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測量施工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2927
2024-01-29
3頁
13.87KB
1、房屋建筑測量施工方案1、測量控制1. 1、施工平面控制根據復核后的坐標點及圖紙計算的相對位置,布置好施工所需控制點,然后 根據本工程的建筑結構設計特征,建立本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網。控制點采用主軸 線控制局部的方法,把控制點設置成坐標控制網并計算出各點坐標,與甲方提供 之坐標點閉合。軸線控制樁布置在建筑物外2 3m的平面上,并保護好各控制點不被破壞, 要做有明顯標記,定期檢查。每次放線時,將J2經緯儀架設在控制點上,后視 另一相應的控制點,這樣依次投出縱橫向三條主控制線,然后依據主控軸線,用 50m鋼尺,按照施工圖紙,分出各條軸線位置及墻柱梁位置。主控軸的容許測角 誤差士 6”,測距精度為1/102、,并考慮尺長、溫差修正。1. 2、施工中的細部放樣及標高控制(1)、根據本工程首級控制點,作主樓細部放樣控制。(2)、施工放線要求一次性投設完畢,為此施工層軸線的傳遞我們決定采用“吊 線錘法”/吊線錘法”是使用較重的線錘懸吊,以每層靠近建筑周邊軸線點為準, 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的方法。此法經濟、簡易而直觀。(3)、每次施工放線,在控制主軸線彈出后,再按工長要求,加設數條輔助控制 線,用以控制一些不平行于軸線的梁、柱、墻,在放線的同時,用紅油漆在控制 線上畫上紅三角并注明控制線的編號,便于今后尋找。(4)、樓層標高控制,使用檢測過的鋼尺逐層向上傳遞,即用鋼尺在底層+1.0m 起始標高線豎直3、向上量到施工層,并據此標高在該施工層上劃出+1.0m水平線, 為保證標高傳遞的精度,各層的標高線應由各處起始標高線向上直接量取,當高 差超過一整尺時,則在該層用水準儀精確地測設第二起始標高線,作為繼續向上 傳遞的依據。(5)、將水準儀架設在相應的施工層面上,檢測由下向上傳遞的相應水平線上, 誤差應在5mm之內。在各層打平時,應后視兩條水平線以作校核。(6)、在每次施工平臺澆砼前,待平臺上的大部分工人散去時,將水準儀架設在 穩定的平臺上,進行抄平工作,水平點用紅油漆畫在鋼筋高出砼面0.5m處作為 施工的依據。1. 3垂直度偏移的控制(1) 、層間堅向測量偏差應控制在3mm之內,而建筑物全高(H)4、堅向測量偏 差不應超過H 3/1o(2) 、垂直度控制采用吊線錘法,把地面點向上傳遞到施工層,然后用經緯儀, 根據傳遞的控制點,放出主軸線。以此作為施工的依據。1. 4高程控制根據勘測設計圖紙上指定的水準點,用水準儀準確地將高程引測到施工現場 附近便于使用不易破損的地方,建立高程控制網。用于監控水準點的位置應穩定 不下沉,不變形。引測高程水準點,點與點之間形成一個水準閉合網,確保高程 點準確。高程控制:采用吊鋼尺法,在外墻、邊柱或樓梯間吊上鋼尺,于施工層架設 水準儀讀數,把下面標高傳到施工層。1. 5測量資料:本工程均有專用測量記錄手薄及各種記錄表格能保證各種原始資料的完整。內業 外業資料齊全5、,施工中應認真注意收集整理,確保竣工時提交的資料數據準確無 誤。2建筑物的變形觀測建筑物在自身重量、外力和施工、運營階段中反復荷載影響下均會產生變 形,變形包括沉降、位移、傾斜等,一旦變形超出了設計允許值,就會導致鋼筋 扭曲而影響結構。給今后的裝修帶來困難,重者還會危及建筑物安全施工和正常 運營,所以必須對施工層的扭轉進行觀測,以提供數據,作為糾偏的依據。 3、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點的設置在 0.0平面每個單體工作各設置8 20個觀測點,均勻分布。其埋設 辦法:用長150mm的角鋼,一端焊一鉚釘頭,另一端預埋入柱內,留出長約30mm, 鉚釘頭向上。統一埋于首層柱高2mm處。2、沉降觀測主體結構施工階段10d觀測一次,裝飾階段30d 一次,直至沉降穩定,沉 降穩定標準:1年內沉降觀測值相差不大于1mm。測量所需儀器和工具品種規格型號數量經緯儀DT-21臺水平儀DSZ32臺鋼卷尺50m2把無線對講機進8部線錘大、中、小各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