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運輸安全培訓講義手冊(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93769
2024-01-31
12頁
40.04KB
1、行業資料:_機電運輸安全培訓講義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12 頁機電運輸安全培訓講義1、供電的重要性:A、由于井下有大量涌水,短時停電就可能淹井淹人淹設備:B、井下產生的大量有害氣體必須及時排入大氣,否則將造成人員窒息死亡或瓦斯事故。如果發生停電事故,就會造成井下、特別是掘進工作面瓦斯聚集,嚴重時引起瓦斯爆炸。瓦斯爆炸事故是我國煤礦危害最大的主要事故。2、保證煤礦安全供電的主要措施:A、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每一礦井應有兩回路獨立電源線路,當任一回路發生故障停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礦井的兩回路電源線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負荷。一回路運行時,另一回路必須帶電備用?;?、兩回路分列運行,故障時互為備用。B、礦井地面變電所和井下中央變電所的供電線路,不得少于兩回路,當任一回路發生故障停電時,另一回路應能擔負礦井全部負荷。C、采區變電所內、母線分段運行?;閭溆?。D、關系到礦井安全的重要負荷,如:主扇風機、主排水泵、抽放瓦斯、局部通風機等均采用雙電源、雙線路、雙設備。3、煤礦井下安全用電的幾個方面:A、防止電氣設備失爆:由于惡劣危險的生產環境,井下用電氣設備要求全部采用防爆型電氣設備,防爆型電氣設備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耐爆,二是不傳爆。耐爆要求設備有堅固的外殼,不傳爆要求防爆面有足夠的寬度的合適的間隙。電氣設備失爆是引起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須徹底杜絕。B、嚴3、格執行電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嚴禁帶電檢修、禁止帶電搬遷電氣設備、嚴格電工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格執行電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防止井下電纜事故、接線合制作要掛牌留名嚴格制作工藝、避免移動設備時擠壞壓壞電纜造成電纜放炮、巷道改棚修護時用剖開的舊鐵管把電纜護好、電纜懸掛要整齊高度符合要求。二、煤礦井下三大保護:1、短路保護:兩相(或三相)電源不經過負荷直接短接的現象叫短路。短路產生很大的電流和熱量,燒毀線路和設備,引起火災、爆炸等,具有極大的危害。短路保護就是在短路發生時,迅速切斷故障線路、把災害消滅在發生危害之前。短路保護的形式主要有:熔絲(熔斷器)保護、電磁式繼電器保護、電子綜合保護器三4、種。2、電氣設備保護接地:運行中的電氣設備若絕緣損壞,則外殼和機架帶電,這時人觸及它,就會發生觸電事故。為了保證人身安全,井下所有電氣設備都必須接地。電氣設備外殼帶電時,人體觸及設備外殼,觸電電流全部經人體流入大地,非常危險,如果設備事先經接地線接地,由于人體接地電阻遠大于接地線電阻,因此接地電流絕大部分經接地線流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經人體流入大地,人在觸及帶電設備時,就相對安全多了。接地網上任一點測得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歐姆,每一移動設備同接地網之間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1歐姆。36伏及以上電氣設備的金屬部分都必須有保護接地。接地母線截面應用不小于50MM2的銅線,不小于100MM2的鍍5、鋅鐵絲或扁鋼。連接導線截面應用不小于25MM2銅線或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絲或扁鋼。1、井下漏電保護:A、漏電危害:人接觸到了漏電設備外殼會造成觸電傷亡事故,漏電時碰地碰殼地方可能產生電火花,漏電回路上各點存在電位差可能使雷管爆炸,電器設備漏電時另兩相對地電壓升高破壞設備絕緣。B、對漏電保護的要求:監視電網的對地絕緣電阻,當電網對地絕緣電阻值降到危險值時或人觸及一相帶電體時,能自動切斷電源,當人觸電或一相接地時,能補償流過人體或漏電電流中的電容電流。動作要迅速。C、常用的檢漏繼電器有:JY-82型及電子綜合保護裝置中的漏電保護部分。D、檢漏繼電器使用中的幾個問題:檢漏繼電器應有獨立的輔助接地6、裝置,并與主接地極相距5M以上;每班做一次漏電試驗;每月進行一次人工遠方漏電試驗。加裝漏電閉鎖。三、幾個用電安全的其它問題:1、靜電及危害:A、靜電的產生-高絕緣物體之間互相磨擦、接觸、分離時產生靜電。物體絕緣程度越高、空氣越干燥、磨擦頻率越高、產生的靜電電位越高,靜電放電時產生大量火花,引燃煤塵和瓦斯。B、必須采取措施:禁止使用高絕緣器材、將有可能產生靜電的設備、器材進行接地,加強灑水防塵、增加空氣濕度。工作人員禁止穿絕緣工作服。2、電氣火災救護:首先切斷電源,用滅火器或沙子滅火,嚴禁用水滅火。3、井下用變壓器或向井下供電的變壓器、其中性點禁止接地,中性點直接接地的危害有兩方面:一是人體觸電7、時大大增加了人體的觸電電流。二是單相接地時形成了單相短路。四、觸電的危害:人體接觸帶電導體或因絕緣損壞而帶電的設備外殼,都可能造成觸電事故。觸電對人體的傷害大致可分為電擊和電傷兩類。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在熱化學和電解作用下使呼吸器官、心臟和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和破壞。多數情況下可以使人致死。電傷則是由于強電流瞬間通過人體某一局部,電弧燒傷人體,造成對人體外表器官的損壞,當燒傷面積不大時,不致于有生命危險。一般來說,通過人身電流交流在5MA時人有感覺,交流在15-20MA以下,直流在50MA以下時對人體傷害輕。長期通過工頻電流30-50MA就有生命危險。100MA時絕對可以致死。我國規定30毫安秒8、為安全電流。五、觸電的防治措施:1、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再用同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控制設備內部安有放電裝置時,不受此限。所有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都應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牌,只有執行此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牌并送電。2、操作井下電器設備,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非專職或值班電器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器設備。B、操作高壓電器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C、操作千伏級電器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或穿電工靴。D、19、27V手持式電器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應有良好的絕緣。E、普通型攜帶式電器測量儀表,只準在瓦斯濃度1%以下的地點使用。F、井下防爆電器設備,在入井前應有指定的、經公司考試合格的電器設備防爆檢查員檢查其安全性能,取得合格證后,方準入井。G、井下防爆電器設備的運行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技術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壞的電器設備,應立即處理,不得繼續使用。3、防止人身觸電或接近帶電導體。A、將電器設備的裸露帶電部分安裝在一定高度或圍以柵欄。如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井下架空線高度自軌面算起不小于下列數值:在行人巷道、車場內以及人行道同運輸巷道交叉的地方為2M;在不行人的巷道內為1.9M,從井底到乘車10、場為2.2M.。B、井下各種電器設備的導電部分和電纜接頭都必須封閉在堅固的外殼中,并在操作手柄和蓋子之間設置機械閉鎖裝置,保證電器設備接通電源后不能打開蓋子,蓋子打開后,便不能接通電源。C、變電所的入口或門口都懸掛“高壓重地、新人免進”牌;無人值班的變電所必須關門加鎖;井下硐室內有高壓電器設備時,入口處和室內都應在明顯地點加掛“高壓危險”牌。D、對人員經常接觸的電器設備,采用降低的工作電壓。如井下照明、手持式電器設備的額定電壓和電話、信號裝置的額定供電電壓,都不應超過127V;控制回路電壓,不應超過36v等。第二部分:運輸安全一、平巷運輸安全知識:平巷運輸包括人力運輸和機車運輸,在運輸工作中的11、任何環節不注意安全,就很可能發生事故。人力運輸可分為人力推車和人力搬運。(一)、人力推車注意事項:1、人力推車時應先了解線路情況,一般一人一車,在推車過程中,嚴禁放飛車。2、推車呆精力集中,時刻注意前方,接近岔道、拐彎巷道、風門或前方有人,有障礙物時均應發出警告信號。3、坡度小于5%,下坡巷道內同向推車時,前后兩車車距10米,坡度大時,車距30米。4、進入車場時應快速推車,有信號時按信號推車。在坡道口停車時,應用木楔將車阻擋住或用阻車器擋車,以防跑車。5、推車時兩手要緊握把手,并不得把手放在車沿上和車角上,以防擠傷手。掉道時應使用復軌器或撬掍。(二):人力搬運人力搬運主要是工人手拉肩扛,用手拉12、葫蘆托運等。在人力搬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注意安全,避免思想麻痹大意,合理先擇搬運方法,合理安排人員。2、裝卸車時應盡可能在分支線路上進行,如必須在主干線上進行時,必須經調度室批準,為在工作地點兩側放警戒人員,注意來車發生危險。3、兩人以上抬運物體時要統一口令,同時動作。4、大部分設備禁止采用打滾方法搬運。5、下坡搬運時要在下方設報警人員,禁止其它人員進入工作區域。6、井下使用手拉葫蘆搬運時,要安設在牢固的支架梁上,并使支架垂直受力,不能受傾斜力。起吊梁和繩索要有足夠的強度。(三):機車運輸電機車或其它機車運輸主要用于坡度4%以下的平巷運輸,在運輸過程中應遵守如下規定:1、不得超速運行,如13、運炸藥、雷管時速度2m/s,如地對空員和物料時,不得超過根據制動距離規定的速度,如我礦規定3.5m/s。2、列車制動距離:規程規定,運送人員時不大于20米,運物料時,不大于40米。3、信號裝置:在巷道中和列車上都安裝了一些信號設施,比如彎道預報警信號,區間閉塞信號,信集閉系統、機車通訊系統,機車照明、紅尾燈和喇叭等。規程規定,機車或列車運行時,必須前有照明后有紅尾燈,機車的閘、燈、鈴、連接器,撒砂裝置,制動裝置必須正常。4、機車正常運行時必須在列車前端。過風門彎道等危險地段時必須減速發警號(此時的速度應為當你發現前方有人時,以列車到人員身邊能把列車可靠制動住為準)。5、兩列車同向運行時,間距不14、小于100米。6、同一區段軌道線路上不得同時行駛非機動車輛。如必須行駛時,必須報井下調度同意。7、大巷行走時,人員要走人行道,禁止走道心。(四)、電機車運行注意事項:1、司機持證上崗,來格按操作規程操作。2、機車在前,列車在后,調車除外。3、司機不擅離崗位,開車前發開車信號,運行中頭手等身體部位不露出車外,嚴禁闖紅燈和冒進信號。4、開車時精力集中,注意前方情況和信號。5、停車時斷電,手閘閘車,打開前后燈,如司機下車時要取下換向手把,隨身帶,禁止其它人員開車。6、密切與信號工和掛鉤工聯系,信號不清時不開車,有停車信號時要停車。7、每班發車前應詳細檢查機車各部件情況,并試車。8、乘坐人員時,車速不15、大于4m/s,要禁止其它車輛進入乘人車場。(五)、乘車人員注意事項:1、聽從指揮,掛好防護鏈。2、人體和工具材料嚴禁露出車外。3、列車行駛中和未停穩時,嚴禁上下車和在車內站立。4、機車上和兩車間嚴禁搭乘人員。5、嚴禁超員乘車、扒車、跳車和坐礦車。6、車輛掉道時,必須立即向司機發出停車信號。(六)、機車運輸事故:主要有機械事故、電器事故和操作運行事故。1、制動系統事故是制動系統失效造成事故。2、撒砂系統不可靠,也可以使制動效果不好,造成事故。3、電氣事故,如整流器冒火,電機過熱,控制器觸頭燒損等。4、軌道線路不好,機列車掉道事故。5、司機思想不集中,人員走道心造成事故。二、斜井提升安全:斜井提升16、主要指斜井單車或串車提升,在斜井提升中發生的事故多為跑車或過卷事故。(一)跑車事故的原因分析:1、摘掛鉤工責任心不強,掛錯車、超掛車、未連車時向下坡斜井推車,造成跑車事故。2、車輛運行中由于鉤頭和礦車間插銷跳出跑車。3、未使用合格插銷連環,在運行中斷裂而跑車。4、斷繩跑車。5、誤發信號、誤開車造成過卷,向反方向開車撞人造成事故。6、斜井阻車器,防跑車裝置不齊全,不可靠,不靈活,也會引發提升事故,或者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二)、預防跑車事故措施:1、加強職工責任心,嚴格執行斜坡提升各項規章制度,使用維護好斜坡安全裝置。2、配備齊全安全裝置,并正確堅持使用。(1)在斜坡上平臺設阻車器,擋車繩圈,擋17、車梯等,并盡量讓這些設施之間或與絞車相互聯鎖,避免車輛未連掛時推下斜坡。(2)在斜坡的中部每隔一定距離安設跑車防護裝置,將跑車攔住。(一般要求為自動、吸能、柔性好)。(3)在斜坡下部設擋車器擋車欄等,防止跑車傷人。(4)在中部車場口設擋車器,防止帶繩車輛誤入中部車場,傷人損物。(5)在斜井中每隔2550米設置一個行人躲避硐,當行人發現開車紅燈亮時,就近躲入躲避硐。(6)設置開車紅燈信號,開車前先亮紅燈。(7)設置行車不行人,行人不開車信號裝置,保證作到開車不行人。3、維修好運輸軌道,避免車輛運行不平穩。4、使用合格連接器件,并要正確使用,如銷子閉鎖、專用插銷等。5、經常按規定檢查鋼絲繩,連接環銷等。6、經常檢查和試驗過卷裝置等。第 12 頁 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