單元劃分 城鎮單元布局 城鎮單元主導功能及管控指引 城市更新單元 鄉村單元布局 鄉村單元功能和管控引導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 協調行政事權邊界 銜接社區生活圈 對應城鎮開發邊界管控 滿足開發區發展要求 傳導空間規劃戰略目錄1 12 23 34 45 51.11.1建立并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需要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詳細規劃區/縣級國土空間規劃村莊規劃年度建設實施計劃或項目建設方案存量類新建類城鎮開發邊界內相關專項規劃特定地區項規4、劃規劃編制規劃實施體 檢 評 估反饋修正城鎮開發邊界外特定領域專項規劃五級三類間的規劃傳導與管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提出要分級分類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健全規劃實施傳導機制,加強不同規劃間的協調和傳導。詳細規劃是具體地塊用途和開發建設強度等作出的實施性安排,開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核發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等的法定依據。規劃背景規劃背景1詳細規劃單元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之間構建一個適合于城市發展需要、具備可操作性和權威性的承上啟下的技術銜接,實現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傳導和有效落實,即劃分詳5、細規劃單元(以下簡稱詳規單元)。1.21.2加強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政策指引5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的通知“要按照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結合行政事權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和安全功能需求劃定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分區分類分區分類推動推動 將上位總體規劃戰略目標、底線管控、功能布局、空間結構、資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分解落實到各規劃單元,加強單元之間的系統協同,作為深化實施層面詳細規劃的基礎。加強系統加強系統協調協調 各地可根據新城建設、城市更新、鄉村建設、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需求和產城融合、城鄉融合、區域一體、綠色發展等要求,因地制宜劃分不同單元類型,探索不同單元類型、不同層級深度詳細6、規劃的編制和管控方法。探索單元探索單元類型類型 根據人口和城鄉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需要,以規劃單元統籌增量空間功能布局、整體優化空間結構,促進產城融合、城鄉融合和區域一體協調發展,避免增量空間無序、低效。增量空間增量空間統籌統籌規劃背景規劃背景11.3 1.3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快速城鎮化的過程帶來了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城市空間規劃和管理的復雜性日益突出,宏觀目標和微觀操作之間缺乏有效的過渡,成為制約城市規劃體系有效應用的問題之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土空間規劃作為新時期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統籌各類資源和實施的抓手,詳7、規單元劃分即是在傳統空間治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的具有探索意義的實踐。在2020年開始的忻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控規單元作為落實城市戰略目標、傳導底線約束要求、彈性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規劃措施之一,已被確定為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施管控提供載體的有效工具。詳規單元在總規與控規之間構建一個適合于城市更新發展需要,具備可操作性和權威性、承上啟下的規劃層次,實現總體戰略與實施層面的銜接。規劃背景規劃背景規劃背景規劃背景171.4 1.4 解決忻州城市治理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問題 忻州市中心城區2022年末建設用地規模56平方公里,至2035年預測人口為56.9萬人,建設用地規模約74.4平方公里。近8、20年的快速發展造成管理部門大量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25片區);由于編制時并未考慮各控規之間的協調、統一,導致規劃范圍多樣,數據難以匯總和分析,不可避免的造成各編制范圍之間形成指標不平衡,公共設施不均衡的問題。對規劃編制后的管理和調整造成較大困難。總規與詳細規劃銜接不暢 依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結果,忻府區建設用地管控規模進一步擴大至86.19平方公里,控規編制范圍跨度大,區域邊界劃定多樣,指標控制適應性下降,現行規劃指標依據科學合理性不充足,運行過程需要不斷修改或調整控規以適應發展需要。開發邊界內管理覆蓋困難 城區內街道社區兩級空間管轄模式缺乏統一的標準,各街道社區范圍不同,規模差異較大,與城市9、功能空間格局交錯布置,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管理,規模不足或利用效率低的情況同時存在。城市規劃管理需要多部門協調運作,形成統一的管理平臺,確保規劃布局和配置和行政管轄條件的統一。城市治理體系難以發揮有效作用規劃背景規劃背景182.1 2.1 總體定位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是落實和承接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戰略目標、底線管控、功能布局、空間結構、資源利用等管控要求,促進規劃意圖、強制性內容和空間治理要求得以有效傳導,開展單元層面詳細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的基本空間單元,也是深化實施層面詳細規劃的空間基礎。詳細規劃單元引導詳細規劃單元引導(面積:(面積:3-5km;單元人口:;單元人口:2-5萬人)萬人)市級國土空10、間總體規劃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編制單元詳細規劃編制單元(開發邊界內)地塊詳細規劃地塊詳細規劃(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村莊規劃城市發展方向指引城市發展方向指引(中心城市、工業、文化、生態)(中心城市、工業、文化、生態)片區指引片區指引(面積:(面積:10-20km;人口:;人口:10-20萬人)萬人)總體總體規劃規劃詳細詳細規劃規劃編制編制編制南部忻州古城文化旅游休閑區、中部老城傳統文化生活區、東部秀容新城產業集聚區、北部新城片區總則總則292.2 2.2 技術標準和體系構建主要技術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修正);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年);3.城市、鎮控制性11、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2011年);4.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5.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6.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343 號)7.自然資源部關于深化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的通知(自然資發202369 號)8.社區生活圈規劃編制技術指南(TD/T1062-2021);9.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10.忻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1.忻府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2.忻州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2020-2035年);13.忻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12、0年);14.忻州市各專項規劃、已編制完成的控制性詳細規劃;15.忻州城市自體檢報告(2022年);16.忻州市中心城區各街道社區相關數據。總則總則規劃范圍:2依據忻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階段性成果)及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的通知,詳規單元劃分研究范圍為忻府區全域(含忻州市中心城區)。102.3 2.3 劃分目標總則總則2新編制及修改詳細規劃依據 對忻州市開發區邊界范圍內各類建設用地實現全覆蓋,作為開發用地分類、分級、分規模管理的必要依據;防止規劃范圍隨意確定,空間交叉重疊,消除規劃盲區。對接落實總體規劃 依據單元確定的邊界、規模、容量完善城鄉建管控,將13、單元作為總體規劃的落實和細化手段,在單元內分解總體規劃各項目標指標。現有詳細規劃的統一整合和完善 編制、修改詳細規劃時應按照詳規單元所確定的單元邊界進行整體或分塊編制;作為忻州市自然資源部門對現行詳細規劃進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礎。實現“編管統一”在單元劃分上按照社區網格化管理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實現規劃與行政管理部門事權范圍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編管統一”。2.42.4單元分類城鎮單元城鎮開發邊界內,以完善城鎮功能、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為主的區域鄉村單元鄉村單元原則上在城鎮開發邊界外,以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主的區域特殊單元在具有特殊編管需求、具有相對獨立行政管理事權的規模較大且相對獨立的風景名14、勝區、自然保護區、軍事管理區、礦區、林場等區域。詳規單元3.1 3.1 詳細規劃單元層級策略及方法策略及方法3結合鄉鎮地區農村社區實際分布和規模,為保障單元劃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按照“鄉鎮(街道)城鎮(鄉村)詳規單元(城鎮)街坊或村莊”三級逐級實現總體戰略目標單元傳導地塊實施的分層落實和細化。鄉鎮及街道全域空間的第一層級,鄉鎮與街道屬于城市的一級事權單位,實現全域覆蓋范圍。具有一定的經濟和人口規模,具備明確的四至邊界,在總體規劃開發和保護格局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城鎮(鄉村)詳規單元城鎮詳規單元結合城鄉社區的管理和服務功能,統籌區域內一定的人口和城市空間區域,具有明確主體功能,服務一定人口規模15、。鄉村詳規單元以行政村為基礎單位,圍繞鄉村社區生活圈以村莊居民點用地范圍為單元劃定,每個鄉村單元以13個行政村為基礎劃定。(城鎮)街坊或村莊為實現5分鐘10分鐘社區生活圈目標而劃定的區域,城鎮街坊用地規模為1-2平方公里,人口約0.5萬-2.5萬人。鄉村單元以自然村為基本服務單位。在下一層次規劃劃定在下一層次規劃劃定上位上位規劃規劃確定確定123.2 3.2 基本原則 與已有上下位規劃銜接原則包括市區兩級國土空間規劃、忻州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忻州市已編制完成的教育、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等專項規劃。天然、人工地理界限劃分原則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鐵路、道路等)是劃定城市規劃管理單元空間條件。16、城市功能內在關聯性劃分原則土地利用良好的關聯性、功能空間合理性是劃分各空間單元的基本原則 主導功能同一性劃分原則具備一定主導功能屬性 主次干道圍合的街坊劃分原則規劃管理單元以道路圍合方式可以保證單元的完整性,杜絕地區交叉管理問題。合理交通分區劃分原則合理的交通安排是規劃管理單元重要的功能之一,關系到單元內部與外界聯系的便捷。適宜的用地規模劃分原則根據相關單元層級確定用地規模和人口,結合城市發展實際情況劃定邊界 行政管轄邊界協調原則策略及方法策略及方法33.3 3.3 落實空間規劃及管控要素劃定劃定策略及方法策略及方法3傳導全域管控分區依據忻府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域規劃管17、控要求,忻府區全域劃分為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其他用地區等分區。各分區全域互不重疊,不交叉。序號序號單元類型單元類型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國土空間規劃分區1生態保護類單元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2鄉村發展類單元農田保護區,鄉村發展區3城鎮單元城鎮發展區、獨立工業園區、風景名勝與特殊用地區詳規單元劃分傳導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表忻府區鄉鎮邊界及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圖3.4 3.4 傳導中心城區發展戰略要求14 忻州古城文化旅游休閑區:包括牧馬河生態公園和古城活化旅游基地為主的片區。老城傳統文化生活區:以行政辦公、文化、教育、體育等公共服務和居住及其配套服務等功能為主。秀容新城18、產業集聚區: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打造成為山西中部城市群自然生態和創新生態的雙生結合典范。北部新城片區:圍繞開發區核心區打造集研發、生產、辦公、居住及配套設施于一體的都市型產業集聚地,實現產業與城市的深度融合。“一心兩帶三軸四片區”中心城區空間結構策略及方法策略及方法“市級區級社區級”三級公共服務設施層級體系,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實現公共服務設施均等覆蓋。公共服務設施均衡配套33.5 3.5 協調中心城區街道、社區、村管轄事權15對接中心城區、街道、鎮事權范圍8個街道現狀忻州市中心城區設置秀容街道、和平街道、長征街道、新建路街道、九原街街19、道、云中路街道、旭來街街道、橋西街街道。總管轄范建設用地范圍260 平方公里,總管轄人口規模為38.97萬人43個社區平均社區規模在50-140公頃之間,每社區人口規模約0.3-1.0萬人之間。旭來街道云中路街道九原街道長征街道新建路街道秀容街道策略及方法策略及方法3梳理現狀城市社區分布特點和平街道163.6 3.6 構建社區生活圈劃定需求策略及方法策略及方法實際生活圈規模應根據人口及服務半徑的雙控來確定,例如城市中心地區人口密居住區用度較大,生活圈半徑可縮小一些;郊區的人口密度較小,生活圈半徑可擴大一些。以使人口規模與服務設施、公共綠地等更好的匹配。33.6 3.6 銜接現行控制性詳細規劃單20、元劃分17現行控規單元劃分格局策略策略及方法及方法3各類控制性詳細規劃區域劃分大多依據忻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年)和忻州 經 濟 開 發 區 總 體 規 劃(20172035年)確定,是在原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總體格局上的落實和完善。各規劃邊界以城市主干路、鐵路、河道為劃分依據,規模基本維持在1.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之間,用于工業倉儲的片區偏大,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用地偏小。重要的生態河道形成的帶狀空間按一個獨立區域劃分。現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片區劃分方式對詳規單元劃分起到一定支持作用,邊界確定原則與詳規單元劃定一致,總體功能定位基本相同。現行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單元疊加分析21、圖序序號號名稱名稱片區結構及定位片區結構及定位編制編制時間時間1忻州市南4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6片區結構,居住生活和公共服務為主。2014年2忻州市北5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10片區結構,商業中心區和交通樞紐,城市中心區。2014年3忻州蘭村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片區結構,工業片區。2015年4忻州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4片區結構,開發區核心功能空間,綜合服務功能。2015年5城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4片區結構,東部產業和生活新區,工業倉儲為主。2016年6云中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兩片區結構,商業商務為主體,服務旅游產業。2015年7旭來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片區結構,生活居住功能。2015年8忻州經濟開22、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多個分散片區,包括產業發展、生活居住功能。2018年9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4片區結構,發展產業為主。2023年現行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單元一覽表4.14.1城鎮單元布局和規模詳規單元劃分詳規單元劃分4城鎮開發邊界內(城鎮單元)街道對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片區”層次,覆蓋忻州市中心城區各類用地,提供10萬-15萬人服務相關配套設施,有效組織和控制下級詳規單元布局和邊界劃分,與總體規劃相銜接。詳規單元是“街道”的下一層次,綜合性單元基本對應15分鐘社區生活圈服務規模確定,每社區規模約3萬5萬人,可以提供滿足該地區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非居23、住功能單元以滿足產業發展需要靈活確定。街坊(社區)單元是詳規單元的下一層次,實現對詳規單元的進一步細化,滿足510分鐘步行生活圈要求,服務人口約0.5萬-3萬人。等級要求等級要求人口規人口規模(萬模(萬人)人)用地規模用地規模(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生活圈生活圈半徑半徑劃定要求劃定要求編碼命名編碼命名配置配置街道街道10-1510-152000米結合街道行政管轄邊界-10萬人,2個以上詳規單元城鎮單元城鎮單元(綜合性(綜合性社區)社區)3-52-61015分鐘步行,800米1500米以居住區功能為主導單元街道名稱字母大寫-數字編碼1015分鐘生活圈城鎮單元城鎮單元(非居住(非居住功能)功能)3-524、滿足產業發展需要街道名稱字母大寫-數字編碼街坊街坊1-3-.2-35分鐘10分鐘步行,300500米居委會主導下一層次規劃編碼5分鐘生活圈194.24.2 城鎮單元主導功能詳規單元劃分詳規單元劃分4單元主導單元主導功能類型功能類型設置設置數量數量功能特點功能特點控制要求控制要求生活居住生活居住13以居住用地為主體。配套與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生活服務設施。滿足15分鐘步行交通圈要求。嚴格控制人口和建設規模,人口密度不超過400人/公頃,中等強度開發,各項設施覆蓋滿足服務半徑要求。與居住相關配套設施可在單元內適度調整。商業商務商業商務5以商業、商務和娛樂康體用地為主體。對外服務為主。突出商業服務業特色25、,形成統一、協調空間形態,旅游區域中低強度開發,中心城區中高強度開發。配置完善的交通服務設施,與周邊環境風貌緊密結合。相關配套設施實行總量控制,不超過總建設規模20%。綜合服務綜合服務3集中建設的行政辦公用地、高等教育用地、職業教育用地。配套居住、商業、文化等多功能混合區域。除總體規劃確定的強制性內容外,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必要調整。居住配套公共設施可與周邊地區共用或單獨配置,以提高公共設施使用效率。工業倉儲工業倉儲6以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為主體。采用標準化廠房建設,形成統一的空間分隔和建筑風貌。嚴格控制產業類型與建設強度,允許建設與生產相關的配套設施,結合產業特點設置單元邊界和單元內各地26、塊的生態防護地帶。歷史文化歷史文化1忻州老城及周邊地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地區。根據歷史文化保護專項規劃進行建設控制,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嚴格控制新建、改建項目類型和規模。疏解單元內人口,形成與歷史文化風貌相協調的總體景觀格局。綠地休閑綠地休閑2以農林用地為主體的區域,城市邊緣村莊、郊野公園、環城生態休閑區。保護城市周邊現狀生態資源和敏感目標,為城市形成良好的生態本底。嚴格限制該區域內建設,依據城鎮開發邊界進行建設,總體建設強度為低強度區域;環城生態休閑區內可適度配置相應的游覽服務設施。www.islide.cc4.3 4.3 城鎮單元空間管控指引詳規單元劃分詳規單元劃分4配套設施依據單元人口進行27、控制,標準詳規單元按照5萬人進行設置,參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中15分鐘生活圈居住區標準、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及忻州現行各居委會社區管理的實際需求確定。居住生活單元配置產業類單元注重功能的綜合性,落實忻州經濟開發區各產業園區發展需求,完善各產業單元內必要的生活服務和產業相關配套設施配置,提高工業和倉儲用地生產能力。各單元依據其主導功能屬性確定發展策略和要求,單元內主導功能用地比例不能低于60%,不得改變單元主導功能屬性,單元內非主導功能用地規模不應超過總用地面積40%。產業發展單元配置4.4 4.4 城市更新單元管控21詳規單元劃分詳規單元劃分4更新類型更新類型28、單元名稱單元名稱更新重點內容更新重點內容社 區 更 新社 區 更 新單元單元利民東單元,長征單元,匡村單元,九原單元、和平單元推進二十里鋪、大檀村、小檀村、盧野村、十里后村、匡村、逯家莊村、北關村、南關村開展相關老舊社區和保障房建設項目。完善居住社區功能和公共服務設施,構建高質量住房保障體系,打造高品質人居環境。低 效 工 業低 效 工 業更新更新單元單元匡村單元、利民東單元、公園單元、長征單元包括鐵合金廠、玻璃瓶廠、煤建公司、造紙廠、通用機械制造廠、市酒廠、市紡織廠等,結合老工業基地改造,實施“退二進三”,合理調整用地結構。工業用地遷往忻州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現狀工業用地,促進園內產業轉型升29、級,引導完整的產業鏈條入園集聚發展。商 業 更 新商 業 更 新單元單元利民東單元、古城單元提升傳統商圈城市及其周邊低效用地的品質、增強地區活力。優化路網體系和人流組織,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和停車服務水平,發掘文化和商業融合發展資源,完善商圈功能體系,注重慢行系統構建。將城市近期重點更新項目納入實施范圍。主要圍繞居住類、公共類和綜合類片區逐步開展,在現有城鎮單元基礎上設置城市更新單元,加快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忻州,爭做全國城市更新典范城市。社區更新單元商業更新單元低效工業更新單元4.5 4.5 鄉村單元及特殊單元布局22詳規單元劃分詳規單元劃分4城鎮開發邊界外城鎮開發邊界外生態保護類詳30、規單元生態單元:生態單元:生態單元結合忻府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生態保護紅線、生態重要性評價結果劃定位于生態保護重要區內的村莊。自然保護區及國家公園單元:自然保護區及國家公園單元:重點保護忻府區內生態保護極重要,包括區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區、國家級省級生態公園。鄉村發展類詳規單元以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集聚提升型和城郊融合型村莊為主體,覆蓋忻府區中部和東部地區各村莊。根據村莊居民點區位分布和交通條件,按照1530分鐘非機動車交通生活為半徑,以5000人左右為服務人口,結合鎮村體系中心村布局,4.3 4.3 鄉村(特殊)單元功能和管控引導23詳規單元劃分詳規單元劃分4城鎮開發邊界外城鎮開發邊界31、外 嚴格保護村域內生態資源,嚴守生態紅線底線,禁止與生態保護無關產業發展。以居民點為中心配置服務本村居民的必要醫療、養老服務設施,完善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議生態保護類詳細規劃單元統一編制村莊規劃,合理引導山區村落居民向中心村集聚。生態保護類詳規單元生態保護類詳規單元 單元重點推動農業生產,保護基本農田,建設服務于村莊居民的特色生活圈,形成以鄉村社區為中心,涵蓋其相關的生產、生活、生態和社區治理各要素聚集的基本單元空間。該類單元以行政村為主體,覆蓋居民約3000-5000人,重點配置文化體育、醫療衛生、市政配套、農業服務設施四項基本設施。鄉村發展類詳規單元鄉村發展類詳規單元245.1 5.32、1 單元銜接行行政事權邊界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5編管一致結合行政事權,盡可能以行政管理邊界為基礎,統籌考慮規劃編制單元與空間治理主體的對應關系,并充分考慮空間主導功能的完整性,盡量避免切割合法用地權屬,提高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效率。事權統一云中路街道城鎮單元云中單元YZ-01春蕾社區開元單元YZ-02興檀社區汾源單元YZ-03紫檀街社區惠民社區汾源社區鄉村單元播明單元YZ-04街道層面社區層面255.2 5.2 銜接1515分鐘社區生活圈劃分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5統一配套的服務設施包括教育、醫療、社區綜合服務、文化體育、商業、安全等設施。各單元內在滿足1533、分鐘社區層面生活圈層面設施配置的基礎上,建立社區步行和騎行網絡,推進社區綠道建設,串聯若干個居住社區,統籌中小學、養老院、社區醫院、運動場館和公園等設施配套,服務半徑為8001000米,與街道的管理和服務范圍相銜接。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城鎮15分鐘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5.3 5.3 對應城鎮開發邊界管控26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5覆蓋城鎮開發邊界全覆蓋中心城區內城鎮開發邊界區域;分散飛地就近納入相鄰單元管控;5.4 5.4 滿足忻州經濟開發區管理要求27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5對接忻州經濟開發區新調區邊界保障開34、發區各園區管轄范圍與城鎮單元相銜接。滿足忻州經濟開發區區位調整可行性研究報告關于忻州經濟開發區邊界調整的要求。包括核心區、忻州龍崗生物科技園區、忻州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忻州豆羅建材工業園區、忻州云中溫泉生態園區內城鎮建設用地。依據城鎮開發邊界覆蓋建設用地5.5 5.5 充分傳導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功能布局28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5均衡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對齊城市總體交通格局充分利用城市生態格局“橫”為旭來街、龍翔街、鳳棲街、梨花街、九原街、雁門大道、和平街、長征街、光明街、南環路。“縱”為牧馬路、慕山路、七一路、新建路、云中路以及“一環”為西外環、東外環。每個單元配置一處綜合性公園或專35、類公頃。每單元配置23處社區公園,若干口袋公園。5.65.6實施及保障29建立規劃傳導體系建立規劃傳導體系 以單元為媒介,傳導現狀數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到詳細規劃的規劃傳導內容;進行規劃要素的空間數字轉譯,形成目標統一、精準銜接的規劃傳導數字底圖。實施差異化管控實施差異化管控 突出“詳細規劃引領城市更新和鄉村建設”的工作要求;建立“詳細規劃+”的工作模式,將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完善治理閉環完善治理閉環 在詳細規劃的傳導和管理閉環上,深化“編管協同”改革;形成從編制到管理到評估反饋、再回饋到規劃修編/調整的管理閉環等內容。增強任務統籌增強任務統籌 打通數據共享、規劃編制、規劃審查、規劃報批等不同角色之間的全業務鏈條 實現全業務環節在線管理。將單元邊界和要求納入項目計劃、審查報批到批后管理階段,圖編審全鏈條串聯及全周期留痕管理。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規劃傳導及實施保障5承上啟下、優化配置、無縫覆蓋、編管一致。忻州市(忻府區)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單元劃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