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結構施工方案高層建筑.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3105
2024-01-29
13頁
20.46KB
1、表 B3-1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宿舍樓編號:致:太原理工大學建設監理公司(監理單位)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7-6、7-7宿舍樓 工程二次結構施工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 請予以審查。附:二次結構施工方案承包單位(章)項目經理日 期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日 期_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章)總監理工程師日期一_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項目部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7-6、7-7宿舍樓二次結構方案編制:批準: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宿舍樓2012年10月1日AI z2、=tCcrsrr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施工部署與安排.1四、材料檢驗與驗收.2五、主要施工方法.2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7-6、7-7宿舍樓,0以下M7.5 水泥砂漿砌筑240mm厚采用非粘土燒結實心磚砌體,0以以上M5 水泥砂漿砌筑2mm厚混凝土加氣塊塊砌體。7-6宿舍樓為地下1層, 地上12層,7-7宿舍樓為地上6層。總建筑面積約4m2。二、編制依據2.1太原理工大學設計院設計的太原理工大學新校區宿舍樓施工圖。2.2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管理手冊、管理規定、記錄清單的要求。 2.3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3、。2.3. 1施工手冊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砌體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2)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2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2)三、施工部署與安排3.1施工程序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完 砌體工程墻體砌筑 圈梁 構造柱鋼筋綁扎 圈梁構造柱模板支設 圈梁構造柱混凝土 澆注 圈梁上部砌體工程施工 圈梁構造柱模板拆除3.2施工前期準備工作3.2. 1圖紙已經會審、有關規范、規程、標準等技術文件齊全。已進行了技術交底。所需計量檢測器具齊全,并經校驗合格。所需機具已準備齊全,性能良好,可滿足使用要求。四、材料檢驗與驗收4.1所有進場材4、料均應符合規范及設計(或本方案)要求。每種、 每批材料進場后均應進行二次復檢。4.2所有主要材料(含主要副材)均須及時向監理報驗,監理審批后方 可使用。五、主要施工方法5.1鋼筋工程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鋼筋機具采用主體施工已經備好的施工 機具進行鋼筋加工。墻體拉結筋采用巾6.5mm鋼筋用植筋方法與剪力墻柱進行連接, 在植筋完成后,要對工程所植筋進行拉拔試驗,試驗點為每個單位工 程進行3個點,參照標準為JGJ145-24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 程。構造柱頂部鋼筋要采用植筋方法將主筋植入梁內,與下部鋼筋連 接采用綁扎連接,鋼筋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連接長度應滿足規范要 求及設計圖紙。所有箍筋按抗震5、要求設13 5。彎鉤,平直長度為箍筋直徑的10 倍。加工好的鋼筋按規格分類進行整齊碼方,并懸掛標識牌標明其編 號、形狀、規格、尺寸、數量、使用部位、材質,以便綁扎。5.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是直接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的主要因素,模 板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對模 板進行認真的檢查驗收。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支模全部采用木模板 進行,用方木和鋼架管固定、支撐模板。模板拼裝縫用膠帶粘貼或海綿墊塞堵,以防漏漿。A木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澆注混凝土以前應進行修 整,并對木模板進行澆水濕潤,以便好拆除。模板的拆除砼澆筑完成后,按照施工圖紙和規范要求采6、用專用拆模工具,避 免損壞新澆砼及模板,模板拆除時間按有關規范進行,圈梁底模拆除 需經現場砼試塊同條件做試驗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執行。5.4混凝土工程二次結構施工所用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方量太小,商品混凝土廠家 無法及時供應,將采用現場攪拌進行施工。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并對其品種、標號、包 裝、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驗收。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時,應進行復驗。 入庫的水泥應按品種、標號、出廠日期分別堆放,并樹立標志牌,作 到先到先用,并防止混摻使用。水泥存放日期按出廠日期起算,超過 三個月應視為過期,使用時必須重新檢驗確定標號。砂、石子等地材應進場后及時向監理單位報驗,并按規范要求進 行7、取樣送試驗室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砼在施工完后加強養護,保證混凝土強度能夠良好穩定增長。5.5砌體工程施工砌筑前準備選磚:磚表面應邊角整齊,色澤均勻,沒有夾生現象。磚澆水:非粘土燒結實心磚應提前12d澆水濕潤,磚含水率宜為 10%15%。校核放線尺寸:砌筑基礎前,應用鋼尺校核放線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規定。選擇砌筑方法: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 揉壓的砌筑方法。混凝土加氣塊砌筑采用鋪漿法砌筑,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C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mm。清理:清除砌筑部位處所殘存的砂漿、雜物等。磚基礎0以下采用240磚墻砌筑,見圖: 0以下磚基礎形式磚基8、礎采用一順一丁砌筑形式,即一皮順磚與一皮丁磚相間,上 下皮垂直灰縫相互錯開60mm。磚基礎的轉角處、交接處,為錯縫需要應加砌配磚(3/4磚、半 磚或1/4磚)。磚基礎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留 置斜槎。磚墻磚墻在砌筑墻轉角等部位應根據其厚度不同,可采用全順、全丁、 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的砌筑形式(圖13-5)。全順:各皮磚均順砌,上下皮垂直灰縫相互錯開半磚長(120mm), 適合砌半磚厚(115mm)墻。全丁:各皮磚均丁砌,上下皮垂直灰縫相互錯開1 /4磚長,適合 砌一磚厚( 240mm)墻。一順一丁: 一皮順磚與一皮丁磚相間,上下皮垂直灰縫相互錯開 1/4磚長,9、適合砌一磚及一磚以上厚墻。梅花丁:同皮中順磚與丁磚相間,丁磚的上下均為順磚,并位于 順磚中間,上下皮垂直灰縫相互錯開1/4磚長,適合砌一磚厚墻。三順一丁:三皮順磚與一皮丁磚相間,順磚與順磚上下皮垂直灰 縫相互錯開1/2磚長;順磚與丁磚上下皮垂直灰縫相互錯開1/4磚長。 適合砌一磚及一磚以上厚墻。一磚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磚墻的階臺水平面上及挑 出層,應整磚丁砌。磚墻的轉角處、交接處,為錯縫需要加砌配磚。圖13-6所示是一磚厚墻一順一丁轉角處分皮砌法,配磚為3/4磚,位于墻外角。圖13-6 一磚墻一順一丁轉角處分皮砌法圖13-7所示是一磚厚墻一順一丁交接處分皮砌法,配磚為3/4 磚,位于10、墻交接處外面,僅在丁砌層設置。圖13-7 一磚墻一順一丁交接處分皮砌法磚墻的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于 8 mm,也不應大于12mm。磚墻的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垂直灰縫宜采用擠漿 或加漿方法,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mm, 洞凈寬度不應超過1m。臨時施工洞應做好補砌。設計要求的洞、管道、溝槽應于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未經 設計同意,不得打鑿墻體和墻體上開鑿水平溝槽。寬度超過3mm的 洞上部,應設置過梁。磚墻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設在變形縫、構造柱或門窗洞處;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過一個樓層高度,也不宜11、大于4m。磚垛磚垛應與所附磚墻同時砌起。磚垛最小斷面尺寸為120mmx 240mm。磚垛應隔皮與磚墻搭砌,搭砌長度應不小于1/4磚長。磚垛外表 面上下皮垂直灰縫應相互錯開1/2磚長,磚垛內部應盡量少通縫,為 錯縫需要應加砌配磚。磚砌體質量燒結普通磚砌體的質量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個等級。燒結普通磚砌體質量合格應達到以下規定:1. 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規定;2. 般項目應有80%及以上的抽檢處符合規定,或偏差值在允 許偏差范圍以內。達不到上述規定,則為質量不合格:磚砌體的主控項目:1. 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抽檢數量:每一生產廠家的磚到現場后,按燒結普通磚15萬塊 為一驗收批,抽檢數量為12、一組。砂漿試塊每一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 砌體的各種類型及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抽檢一 次。檢驗方法:查磚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2. 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檢驗方法:用百格網檢查磚底面與砂漿的粘結痕跡面積。每處檢 測3塊磚,取其平均值。3. 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 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 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圖13-12 )。圖13-12燒結普通磚砌體斜槎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 非抗震設13、防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 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 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巾6 拉結鋼筋(120mm厚墻放置2巾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 5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mm,對抗震設防 烈度大于7度的地區,不應小于10mm;末端應有90彎鉤(圖 13-13)。圖13-13燒結普通磚砌體直槎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合格標準:留槎正確,拉結鋼筋設置數量、直徑正確,豎向間距 偏差不超過1mm,留置長度基本符合規定。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轉角處,應使縱橫墻的砌塊相互搭砌, 隔皮砌塊露端面。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T字交接處,應使橫墻砌塊隔 皮露端面,并坐中于縱墻砌塊(圖13-50)。轉角處交接處圖13-50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轉角處、交接處砌法當墻的高度大于4m時,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在墻中間要設置 圈梁一道,圈梁寬度同墻體厚度,標號為C30,高度為110mm,配筋4根12mm三級鋼,箍筋為三級鋼6.5mm2.忽略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