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坡頂位移及建筑物沉降監測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2699
2024-01-29
3頁
22KB
1、基坑坡頂位移及建筑物沉降監測方案一基坑概況 福僑花園二期工程2#商業中心和5#、6#住宅樓均設有一層地下室,地下室面積分別為3857(1#地下室即1#基坑)和6446(2#地下室即2#基坑)。1#基坑南側為市政道路,北側為已建小區住宅樓,西側為小區道路和售樓處。1#基坑坑頂相對標高約為-0.8M,坑底開挖相對標高為-7.1M(即開挖深度達6.3M左右)。2#基坑南側為在建4#樓,北側有一泵房,東側為小區道路,西側為小區圍墻。2#基坑坑頂相對標高為-1.02.0米。坑底開挖相對標高為-6.95米(即開挖深度為達4.855.85米)。二、基坑邊坡設計概況1#基坑上部周邊1.5米高范圍采用11.5放2、坡,表面采用50厚6300C20砼護坡。下部采用550400水泥攪拌樁加土釘墻護坡的直立開挖形式。2#基坑除西部約50M范圍內采取自然放坡至基坑底外(表面同樣采用50厚6300C20砼護坡),均采用550400水泥深層攪拌樁加土釘墻護坡的直立開挖形式。1#、2#基坑均采用550400的水泥攪拌樁止水帷幕止水。三.坡頂位移、地面及建筑沉降監測1、監測的必要性由于本工程基坑水泥攪拌樁、鋼花管、土釘墻位于回填土層和淤泥土層中,加之土方開挖正值雨季,因此基坑開挖及打樁施工過程中為防止基坑支護變形,引起塌坍事故發生,必須加強位移、沉降等邊坡穩定性的監控,另外對附近建筑沉降變形監測也尤為重要。2、監測的工3、具1臺精度達2的全站儀和1臺S3級水準儀及塔尺3、監測點的制作及布置坡頂位移監測點和地面沉降監測均采用16的鋼筋長度570,以保證打入水泥攪拌樁中深度達500,露出地面70,后用C25砼將其露出地面的鋼筋包裹,圍成圓墩加以保護。(包裹高度為50,露頭20,頂端磨平,并鋸出2深十字線,砼包裹范圍為200,作法詳見附圖一)。位移及沉降點擬合二為一,具體布置原則為:沿基坑四周每隔20米設一個監測點,鄰近建筑物(1#基坑西側售樓處,2#基坑北側泵房)各設置不少于4個沉降監測點,建筑物沉降監測點在設計觀測的建筑上,距地約500高處用大紅油漆做出三角標志。 監測點的平面布置詳見附圖二及附圖三。4、監測點的4、觀測方法和標準 先用全站儀和水準儀對做好的所有監測點進行測量,做好記錄,并經甲方、監理復核確認,作為觀測的初始數據。土方開挖及打樁施工過程中,每天觀測一次,待位移或沉降相對穩定后三天觀測一次,如變化幅度較大,需加密觀測。 土釘墻結構坡頂位移不宜大于基坑深度的5,基坑鄰近的地面沉降不宜大于30,如超出以上控制值,須停止施工,并將觀測異常情況及時與甲方、監理及基坑設計單位取得聯系,以找出原因,并落實加固措施。四、坍塌應急程序1、坍塌事故發生后,應立即通知現場工程師,并首先停止坍塌區域附近的一切施工作業,并清點坍塌區域作業組的人數。如發現有人員被埋,應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挖掘。2、通知公司、工程處有關部門和領導到現場指導搶險。3、組織人員搶救傷員,搶運物資。4、設置警戒區域,防止無關人員誤入,造成新的損失。5、如果塌方對周圍建筑有影響,應立即通知相關單位,組織人員疏散和物資轉移。6、通知質量監督站、安全監督站、公司技術、安全部門會商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