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4921
2024-02-06
22頁
206.33KB
1、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編 制 人: 審 核 人: 批 準 人: 版 次: D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說明 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是按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非煤礦山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細則和金屬非金屬露天礦山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實施指南,結合本公司礦山實際情況制定的。制度中規定了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程序、內容、標準等,要求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和執行。本制度由xx礦山礦山管理辦公室制定和解釋。于20XX年4月5日發布, 20XX年4月29日實施。總經理: 20XX年4月4日目 錄1 目的12 適用范圍13 編制依據14 責任分工152、 管理內容3 5.1術語和定義3 5.2排查頻次4 5.3組織實施5 5.3.1 排查類型5 5.3.2 排查要求6 5.3.3 組織級別6 5.3.4 治理建議6 5.4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要求66重大隱患判定標準77事故隱患治理程序和要求8 7.1事故隱患排查報告和隱患建檔監控8 7.2一般隱患治理9 7.3重大隱患治理10 7.4隱患治理及驗收108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金使用專項制度119文件管理和隱患排查的效果1210教育培訓管理1211運行管理考核1312 持續改進管理13 12.1評審13 12.2更新13 12.3溝通141 目的 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風險控制3、措施的持續有效進行排查確認、有效控制風險的重要方法。通過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等進行辨識,以確定隱患、危險有害因素或缺陷的存在狀態,以及它們轉化為事故的條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隱患和危險有害因素。目的是規范隱患排查治理行為,保障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與健康,降低安全生產風險,實現安全生產和安全發展。2 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礦山各級安全隱患排(檢)查、整改治理、建檔監控、資金保障專項使用及隱患舉報獎勵的管理。3 編制依據 本制度主要依據下列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編制: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通則非煤礦山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細則金屬4、非金屬露天礦山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實施指南4 責任分工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隱患自查、自改、自報的管理機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位從業人員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責任,并加強對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隱患排查治理的落實。成立由公司總經理和有關職能人員參加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安排礦山范圍內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改治理,以及隱患排查的建檔和監控。組 長:李見中常務副組長:池金果副 組 長:王列富、曹昭明、吳利杰組 員:孫鵬鵬、李海峰、朱玉杰、李金山、劉明、周建建、陳本山、劉濱、張亮、張國棟、徐有健、張立金、周夕軍、韓良田、張生海、孫尊敢、鞠美廷5、礦山管理辦公室是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部門,由張立金任主任,周夕軍、韓良田為成員,負責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方案編制,制度建設,推進落實,監督考核等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職責如下:1、組長職責組長是公司礦山隱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責任人,對礦山隱患排查治理全面負責,具體履行下列職責:(1)組織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督促、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2)組織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隱患排查治理責任體系,并督促落實;(3)保證隱患排查治理資金投入的有效實施;(4)至少每年組織召開一次隱患排查治理體系評審工作會議,推進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持續改進;(5)組織制定并實施重6、大隱患治理方案,并組織對其治理情況進行評估。2、常務副組長職責(1)組織制定并督促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的實施;(2)組織編制隱患排查項目清單;(3)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隱患排查治理清單的補充完善;(4)負責將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3、副組長職責(1)負責分管范圍內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并按照職責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2)督促并檢查分管職能部門的隱患排查治理責任落實情況。4、成員職責(1)組織開展職責范圍內的隱患排查,并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理措施;(2)負責職責范圍內的隱患治理,并檢查治理措施的執行情況;(3)負責的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資料;(7、4)負責隱患排查信息的通報。5、礦山管理辦公室職責(1)組織或參與編制隱患排查項目清單;(2)組織或者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培訓工作;(3)組織或參與擬定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各部門、各崗位隱患排查責任制;(4)督促并檢查各區隊(礦區)、班組(崗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開展情況;負責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督促整改,并組織驗收實現閉環管理;(5)負責隱患排查治理建檔管理、匯總隱患排查治理的數據信息及上報、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文件的修訂、完善、優化。5 管理內容5.1術語和定義(1)事故隱患違反安全生產、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事故后8、果擴大、人員健康損傷或職業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2)隱患分級根據隱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難度及其可能導致事故后果和影響范圍,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或很快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3)隱患排查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崗位員工以及其他相關人員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照風險分級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實情況,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9、排查的工作過程。(4)隱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并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5)隱患信息包括隱患名稱、位置、狀態描述、可能導致后果及其嚴重程度、治理目標、治理措施、職責劃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總稱。5.2排查頻次實施隱患排查前,應根據排查類型、人員數量、時間安排和季節特點,在排查項目清單中選擇確定具有針對性的具體排查項目,作為隱患排查的內容。隱患排查可分為生產現場類隱患排查和基礎管理類隱患排查,兩類隱患排查同時進行。本公司礦山生產現場類隱患排查頻次為公司級每月一次、車間級每旬一次、區隊級每周一次,班組級每天至少10、一次(班前和作業中隨時檢查)。礦山基礎管理類隱患排查頻次為公司級每季度一次、車間級每月一次。5.3組織實施實施隱患排查前,應根據排查類型、人員數量、時間安排和季節特點,在排查項目清單中選擇確定具有針對性的具體排查項目,作為隱患排查的內容。5.3.1 排查類型排查類型主要包括日常隱患排查、專業性隱患排查、例行性隱患排查、綜合性隱患排查、季節性專項檢查。隱患排查應做到全面覆蓋、責任到人,定期排查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專業排查與綜合排查相結合,一般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建立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機制。日常隱患排查:以班組(崗位)員工為基礎,全員參與,在日常作業活動過程中對身邊操作行為、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作業11、記錄等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專業性檢查包括:邊坡、排水系統、運輸系統、其他重要設備和裝置等,應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專項檢查表,明確檢查內容。例行性檢查包括:車間管理按照規章制度和車間實際情況,定期進行的作業、設施、環境、管理等事項安全排查。綜合性隱患排查:重點檢查重大風險的控制情況、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的執行情況、有關專項工作開展情況、其他有關情況,綜合性隱患排查包含季節性檢查。季節專項檢查包括:多雨等影響安全生產的季節對邊坡、排水、道路等設施的檢查等。5.3.2 排查要求隱患排查應做到全面覆蓋、責任到人,定期排查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專業排查與綜合排查相結合,一般排查與重12、點排查相結合。5.3.3 組織級別本公司排查組織級別包括公司級、車間(部門)級、區隊(礦區)級、班組(崗位)級。5.3.4 治理建議按照隱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關層級的部門和單位對照隱患排查清單進行隱患排查,填寫隱患排查記錄。根據排查出的隱患類別,提出治理建議,一般應包含:(1)針對排查出的每項隱患,明確治理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人;(2)經排查評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處置建議;(3)依據隱患治理難易程度或嚴重程度,確定隱患治理期限。5.4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要求隱患治理實行分級治理、分類實施的原則。主要包括班組(崗位)糾正、區隊治理、車間治理、公司治理等。隱患治理應做到方法科學、資金到位、治理及時有效、13、責任到人、按時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隱患必須立即整改,無法立即整改的隱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實監控責任,防止隱患發展為事故。公司根據生產運行特點,以風險分級管控清單為基礎,制定隱患排查計劃,明確檢查的目的、內容、要求,并編制隱患排查清單。隱患排查清單應包括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標準或依據、檢查結果等內容。隱患排查時應按照隱患排查清單內容逐項進行檢查,填寫隱患排查治理記錄表、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并與安全目標責任考核掛鉤。定期組織對隱患排查清單評審、修訂和完善,做好檢查人員的培訓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及時對隱患排查清單進行修訂:(1)頒布實施有關新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或原有適用法律法規14、標準規范重新修訂的; (2)裝置工藝、設備、電氣、儀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參數發生重大改變; (3)發生事故或對事故、事件有新的認識;(5)周邊安全生產環境發生重大變化;(4)危害因素辨識結果有較大變動或識別出新的危害因素。6重大隱患判定標準以下情形為重大事故隱患:(1)地下轉露天開采,未探明采空區或未對采空區實施專項安全技術措施。(2)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材料和工藝。(3)未采用自上而下、分臺階或分層的方式進行開采。(4)工作幫坡角大于設計工作幫坡角,或臺階(分層)高度超過設計高度。(5)擅自開采或破壞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和掛幫礦體。(6)未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對采場邊坡、排土場穩15、定性進行評估。(7)高度200米及以上的邊坡或排土場未進行在線監測。(8)邊坡存在滑移現象。(9)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設計坡度10%以上。(10)封閉圈深度30米及以上的凹陷露天礦山,未按照設計要求建設防洪、排洪設施。(11)雷雨天氣實施爆破作業。(12)危險級排土場。(13)違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整改時間長或可能造成較嚴重危害的。(14)設區的市級以上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認定的。7事故隱患治理程序和要求事故隱患治理流程包括:通報隱患信息、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實施隱患治理、治理情況反饋、驗收等環節。隱患排查結束后,將隱患名稱、存在位置、不符合狀況、隱患等級、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從業人員進16、行通報。隱患排查組織部門應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應對隱患整改責任單位、措施建議、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隱患存在單位在實施隱患治理前應當對隱患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隱患整改通知制發部門應當對隱患整改效果組織驗收。7.1事故隱患排查報告和隱患建檔監控公司每月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形式報送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1)隱患排查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發現事故隱患的,立即報告上級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2)各級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接到事故隱患報告后,應立即組織處理。(3)公司級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管理人員檢查發現的隱患和問題,應以隱患排查結果通報17、的形式公示,嚴重威脅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且無法立即整改的隱患項目,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被檢單位應簽字確認。(4)公司級(包括各專業部門)、車間均應建立隱患整改臺帳,對事故隱患進行有效監控,落實責任人。臺帳內容包括隱患名稱、檢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計劃完成日期、實際完成日期、整改負責人、整改確認人、確認日期等項目內容。(5)各級單位應當定期對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區隊每月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并上報車間。各部門、車間每月、每年對本專業部門、本車間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月初或次年初向公司領導、安全管理辦公室和18、有關職能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由部門、車間主要負責人簽字。對于重大事故隱患,除依照上述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公司領導、安全領導小組和相關部門報告,安全領導小組匯總并存檔。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A.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B.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C.隱患的治理方案。安全領導小組每季、每年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表報公司總經理簽字確認。對于重大事故隱患,除依照上述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6)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檔案應當包括事故隱患的發現日期、基本情況、類型等級、治理情況等內容,并妥善保存。一般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檔案至少保存119、年,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檔案至少保存3年。7.2一般隱患治理對于一般事故隱患,根據隱患治理的分級,由各級(公司、車間、區隊、班組)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負責組織整改,整改情況要安排專人進行確認。7.3重大隱患治理經判定或評估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的,及時組織評估,并編制事故隱患評估報告書。評估報告書包括事故隱患的類別、影響范圍和風險程度以及對事故隱患的監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議等內容。根據評估報告書制定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5)治理的時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應急預20、案。7.4隱患治理及驗收隱患治理完成后,應根據隱患級別組織相關人員對治理情況進行驗收,實現閉環管理。重大隱患治理工作結束后,組織對治理情況進行復查評估。(1)對于檢查中發現的所有問題,責任單位對查出的隱患和問題都要逐項分析研究,及時拿出落實措施,落實整改措施。(2)對于一般事故隱患,車間、區隊、班組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3)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有整改條件的隱患項目,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做到“四定”。即定項目措施、定時間、定人員、定資金來源。隱患整改通知單要存檔備查。(4)各專業檢查和公司級檢查的隱患整改通知單由安全領導小組下達,經公司主管領導簽署意見后發出;隱患所在部門21、負責人簽收,不按期整改或由于不抓緊整改而釀成事故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5)對于重大事故隱患,公司總經理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6)各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7)對因物資、技術所限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重大隱患,必須在期限前2天將原因書面報安全領導小組,同時必須采取應急的防范措施。公司應將此納入年度技措、安措、22、計劃檢修和大修計劃內,限期解決或停產。確因非公司因素而不具備整改能力的,上報政府有關部門。 (8)對隱患和問題的整改情況,應進行復查(驗收),跟蹤督促落實,形成閉環管理。(9)各項檢查結果、隱患整改情況、驗收結果應及時報安全部門,安全領導小組登記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整改臺帳。8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金使用專項制度(1)在年度財務計劃安排時,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資金列入財務預算,予以資金保障。(2)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的要求足額提取安全費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資金,從提取的費用中支付。(3)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資金,主要包括事故隱患治理的費用、宣傳費用和專項獎勵。(4)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資金,由負23、責隱患治理的相關部門、下屬單位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經安全領導小組審核,單位負責人批準后使用。(5)財務部門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資金,單獨建帳加強管理。9文件管理和隱患排查的效果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策劃、實施及持續改進過程中,完整保存體現隱患排查全過程的記錄資料,并分類建檔管理。包括: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臺賬、隱患排查項目清單等內容的文件成果。重大事故隱患排查、評估記錄,隱患整改復查驗收記錄等,單獨建檔管理。通過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建設,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進:(1)風險控制措施全面持續有效;(2)風險管控能力得到加強和提升;(3)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進一步完善;(4)各級排查責任得到進一步落24、實;(5)員工隱患排查水平進一步提高;(6)對隱患頻率較高的風險重新進行評價、分級,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7)生產安全事故明顯減少;(8)職業健康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10教育培訓管理(1)按照公司制定的教育培訓計劃切實認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程序、隱患排查清單等內容的教育培訓工作。(2)每一年的企業教育培訓計劃中,必須安排有關于隱患排查治理的專門計劃或課時和內容。(3)遇工藝、設備或人員變更等特殊情況,可臨時增加專門針對相關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培訓教育。(4)培訓考核不合格的,要重新培訓直至合格方可上崗作業。(5)各部門做好課件、資料、考勤、考試等相關記錄并存檔備查。11運行管理考25、核(1)本公司每一個崗位都有排查隱患、落實治理措施的責任。隱患排查治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未按規定進行隱患排查和整改,或排查不徹底、整改不到位,責令及時徹底排查和整改到位,并視情況進行50-500元罰款。(2)對在隱患排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及時整改到位,并視情況進行0-1000元罰款。(3)發現重大隱患未及時上報,或故意隱瞞、拖延上報,視情況進行0-1000元罰款。(4)對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隱患,未制定可靠的監控措施和應急方案,視情況進行50-500元罰款。(5)鼓勵本單位廣大員工對存在的未排查出或未整改到位的隱患等進行報告,查實屬重大隱患的,視情況給予50-200元獎勵。(6)獎勵方式為在對從26、業人員月度、年度考核中予以獎勵,由工資中體現;罰款方式為依據所下達的調度令上交財務部。12 持續改進管理12.1評審為確保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本公司每年進行一次評審,并保存評審記錄。更多免費課件,關注公眾號:生產安全管理網。12.2更新根據以下情況對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影響,及時更新隱患排查治理的范圍、隱患等級和類別、隱患信息等內容,主要包括:(1)法律法規及標準規程變化或更新;(2)政府規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3)組織機構、勞動定員、工作制度等及安全管理機制發生變化;(4)生產工藝發生變化、設備設施增減、使用原輔材料變化等;(5)自身提出更高要求;(6)事故事件、緊急情況27、或應急預案演練結果反饋的需求;(7)其他情形出現應當進行評審。12.3溝通建立不同職能和層級間的內部溝通和用于與相關方的外部溝通機制,及時有效傳遞隱患信息,提高隱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主動識別內部各級人員隱患排查治理相關培訓需求,并納入培訓計劃,組織相關培訓。不斷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能力,使其熟悉、掌握隱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類隱患,有效控制崗位風險,減少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保證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附錄A (資料性附錄)生產現場類隱患排查清單風險點排查內容與排查標準日常檢查專業性檢查綜合性檢查.編號類型名稱風險點等級責任單位作業步驟(檢查項目)管控措施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28、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序號名稱作業活動或設備設施1工程技術管理措施培訓教育個體防護應急處置23.AA附錄B (資料性附錄)基礎管理類隱患排查清單序號排查項目排查內容與排查標準專業性檢查綜合性檢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排查周期組織級別.BB附錄C (資料性附錄)生產現場類隱患排查治理臺賬風險點排查內容與排查標準計劃過程排查過程整改過程驗收過程編號類型名稱風險點等級責任單位作業步驟(檢查項目)管控措施排查類型排查周期責任單位責任人排查結果隱患描述隱患級別排查人排查時間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資金額驗收時間驗收人驗收情況序29、號名稱作業活動或設備設施1工程技術管理措施培訓教育個體防護應急處置23.CC附錄D (資料性附錄)基礎管理類隱患排查治理臺賬計劃過程排查過程整改過程驗收過程序號排查項目排查內容與排查標準排查類型排查周期責任單位責任人排查結果隱患描述隱患級別排查人排查時間形成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責任單位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資金額驗收時間驗收人驗收情況.DD附錄E (資料性附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臺賬編號:單位名稱單位負責人隱患名稱隱患類型發現時間治理完成時限隱患概況:(包括隱患形成原因、可能影響范圍、造成的死亡人數、造成的職業病人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重大隱患評估主要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措施、所需資金、完成時限、治理期間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整 改情 況單 位 分 管領 導 意 見單 位 主 要負 責 人 意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