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縣“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4779
2024-02-06
11頁
248.35KB
1、-2-朝陽縣“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和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攻堅期,也是進一步提升我縣教育改革與發展水平的重要機遇期。為深入實施科教興縣與人才強縣戰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規劃。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內涵式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實施“基礎教育強縣”戰略,統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扎實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現代化教學設備裝備水平,全面加速2、教育現代化進程。二、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高中教育特色化、義務教育均衡化、學前教育標準化、職業教育規模化,構建學校規模適度、結構布局合理、教育質量優良、辦學效益顯著的現代教育體系。使得全縣的教育資源配置、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處于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縣域內不同學校、不同群體之間的學生均能享受到相對平等的教育,每一所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一)加快學前教育規范發展(一)加快學前教育規范發展1.到 2023 年,在全面完成每個鄉鎮(街道)1 所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的基礎上,實現每個較大的行政村 1 所標準化幼兒園建設,基本實現學前教育標準化目標。2.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形式,強化幼3、兒教師隊伍建設,-3-努力提高保教質量。繼續充分發揮縣直屬幼兒園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加強民辦幼兒園的監管力度,從而逐步形成以縣幼兒園為龍頭,以鄉鎮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為骨干,以民辦幼兒園為補充的學前教育體系。3.到 2025 年,完成縣城 1 所直屬幼兒園建設,不斷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 80%;全縣鄉鎮中心幼兒園 25%達到市級優質幼兒園標準,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學率爭取達到 89%。(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1.1.加強縣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縣城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以新縣城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縣城4、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在新縣城新(改擴)建 7 所學校(園)。2021 年啟動新建學校 1 所,2022 年啟動新建學校 2 所,2023 年啟動新建學校 2 所,2024 年 1 所,2025 年 1 所,具體安排如下:(1)(1)朝陽市朝陽縣新建新柳城幼兒園項目朝陽市朝陽縣新建新柳城幼兒園項目(2021 年):學校規模 9 班型,在校生 270 名。規劃占地面積 8614.67 平方米,建筑面積 4563.52 平方米,投資概算 1800 萬元。(2)(2)新建朝陽縣第一小學項目新建朝陽縣第一小學項目(2022 年):學校規模 36 班型,在校生1620名。規劃占地面5、積27230平方米,建筑面積20442平方米,投資概算 8000 萬元。(3)(3)朝陽縣特殊教育學校新建項目朝陽縣特殊教育學校新建項目(2022 年):學校規模 9班型,在校生 72 名。規劃占地面積 16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 平方米,投資概算 2200 萬元。(4)(4)新建朝陽縣第二小學項目新建朝陽縣第二小學項目(2023 年),學校規模 24 班型,在校生 1080 名。規劃占地面積 24070.36 平方米,建筑面-4-積 11305.55 平方米,投資概算 4522 萬元。(5)(5)新建朝陽縣第二初級中學項目新建朝陽縣第二初級中學項目(2023 年):學校規模 48班6、型,在校生 2400 名。規劃占地面積 80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45000 平方米,投資概算 14500 萬元。(6)(6)新建朝陽縣第三小學項目新建朝陽縣第三小學項目(2024 年):學校規模 36 班型,在校生1620名。規劃占地面積3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投資概算 8800 萬元。(7)(7)新建朝陽縣第四小學項目新建朝陽縣第四小學項目(2025 年):學校規模 36 班型,在校生 1620 名。規劃占地面積 30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0 平方米,投資概算 8800 萬元。2.實現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目標。結7、合我縣實際情況,進一步推進各鄉鎮(場、街道)中心小學、初級中學樓房化建設進程,確保學位供給充足,基本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統一中小學建設標準,依法落實城鄉新建居住區配套標準化學校建設,實施“交鑰匙”工程,確保配套學校建設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繼續保持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就學應入盡入,初中階段在校生鞏固率達 99.5%,小學達 100%。3.科學調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科學調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根據教育部“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的意見”的要求,以現有的 4 所實驗中學、部分九年一貫制學校和新縣城初級中學為主體,對現有的 30 所初級中學進行優8、化整合。同時,本著“統一設置,方便就近、相對集中”的原則,對全縣 28 所鄉鎮中心小學及所屬的110 所村級小學(教學點)進行資源整合,改變農村教育“小而散,零而亂”的學校布局,縮減教育損耗,使有限的教育資金集中-5-使用,發揮最大效益。4.4.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以下統稱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以下統稱“兩類學校兩類學校”)。本著統籌規劃、分類施策的原則,加快推進“兩類學校”標準化建設。合理布局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擴大農村村級小學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學生就近就學問題。到 2023 年,確保“兩類學校”辦學條件達到標準化學校辦學標9、準。5.5.以推進教育信息化為突破口,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推進教育信息化為突破口,推進教育現代化。以全面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為載體,不斷提升全縣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三通兩平臺”建設,到 2023 年全縣中小學普及數字化校園。實現信息化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學科融合“人人通”。建設縣級教育網絡平臺,增加縣級網絡教育資源庫,加大力度培訓教師應用水平,進一步做好信息化設備的運行保障機制。(三)推進高中教育特色發展(三)推進高中教育特色發展1.突出高中特色化發展,進一步優化整合高中教育資源;初步形成師資配置平等競爭、生源分配平行選擇、教育資源優質共享、學校發展特色明顯的高中教育新10、格局。2.針對“3+1+2”的新高考改革,進一步總結選課走班的經驗,科學指導學生生涯規劃,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評價;繼續開展“高中學科教學異地交流教研活動”,進一步抓好高中教師業務培訓,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打造高效課堂,以高中新課改為切入點,推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切實推進高中階段教學質量的提升。3.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校園文化、特色活動和綜合實-6-踐為載體,探索實施普通高中特色發展計劃,開展特色項目和特色學校建設試點,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客觀需要,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以適應社會多樣化的人才培養要求。4.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積極探索科學的11、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發揮評價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和教師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投身課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全面提升我縣高中辦學水平。(四)促進職業教育規模發展(四)促進職業教育規模發展1.根據新縣城建設規劃,完成縣職教中心異地重建目標。計劃投資 2.5 億元,學校規模 60 班型,在校生 2400 名。規劃占地面積 123515.55 平方米,建筑面積 57435.38 平方米,投資概算 23586 萬元。2.到 2025 年,新職教中心硬件設施設備基本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要求,達到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建設標準。主動適應新發展時期要求、充分發揮12、職業教育規模化優勢,進一步提高綜合辦學水平,為朝陽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3.制定相應的鼓勵政策,吸引、聘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強化適合本地實際的專業學科建設。(五)落實民族教育優惠發展(五)落實民族教育優惠發展1.以縣蒙古族完全中學為依托,提高民族教育專項經費的使用效率,基本實現民族教育集中化辦學新格局,努力創設民族教育氛圍,突出民族教育特點,辦出民族特色學校,使全縣民族教育再上新臺階。2.根據新縣城建設規劃,適時完成縣蒙古族完全中學異地-7-重建項目。(六)實現特殊教育突破發展(六)實現特殊教育突破發展1.繼續加大朝陽縣特殊教育學校軟硬件建設,有計劃地招聘特教專業教師,提高13、特教專業教師的配置比例,加強特教教師的培訓,實現特教教師隊伍整體能力的提升,規范特教學校辦學行為,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充分發揮特教學校在全縣特教領域的核心引領作用。2.組建朝陽縣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科學評定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能力,科學指導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安置工作。3.以“使每一個殘疾孩子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為宗旨,全面落實遼寧省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實施方案,根據殘疾兒童少年的實際情況恰當安置就學形式,逐年增加特教學校的學位,加強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少年的管理,提高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的利用率,提高送教上門服務質量,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實現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14、入學率達到 95%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殘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明顯增加,將特殊教育逐步由義務教育階段向學前階段延伸。三、基本要求與保障措施“十四五”期間,繼續堅持“三抓一樹”(即抓質量、抓安全、抓軟硬環境建設,樹立教育新形象)的教育工作總要求,以教育教學為中心,育人為本,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以平安校園創建為保障,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努力促進教育公平;以強化教育行風軟環境建設為重點、辦人民滿意教育,樹立朝陽縣-8-教育的新形象。(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構建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構建教育投入保障機制1.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公共財政體制下教育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依法確保教育財15、政撥款的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生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足額征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按比例計提教育資金,專項用于教育事業;力爭實現政府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 4%要求。2.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的潛力,在教育布局調整中盤活的教育資源收益,應全部用于公辦學校建設和教育發展。3.要建立和完善扶困助學教育資助體系,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各鄉鎮政府和教育機構要建立扶貧助學的長效機制,根據國家關于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實施“三免兩補”政策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少年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16、資助體系。在省設立扶困助學專項資金的基礎上,縣級教育和財政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資助貧困家庭子女就學和流動兒童少年貧困生助學的相關規定,并按照省里的要求比例,籌措專項助學資金,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學生的受教育權力。4.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績效考核和審計監督,完善教育經費管理制度,不斷提高使用效益。進一步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嚴肅查處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和挪用擠占教育經費的行為。(二)繼續加強師德師風和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提升學校(二)繼續加強師德師風和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提升學校-9-德育功能德育功能1.堅持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始終,通過宣傳教育、主17、題活動、學科滲透、文明創建、家校合力等形式,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培育品學兼優的合格人才。2.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育人原則,以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目標,努力實現以塑造健全人格,培養綜合素質,發展個性特長,夯實人生基礎的工作目標。3.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4.按照“總體規劃、適度超前、分步實施、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三)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校本研訓工作,全面提高(三)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校本研訓工作,全面18、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教學質量1.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建立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促進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2.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狠抓教師業務能力提高,全面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積極探索和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育人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3.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創新培養模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加強校本教研,強化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積極探索在我縣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10-總結推廣我縣課改先進經驗。4.不斷完善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完善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工作評價19、,強化評價的導向功能,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探索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評價辦法,穩步推進中考綜合改革。5.堅持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并重,打牢青少年科學文化知識基礎,提高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四)繼續強化過程管理和干部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四)繼續強化過程管理和干部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內涵式發展1.進一步推進“三大工程”(即“名校工程”“名校長工程”“名師工程”),打造一批名校,形成以名校為核心,校際間“聯片協作”機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2.組建名校長工作群體,搭建工作平臺,打造一批名校長,發揮我縣優秀校長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建立骨干教師20、聯系制度,組建名師導師團,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范引領作用,重點抓好“特崗”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確保師資隊伍永續發展。3.堅持“按需設崗,凡進必考,擇優選聘”的原則,每年通過招考有計劃地吸收優秀高校畢業生從教,從根本上解決我縣教師專業知識參差不齊、學科結構不合理的問題。4.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解決支教交流教師吃住難題,使得招考交流教師引進來、留得住、安居樂業。抓好校本研訓和下鄉支教工作,組織實施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不斷創新研訓模式,打造研訓工作升級版,提高研訓工作含金量。-11-(五)繼續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設施建設,促(五)繼續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設施建設,2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學生全面發展1.全面加強中小學生體育、藝術活動場所的建設。到 2025年,力爭使全縣初級中學及完小以上學校所有操場實現硬化,體育設施配備齊全,音樂室、衛生室建設裝配合格。2.堅持按教育規律辦事,科學安排學生的學習、生活和鍛煉時間,高度重視中小學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工作,使 80%的中小學生在體育、藝術活動中掌握一技之長,為學生特長的均衡發展、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3.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校園藝術化建設”和全縣中小學運動會、文藝匯演為22、載體,積極開展以校為本的各種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和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和鑒賞能力。(六)繼續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全力創建(六)繼續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全力創建“平安校園平安校園”1.各中小學校進一步完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責任體系,加強安全管理組織建設,落實安全責任,安全管理做到網絡化、科學化,經常化。2.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穩定工作長效機制,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堅決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要嚴格執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原則,層層落實責任,簽訂目標責任書,切實抓好學校安全穩定工作。(七)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提升學校依23、法治理能力(七)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提升學校依法治理能力-12-1.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機制,加快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提升學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2.進一步健全目標責任制,強化監督和檢查,不斷增強廣大教職員工依法治教的能力。3.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義務教育堅持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力量辦學為補充。學前教育堅持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干,積極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幼兒園。4.進一步加強對民辦中小學、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認真審核辦學資格和條件,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八八)加加大大教教育育督督導導力力度度,促促進進各各項項工工作作落落到到實實處處1.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完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進教育督導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教育督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充分發揮教育督導作用。2.建立健全學校發展性督導評估體系,加強對學校的分類督導評估,全面推動中小學的督導評估工作,并將督導評估結果作為考核學校領導政績和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3.繼續加強教育督導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業務精湛、廉潔高效、專兼結合的督學隊伍。切實落實教育督導條件保障措施,確保“督政、督學、質量監測”三項基本職能有效實現。朝陽縣教育局2021 年 3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