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沉降觀測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2963
2024-01-29
7頁
34KB
1、7高層建筑沉降觀測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該工程為地上28層、地下0層,框支剪力墻結構,基礎為獨立樁基礎。為了保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層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應用沉降觀測加強過程監控,指導合理的施工工序,預防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均勻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破壞或產生影響使結構功能的裂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需對建筑物進行沉降變形觀測。二、編制依據 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2、國家一、二級水準測量規范三、沉降觀測的基本要求 1、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了能夠精確的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斷增加荷載作用下的沉降,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于2、變形值的1/101/20,為此要求沉降觀測采用精密水準儀(DSZ2),水準尺采用銦合金尺。 人員素質的要求,必須經過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本工程結構特點、具體情況采用具體的觀測方法和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匯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正確的運用誤差原理進行平差計算,做到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的觀測任務。2、觀測時間首次觀測時間為一層結構完成進行,復測時間第一次以裙樓結構完成,主樓以每3層為一個周期進行。3、觀測點的設置為了能夠精確的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況,根據現場及地基基礎的情況而設置。由于基礎部分為階梯形、及考慮到裝飾裝修的因素,且在13、14棟樓之間受到核3、心筒的阻礙導致實現不通,故整個項目分為3個測回。4、觀測規則為保證觀測數據可靠性,故觀測按照 “五定”原則即沉降觀測所依據的基點、工作基點和沉降觀測點,點位穩定;儀器、設備穩定;觀測人員固定;觀測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固定。以盡量減少誤差,確保沉降觀測的可靠性。5、觀測準備工作在首次觀測前必須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查校正,使用每36個月并送往專業的計量部門進行校核一次。6、沉降觀測精度要求為了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相應的指標如下:(1)往返較差、附和或環狀閉合差:h=a-b1.0,n表示測站數。(h=a-b1.0,L表示觀測路線距離。)(2)前后視距:30.0m(3)前后視4、距差:1.0m(4)前后視距累積差:3.0m(5)前后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1.0m(6)水準儀精度為N2級。7、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符合施工測量規范要求,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四、具體觀測程序及步驟1、建立水準控制網根據工程的特點布局、現場環境條件制定施測方案,由建設單位提供的建設水準控制點及工程施測方案和布網原則的要求建立水準控制網。具體布置如下:(1)自1414軸交UA為第一觀測站,最長視距為14.4m.(2)自141213軸交UA為第二觀測站,最長視距為29.5m.(3)自1313軸交UA為第三觀測站,5、最長視距為29.5m.(4)按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順序,將觀測點自編號為130號,以便記錄、處理數據及分析比較。(5)每個測站都有一個基準點(后視),且在任意一站都能夠清晰的通視兩個基準點,每站的觀測點形成閉合的圖形。(6)各水準點都設置在建筑物開挖、地面沉降和震動區范圍外,且符合水準測量的規范要求。各個測站根據每個建立的水準控制網,與基準點聯測,平差計算出個水準點的高程。2、固定的觀測路線根據現場所設置的測站(13),按照水準點的大小順序分站觀測進行30個水準點的一一觀測。3、沉降觀測首次觀測在觀測點安穩固后及時進行。首次觀測自一層結構完成開始,在設置的柱子的相應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待觀測點穩6、固后并立即進行首次觀測。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的高程值是以后每次復測進行對比的基礎,施測時采用DSZ2級精密水準儀進行兩次以上觀測后進行決定。第一次復測(第二次觀測)在轉換層結構完成開始,主樓部分實行3層一周期進行一次復測直至竣工,竣工后一年內每月觀測一次。4、將每次的觀測數據進行正確無誤的整理,并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個點的高程。比較并確定出沉降量。5、統計表匯總(1)根據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計表,進行匯總。(2)繪制各觀測點的下沉曲線,首先建立下沉曲線坐標系,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上半部分荷載量,下半部分為各沉降觀測點周期的沉降量。將統計表中各觀測點對應的觀測周期所測得沉降量畫于坐標7、系中,并將相應的荷載值也畫于坐標系中,連線,就得到對應于荷載值的沉降曲線。(3)根據沉降量統計表和沉降曲線圖,便可預測建筑物的沉降的趨勢,將建筑物的沉降情況及時反饋到相關主管部門,正確指導施工。利用沉降曲線還可以計算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傾斜度:q=Cm-Cn/Lmn, Cm,Cn分別為m、n點的總沉降量,Lmn,為m、n的距離。6、觀測中注意事項(1)嚴格按照測量規范進行實測。(2)前后視觀測最好使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4)觀測時避免陽光照射,觀測環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氣呵成。(7)雨季前8、后要聯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8)將各次所觀測沉降情況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當建筑物每天(24h)連續沉降量超過1mm時應停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7、曲線形狀注意問題(1)在沉降觀測過程中,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不是單邊下行光滑曲線,而是起伏狀現象時。應該分析原因,進行修正。(2)第二次觀測出現回升,而以后每次觀測又出現下降。可能是首次觀測精度過低,若回升超過5mm時,則第一次觀測數據作廢,若回升在5mm內,第二次與第一次調整標高一致。(3)曲線在某點突然回升。原因:水準點或觀測點被碰動所致且水準點碰動后標高低于碰前標高,觀測點碰后高于碰前。處理措施:取相鄰另一觀測點的相同期9、間沉降量作為被觀測點之沉降量。(4)曲線自某點漸漸回升原因:一般是水準點下沉所致。措施:確定水準點下沉值,與高級水準點復合測量,確定下沉量。五、各項工程投入1、主要設備和材料用量計劃序號 名稱 數量 型號1 水準儀 1臺 DSZ22 鋼尺 1把 50m3 銀合金鋼尺 2把 2m(2)勞動力使用計劃人員 測量工程師 技工人數 2 3六、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測量。2、作業人員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測量人員負責沉降觀測的全過程;記錄人員負責觀測數據記錄及資料的整理;跑尺人員負責立水準尺。3、作業應具備的條件:天氣晴朗,通視良好,風力小于二級。4、為了保證沉降觀測的準確性,在沉降觀測點安裝完成后,沉降觀測表上安裝保護筒。七、觀測頻率1、首層結構完成進行觀測,轉換層結束復測一次,而后標準層以3層為一周期進行觀測。2、如果施工停工較長,應在停工和復工前均進行一次觀測。3、竣工后一年內,每月觀測一次。八、安全保護措施1、在每次觀測作業前,測量人員均應對觀測點周圍情況和路線進行了解,并對跑尺和記錄人員交底。2、所有觀測人員在進入現場前需要戴好安全帽,并密切配合,爭取快速,準確的完成任務。附:高層建筑沉降觀測施工方案平面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