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阿克蘇至上海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項目建議書(2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95972
2024-02-22
27頁
706.40KB
1、新疆阿克蘇-江蘇-上海特高壓輸電線路項目建議書編制單位:XX電力開發有限公司2022 年 8 月目錄一、總論11、項目概述12、項目編制原則及依據13、可行性研究結論24、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5二、項目建設背景與必要性61、項目背景6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6三、特高壓線路市場分析91、中國特高壓線路行業發展概況92、我國特高壓線路發展前景分析113、項目產品市場分析114、產品競爭力分析125、市場分析結論13四、技術介紹和工程特點17五、總圖布置方案191、總圖布置說明192、總圖布置方案193、項目建設管理及實施進度20六、投資估算與資金來源211、投資估算212、資金籌措21七、經濟效益分析2、221、項目運營收入222、成本估算223、財務效益分析結論23八、結論與建議241、結論242、建議24一、總論1、項目概述(1) 項目名稱:新疆阿克蘇-湖北-上海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2) 項目性質:新建(3) 項目承辦單位:(4) 項目建設地點:新疆阿克蘇、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安徽、江蘇及上海;(5) 項目建設規模特高壓輸電線路設計為1100 千伏直流電的電壓等級年輸送5000 億千瓦時電能,總長 5000 公里,投資約 2000 億元。2、項目編制原則及依據(1) 項目編制原則1) 認真貫徹國家能源相關的方針和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和標準。2) 對場址進行合理布局,做到安全、3、經濟、可靠的且盡量選擇以戈壁沙漠荒漠為重點的地形布局。3) 充分體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2) 項目編制依據1)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大型并網光伏示范電站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072898 號)2) 關于轉變電網發展方式、加快電網建設的意見(國家電網 2008)93) 太陽能光伏發電及各專業相關的設計規程規定4)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2006 年審核批準施行。5)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國家發改委 2002 年。6)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253 號,1998年 11 月 29 日施行。7) 國務院4、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 號。8)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國家發改委2010 年第 6 號令。9) 現行的行業規定、產業政策、法律法規、設計標準。10) 國家規定的建筑、環保、節能、用水等相關標準。3、可行性研究結論(1) 項目建設特高壓輸電線路是指800 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 1000 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輸送電能。特高壓輸電是在超高壓輸電的基礎上發展的,其目的是繼續提高輸電能力,實現大功率的中、遠距離輸電,以及實現遠距離的電力系統互聯,建成聯合電力系統。本項目起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瓦提縣、阿克蘇市、溫宿縣、新和縣及庫車市,沿塔里木盆地北5、邊緣(輪臺、鐵門關及若羌環塔北線出疆(疆內長 1200 公里),途經青海段(1200 公里)、甘肅段(600 公里)、陜西段(600 公里)、河南段(600 公里)、安徽段(400 公里)及江蘇上海段(400 公里)等地,終點上海。全長約 5000 公里。采用1100 千伏直流電的電壓等級輸送電能。具體線形以“以戈壁沙漠荒漠為重點的地形”為線路走向。(2) 運營方案與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為送電收入,如同高速公路,對于所送電量平均每度收費 0.05 元。(3) 目標市場的確定主要針對新疆南疆環塔里木盆地周圍的戈壁灘、沙漠建設風電光伏,面積可達千萬畝,投資企業主要為國內知名光伏、風電發電等新能源企業。6、(4) 項目建設進度安排2022 年底前完成項目立項及批復文件;2023 年至 2024 年完成各省級立項及批復文件;2024 年至 2025 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26 年竣工驗收、試車送電。(5) 項目建設條件在新疆能源開發和資源外送等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具備參與“疆電外送的地理、資源優勢,能夠帶動地區能源開發尤其是新能源開發快速推進,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能源發展規劃及當地總體規劃要求。(6) 項目經濟效益1000 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功率約為 500 千伏線路的 4至 5 倍;正負 800 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能力是正負 500 千伏線路的兩倍多。同時,特高壓交流線路在輸7、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可將最遠送電距離延長 3 倍,而損耗只有 500 千伏線路的 25%至 40%。輸送同樣的功率,采用 1000 千伏線路輸電與采用 500 千伏的線路相比,可節省 60%的土地資源。到 2020 年前后,國家電網特高壓骨干網架基本形成,國家電網跨區輸送容量將超過 2 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20%以上。屆時,從周邊國家向中國遠距離、大容量跨國輸電將成為可能。對于特高壓電網的經濟性,專家分析:到 2020 年,通過特高壓可以減少裝機容量約 2000 萬千瓦,節約電源建設投資約 823 億元;每年可減少發電煤耗 2000 萬噸。北電南送的火電容量可以達到 5500 萬千瓦,同8、各區域電網單獨運行相比,年燃煤成本約降低 240 億元。(7) 結論分析通過對特高壓項目的分析,經過論證、比較,工程投資估算和財務分析,測算并評價了該工程可能取得的經濟效益。研究結果表明: 本工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經濟上是合理的。4、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 主要經濟指標表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指標值備注1線路長度Km50002年送電量億 kWh/年5000年平均3建設期年54總投資億元1000(2) 財務指標表序號名稱單位指標1接納裝機容量萬 KW300002年送電量億 kWh50003總投資億元10004平均上網送電價(含稅)元/kWh0.055達年銷售收入總額億元250.006達年總成本費用億元9、707增值稅及銷售稅金附加總額億元138達年送電利潤總額億元1679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11.010投資回收期年7.0二、項目建設背景與必要性1、項目背景應對當今世界氣候變化,全球已有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碳中和”目標。2020 年 9 月 22 日,習近平主席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并鄭重提出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2020 年 12 月 12 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峰會上,宣布中國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提出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10、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 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快車道;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 符合國家、地方產業政策方向(2) 是保障我國特高壓線路行業發展的需要我國是個一次能源和電力負荷分布不均衡的國家。西部能源豐 富,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可開發水能資源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 煤炭資源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西部;東部經濟發達,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電力負荷集中在京廣鐵路以東地區。西部能源基地與東部負荷中心距離在 500 公里至 2000 公里左右。然而,現有超高壓輸11、電技術無法滿足未來電力增長的需要。必須加快電網發展和技術創新,通過更高電壓等級電網的建設帶動電力工業的結構優化、科學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3) 是增加當地的財政稅收的需要特高壓技術在我國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國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明顯呈逆向分布:我國能源資源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區,新疆、內蒙等西北部地區擁有我國大約 80%的風電光伏資源;我國中東部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電能需求量大,但是一次能源匱乏。因此,為了大范圍優化配置能源資源,保障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約開發和電力的合理輸出利用,就需要發展輸送容量大、距離遠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特高壓能將兩邊連接起來,解決兩邊發展的燃眉之急。針12、對新疆廣闊荒漠、沙漠、戈壁灘,寸草不生,加之嚴重缺水, 更別說種植農作物等,所以目前當地最好的收入辦法就是投資建設光伏風電發電,采取遠距離外送,而當地政府又無力投資,所以通過招商吸引外來的大型企業進行投資,即盤活了土地,又可以增加當地的稅收。(4) 是提高當地群眾就業機會的需要開發新能源是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并制定出“開發與節約并存,重視環境保護,合理配置資源,開發新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的方針。近年來,國家國務院進一步推出了西部地區大型地面光伏電站與中東部地區分 布式光伏電站并行前進的開發戰略。新疆作為西部地區的光伏大省, 有義務也有責任相應國家的13、政策,積極投身開發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同時響應發改能源2016621 號文件精神,將本項目作為光伏電站項目并網實施的載體,有利于人民群眾增收,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性。因此,本項目的開發建設對于新疆及沿線省市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將實現良好的經濟、環境與宣傳效益。三、特高壓線路市場分析1、中國特高壓線路行業發展概況(1)特高壓納入“新基建”,托基建穩增長1) 優化能源區域配置,助力全球能源互聯網特高壓是指電壓等級在交流 1000 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 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具有輸送距離遠、容量大、損耗低和效率高等技術優勢。我國在特高壓技術上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且完全具備大規模建設特高壓電網14、的條件。特高壓輸電設備的成功研制,改變了我國在電氣制造領域長期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發展模式,實現了“中國創造” 和“中國引領”。特高壓作為世界先進的輸電技術,能夠推進電子設備、新材料等高端裝備制 造的發展,符合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特高壓被譽為“電力高速公路”,使用特高壓能大大提高電網的輸送能力。1000 千伏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的輸送功率大約為 500 千伏線路的4 到5 倍,800 千伏直流特高壓線路的輸電能力是500 千伏輸電線路的兩倍多。在相同輸送功率下,1000 千伏交流線路的最遠送電距離是 500 千伏線路的四倍,而損耗只有 500 千伏線路的 25% 到 40%。據15、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采用 1000 千伏線路比采用 500 千伏的線路可節省 60%的土地資源。建設特高壓可以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采用“強交強直”的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輸電,可以大大緩解 500kV 電網潮流轉移能力不足、無功電壓支撐弱等等問題,降低了電網大面積停電的風險,并可為下一級電網逐步分層分區運行創造條件,提高電網運行的靈活性和可靠性。截至 2019 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已累計建成 22 條特高壓線路,項目累計投資超過 4300 億元。已投運的特高壓工程累計線路長度達27570 公里、累計變電(換流)容量為 29620 萬千伏安(千瓦)。特高壓輸電線路累計送電量超過16、 11457.77 億千瓦時。我國特高壓建設在保障電力供應、高效利用清潔能源、維護電網安全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未來的幾十年內特高壓仍然有良好的市場前景。2015 年習總書記在紐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中國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現代能源體系,是在全球范圍將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輸送、使用的平臺,其實質就是“智能電網+特 高壓電網+清潔能源”。2) 特高壓基建逆周期調控,穩定經濟增長我國采取的是逆周期調控的宏觀審慎政策。逆周期調控是指運用各種政策工具平緩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減少負面沖擊。具體來講,經濟放緩時,加大財政貨幣支持力度,刺激經濟17、,而經濟過熱時,收緊財政和貨幣政策,避免泡沫。投資、消費和出口被譽為拉動 GDP 增長的“三駕馬車”。當經濟呈下滑趨勢時,政府常采用增加基建投資的方式來穩定經濟形勢。因此,基建投資也被稱為逆周期穩定器,國資為主的特高壓基礎建設更加凸顯其逆周期屬性。192、我國特高壓線路發展前景分析2006 年 8 月 19 日,晉東南-南陽-荊門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在山西奠基,這是我國首條特高壓電網。2013 年,我國已經建立了系統的特高壓與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編制相關國際標準 19 項,特高壓交流電壓已成為國際標準電壓。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這種能夠減少長距離輸電損耗的技術,在世界其18、他地區也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3、項目產品市場分析(1) 特高壓線路概述采用特高壓輸電,可以將西南地區的水電、西北地區的風電、光伏 發電等電能輸送至東中部電力高需求地區,有效解決能源負荷分布失衡 與新能源消納問題。我國能源資源和負荷中心的分布并不平衡。西北地區有豐富的煤炭 和風力光照資源,但這些能源都遠離東部負荷中心。(2) 項目產品市場需求用電高峰期是每年的夏季,每當夏季的來臨,導致國內能源供需錯 配的矛盾更加尖銳,而承擔西電東送任務的特高壓就成為了解決這種矛 盾的必要條件之一。(3) 項目產品市場前景2021 年 3 月 1 日,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國家19、電網已建跨區輸電通道逐步實現滿送,提升輸電能力 3527 萬千瓦。規劃建成 7 回特高壓直流,新增輸電能力 5600 萬千瓦。到 2025 年,國網公司經營區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到 3.0 億千瓦,輸送清潔能源占比達到 50%。2030 年,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將提升到 3.5 億千瓦。這個簡單的數字足以表明特高壓輸電線路項目的市場前景。4、產品競爭力分析(1) 新疆特高壓線路推廣與其他地區相對而言具有較大的優勢新疆在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大背景下,特高壓電網可成為中國“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水火互濟、風光互補” 的能源運輸“主動脈”,破解能源電力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實現了能源從就地平衡到大范20、圍配置的根本性轉變,有力推動了清潔低碳轉型。特高壓,將成為“十四五”電網重點投資方向。截至 2020 年底,中國已建成“14 交 16 直”在建“2 交 3 直”共 35 個特高壓輸電工程,在運在建特高壓線路總長度 4.8 萬公里。(2) 市場占有額取決因素之一是價格因素“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建設特高壓工程“24 交 14直”,涉及線路 3 萬余公里,變電換流容量 3.4 億千伏安,總投資 3800 億元。其中,2022 年,國家電網計劃開工“10 交 3 直” 共 13 條特高壓線路。這些線路的送電都在每度 0.05 元以上,從這價格上講新疆-上海線的價格定位絕對占有優勢。(3) 市場21、競爭優勢還取決于產品質量特高壓電網是建立能源互聯網、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關鍵一環。雖 然中國發電量、能源生產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耗能水平與發達經濟體還有較大差距,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未來還有較大提 升空間。以 5G 基站、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信息新基建領域均是耗電大戶。從區域看,中國 80%以上的煤炭、水能、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區,新基建 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中部地區,資源分布消費嚴重不均。而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具有的隨機性、波動性使得必須建立 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配置、高效利用的能源互聯網,即“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新疆-湖北線將按照這個22、思路建設,所以具有最好的質量保證。5、市場分析結論(1) 市場容量就輸入端新疆市場急需要并網的光伏風電建設面積可達千萬畝, 發電量巨大,足可以滿足電網輸電市場需求。接入端為新疆阿克蘇地區規劃光伏用地 240 萬畝(其中柯坪縣40 萬畝,阿瓦提縣 30 萬畝 ,烏什縣 15 萬畝,阿克蘇市 30 萬畝,溫宿縣 20 萬畝,拜城縣 25 萬畝新和縣 30 萬畝,沙雅縣 20 萬畝和庫車市 30 萬畝),可建設 80GW 光伏發電。受端暫選擇在經濟相對發達的長江以南及沿海的上海及江浙等地,這里經濟遠比新疆發達的多,有著巨大的電力缺口,完全可以作為電力消納接受地。根據需要還可以建設第二條特高壓輸電線路23、。(2) 價格情況目前從國家電網及全國基本在 0.05 元-0.1 元。(3) 主要競爭對手國網新疆電力公司阿克蘇供電公司電網位于新疆電網的西部,向西南通過2回750kV和5回330kV線路與國家電網聯網運行。新疆南疆750kV電網已初步形成“O”字形環塔里木盆地主網架, 電站覆蓋南疆盆地和田、喀什、阿克蘇、巴州330220kV電網。電網規模,截至 2019 年底,阿克蘇電網已形成以 750kV 庫車變、阿克蘇變作重要支撐,形成 220kV 龜茲變、牙哈變、拜城變、海樓變、棉城變、白水變、阿拉爾變、溫宿變、紡織園變、多浪變為核心,110kV、35kV 電壓等級為主體的輸、配電網絡。供電區域東至24、庫車二八臺,西至柯坪縣,北到庫車俄礦,南至阿瓦提豐收三場,以 110kV、35kV 電壓等級為主體的輸、配電網絡。電網東西伸展約 400km、南北約 150km,覆蓋地區及兵團一師部分區域,約 13.2 萬 km2。截至 2019 年底,阿克蘇電網 750kV 變電站 2 座,變電容量3000MVA; 局屬 220kV 變電站 10 座, 容量 3360MVA ,220kV 輸電線路39 條, 長度2311.9km ; 局屬 110kV 變電站53 座, 容量3975.5MVA ,110kV 輸電線路 103 條,總長度 2629.23km (含電纜);局屬 35kV 變電站 84 座,容量 25、1040.6MVA ,35kV 輸電線路 147 條,總長度 2658.8km (含電纜) ;10kV 公用線路 604 條,總長度13702km (含電纜)。2025 年南疆 750kV 電網網架結構規劃圖1)相關 750kV 電網發展規劃為保障南疆脫貧攻堅及煤改電的順利推進, 服務兵團向南發展,維護自治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至 2025 年南疆四地州構建環塔里木盆地雙環網網架結構及環阿克蘇地區、兵團農一師的環網網架結構,并建成新疆與西北聯網第三通道。2021 年規劃建成吐魯番巴州庫車回 750kV 輸變電工程、阿克蘇巴楚回 750kV 線路工程、庫車阿克蘇回 750kV 線路工程。26、 2022 年建成莎車和田 750kVII 回輸變電工程、和田750kV2#主變擴建工程、 喀什 750kV2#主變擴建工程、巴州-鐵干里克-若羌 750kV 輸變電工程、和田 民豐 750kV 輸變電工程、巴州-鐵干里克-若羌回 750kV 輸變電工程、若羌花土溝(新疆段)750kV 輸變電工程。2023 年建成阿克蘇 750kV2# 主變擴建工程、庫車 阿拉爾 巴楚 750kV 輸變電工程、巴楚 750kV2# 主變擴建工程、莎車 750kV2#主變擴建工程。2025 年建成伊犁-庫車回 750kV 線路工程。2)阿克蘇地區 220kV 電網規劃規劃至 2025 年阿克蘇電網形成堅強智能的27、 220kV 電網,逐步形成結構簡明、清晰合理的 220kV 網架結構,同時進一步強化周邊 110kV 電網的建 設,優化梳理 110kV 網架結構,逐步提高各縣的供電可靠性,使阿克蘇電網成為網架健全、經濟合理、安全可靠、運行靈活的和諧、統一電網。四、技術介紹和工程特點1、技術介紹特高壓技術是指 1000kV 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交流輸電工程及相關技術。特高壓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和經濟性等特點。因為輸電線上的功率損耗正比于電流的平方,所以在遠距離輸電時就要利用大型電力變壓器升高電壓以減小電流,使導線減小發熱, 方能有效減少電能在輸電線路上的損失。特高壓電網便是以特高壓技術為技術基礎,以 28、1000kV 輸電網為骨干網架,超高壓輸電網和高壓輸電網以及特高壓直流輸電、高壓直流輸電和配電網構成的分層、分區、結構清晰的現代化大電網。特高壓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和經濟性等特點。對特高壓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線路參數特性和傳輸能力、穩定性、經濟性以及絕緣與過電壓、電暈及工頻電磁場等方面。對于交流特高壓而言,主要有兩大技術攻關重點:一是制造出可調的并聯電抗器;二是研制 1000 千伏電壓等級的雙斷口斷路器,這兩個關鍵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對于直流特高壓電網而言,其技術攻關關鍵是開發 6 英寸晶閘管,我國在研制 6 英寸晶閘管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我國晉東南-南陽-荊門的特高壓交流試29、驗示范工程的意義在于它將真正實現全電壓、滿容量、長距離輸電。此外,對于我國電網設備制造業而言,中國建設特高壓電網對我國民族工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中國從 2006 年開始要發展特高壓電網,表明中國已經有勇氣解決特高壓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準東-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100 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建設。這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2、工程特點(1) 遠距離:使用特高壓技術的特高壓交流線路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可將最遠送電距離延長 3 倍,輸送同樣的功率,采用1000千伏線路輸電與采用 500 千伏的線路相比,可節省 60%的土地資30、源。(2) 大容量:研究證明,1000 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功率約為 500 千伏線路的 4 至 5 倍;正負 800 千伏直流特高壓輸電能力是正負 500 千伏線路的兩倍多。(3) 低損耗: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損耗只有 500 千伏線路的 25%至 40%。(4) 經濟效益:據測算估計,1 條 1150 千伏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可代替 5-6 條 500 千伏線路,或 3 條 750 千伏線路;可減少鐵塔用材三分之一,節約導線二分之一,節省包括變電所在內的電網造價10-15%。1150 千伏特高壓線路走廊約僅為同等輸送能力的 500 千伏線路所需走廊的四分之一,這對于人口稠密、土地寶31、貴或走廊困難的國家和地區會帶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五、項目總圖布置1、總圖布置方案要點及說明為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各地到處都在興建新能源電站。在新疆消納并網是制約建設風電光伏電站的瓶頸,所以提出將富余的電量通過特高壓輸電線路輸送到急需用電的地方,以此解決并網問題,同時可帶動相關產業。本項目首端連接阿克蘇柯坪縣光伏園區,阿瓦提、阿克蘇市、阿拉爾、新和、庫車、鐵門關、庫存爾勒、若羌縣等沿塔里木盆地邊緣(北線) 出疆,通過青海段、甘肅段、陜西段、河南段、安徽段、江蘇及上海段,沿線可吸納新能源電力,將新疆清潔電源以特高壓形式輸送至祖國最需要用電的南方需求32、地。2、總圖布置方案本項目首端連接阿克蘇柯坪,途經向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安徽及江蘇上海,以省為段。新疆段,起點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光伏園區,環塔里木盆地順時針方向途經阿瓦提、阿克蘇市、阿拉爾、新和、庫車、輪臺、鐵門關、庫爾勒、若羌縣,沿G315 線出疆,全長約 1200 公里;青海段,接新疆段,沿G315 線至青海湖、西寧進入甘肅省,全長 1200 公里;甘肅段,全長 600 公里;陜西段全長 600 公里;河南段,全長 600 公里;安徽段,全長 400 公里、江蘇-上海段 400 公里;項目線路總計長 5000 公里。阿克蘇至上海特高壓輸電線路示意圖3、項目建設管理及實施進度(1) 項目建33、設管理項目采取招標方式各省段項目,組成聯合體,由牽頭單位,辦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批復文件,各省段負責省級發改委文件,項目采用PPP 項目運作模式下的EPC 方式施工。(2) 項目建設工期及進度安排 工期 5 年,爭取十四五期間完成。24六、投資估算與資金來源1、投資估算本開發建設特高壓輸電線路項目,主要建設基座、塔架、電力線路、升壓站及高壓戶外設備及調度控制、辦公等配套設施(建設規模及內容以獲取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建設指標容量為準)。根據多條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造價情況,綜合每公里為 1000 2200 萬。新疆-江蘇-上海 1100KV 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總長 5000 公里,按每公里 2000 萬34、計算,共 1000 億元。2、資金籌措由政府(企業)牽頭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費用由各投資企業分攤,建成后按投資額度共同受益。七、經濟效益分析1、運營收入(1) 送電收入新疆阿克蘇至上海特高壓輸電線路項目年送電量為 5000 億度, 每年按 5%遞增,按每度 0.05 元計,則每年收入 250 億元、按 5%遞增,第二年 263 億、第三年 276 億、第四年 289 億、第五年 304 億、第六年 319 億等等依此類推;(2) 其它,不計。2、成本估算(1) 員工工資,按每公里 4 人計算,則全線需要 20000 人,每人按 10 萬計,則每年工資支出 20 億元,每年遞增 10%;(2)35、 辦公及每年投入固定資產及維護費每公里按 100 萬計,每年遞增 10%,則辦公及每年投入固定資產及維護費每年支出 50 億元,年遞增 10%;(3) 稅金:考慮進項稅等因素,實際平均按收入的 5.0%計。項目建成后每年稅收 13 億元。3、財務效益分析結論從表中可以看出 7.0 年回收投入資金,內部收益率 11%大于一般行業水平,經財務分析本項目值得投入。項目財務分析表單位:億元序號投資額項目經濟效益計算分析期(年)備注123456789101現金流入2502632762893043193353523693882(1)項目收入250263276289304319335352369388年增長36、5%3(2)其它收入4現金流出831051161261371521661821982175(1)人員工資20262932353943475157年增10%6(2)經營成本506673808797106117129141年增10%7(3)稅金131314141516171818198全部投資凈現金流量1681571601631671671691701711709累計增量凈現金流量168325485648814981115113211492166210預留資金17161616171717171717預留10%11可分配金額15114214414715015015215315415312累計可分配金37、額1512924365837338831036118913431496內部收益率0.11八、結論與建議1、結論從項目的電力輸電市場、交通運輸、電站址穩定性、建設場地等方面看,主要建條件均具備。工程所選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有效日照時數高、光能效率好,具有經濟開發利用價值,有利于接納并網輸電。建設項目是可行的,符合國家電力產業資源優化配置政策,符合國家新能源戰略,響應發改能源2016621 號文件精神。項目建成投產后,可以降低對常規能源的依靠,增加綠電的供給量。為沿線省今后繼續發展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積累經驗和技術數據, 本工程定位為輸電線路推動工程,符合國家相關政策,順應新能源工作的新形勢。2、建議建議在阿克蘇成立特高壓項目公司以新疆阿克蘇和特高壓公司 為項目發起人,實施該項目的執行工作。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治疆方略思想,發揚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并組織各方力量,克服困難,盡早投入項目建設,爭取十四五期間完成,為疆電外送做出新的貢獻。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