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綠色建筑推廣工作計劃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2398
2024-01-29
9頁
17KB
1、綠色建筑推廣工作方案 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為推進我縣綠色建筑科技與產業又好又快開展,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綠色建筑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開展觀為指導,以新型城鎮化和美好鄉村建設為契機,以轉變城鄉建設模式為根本,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建筑舒適性為核心,以節能減排為動力,嚴格規劃、設計、建設、驗收、運營等環節管理,強化政策法規、技術推廣、產業支撐,全方位開2、展綠色建筑行動,促進綠色低碳生態縣城建設,實現可持續開展。 二、主要目標 實行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建成一批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綠色建筑項目,積極培育綠色建筑產業開展,推動建設領域節能降耗水平顯著提升,實現從節能建筑到綠色建筑的跨越式開展。“十二五期間,全縣新建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到達100%。力爭2023年末,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全縣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到達20%;到2023年末,全縣新建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到達30%。 三、重點工作 (一)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 1.強化新建建筑節能監管。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堅持按標準設計、按標準施工、3、按標準監理、按標準竣工驗收,確保每年全縣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到達100%。 2.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立完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機制,政府機關既有辦公建筑、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既有公共建筑未到達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應當制定節能改造方案,按規定報送審查后開展節能改造。舊xx縣區改造、市容整治、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圍護結構裝修和用能系統,應當同步實施建筑節能改造。鼓勵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3.加強公共建筑節能管理。逐步建立建設領域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統計制度,完善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能耗統計。新建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安裝用能4、分項計量裝置。加強建筑施工過程能耗監管,完善建設領域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統計工作,確保到“十二五末,全縣建筑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0%。 (二)推進綠色建筑規模化開展 1.強化規劃控制。城鄉規劃部門要在城鎮xx縣區建設、舊城更新和棚戶區改造中,將綠色建筑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裝修方式等指標體系,作為約束性條件納入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并落實到具體項目。 2.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政府投資項目(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博物館、體育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保障性住房、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商場、5、寫字樓、車站、賓館、飯店、影劇院等)、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區,自2023年12月1日起必須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在xx縣區建設和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積極引導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爭創“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和“綠色小區。鼓勵其它新建項目推行綠色建筑標準。 3.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縣住建局和各鄉鎮要按照村鎮綠色生態開展要求,組織指導編制村鎮建設規劃,加強村鎮綠色建筑技術指導,大力推廣農房節能技術,科學引導農房執行建筑節能標準,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建筑節能示范,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 4.深入開展綠色生態xx縣區建設。按照省綠色生態xx縣區建設技術導那么,做好城鄉建設規劃與區域能源規劃的銜接,優化6、能源系統集成利用。加快綠色生態xx縣區規劃建設,建立包括綠色建筑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內容的指標體系,將其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并落實到具體項目。 (三)扎實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 全縣范圍內新建和改建民用建筑要積極采用太陽能光熱、光電與淺層地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并做到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建筑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具備可再生能源利用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學校、醫院等政府投融資建筑項目、1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項目等應至少利用1種可再生能源。切實抓好7、我縣綠色生態xx縣區建設,積極申報綠色生態xx縣區示范。 (四)大力開展應用綠色建材 1.大力開展綠色建材。結合本地氣候特點和資源條件,開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開展壯大綠色建筑建材產業園區,廣泛提供先進技術和適宜產品,促進綠色建材快速健康開展。 2.積極推廣綠色建材應用。全面推廣以工業廢渣、粉煤灰、建筑渣土等為原料生產的各種砌塊、輕質板材、復合墻體等新型墻體材料和節能環保產品,提高綠色節能建材產品在工程中的應用率。積極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引導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的開展利用。 3.加強綠色建材市場監管。一是加強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和稽查,杜絕性能不達8、標的建材進入市場。二是深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工作,按省、市相關要求完成“禁實、“禁粘目標任務;全縣逐步限制生產粘土墻材制品,分期分批撤除粘土磚窯;大力開展高強、利廢、節能、環保的新型墻體材料產品,到2023年末,新墻材產量占墻體材料總量的比例到達90%以上。三是加大散裝水泥推廣力度,落實縣城xx縣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的政策規定,到2023年末,縣城xx縣區和城鎮規劃區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四是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將禁止使用粘土制品情況納入日常監督管理。 (五)積極推廣綠色施工 科學制定綠色施工方案。依據住建部公布的綠色施工導那么,在保證質量、安全等根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科學合理的綠9、色施工方案,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四節一環保。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綠色建筑齊抓共管、協調順暢的長效工作機制,成立縣綠色建筑開展協調小組,研究制定全縣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加強對各鄉鎮、各部門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調度和督察。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實施。 (二)強化目標責任。對實施綠色建筑開展總體任務要進一步進行分解。各相關部門負責人要切實負起責任,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解決具體問題,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推進綠色建筑工作落實到位。將推進綠色建筑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10、入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體系,實行年度考核,定期公布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對完不成任務的要嚴格問責,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 (三)加大支持力度。加大綠色建筑開展財政投入和獎補力度。縣財政部門每年視財力情況統籌安排綠色建筑專項資金,重點用于綠色建筑開展研究、宣傳培訓、技術與產品研發和對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的獎勵。制定城市配套費減免等政策,研究容積率獎勵等政策,在土地招拍掛出讓規劃條件中明確綠色建筑的建設用地比例。縣住建和財政部門要積極做好星級綠色建筑申報、獎勵審核和備案工作,積極爭取上級財政獎勵資金。有關部門在組織“魯班獎、“黃山杯、“皋城杯等優質示范工程申報,對取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應優11、先推薦。 (四)嚴格監督管理。嚴格按照標準對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階段進行全過程監管。一是規劃部門在新建區域建筑的規劃審查中增加綠色生態指標審查內容。二是國土部門將可再生能源利用強度、再生水利用率、建筑材料回用率等涉及綠色建筑開展的指標列為供地的重要條件。三是住建部門對綠色建筑項目在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增加綠色建筑專項審查內容,達不到要求的不予通過;不滿足綠色建造要求的不予頒發開工許可證。四是實行民用建筑綠色信息公示制度。建設單位在房屋施工、銷售現場,根據審核通過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把民用建筑的綠色性能以張貼、載明等方式予以明示。 (五)強化能力建設。有關部門要共同做好綠色建筑推廣適用技術研究和配套標準體系建設,開展試點示范,積極探索推廣符合我縣實際的綠色建筑新技術、新產品。組織相關從業人員技術培訓,不斷提升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水平。 內容總結(1)綠色建筑推廣工作方案 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2)加強建筑施工過程能耗監管,完善建設領域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統計工作,確保到“十二五末,全縣建筑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