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Le****97
編號:894749
2024-02-02
11頁
85.54KB
1、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 工程名稱XXXX工程名稱 工程地址市號 使用單位 安裝單位安裝單位 產權單位 制造單位(許可證號:)型號規格傳動形式000 SS型驅動 形式0 0制造編號 備案編號出廠日期 告知受理號設備自編號 安裝部位性能參數 額定載重量:kg;額定提升速度:m/min 最大提升高度:m;最大獨立高度:m;架體頂端自由高度:m設備狀態架體架設高度:m檢查依據 1.建筑物料提升機安裝檢驗評定規程 2.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 882010 3.施工升降機GB/T 100542005 4.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 100552007 5.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2、第1部分:總則GB 6067.12010 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01 7.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99 8.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 1602008 9.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檢查情況匯 總 檢查項目共計95項:1.保證項目共33項,其中第項不合格,共項不合格;2.一般項目共62項,其中第 項不合格,共項不合格檢查結論自檢人員(安裝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安裝單位(簽名)(公章)年 月 日年 月 日 備 注 保證項目(序號帶“”的項目)全部合格,一般項目中不合格項目數不超過5項,此設備自檢 結論方為“合格”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3、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一一)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11.1結構1.1.1主要受力構件 提升機的架體、傳動系統、吊籠立柱、上下承載梁 和附墻架等主要受力構件不得有明顯變形、可見裂 紋、開焊和嚴重銹蝕、磨損等缺陷21.1.2吊籠安全門 提升機吊籠的前、后兩個方向均應裝設安全門,安 全門應定型化、工具化31.1.3吊籠側面圍護 吊籠門及兩側立面應采用網板結構,孔徑應小于 25mm。側面圍護高度不應小于1.5m41.1.4防護頂棚 提升機的吊籠頂部應設置防護棚,防護頂棚應采用 堅實的材料,在任意0.01面積上作用1.5kN的力 時,不應產生永久變形51.1.5吊籠底4、板 吊籠底應防滑、排水,且無破損等缺陷61.1.6自升平臺 安裝高度超過30m的提升機應具有自升降安拆功能,應裝設自升平臺。平臺四周應設置防護欄桿,上欄桿高度應為1.01.2m,下欄桿高度為0.50.6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71.1.7導軌 提升機的導軌架不應兼作導軌 對重導軌不得采用鏈條或鋼絲繩等柔性物體81.1.8導向裝置 導向裝置應齊全、可靠,吊籠、自升平臺應采用滾 輪導靴,對重可采用滾輪導靴或滑動導靴91.1.9鋼絲繩防脫裝置 滑輪、卷筒或曳引輪應裝設鋼絲繩防脫裝置,該裝 置與滑輪、卷筒或曳引輪外緣的間隙不應大于鋼絲 繩直徑的20%,且不大于3mm 卷筒兩側邊超出最外層鋼絲繩5、的高度不應小于鋼絲 繩直徑的兩倍101.2信息標志與信號1.2.1產品標牌 應在提升機底部易于觀察的位置設置產品標牌,標 牌內容應至少包括:產品名稱和型號規格;主要性 能參數;出廠編號;制造商名稱;產品制造日期111.2.2限載標志 應在吊籠的明顯部位設置限載標志、禁乘標志121.2.3操作標識 在操作位置上應標明控制元件的用途和動作方向,指示信息應易于識別且清晰可見131.2.4對重標志 對重應根據有關規定的要求涂成警告色。對重上應 標明其質量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二二)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141.3電氣控制操縱及保護1.3.16、電氣設備防護 電氣設備應設有防護措施,能防止外界如雨、雪、泥漿、灰塵等造成的危害151.3.2操縱裝置 提升機宜設有操縱臺。當采用便攜式控制裝置時,其控制線路電壓不應大于36V,便攜式控制裝置應 密封、絕緣,其引線長度不應大于5m 安裝高度超過30m的提升機應裝設操縱臺,吊籠應 有自動停層功能,停層后吊籠底板與停層平臺的垂 直高度偏差不應超過30mm161.3.3控制開關 提升機的控制開關嚴禁采用倒順開關171.3.4電氣聯鎖 控制吊籠上、下運行的接觸器應電氣聯鎖181.3.5電氣保護 提升機的總電源應設置短路保護、漏電保護、斷相 及錯相保護裝置 電動機的主回路應設置失壓、過電流保護裝置1917、.3.6接地故障保護 當接地出現故障時,主控制電路和其它控制電路中 的斷路器應自動切斷201.4傳動系統1.4.1密封性能 提升機的傳動系統不應存有漏油現象211.4.2傳動系統防護 傳動系統及其防護措施應便于維修檢查,有關零部 件應防止雨、雪、泥漿、灰塵等有害物質侵入221.4.3卷揚機限用 提升機嚴禁使用摩擦式卷揚機231.4.4對重限用 提升機采用卷揚驅動時,應無對重1.2信息標志與信號 吊籠不允許當作對重使用241.4.5制動器設置 傳動系統應設有常閉式制動器,不允許采用帶式制 動器251.4.6傳動系統自鎖功能 自升平臺的傳動系統應具有自鎖功能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8、(續續表表三三)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262.1作業環境2.1.1防護圍欄 在提升機的吊籠和對重的升降通道周圍應設置地面 防護圍欄,防護圍欄的高度應1.5m 卷揚機或曳引機應設置防護圍欄和防雨棚272.1.2圍欄門 提升機地面進料口處應裝設圍欄門,門上應設有電 氣安全開關,且動作靈敏、可靠282.1.3進料口防護棚 提升機地面進料口上方應設置防護棚。防護棚寬度 應大于架體寬度,防護棚長度不應小于3m。防護棚 頂部應采用堅實的材料,在任意0.01面積上作用 1.5kN的力時,不應產生永久變形292.1.4操作機房 提升機應設置操作機房,操作機房應定型化、裝配 式9、,且應具有防雨功能。操作機房應有足夠的操作 空間,其頂部應采用堅實的材料,在任意0.01面 積上作用1.5kN的力時,不應產生永久變形302.1.5運動部件安全距離 提升機運動部件與除停層平臺以外的建筑物和固定 施工設備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2m312.1.6停層標志 提升機各停層處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及樓層標志322.1.7與輸電線安全距離 提升機任何部 件與外電架空 線路的邊線之 間的距離應符 合右表規定,否則必須采取 安全防護措施線路電壓(kV)安全距離(m)14110635110815422010330550151.4傳動系統231.4.4對重限用332.2基礎2.2.1基礎方案 使用單10、位應根據原制造商提供的載荷參數設計制造 混凝土基礎。混凝土基礎應由專業工程師設計,并 形成完整的方案342.2.2基礎強度 提升機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低于C20,且符 合制造商或設計方案的要求352.2.3基礎制作 實際制作的混凝土基礎應與設計方案或使用說明書 的規定一致 基礎表面平整度偏差應不大于10mm 基礎周圍應有排水設施,保證基礎不積水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四四)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362.2基礎2.2.4底架連接固定 提升機底架與基礎之間的連接固定應符合設計方案 或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且不得使用膨脹螺栓或采用 預埋鋼筋11、然后將之與底架焊接的連接固定方式372.3結構件安裝與連接2.3.1垂直度偏差 提升機架體軸心線對水平基準面的垂直度偏差不應 大于架體高度的1.5382.3.2導軌階差 提升機架體安裝時導軌結合面對接應平直,錯位形 成的階差應滿足:吊籠導軌不大于1.5mm;對重導軌、防墜器導軌不大于0.5mm392.3.3銷軸連接 提升機結構件安裝連接采用銷軸時,其規格及數量 應符合使用說明書或設計的要求。銷軸不得有缺 件、可見裂紋、嚴重磨損等缺陷,其軸向定位裝置 應規范、可靠402.3.4螺栓連接 主要結構件安裝連接采用螺栓時,螺栓直徑不應小 于M12,強度等級不應低于8.8級,并有相應的性能 等級標志。所12、用高強度螺栓的型號、規格及數量應 符合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且無缺件、損壞等缺陷。應用雙螺母或采取其他能防止螺母松動的有效措 施,并用扭矩扳手或專用扳手按裝配技術要求擰 緊,螺桿螺紋部分應露出13扣412.3.5架體開口加強措施 井架式提升機的架體,在與各停層通道或停層平臺 相連接的開口處應采取加強措施,且與任一層通道 或停層平臺相連接的開口不得超過一處422.3.6架體外側防護 提升機架體外側應用立網進行封閉防護,且不得影 響作業人員視線432.3.7架體安裝高度 提升機架體的實際安裝高度超過設計的最大獨立高 度時,必須安裝附墻架 提升機架體的實際安裝高度不得超過設計規定的最 大高度442.3.13、8附墻架制作 應采用制造商提供的標準附墻架 當標準附墻架結構尺寸不能滿足要求時,可經設計 計算采用非標附墻架。非標附墻架的材質應與架體 相一致,設計計算結果應經專業制造商認可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五五)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452.3結構件安裝與連接2.3.9附墻架安裝連接 附墻架的結構形式應符合使用說明書、設計方案或 JGJ88的規定。附墻架與架體及建筑物之間,均應 采用剛性連接,并形成穩定結構,不得連接在腳手 架上。各連接件如螺栓、銷軸等必須齊全,不應缺 件或松動。附墻架與架體間嚴禁采用焊接連接;附 墻架與建筑物之間不應采用膨脹14、螺栓連接;與附墻 架相連接的附著物不應有裂紋或損壞462.3.10附著尺寸參數 提升機架體頂部自由端高度、最低附著點高度、兩 相鄰附著點間的距離、附著距離均應符合使用說明 書的規定,否則必須提供經專業制造商認可的專項 方案472.3.11附墻架傾斜角附墻架撐桿平面與附著面的法向夾角不應大于8482.3.12搖臂把桿 提升機禁止裝設搖臂把桿492.4纜風繩與地錨2.4.1纜風繩選用 提升機架體安裝高度大于或等于30m時,嚴禁使用 纜風繩 當架體安裝高度小于30m,安裝條件受到限制無法 裝設附墻架時,應采用鋼絲繩作纜風繩穩固架體,鋼絲繩直徑不應小于9.3mm502.4.2纜風繩設置 架體安裝高度不15、超過20m時,纜風繩不應少于1組;架體安裝高度在2130m時,纜風繩不應少于2組;每一組纜風繩不應少于4根 纜風繩與架體的連接點應在同一水平高度,且應對 稱設置;纜風繩與架體的連接處應采取防止纜風 繩受剪破壞的措施 龍門架式提升機的纜風繩宜設在架體頂部,若中 間設置纜風繩時,應采取增加導軌架剛度的措施 纜風繩與水平面的夾角應在4560之間,并應 采用與纜風繩等強度的花籃螺栓與地錨連接。纜 風繩下端不得拴在樹木、電桿或堆放構件等物體上512.4.3地錨 纜風繩的地錨應根據提升機的安裝高度及土質情 況,經設計、計算確定 架體安裝高度不超過30m時,可采用樁式地錨,并應符合下列要求:采用鋼管時,規格16、不小于48mm 3.5mm;采用角鋼時,規格不小于75mm6mm,且 數量不少于2根;并排設置,間距不小于0.5m,打 入深度不小于1.7m;頂部應設有防止纜風繩滑脫 的裝置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六六)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522.5停層吊籠及對重2.5.1層門設置 各停層處應設置常閉的層門,層門應不能向吊籠運 行通道一側開啟,且不應突出到吊籠的升降通道上 層門必須裝設與吊籠電氣或機械聯鎖的裝置,且動 作靈敏、可靠532.5.2層門尺寸 層門寬度與吊籠門寬度之差不應大于200mm 全高度層門的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8m,層門下部與 停17、層平臺上表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大于50mm 高度降低的層門,其安裝高度不應小于1.1m,層門 下部與停層平臺上表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大于35mm542.5.3層門強度552.5.4層門安裝距離 全高度層門與停層平臺外邊緣的水平距離應 200mm;與關閉的吊籠門的水平距離應200mm 對高度降低的層門,其與正常工作的吊籠運動部件 的安全距離應0.85m;如果額定提升速度不大于 0.7m/s時,此安全距離應0.5m2.4纜風繩與地錨562.5.5吊籠門與平臺間距 裝載和卸載時,吊籠門與停層平臺邊緣的水平距離 不應50mm572.5.6翻斗出料 垂直輸送混凝土和砂漿時,翻斗出料口應靈活可 靠,保證自動卸料518、82.5.7停層平臺搭設 停層平臺應獨立搭設,不得支承在提升機架體上,不得向架體傾斜。停層平臺或通道的腳手板鋪設 應嚴密、牢固592.5.8停層平臺側邊防護 停層平臺或通道兩側邊應設置護欄和踢腳板,護 欄高度應1.1m,中間應設橫欄桿,踢腳板高度 應180mm,且應自上而下加掛安全立網或滿扎竹 笆602.5.9對重防護 當對重使用填充物或金屬塊時,應采取固定措施 防止其竄動;當使用散粒物料作對重時應采用對 重箱,對重箱應防水,保證重量準確、穩定612.6機構及零部件2.6.1鋼絲繩數量 采用卷揚驅動的提升機,提升吊籠的鋼絲繩不得 少于2根,且相互獨立 采用曳引驅動的提升機,懸掛吊籠和對重的鋼絲19、 繩不得少于2根,且相互獨立622.6.2鋼絲繩型號規格 鋼絲繩的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標準規范的 規定,并有產品檢驗合格證 鋼絲繩直徑不應小于9mm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七七)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632.6機構及零部件2.6.3鋼絲繩端部固定 采用楔塊、楔套連接時,楔套應用鋼材制造。楔套 不應有裂紋,楔塊不應松動,緊固件齊全 采用壓板固定時,壓板數量不應少于2個,鋼絲繩 尾端的固定裝置應有防松或自緊的性能 采用金屬壓制接頭固定時,接頭不應有裂紋 當鋼絲繩的末 端采用繩夾固 定時,繩夾數 量應符合右表 規定,繩夾夾 座應在鋼絲繩20、 長頭一邊,繩 夾的間距不應 小于鋼絲繩直 徑的6倍。鋼絲繩公稱直徑(mm)鋼絲繩夾最少數量(個)19319324323853844644607642.6.4張力平衡裝置 至少在懸掛鋼絲繩的一端應設有一個調節裝置用來 平衡各繩的張力652.6.5鋼絲繩排列及安全圈數 鋼絲繩在卷筒上應排列整齊 當吊籠停止在最低位置時,留在卷筒上的鋼絲繩不 應少于3圈662.6.6鋼絲繩使用 提升鋼絲繩應設防護槽,槽內設滾動托架,且應采用 鋼板網將槽口封蓋,鋼絲繩不得拖地或浸泡在水中672.6.7鋼絲繩缺陷 鋼絲繩不得編織接長,且不應存有下列缺陷:(1)繩股斷裂;(2)扭結;(3)壓扁;(4)彎折;(5)波浪形變21、形;(6)籠狀畸變;(7)繩股擠出;(8)鋼絲擠出;(9)繩徑局部增大;(10)繩徑減 小,鋼絲繩直徑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達7%或更多 時;(11)外部腐蝕;(12)內部腐蝕;(13)熱力作 用損壞;(14)嚴重斷絲,繩端斷絲,斷絲局部聚集682.6.8提升機構安裝固定 卷揚機或曳引機應采用地腳螺栓與基礎固定牢固;當采用地錨固定時,其前端應設置固定止擋692.6.9卷筒缺陷 卷筒不應存有下列缺陷:(1)裂紋;(2)輪緣破損;(3)卷筒壁厚過度磨損702.6.10曳引輪缺陷 曳引機應工作正常。曳引輪輪槽不應有嚴重不均勻 磨損,磨損不應改變槽形,鋼絲繩與槽底不應接觸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22、檢表表(續續表表八八)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712.6機構及零部件2.6.11滑輪連接 滑輪與吊籠或架體之間應采用剛性連接,嚴禁采用 鋼絲繩、鉛絲等柔性連接或使用開口拉板式滑輪722.6.12滑輪缺陷 滑輪應轉動良好,不應存有下列缺陷:(1)裂紋;(2)輪緣破損;(3)繩槽壁厚過度磨損;(4)滑輪槽底過度磨損732.6.13制動器缺陷 制動器不應存有下列缺陷:(1)可見裂紋;(2)制動塊摩擦襯墊磨損量達原厚度 的50%;(3)制動輪表面凹凸不平度達1.5mm;(4)制動彈簧塑性變形量達到其工作變形量的10%以上;(5)缺件;(6)制動器的助推器漏油;(7)液壓23、 制動器漏油。742.7.1供電系統 提升機供電應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供電線路的 零線應與提升機的接地線嚴格分開2.6機構及零部件 當鋼絲繩的末 端采用繩夾固 定時,繩夾數 量應符合右表 規定,繩夾夾 座應在鋼絲繩 長頭一邊,繩 夾的間距不應 小于鋼絲繩直 徑的6倍。752.7.2開關箱 提升機應設置專用開關箱,開關箱應設在操作機房 附近便于操作的位置。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箱直接控 制2臺或2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762.7.3配電開關 提升機的專用開關箱內應裝設隔離開關、斷路器或 熔斷器,以及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且動作正常、可靠772.7.4電纜敷設 提升機供電電纜應采用五芯電纜,所有電24、纜和電線 的敷設應平直、整齊,固定可靠,并能防止機械損傷782.7.5絕緣電阻 提升機電氣設備的對地絕緣電阻應0.5 M 電氣線路的對地絕緣電阻應1.0 M792.7.6接地保護 提升機金屬結構和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導線的金 屬保護管等均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10802.7.7工作照明 提升機裝設工作照明時,工作照明的開關應與主電 源開關相互獨立,且設有明顯標志,當主電源被切斷 時,工作照明不應斷電812.7.8層站標志燈 利用建筑物內井道做架體時,各停層處的層門應與 司機操作處裝設的層站標志燈進行聯鎖。陰暗處 應裝設照明823.1安全裝置及其性能3.1.1吊籠防墜安全裝置 提升機吊籠宜裝設兼25、有防墜、限速雙重功能的防墜 安全裝置。當吊籠未裝設兼有防墜、限速雙重功能 的防墜安全裝置時,必須裝有斷繩保護裝置,當吊籠 提升速度大于0.85m/s時,該裝置應是非瞬時式的。防墜安全裝置應能制停帶有額定載重量的吊籠,且 不造成結構損壞833.1.2停層防墜落裝置 對于僅裝有斷繩保護裝置的提升機,吊籠還應裝有 停層防墜落裝置,該裝置應為剛性機構,在吊籠到 達工作面后人員進入吊籠之前起作用,使吊籠固定 在導軌架上物物料料提提升升機機安安裝裝自自檢檢表表(續續表表九九)序號項類項目編號檢 查 內 容 及 要 求檢查結果結 論843.1安全裝置及其性能3.1.3對重防墜安全裝置 提升機的對重下方不應有26、施工空間或通道,否則對 重應設置兼有防墜、限速雙重功能的防墜安全裝置853.1.4自升平臺安全裝置 自升平臺應采用漸進式防墜安全器。防墜安全器只 能在有效的標定期限內使用,其有效標定期限不應 超過1年。防墜安全器的使用壽命不得超過5年 自升平臺應設有剛性的停靠裝置863.1.5防脫軌保護裝置 吊籠、對重、自升平臺均應裝設除導輪或滑靴外的 防脫軌保護裝置2.6機構及零部件873.1.6緩沖器 提升機應裝設吊籠和對重用的緩沖器,緩沖器應能 承受吊籠及對重下降時相應沖擊載荷883.1.7上限位開關 提升機必須裝設上限位開關,上極限開關應安裝在 吊籠允許提升的最高工作位置。當吊籠上升到限定 位置時,觸27、發限位開關,吊籠被制停,上部越程距 離應不小于3m893.1.8下限位開關 提升機應裝設下限位開關,其安裝位置應滿足在吊 籠碰到緩沖器之前限位開關能夠動作。當吊籠下降 至限定位置時,觸發限位開關,吊籠被制停903.1.9超載保護 提升機應裝設超載保護裝置,當荷載達到額定載重 量的90%時,應發出警示信號;當荷載達到額定載 重量的110%時,應切斷上升主電路電源913.1.10緊急斷電開關 在提升機的操縱臺(含便攜式控制裝置)上便于司機操作的位置應裝設非自動復位型的緊急斷電開關,且動作靈敏、可靠923.1.11視頻對講系統 提升機必須設置閉路電視系統,利用該裝置,司機 應能清楚看到吊籠內和吊籠旁28、層門處的情況 提升機必須設置閉路雙向通訊對講系統,通過該裝 置,司機應能聽到每一層站的聯系,并能向每一層 站講話934.1整機性能4.1.1空載試驗 操作系統、控制系統應靈活、可靠 各安全裝置應動作靈敏、可靠 機構應運行平穩、準確,起、制動正常,無異常聲 響,不得有振顫、沖擊等現象,在全行程范圍內運 行無任何障礙。944.1.2額定載荷試驗 操作系統、控制系統應靈活、可靠 各安全裝置應動作靈敏、可靠 機構應運行平穩、準確,起、制動正常,無異常聲 響,不得有振顫、沖擊等現象954.1.3曳引試驗 對采用曳引驅動的提升機,其平衡系數應在0.4 0.5之間 當吊籠或對重停在被其重量壓縮的緩沖器上時,提 升鋼絲繩不應松馳。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空 載吊籠應不能被提升3.1安全裝置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