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杭客運專線臨近既有線施工監控量測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2757
2024-01-29
11頁
47.54KB
1、滬杭客運專線上海至杭州段HHZQ-2標跨越既有線施工監控量測方案滬杭客運專線上海至杭州段HHZQ-2標跨越既有線施工監控量測方案負責: 翟杰華審 核 :熊福文編 寫 :吳青上海東亞地球物理有限公司2009年7月15日8目 錄一 綜合說明1. 工程概況2. 周邊環境3. 監測的目的和意義4. 方案編制依據和原則二 監測方案說明1. 監測內容2. 測點布置3. 監測點的埋設與監測方法4. 測試設備與精度5. 資料整理與成果提交6. 報警指標7. 監測計劃三 組織措施和質量保證體系1. 資源配備2. 質量保證體系四 服務與承諾一 綜合說明1.工程概況新建上海至杭州鐵路客運專線站前工程HHZQ2標段,2、正線起訖里程DK17+600DK38+717,全長21。117km。包括路基1381.505m (含地基處理、路基本體土石方、排水及附屬工程)、橋梁19.735km(含樁基礎、承臺、墩臺身、箱梁預制及架設、連續梁現澆、簡支梁現澆、框架橋、橋面系)、涵洞5座、無碴道床42.234km單線公里 (含軌道板預制、無碴軌道鋪設)、松江南站站場1個。2. 周邊環境(1)本次施工承臺對現有軌道影響范圍共涉及約13.7公里左右,距軌道最近距離僅2.57米左右;根據設計要求,在距離既有線路30m內施工均要對既有線路進行監控量測.中建股份滬杭客運專線HHZQ-2標段內,正線DK19+938。185DK19+973、8。935施工范圍均在既有鐵路線旁,必須進行監測.3. 監測的目的和意義在地下工程中,由于地質條件、荷載條件、材料性質、施工條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復雜影響,很難單純從理論上預測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理論預測值還不能全面而準確地反映工程的各種變化,所以,在理論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現場沉降監測十分必要。工程監測的目的主要有: 在承臺施工及開挖施工期間,根據被監測對象的監測數據,控制和協調承臺施工工藝和速率,確保既有線路的安全。 將現場測量結果用于信息化反饋各有關單位,使施工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合理、快捷的目的; 將現場監測的結果與理論預測值相比較,用反分析法導出更較接近實際的理論公式,用以指導工程4、施工和決策.4. 方案編制依據和原則(1)編制依據。有關規范(1) 甲方相關要求(2)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2006)(3)建筑沉降變形測量規范(JGJ/T82007)(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5)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有關單位提供的有關資料:l 地質勘察報告l 工程施工設計圖l 周邊環境地形圖(2)編制原則.系統性原則所設計的監測項目有機結合,并形成整體,測試的數據相互能進行校核;運用、發揮系統功效對路基進行立體監測,確保所測數據的準確、及時;在施工工程中進行連續監測,確保數據的連續性。.可靠性原則設計中采5、用的監測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監測中使用的監測儀器均通過計量標定且在有效期內;在設計中對布設的測點進行保護設計.。 與施工相結合原則結合施工實際確定測試方法、監測元件的種類、監測點的保護措施;結合施工實際調整監測點的布設位置,盡量減少對施工質量的影響;結合施工實際確定測試頻率。 . 經濟合理原則監測方法的選擇,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結合工程經驗盡可能采用直觀、簡單、有效的方法;監測元件的選擇,在確保可靠的基礎上盡可能使用進口儀器設備;監測點的數量,在確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監測點之間聯系,提高工作效率。 二 監測方案設計1。監測內容所布監測系統能及時有效、準確、精確、全面地反映施工中被6、監測對象的動向,為了確保施工的順利安全進行,根據有關規范要求結合本工程特點、現場情況及業主要求,本次項目監測內容為:本標段為新建上海至杭州鐵路客運專線HHZQ-2標段,跨越新閔支線正線DK19+938.185DK19+978.935段,對跨越軌道的沉降位移監測。2。 測點布置 (測點布置見附圖)。監測點位布置:沿軌道柵欄外側布置監測點,本次監測長度共約150米,基坑離軌道柵欄10米以內的靠近承臺基坑施工區域內每5米布設;共計: 其他區域每10米布設一個點位,共計: .所有監測點的布設情況見附圖,監測點位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3。 監測點的埋設與監測方法3.1。1高程控制:沿鐵路布設一7、條二等水準符合導線,為進行沉降監測提供高程控制基準。高程控制點布設個,編號為G1、G2、G3,基準點布置盡可遠離承臺基坑60米以上。每七天檢核一次,測前校核基準點,以確保基準點在無變動下監測。3。1。2基準點的布設方法:在遠離施工區域(60米外)不受施工、振動影響的堅實地方,開挖砌井將專用導線釘用混凝土澆搗密實,并設法保護。本次高程控制點的布設視監測工程現場的具體情況而定.3.2 沉降測量3。2.1.測點埋設:監測點:采用2米直徑為10mm鋼釘直接深埋在軌道柵欄外側路基上,上口開挖用混凝土澆淘密實。3.2。2.監測方法采用獨立水準系,在不受施工影響且遠離其他未穩定的環境條件處各設置監測基準點。8、各監測點的高程是由通過水準基準點來測定各監測點高程。采用天寶DINI電子水準儀進行觀測。計算公式如下:hi=hi-hi1hi=(h1+h2+ +hi)hi 本次沉降量hi 本次測量標高hi-1 -上次測量標高hi本次累計沉降量4. 人員設備與設備精度指標(1)儀器設備:序號設備數量精度1天寶DINI電子水準儀1臺0.3mmkm22米銦鋼條碼尺2支5. 資料整理與成果提交在現場設立微機數據處理系統,進行實時處理。每次觀察數據經檢查無誤后送入微機,經過專用軟件處理,自動生成報表。監測成果在當天提交給業主、監理.現場監測工程師分析每天的監測數據及累計數據的變化規律,并根據承臺施工的時空效應原理,進行9、綜合評價判斷,與報警值比較,如果接近報警值時即向施工方、監理方提出告警,提請有關部門關注。同時一起參與施工進度的制定和研究.監測工程結束后兩周內提供監測總結報告.現場提交的報表內容如下:l 監測點沉降位移報表6。報警指標根據有關規范及相關要求,本次監測項目的警戒值見下表:監測 項目警戒值次變化量(mm)累計變化量(mm)沉降位移820說明:(1)本工程按上述報警指標實施,同時當周邊軌道監測點發生突變時,也作報警處理。(2)當各監測項目數據到達或超過報警值,先向業主、監理口頭提出警告.(3)對各報警監測點進行資料整理后,經項目負責人確認后,實施書面報警。7. 監測計劃(1)根據有關規范、規程規定10、,所有監測內容的監測點在埋設完畢后、投入使用前觀測1次,以便確定初始值,跟隨工程進展對所有監測點進行全面跟蹤監測.(2)現場監測將采用定時觀測與跟蹤觀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鉆孔施工,由于擠土作用,必然使鉆孔區域土體向外位移,導致軌道周邊環境的變形.在承臺鉆孔施工階段所布設的監測點將全面實施監測,其監測頻率為:受監測影響范圍內(承臺兩邊各約30米)的監測對象為二小時每次,每天監測不少于5次,同時根據承臺施工進展實際情況及位移變化趨勢可調整監測頻率,當監測數據有突變時,監測頻率應適當加密。三 施工組織和質量保證體系1。資源配置(1)現場監測人員和儀器配備投入本工程的人員有項目經理1人,技術員3人,資11、料員1人,安全員1人共計5人.(2)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設備:編號投入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品牌及產地1DINI電子水準儀1套美國 天寶22米銦鋼條碼尺2把美國 天寶3筆記本電腦1臺國產 華碩4平差處理軟件1套天寶 美國 5打印機1臺國產 惠普2。 質量保證體系總經理(1)項目組織機構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現場管理資料審核資料校對資料處理室現場采集部監測點保護現場巡視(3)質量保證措施。工程所需的觀測儀器如屬強制檢定設備,必須經有資質單位檢定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使用;如屬非強制檢定的設備,應根據“非強制性檢定儀器檢定方法”進行檢定。儀器進場后,檢查情況正常下方可使用,并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進行檢查。 監測點的安12、裝、埋設,均要按照有關規程、規范要求實施,嚴格操作步驟,做好各點的標記與編號及測點保護的宣傳工作,確保監測點的成活率.及時做好初始值的施測,確定好零值. 嚴格做好工況記錄。施測過程中發現突變與異常,要進行復測與檢查,及時研究產生的原因,必要時及時向有關方進行通報,以便采取有效的相關措施。嚴格按有關規范規定,定期基準點的檢測工作,以便了解基準點的穩定性,確保監測資料的可靠性、準確性。加強監測全過程的質量檢查監督,監測資料必須經過自檢互檢自檢,確認無誤后提交給有關方面。認真做好施工工況記錄,結合施工及監測數據,及時總結與預測周圍環境安全性,積極配合信息化施工四 服務與承諾為更好使監測工作確實起到“13、眼睛作用,根據本單位以往的類似工程監測經驗及業主對于本次工作的要求,我公司做出以下服務與承諾:1。 我公司將安排有監測經驗的項目組從事本工程監測工作2。 我公司確保在施工過程中的應變能力,配備足夠的人力和物力。3. 現場施工條件盡可能立足自己聯系解決,減少建設單位麻煩。4. 監測過程中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與業主、監理相關單位聯系。5. 在監測工作結束后,主動征求業主、監理單位的意見,進行監測質量、服務態度的回訪工作,不斷改進與提高監測質量,配合建設單位做好建設工程備案制工作. 方案報價:根據本方案具體情況,無法確定工作量,我們按臺班計算,每日1000元,工期為2個月,共計6萬元。報價不含材料和監測點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