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893090
2024-01-29
7頁
21.54KB
1、獨立基礎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銅仁市江口縣沿江大道,屬于舊城改造工程2樓。總面積 16262米2,由于基礎巖層好,采取獨立柱基礎,局部條形基礎,埋置深度2.0M。二、基礎的施工順序為:基礎開挖-基坑修整基礎驗槽基礎鋼筋基礎梁柱澆筑砼回填.并按“先遠后進”澆筑順序澆筑. 三、土方開挖及邊護:根據本工程特點,本工程土方采用空壓機帶風鎬人工開挖。土方開挖時,施工測量人員嚴格控制標高,嚴禁超挖。土方工程采用大開挖,自然放坡,雨水或地表水經排水匯集于集水井內,再用潛水泵排出坑外。本工程選用明溝與集水井排水,在開挖基杭四周設排水溝,在四角和中間設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水溝深始終保持比挖土面低0.2、5m,集水井應比排水溝低0。51.0m并隨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保持水流暢通。四、 基礎墊層施工1、澆搗C15砼,需留置標養及同條件試塊各一組,做試塊時請監理公司人員旁邊監督,送試驗室養護。2、在墊層澆筑前要對土方進行修整,應用竹簽對基坑的標高進行標識。先用竹簽訂在基坑中,然后用水準尺對其進行測定標高。在素砼澆筑過程中,將以這些竹簽的頂為基準,進行總體標高測定。在砼具體施工時,測量員應對全程進行控制施工。澆筑時采用泵送砼,由遠而近,并不得在同一處連續布料,應在2米范圍類水平移動布料,且垂直于澆筑,振搗泵送砼時,振動棒插入間距一般為400mm左右,振搗時間一般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對其3、進行二次復振。確保順利布料和振搗密實,采用平板振動器時,其移動間距應保證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的邊緣。砼振搗完畢后,表面要用磨板磨平.五、鋼筋制作與安裝:1、學習、熟悉施工圖紙和指定的圖集,明了構造柱、圈梁、節點處的鋼筋構造及各部做法,確定合理分段與搭接位置和安裝次序。2、鋼筋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不同型號、鋼號、規格均要進行復試合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方可使用。3、I級鋼(直徑6至12MM盤圓鋼)經冷拉后長度伸長(2至一般小冷拉,鋼筋不得有裂紋、起皮生銹、表面無損傷、無污染,發現有顆粒現狀不得使用。按施工圖計算準確下料單,根據鋼材定尺長度統籌下料,加強中間尺寸復查做到物盡其4、用。4、所下的各種不同型號、規格不同尺寸數量按施工平面布置圖要求,按綁扎次序,分別是堆放掛上標識牌,綁扎前要清掃模板內雜物和砌墻的落地砂漿灰,模板上彈好水平標高線。5、綁扎基礎柱鋼筋時,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分布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應成八字形,基礎柱與梁的交接處上下各500mm加密區。6、綁扎基礎梁,在模扳支好后綁扎,按箍筋間距在模板一側劃好線放箍筋后穿入受力鋼筋.綁扎時箍筋應受力鋼筋垂直,并沿受力鋼筋方向相互錯開。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并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級鋼筋的彎曲直徑不宜小于4d5、,箍筋彎鉤的彎曲直徑不小于2。5d,彎后的平直長度不小于10d,并做135。彎勾。在鋼筋綁扎好后應墊水泥墊塊,數量為8塊/M2。7、在鋼筋加工時不得亂鋸亂放,使用前須將鋼筋上的油污、泥土和浮銹清理干凈。綁扎結束后應保持鋼筋清潔。8、鋼筋綁扎的允許偏差受力鋼筋的間距:10mm鋼筋彎起點位置: 20mm箍筋、橫向鋼筋的間距:20mm保護層厚度:柱、梁5mm六、模板施工1、模板及其支架必須以下規定:1)、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準確。2)、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交砼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3)、構造簡單,拆裝方便,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6、和砼的澆筑和養護等要求。4)、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5)、木模與支撐系統應選不易變形、質輕、韌性好的材料不得使用腐朽、脆性和受潮濕易變形的木材。2、基礎柱模板安裝柱基礎采用普通組合模板現場拼裝。縱橫向背方采用483.5鋼管。標高變化部位采用磚代模或C15構造混凝土。采用C15素混凝土作為構造混凝土的部分以土方工程施工后標高變化處大于1m部位,在標高變化小于1m采取砌筑240或370厚磚墻作為磚代模。3、基礎梁模板的安裝a根據柱彈出的軸線,梁位置和水平線安裝柱頭模板。b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時,按全跨長度的19003900起拱復核檢查梁模尺寸.c支頂之間應設水平拉桿和剪力撐,其豎向間距不大于1.07、m,梁側立桿間距不大于1200,梁底小橫桿間距不大于500。4、模板的拆除1)、承重模板在砼強度能夠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能拆模。2)、梁小于8m的砼強度要達到75%以上。3)、拆除的模板要及時清運,同時清理模板上的雜物,涂刷隔離劑,分類堆放整齊。5、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軸線位置: 5mm層高垂直度:6mm相鄰兩板高低差:2mm截面內部尺寸:+4mm5mm表面平整度(2m長度上):5mm六、基礎梁、柱砼1、澆筑前應先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保證水電及原材料的供應,掌握天氣變化情況2、檢查模板的標高、位置及截面尺寸,支撐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鋼筋的規格數量安裝位置是否與設計符合。3、清理模8、板內的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并加以澆水潤濕,但不得有積水。5、砼的強度等級為C40,梁柱采用自拌砼。6、澆筑基礎柱:1)、基礎承臺及杯口基礎采取一次性澆注完成。2)、混凝土澆筑與養護混凝土澆筑前的檢查與準備: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模板進行檢查,包括模板的形狀、尺寸和標高;支架的穩定性;模板縫隙、孔洞封閉清況:預埋件的位置、數量和牢靠程度等.必須保證模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產生位移或松動。還要檢查鋼筋的種類、規格、數量、彎折和接頭位置、搭接長度等。同時還需檢查預埋管道和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查結果應填人隱檢記錄。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振搗時要掌握好每一點的振搗時間,嚴禁“少振”、“過振”、“漏振”,澆筑時確保9、快插慢拔,振搗時間1530秒,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小時內對混凝土開始專人淋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按規范制作150150的試件。7、基礎梁振搗砼時,振動棒插入間距一般為400mm左右,振搗的時間應使砼的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在沉落。對于鋼筋密集部位,應先制定好措施,確保順利布料和振搗密實.在澆筑的同時應經常觀察鋼筋和模板,如有變形和移位,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砼振搗完畢后,表面要用磨板磨平。8、澆筑結束后應進行砼養護,即覆蓋及澆水。在強度未達到1。2N/mm2以前不得在上面踩踏及安裝砌筑.9、砼澆筑的允許偏差軸線位置: 8mm截面尺寸:+8mm 5mm表面平整度(2米長度上): 8mm七、回填對于有標高差且有地基承載力要求的回填部位,按圖紙要求,用砼填實,確保該部分地基承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