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基本知安全培訓手冊(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93445
2024-01-30
12頁
44.04KB
1、液化石油氣基本知安全培訓1、定義:液化石油氣:是由多種烴類氣體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份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就是通常所說的C3、C4。2、來 源:由煉油廠石油氣獲取。由油田伴生氣獲取。由天然氣中獲取。3、用途:用于有色金屬冶煉。窯爐焙燒。汽車燃料。居民生活燃氣。4、物理特性:密度: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所具有的質量。氣體密度:1、氣態液化石油氣的密度隨著溫度及相應飽和蒸氣壓的升高而增加。2、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氣態密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液體密度:溫度上升密度變小,同時體積膨脹。氣態:氣態比空氣重1.5-2.5倍,一旦液化石油氣從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來,會像水一樣往低處流動和滯存,很容易達到爆2、炸濃度。液態:液態約為0.5-0.59之間,接近水的一半,當液化石油氣有水時,水分就會沉積在容器底部,會一起運輸到用戶,既增加了用戶的經濟負擔又會引起容器底部腐蝕,縮短容器的使用期限。所以要定期從貯罐排污閥排污。體積膨脹系數:指溫度每升高1液體增加的體積與原來的體積的比值。液化石油氣液體的膨脹系數比水大十幾倍,且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充裝作業中必須限量充裝,因為在滿液的情況下,溫度每升高1,壓力升高2-3MPa,很快達到鋼瓶設計壓力極限,發生事故。如果泄漏出來,其體積會驟然膨脹為250倍-300倍氣態的石油氣。汽化潛熱:在一定溫度下,一定數量的液體變為同溫度的氣體所需的熱量,由于液化石油3、氣的汽化潛熱比較大,因此在生產、儲存、灌裝、使用中要嚴禁使液態的石油氣直接接觸人體,以免皮膚被吸收大量的熱量而造成凍傷。5、燃燒:是一種同時伴有發光、發熱的激烈的氧化反應。可燃物(木柴、油類等),助燃物(空氣、氧氣等),點火源(明火、靜電等),燃燒三要素。閃點:揮發性混合氣體遇火源能夠燃燒的最低溫度。液化石油氣的閃點是非常低的,丙烷-104丙烯-108丁烷-82丁烯-80。6、爆炸:物質由一種狀態驟然轉變成另一種狀態,并在瞬間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時產生巨大聲響現象,爆炸又分物理爆炸和化學爆炸。物理爆炸:由物理變化引起的,如鍋爐超壓爆炸。化學爆炸:由于物質發生極速的化學反應,產生高溫、高壓引起的4、爆炸,如鋼瓶泄漏發生爆炸。爆炸極限: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夠發生爆炸燃燒的濃度范圍。爆炸濃度下限:爆炸燃燒的最低濃度。爆炸濃度上限:爆炸燃燒的最高濃度。液化石油氣屬一級可燃氣體,爆炸極限為1.5%9.5%(體積比)。7、液化石油氣一般特性:1、方便性2、易燃性3、易爆性4揮發性5、溶解性6、微毒性7、腐蝕性8、熱值高8、液化石油氣特性對安全使用的要求:1、嚴防液化石油氣的外泄;2、凡與液化石油氣相關的站區和環境要杜絕明火,電火花,工藝管道、儲罐、設備等作好防靜電技術處理,并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不得使液化石油氣驟集、存積;3、容器儲存時嚴禁超裝,貯罐不得超過容積的90%,鋼瓶不超過容5、積的85%。二、液化石油氣的裝卸原理1、壓縮機裝卸法:利用壓縮機抽吸和加壓輸出氣體的性能,將需要灌裝的儲罐(或罐車)中的氣相液化石油氣通入壓縮機的入口,經壓縮機升壓后輸送到準備卸液的罐車(或儲罐)中,從而降低灌裝罐(或罐車)的壓力,提高卸液罐車(或儲罐)中的壓力,使二者之間形成裝卸所需的壓差(0.2-0.3MPa),液態液化石油氣在壓力差的作用下流進灌裝的儲罐(或罐車),以達到裝卸液化石油氣的目的。2、烴泵裝卸法:利用烴泵輸送液體的性能,將需卸液的罐車或儲罐中液化石油氣通過烴泵加壓輸送到儲罐(或罐車)中。3、烴泵-壓縮機聯合灌裝:利用壓縮機提高出液罐的氣相壓力,使烴泵入口管路有足夠的靜壓力,以6、滿足氣溫低儲罐內液化石油氣的飽和蒸氣壓較低的狀況下,灌瓶不暢通的問題。三、安全附件1、安全閥:是液化石油氣儲存中最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它的作用是系統容器或管路壓力超過限額時,能自動開啟,泄去部分氣體并發出聲響,警告操作人員采取措施,當壓力恢復到選定值范圍內時,安全閥回座,自動關閉。從而避免因超壓而釀成的爆炸事故。分類:彈簧封閉全啟式安全閥、彈簧封閉微啟式安全閥。液化石油氣必須設置全啟式封閉安全閥,100立方或以上應設2個安全閥。2、安全回流閥的作用:與安全閥相同。3、過流閥:保證管內流速不致超限,當管內速度過大時,過流閥會自動切斷管路,從而避免物料損失或釀成事故。4、緊急切斷閥:當管道破裂或火7、焰燒烤管路時,用于切斷液化石油氣管路。5、壓力表:準備反映出壓力值的大小。要求:表直徑不小于100mm,量程以2.5MPa為宜,精度以1.5級表為宜,定期檢測,標出最高工作壓力紅線。6、液位計:反映容器內液位的高低,代表容器由液化石油氣的數量。7、溫度計:直接插入液體內部的金屬套管內,測量液相溫度。要求:-40+60以內工作,在40處涂上紅色警戒線。四、安全工藝系數為確保氣站作業安全運行,特對工藝運行各項操作進行一些規范,結合氣站安全員的文化水平和氣站的實際情況,各項內容以基本、易懂、實用為主。一、罐區1、儲罐內液化石油氣最高儲存容量不能超過貯罐總容積的90%。2、儲罐壓力達到1.25MPa或8、溫度達到40應立即進行有效的降壓降溫措施。3、貯罐最低余壓應控制0.05MPa以上。4、水封井應保持滿水位。二、機泵房1、作業時,緊急切斷閥油壓一般應在2.54.0MPa之間,采用氣壓切斷閥時應控制在0.30.5MPa之間。2、泵出口壓力應小于1.25MMPa,進出口壓差為0.5MPa。三、管道1、氣、液相管壓力均不得超過1.6MPa。2、管線熱脹冷縮引起的移位不得大于10cm。五、設備操作1、壓縮機的操作液化石油氣壓縮機是氣站主要配備的設備之一,使用過程中要求方法正確,平時保養維護要做好。1、在第一次開機前,必須檢查KK安裝是否正確,確認電機轉向是否正確。2、檢查壓縮機各部件連接是否松動。39、檢查各儀表是否正常。4、檢查潤滑油到位情況,不能低于視窗的1/3,一般保持在1/2。5、檢查皮帶輪運轉情況,三角帶松緊是否適度。6、檢查氣液分離器有無殘液,開機前應打開排液閥,清除殘液,使浮球落于罐低,然后再關閉。7、檢查四通閥手柄是否處于正確位置,準備工作完成后,盤車起動、運行、每做完一次開、停機都要認真,真實記錄。壓力、進氣、排氣、溫度、機油壓力。技術參數:進氣壓1.0MPa,出氣壓力1.5MPa;進氣溫度50,排氣溫度100;油壓壓力0.15-0.30MPa;電機溫度60。2、烴泵操作烴泵是氣站主要配備的設備之一,日常運行、生產比較麻煩,按規范操作,做好日常保養是延長設備使用期限的主要10、因素。1、開泵前應認真檢查機泵零部件是否齊全,緊固可靠,且接地線完好,潤滑油是否充足,盤車3-5圈。2、打開泵進口管路排氣閥,排空管內滯留氣體。3、啟動泵,調節離路閥出口壓力,保持進出口壓差0.5MPa。4、安全回流閥處于工作狀態。5、經常檢查泵運轉情況,發現壓差異常,有雜音,漏油,漏液和發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停泵,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6、工作時要做好真實的運行記錄。3、槽車裝卸作業規定由于好多事故的發生都是由槽車裝卸作業過程中所引起的,所以,結合氣站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操作規定。1、槽車進入禁火區域應戴防火罩,停放在指定位置,熄火。手閘制動,前后輪用三角木堵住,防止槽車滑動。2、作業現場嚴禁11、煙火,特殊情況確實需要在現場修理車輛時,應先批準后,并使用不易發生火花的工具進行修理。3、作業前應接好接地線,管道和管接頭連接處必須密封牢固。4、裝卸時操作人員、司機、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卸車速度不宜過快,3m/秒以內,槽車與貯罐壓差為0.2-0.3MPa的壓力。5、做好裝卸記錄。六、消防系統1、滅火原理:破壞和消除可燃物或助燃物中的任何一個條件,中止燃燒反應過程。2、滅火基本方法:(1)隔離滅火法(2)冷卻滅火法(3)窒息滅火法(4)化學抑制法3、滅火劑:凡具有特定滅火性能,能夠用于滅火的物質。如: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惰性氣體等4、消防水的作用:水是一種便宜、來12、源最豐富、使用最方便的一種滅火劑。常用的方式有水花、水霧、水注。因為水的熱容量比任何液體都大,而且有顯著的冷卻效果。1KG水能夠生成1700L蒸汽,水蒸汽既能起到沖淡燃燒區可燃氣體濃度的作用,又能起阻擋空氣進入燃燒區的作用,并能浸濕未燃燒物質,使之難發燃燒。所以常用水來撲滅建筑物和一般物質的火災。水雖然對液化石油氣火災滅火效果不明顯,但是可以用來降低燃燒區的溫度,并對盛裝液化石油氣的容器降溫冷卻,以保護著火的儲罐及鄰近的儲罐不因為其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因此,液化石油氣站應配備足夠的消防用水和冷卻降溫設施。5、干粉滅火器:是由碳酸氫鈉和少量添加劑制成的干燥細微的固體粉末。適用于撲滅石油及其產品、油13、漆、有機溶劑、天然氣和電氣設備的初起火災。其型號主要有MF2(2公斤)、MF4(4公斤)、MF8(8公斤)、MFT35(手推式35公斤)等。使用方法:當發生火災時,取下滅火器,先將其上下顛倒幾下,先撕去鉛封,拔出保險栓,一手握住手柄,一手握住噴嘴,從上風方向向火源靠近,距2-3米處,壓下壓把,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干粉滅火器的配置(以MF8為例):(1)裝卸臺設置2個。(2)充裝臺、壓縮機房、烴泵房、瓶庫按建筑面積來設置,50m2設置1個但不應少于2個。(3)貯罐處每臺設置2個。(4)站內其它建筑物每80m2臺設置1個。干粉滅火器的保養與維護:平時應置于干燥通風及取用方便的地方,并注意防潮和防日光14、暴曬。對已到期、壓力不夠或重量減輕10%的需進行補充或更換。七、案例分析1、壓縮機進液與后果2005年1月在某氣站壓縮機進液一事,天氣突然變冷,管道內氣相變為液相,雖然開機前作了排放,但氣相進入氣液分流器時速度很快,操作人員以為開始排放,就沒有了,也對安全檢查疏忽了,只把精力集中到槽車、烴泵、壓縮機運轉上。當安全巡查人員到現場巡查時發現氣液分離器液位已滿,如果不及時處理,液體進入壓縮機氣缸內,液體體積會迅速膨脹,既可能把壓縮機頂蓋頂開和氣缸發生爆炸。現場緊急處理措施;1、馬上停止運行壓縮機,關閉壓縮機進出口閥門。2、從管道安全閥處裝上軟管排到鋼瓶,減少負面影響。1、從排空處間斷排放液體(浪費、15、不安全)。2、從抽殘處直接排放到鋼瓶中(影響不好)。要求:操作人員應按規程操作,不能以主觀意識來判斷,要勤于檢查,發現隱患、問題要及時排除,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2、液位計排污閥斷裂,大量液體泄漏,險成大禍2004年7月廣州一家氣站,一個100立方的儲罐在約6點鐘時液位計下端排污閥突然斷裂,大量液體泄漏(儲罐滿罐液體剩下約8噸),約9:30經搶險成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共動用疏散、警戒、搶險人員約1000人,消防車12輛,附近2公里內工廠、居民斷電,嚴禁煙火,人員轉移、疏散。后經把斷裂閥門拿去檢驗化驗是閥門質量問題,自然斷裂。教訓:發現較早,但應急措施、搶險措施不力。氣站負責人沒及時到位報公司時16、間太慢,延誤搶險時間,給當地造成巨大慌亂,影響較大。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技能培訓。加強平時巡查力度。配備相應搶險器材,加強應急演練。3、充裝臺隨意排壓,發生爆炸2004年3月一天,某氣站有十多個50公斤雙頭瓶因瓶內壓力較高無法充裝,于是充裝班人員把瓶對著充裝臺打開角閥排放瓶內壓力,突然發生爆炸,與充裝臺相連的倉庫隔墻被炸倒,倉庫內一員工當場炸死,充裝臺頂部被炸開一個約3米寬的洞,充裝臺地面嚴重受損,現場鋼瓶全部炸開、炸飛。現場工人多人被炸傷、燒傷。教訓:1、嚴格執行各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不能憑個人的主觀意識去做事。2、作好防雷、防靜電工作,生產區內嚴禁煙火。3、作好氣站日常安全檢查,嚴防17、泄漏,及時消除各種安全隱患。4、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力度。相關知識:1、液化石油氣,高壓氣體,蒸汽從較小的管口噴出時,噴出的介質和噴嘴均會帶電,而且在噴嘴附近形成游浮的空間電荷,碰到絕緣體和沒有接地的導體時,該物體或導體會因接受空間電荷而帶電,使其電位不斷上升。2、用烴泵或壓縮機向儲罐和內灌注液化石油氣時,流動的帶電液體也會將靜電荷帶入這些容器內引起電荷集聚,靜電流。七、漏氣事故處理的原則及措施處理原則:1、先停機再處理事故。2、先切斷氣源再滅火。3、先控制再撲救。4、先人員后設備。5先全局后局部。緊急措施:1、首先應辯明漏氣的位置,按照當時的氣象條件,從上風方向接近漏氣地點,檢查漏氣部18、位狀況。2、通知有關人員熄滅一切明火,切斷電源。3、漏氣嚴重者,應停止生產,撤離不必要的人員。4、關閉漏氣部位前后的切斷閥門。5、大量液化石油氣溢出時,可開啟上風向的消防水泵,盡快驅散空中與地面的液化石油氣,并保護好其他儲罐。6、對于漏氣事故,可按照已制定的檢修規程,采取應急措施之后,按計劃搶修。7、修復后的部位,在使用前應進行必要的檢驗和試壓,合格后才能按規定方法投入使用。八、安全管理加強液化石油氣站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不斷對職工進行知識教育,使每個在職員工明白各自的崗位職責及安全要求,切實做到自覺遵守制度,認真無誤操作,保證安全生產。建立安全機構,樹立“安全第一19、,預防為主”的思想,認真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管理機構;2、明確安全管理的任務;3、安全管理制度;4、安全技術教育與培訓;5、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結合氣站實際體現在以下九點:(人、物、環、管)1、建立管理機構,制定公布,防火、防爆、防雷電、防靜電制度,防火責任制。2、崗位責任制上墻公布。3、安全教育、安全培訓的認真執行,并作好詳實記錄。4、液化石油氣的運輸、貯存制度。5、壓力容器管道、設備、設施的經常檢查,定期檢查及維護、維修制度。6、檔案管理。包括氣站建站審批驗收資料、壓力容器檔案、設備檔案、人員證件統計情況等。7、結合氣站實際編制緊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作好記錄。8、安全操作規程上墻公布。9、入站須知,安全標志(嚴禁煙火、禁止吸煙、生產重地閑人免進、防止凍傷、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