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罐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4939
2024-02-06
6頁
33.54KB
1、儲罐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險性分析和事故類型根據事故發生的過程、性質和機理,以及可能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的各種危害因素,經危害識別,儲罐火災爆炸事故類型有先爆炸后燃燒、先燃燒后爆炸、局部穩定燃燒三種類型。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及裝置名稱1.2.1區域或地點儲罐1.2.2裝置名稱儲罐。1.3事故發生的季節及危害程度1.3.1事故易發季節事故易發季節為夏季和冬季。1.3.2危害程度儲罐的火災爆炸危險等級為很高,但在采取了現行的安全措施后,經計算,其補償后的火災爆炸危險等級均為較低。假設儲油罐一旦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還是容易對油品儲罐、輸油管線造成嚴重的破壞和財產損2、失,現場作業人員極可能發生傷亡。1.4事故發生前的征兆a)油品儲罐出現油品的跑、冒、滴、漏;b)儲罐區油氣濃度過高;c)油品輸轉過程中產生靜電打火、遇明火、雷擊、電氣打火等;d)操作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2應急組織及職責2.1應急指揮人員發生事故由罐區經理擔任現場指揮,負責現場應急措施的決策、現場人員和應急物資的調配、2.2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 現場發現事故的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報警,并聽從現場指揮人員的安排,協助開展具體的應急行動。2.3搶險組工程搶險組由操作部人員構成,主要負責搶險搶修,疏散輸轉未燃燒油品,清理現場等工作。2.4救護組消防救護組由兼職消防隊員組成,主要負責滅火和掩護3、工程搶險人員。2.5搜救組 人員搜救組由地磅室人員組成,主要負責事故狀態下傷亡人員的搜尋、救護等工作。2.6警戒組警戒組由警消部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暢通,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緊急情況下引導人員疏散。2.7后勤保障組 后勤保障組由辦公室人員組成,主要負責應急通信聯絡、物資保障及與其他部門的協調等工作。3應急處置3.1事故應急處置原則a)先控制,后消滅,先重點,后一般,集中力量打殲滅戰;b)離行動;d)徹底檢查,防止死灰復燃。3.2應急處置3.2.1報警a)現場人員一旦發現火災事故,立即使用對講機在第一時間向應急救援人員發出報警信號;b)立即用對講機或內部電話報告4、罐區經理和警消部;c)報警主要內容有:火災事故的大小、時間、具體位置、事故狀態、人員傷亡情況等; d)罐區應急救援聯絡通信表及公司應急救援聯絡通信表見附件。3.2.2應急措施啟動a)儲罐發生任何火災,現場工作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由當班班長立刻按本應急處置預案措施組織進行先期處置;b)罐區經理接到報警通知后,立即布置現場應急措施或要求,并立即趕赴現場承擔現場指揮的職責,警消部主任同時趕赴現場,協助罐區經理現場指揮救援;c)罐區經理趕赴現場后,要立即確認現場事故狀態及響應級別;d)當事故擴大且本現場應急處置預案不能滿足事故救援時,應請求公司應急指揮部啟動公司火災爆炸專項應急預案。3.2.35、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2.3.1人員防護 進入現場開展應急工作的任何人員都必須進行防護。進入危險區,人員必須穿防火隔熱服,佩戴呼吸器,并采取水槍掩護。3.2.3.2偵檢現場指揮員可派人到現場進行偵檢以便:e)確定攻防線路、陣地等情況。3.2.3.3警戒 現場指揮員根據詢情、偵檢情況下令設置警戒區域。警戒區域劃分為:危險區、安全區。警戒人員分別劃分區域,并設立標志,在安全區外視情設立隔離帶;嚴格控制(或引導疏散)出入人員、車輛。3.2.3.4人員搜救a)人員搜救組緊急集合,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b)采用正確的救助方式將遇險人員轉移至安全區域;c)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d)將傷情6、較重者及時送交嵐山區人民醫院救治。3.2.3.5工程(現場)搶險a)當儲罐發生初起火險時,現場作業人員立即拉響警報器,關閉油輸轉作業(如有作業時);b)若儲罐量油口、呼吸閥處著火,且火焰成帶黑煙的橘黃色時,迅速用罐頂消防箱內的石棉被蓋住呼吸閥,同時用干粉滅火器對準火焰根部噴射;若是火焰成猛烈的藍紅色且幾乎無煙的火焰,要快速用干粉滅火器滅火,以免向罐內回火;c)若儲罐破裂處著火,迅速用附近消防箱內的滅火器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堵漏器材緊急堵漏;d)檢查該儲罐防火堤排水閥門是否關閉,防止儲罐發生漏油時油火外流擴散;e)著火罐一時難以撲滅,并且成穩定燃燒時,在消防救護組的掩護下,7、要迅速打開著火罐閥門,向其它儲罐轉輸下部油品;f)若發現儲罐內有響聲,且無煙或煙發黃、發藍,將有爆炸危險,現場人員要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用高壓消防器材進行遠距離滅火。3.2.3.6消防救護a)立即通知新綠洲消防泵房值班人員迅速啟動消防泵,足額供應消防水和泡沫;戰術;i) 滅火結束后,要檢查火災是否徹底消滅,防止死灰復燃。3.2.3.7現場救護a)對燒傷人員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濕敷或浸泡傷區,可以減輕燒傷創面深度并有明顯止痛效果;b)對燒傷人員在寒冷環境中進行冷療時須注意傷病員保暖和防凍;c)對淺度燒傷的水皰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皰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的完整性,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d)對燒傷人員給8、予適當的鎮靜、止痛;e)對昏迷、躁動和抽搐者,給予安定和頭部降溫;f)對于呼吸、心臟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采用心肺復蘇措施并給予吸氧。3.2.3.8清理恢復a)對殘余油品用防爆泵或吸油氈回收,集中處理;b)清掃現場,確保不留殘液;c)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d)注意保護現場,便于事故調查;e)撤銷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恢復工作現場。4注意事項a)正確佩戴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b)正確使用各類消防器材;c)現場工作人員遇有火災發生,一定要保持冷靜,危及生命安全時,迅速逃離火場,利用現有條件進行自救或互救;d)進入現場,正確選擇行車路線、停車位置、作戰陣地。進攻路線要選擇上風或側上風向;e)要加強安全警戒,嚴格控制火源及危險區域內的人員數量;f)火被撲滅后,應繼續冷卻防止復燃,安排人員進行現場監護;g)確定宣傳口徑,慎重發布災情和相關新聞。附件1:現場應急指揮成員附件2:應急人員分工附件3:應急救援人員通訊聯絡表附件4:公司應急指揮部通訊聯絡表附件5:應急救援物資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