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設備管理及安全生產培訓教材(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93388
2024-01-30
12頁
41.54KB
1、行業資料:_設備管理及安全生產培訓教材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12 頁設備管理及安全生產培訓教材安全是全社會的基本需要,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前題和保障,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維護企業的生產和發展。1、安全生產的定義: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們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生產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2、安全生產的方針和任務: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任務是發現、分析和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危險,防止發生事故和職業病,避免各種損失,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從而推動企業的順利發展,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2、效益服務。3、安全生產教育的內容3.1安全生產法制觀念教育:a、思想路線的方針政策的教育。從思想上、理論上認識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以增強關心人、保護人的責任感、樹立牢固的群眾觀點;通過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教育,使大家正確全面的理解黨和國家的安全生方針政策,嚴肅認真的執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規。b、勞動記律教育:主要是廣大職工懂得嚴格執行勞動紀律對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減少傷亡事故,保障安全生產。c、法制教育: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對全體職工進行遵守法紀教育,使職工懂得法規具有強制性由于違章違法而造成嚴重事故,觸犯刑律的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只有把黨的安全生方針、政策、法規、條3、例轉變成廣大職的安全自覺行動,才能減少和消除傷亡事故的發生。3.2安全科學技術知識教育:a、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所有職工必須具備安全基本知識,通過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使職工了解在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等。b、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結合本工種或專業的特點,實現安全操作,安全防護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特種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外,還必須進行實際操作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獨立上崗。3.3安全態度教育:是安全生產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實際生產操作過程中是否按照操作規程要求實行安全操作則完全由個人思想所支配。安全態度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操作者盡可能自覺的規范操作搞好安全生產。4、企業安4、全生產三級教育4.1廠級教育:對新入廠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法規法律和各項規定教育。4.2車間教育:進行車間生產概況、安全生產情況、勞動紀律和生產規則、安全注意事項、危險部位、塵毒作業情況,以及必需遵守的安全生產規程,緊急情況下安全處置及安全疏散等。4.3班組教育:崗位、班組安全生產概況,工作性質和職責范圍,應知應會,機具設備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的性能和作用,工作地點環境衛生及塵源、危險機件、危險物的控制方法、個人防護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發生事故時的緊急救護措施和安全撤離線路。5、國家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守6、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總經理5、負責制安全生產副總設備安全科車間班組職工7、職工的安全職責7.1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違章作業,并制止他人違章作業;嚴格按生產工藝規程和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按時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加強設備維護保管,經常保持作業場所衛生清潔、搞好安全文明生產;正確使用妥善保養各種防護用品和器具;有權拒絕違章指揮。7.2機械傷害的原因:違章操作(2)操作規程不健全缺乏基本訓練(3)沒穿戴或不正確佩帶防護用品(4)設備在非狀態下運轉(5)工作場地環境不好(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良)8、安全法律法規8.1安全生產法的定義:安全生產法是由國家制訂和認可并保證執行的關于在生產過程中保障人民6、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法律法規。8.2制定安全生產法的目的: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8.3安全生產法從xx年12月1日起施行。8.4安全標志分為:禁止、警告、命令、提示8.5下列用語的含義危險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重大危險源: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特種作業:指在勞動過程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勞動防護用品: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為免遭或減輕事故傷害或職業危害所7、配備的防護裝備。8.6勞動防護用品的分類按保護的部位分8類(1)頭護具類:安全帽等。(2)防墜落護具類:安全網、安全帶等。(3)眼、面護具類:面罩、防護眼鏡等。(4)呼吸器官類:口罩、防毒面具等。(5)聽覺器官類:耳塞、耳罩等。(6)軀干護具類:防護服、防酸工作服、防靜電工作服等。(7)手護具類:帆布手套、焊工手套等。(8)足護具類:防護皮鞋、防靜電鞋等。8.7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從xx年1月13日起施行。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8.8制訂消防法的目的: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的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8.9消防工作的方針8、: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8.10消防法從xx年9月1日起施行。8.11滅火的常用方法:冷卻、隔離、窒息、抑制8.12報告火警的內容:撥打“119”;說明發生火災的詳細地址;起火物;火勢情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8.13一般常用干粉滅火劑分為:普通型(BC類)碳酸氫鈉、氮氣;多用型(ABC類)磷酸銨鹽、氮氣。8.14手提貯壓式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首先檢查滅火器壓力表指針應在綠線區,然后將其上下顛倒幾次,拔下保險銷,距離火源2-3米,一只手握住噴嘴對準水焰根部,另一只手用力壓下壓把,干粉即從噴嘴噴射出來進行滅火。8.15(1)燃燒:是可燃物質與氧或其它氧化9、劑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由于其氧化及應的速度不同,當反應劇烈時,放熱、發光和發煙稱為燃燒。(2)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氧化劑、溫度(引火源)。(3)火災: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4)火災的分類:國標GB4968-85將火災分為A、B、C、D、四類。A類:指固體物質火災,如:木材、棉、紙張等。B類: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乙醇、甲醇、瀝青、石蠟等。C類: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氫等引起的火災。D類: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鋁鎂、鐵等。(5)基本滅火措施:對于A類火災,一般采用水冷卻法,但對于忌水的物質,應盡量減少水漬造成的經濟損失,對珍貴的圖書、檔案應10、使用二氧化碳,鹵代烷,干粉等滅火劑來滅火。對于B類火災,首先應切斷可燃液體的來源;同時將燃燒區域容器內的可燃物排至安全地區,并用水冷卻燃燒區可燃液體的容器壁、減慢蒸發速度;及時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將液體撲滅。對于C類火災,首先應控制可燃氣體閥們,防止可燃氣體發生爆炸。對于D類火災,應采用原位膨脹石墨滅火劑。(6)燃燒與火災傳播的規率:a.熱傳導b.熱對流c.熱輔射(7)火災煙氣的危害性,主要有毒害性、減光性、恐懼性。毒害性:空氣中的含氧量大約21%,當空氣中含氧量降低到15%時,人的肌肉活動能力下降,降到10-14%,四肢無力,智力混亂辨不清方向,降到6-10%時,人就會暈到。其次煙氣中含有C11、O、CO2、SO2等有毒氣體,CO是火災中致死的主要燃燒產物之一,其對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氣高出250倍,因此它能夠阻礙人體血液中氧氣的輸送,引起頭痛,神智不清等。第三煙氣中的懸浮微粒也是有害的,第四火災煙霧氣具有較高的溫度。減光性:當煙氣迷蔓時可見光因受到煙粒子的遮蔽而大大減弱,能見度大大降低,使人們不能迅速逃離火場。恐怖性:發生火災時,人們產生恐怖感,造成局面混亂,驚慌失措。(8)煙氣擴散線路:在火災初期為0.1-0.3m/s,火災中期為0.5-0.8m/s,垂直方向的擴散流動為1-5m/s,樓梯間由于煙囪效應流速可達6-8m/s。(9)可燃液體的分類:甲、乙、丙、三類甲類:閃點28,如汽12、油、苯、甲醇、乙醚、乙醇乙類:閃點大于等于28-60,如煤油、丁醚丙類:閃點大于60,如柴油、潤滑油、機油、菜籽油,紙張(30-23)。(10)形成火災的原因:a.生產生活用火不慎b.違犯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c.電器設備安裝不當;d.自然火災;e.人為縱火;f.建筑布局不合理。(11)火災發生過程分三個階段:(1)初起階段(5-7分鐘)燃燒猛烈階段(8-15分鐘)衰減熄滅階段(15-25分鐘)(12)火災逃生的方法:利用救生繩自救。用干、濕毛巾或其它織物疊八層,捂住口鼻,用水澆濕被褥披在身上,或將身上衣服打濕,呈臥姿或爬行,扶墻邊找到門。跳樓自救。用濕床單、毛巾、布條塞緊門縫,同時不停向房13、間門澆水冷卻。利用手電,向外仍東西,呼喊方法向外界求救。(13)單位、個人的基本消防義務: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14)火災逃生七十二口訣(1)熟悉環境出口易找(熟悉環境法)(2)發現火情報警要早(3)保持鎮定有序出逃(4)簡易防護匍匐彎腰(5)莫入電梯改走樓梯(樓道逃生法)(6)緩降逃生不等不靠(緩降逃生法)(7)被困室內固守為妙(等待救援法)(8)速離險地不貪不鬧(15)職工應做到一明確、四懂、四會一明確:明確自己的防火責任區。四懂:懂崗位有什么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滅火方法;懂逃生方法。四會: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處理事故苗頭、會組織疏散逃生。8.16“14、三違作業”: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犯勞動紀律。8.17電熱設備火災原因火災原因:(1)加熱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2)導線過熱。(3)使用或操作不當。a.在易燃、易爆場所使用開啟式電熱器具。b.在電爐周圍堆放可燃物。c.電烘箱內雜物、廢料沒及時清除。d.違章使用小電爐,隨意接到宿舍等處的照明電路中,造成照明電路過載。e.電熱器具的電源線沒有插頭,將電源線直接插入插座,易引起短路或接觸不良而造成火災。8.18觸電急救現場急救對搶救觸電者是非常重要的,觸電后1分鐘開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觸電后6分鐘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觸電后12分鐘開始救治者,救治的可能性就很小。解脫電源:發現有人觸電時應15、盡快使觸電人脫離電源,如果電源的開關就在附近應迅速拉開開關,如果開關離觸電地點較遠,則應迅速用絕緣較好的電工鉗或有干燥的木把利器把電線砍斷或用干燥的木棒將電線撥離觸電者,若現場無任何可利用的絕緣物可利用,而觸電人的衣服又是干的,則救護人員可用包有干燥毛巾或衣服的一只手去拉觸電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若救護人員未穿鞋或穿濕鞋則不易采用這樣的辦法搶救。對癥救治:當觸電人脫離了電源以后,應根據具體情況對癥救治,同時撥打“120”。如果觸電人的傷害不嚴重,神態還清醒,只是心慌,四肢發麻,渾身無力,使之就地休息1-2小時,不要走動,并仔細觀察,如果較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有跳動應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搶16、救。如果呼吸但心臟已停止跳動,則應采用人工胸處擠壓法,如果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則需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處心臟擠壓。8.19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氣體液、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壓力容器的主要安全附件:安全閥、爆破片、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緊急切斷裝置和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的安全聯鎖裝置。8.20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有毒、可燃、易爆、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25mm的管道。8.21事故的“四不放過”是?1.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2.事故責任者不受處理不放過;3.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4.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9.案例分析:第 12 頁 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