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葛沽·國家級特色小鎮創建工程概念性規劃方案(8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6729
2024-02-26
80頁
30.23MB
1、天津葛沽國家級特色小鎮創建工程2017.122017.12概念性規劃開 篇特色小鎮創建概述2016年是中國特色小鎮的發展元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到2020年爭取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葛沽鎮在津南區委、區政府部署下,按照津特鎮辦20166號市特鎮辦關于公布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和培育名單的通知的精神,展開了“國家級特色小鎮”的創建工作。一、項目緣起習總書記講: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2、展脈絡、獨特創造、價值理念梳理清晰,能夠增強民眾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要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強大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二、指導思想把歷史留給葛沽悠久的、歷久彌新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引人入勝的物境、意境和情境,激活葛沽文化活力,讓葛沽優質的文化遺產得以延續與升華。讓千年古鎮釋放出巨大的文化經濟能量。通過新興產業植入,緩沖和解決鎮域經濟勞動力過剩、資本流動性過剩、一般性制造業產能過剩3、的難題。通過有效整合土地資源,開發葛沽文化產業項目,制定文化經濟發展計劃,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葛沽現代新興產業。三、項目訴求四、規劃依據1.建村201147號文件住建部 發改委 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2.2016年10月8日,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3.國發201410號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4.文產發201415號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意見5.津特鎮辦20166號市特鎮辦關于公布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名單的通知6.GB/T26992-2011國家主題公園服務規范。第一部分葛沽古鎮資4、源狀況約公元前 200年(西漢初期)古海岸線已經形成,標志是世界知名的鄧岑子貝殼堤距今已26001500年。葛沽地區為退海之地,地處海河尾閭,先民早在西漢末年即在此地繁衍生息,漸成村落。北魏至唐末、宋初,漸成鎮。因此地蛤河盛產蛤蜊,蛤河與沽河(現海河)相聯,取名“蛤沽”。元代中后期至明初,形成比較繁華的小鎮。1405年前后,將蛤字改為葛字,始稱“葛沽”。一、歷史文化資源葛沽城區可上溯到公元960960年趙匡胤建立宋王朝,宋沒有統一中國,其北部邊境隔海河(時稱界河)、大清河與遼國相望,為防遼入侵,朝廷于界河右(南)岸設置寨鋪,駐兵戍邊,著名的鮫臍港鋪就在今葛沽鎮界內。春秋戰國時期,葛沽所轄鄧岑子5、一帶就形成了先民居住點,葛沽境域可上溯到25002500年前。1.千年古鎮資源2、華北八大古鎮資源葛沽鎮是歷史上華北“八大古鎮”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區著名的水旱碼頭及貿易貨物集散地。由于漕運發達,葛沽鎮居民多以船業為生。明永樂年間,當地富商與官府出面,在春節至元宵節期間,把海神娘娘(媽祖)塑像放入官轎,用人抬著沿街觀燈,此舉引得大批船民前來進香禱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長蘆豐財場署在葛沽存在了648年,豐財場名稱一直沿用到1949年。元至元二年(1265),葛沽界內建豐財鹽場,隸屬于河間都轉運鹽使司,場署設在葛沽鎮北部(曾在葛沽海河邊的慈云閣附近)有鹽司衙門,鹽場衙門。至元七年(16、270),葛沽高家莊建厚財鹽場,咸水沽建興國鹽場、富國鹽場。道光十二年(1832),豐財鹽場“東至海,西至天津,南到滄州,北至寧河各境,延廣六百余里。灶丁灘地凡四村:曰鄧沽,曰塘沽,曰東沽,曰新河莊。后稱天津長蘆塘沽鹽場。3、鹽業文化資源全鎮共有花會隊伍26道,其中,座樂會(寶輦會)11道,耍樂會(龍燈、旱船、竹馬、杠箱、漁樵耕讀、高蹺等)15道,所涉演職員達2000人之眾。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幾百年來,每逢農歷正月是葛沽民間花會活動的高潮,多姿多彩的寶輦及各類花會隊伍燈火輝煌,鼓樂齊鳴,在涌動的人群擁戴下輪番表演,成為人們慶賀太平,祈福吉祥的一項重大群文活動。4、寶輦皇會資源寶寶攆7、攆圣圣會會雅雅音音法法鼓鼓元代海上漕運,設“鎮守海口屯儲親軍指揮使司”,明代支遼海運,清末恢復漕糧海運,民間捕魚、海運繁榮,在葛沽的海河岸邊,由東到西排列著十幾個大大小小的碼頭。5、碼頭文化資源6、皇家行宮資源(1)乾隆“碧樾行宮”資源楊惠莊碧樾行宮位于葛沽東約三里,在津沽路右側。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楊姓回民首居于此,故稱楊回莊。清天津縣志載,“楊回莊有渡口,傳說乾隆帝臨幸海口,曾駐蹕于此,后不知何故,將回字改為惠字。”過去,楊惠莊坐落于海河南畔,村有渡口,兩岸往來,熱鬧繁華。楊惠莊附有一自然村名行宮村,蓋因乾隆年間在此建行宮而得名。行宮坐落在小村東北部,北距海河約二百米,東距楊惠莊8、渡口約三百米,南鄰海大道(津沽路),西鄰劉莊村。康熙皇帝三次駕臨海口葛沽新城,在新城之西楊惠莊筑行宮。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初五,乾隆帝巡視津郊,周覽淀河堤閘后,駐蹕葛沽碧樾行宮。海河水色翠碧有光,波漪流緩。水面雖闊而不惡,地勢平坦,發有昌瑞。背陰而陽,瑞靄飄渺。東林西園,再造后補,有王氣蔥郁之象。行宮以怪石點綴,植花接木,鋪青迭翠,峰回路轉,石磴穿雲。緩處筑亭,險峻造臺。龍、沙、穴、水皆備齊全。碧樾行宮選址時間:乾隆二十八年四月(1766年,距今252年)從京師來了三位風水先生。其中有一位姓董名華星,乾隆十七年的進士,對風水學研究極深,且看得極準,人稱董仙翁,到葛沽考察行宮筑址。選址目9、標一:康熙駐蹕的海防大營故址,這一帶地物貧瘠,四面無立,建行宮和寓所不利。選址目標二:葛沽西頭坑塘池沼雖有水,但有水不曲,沒有屈曲繞抱,流注盤桓之勢不強。選址目標三:葛沽馬神廟附近東南,那里都是稻田,水氣味酸澀,主下貴,建宮、城不宜。選址目標四:海河玉帶圍腰,水味甘甜,地氣發香,為最佳風水寶地,羊回莊宜大興土木。(2)乾隆“碧樾行宮”選址故事海河水色翠碧有光,波漪流緩,水面雖闊而不惡,地勢平坦,發有昌瑞。背陰而陽,瑞靄飄渺。東林西園,再造后補,有王氣蔥郁之象。為最佳風水寶地,羊回莊宜大興土木。行宮背靠海河,在河南岸堆土為山,至少需要五年方能將假山造起。假山筑成后,行宮中線背靠山的主體,山上山下10、,以怪石點綴,植花接木,鋪青迭翠,峰回路轉,石磴穿雲。緩處筑亭,險峻造臺,按風水的要求:龍、沙、穴、水都已經具備。占地面積約兩萬平方米,與楊惠莊只有一橋之隔。清代嘉慶初年,葛沽文人白清軒著文集百草尋參,其中收錄了楊惠莊行宮圖,圖上詳細記載行宮的結構布局、宮殿中陳設布置及宮內外園林設計,并加以腳注詮釋。該圖為葛沽灶立廟痕苔道人提供。痕苔道人,號碧溟,謝姓,楊家岑人。少失怙恃,家貧寒。康熙末年,在灶立廟出家。后跟借廟辦私塾的魯先生苦心學習,文才大長。百草尋參中錄有痕苔道人詩文行宮,“行宮欲起三百房,時至畫棟鐫朝廊。宮外楊柳綠如煙,金殿飛閣勝阿房。”題下有注:“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初四,于行宮料場偶見行11、宮圖,欣喜若狂,巴望筑就心切,一時情急而作之。”后來,痕苔道人費盡周折復制了行宮圖,并將該詩與注放在圖前。據記載,楊惠莊行宮名碧樾行宮,宮墻周長三百零六丈,共十二個院落,其中樓臺殿閣、水榭亭臺一應俱全,宮前建有牌坊。碧樾行宮于乾隆二十八年開始選址,二十九年備料,三十一年春開始動工建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初五,乾隆帝巡視天津:“春巡郊甸,巡覽河堤,鳳艇乘流,祥飆助順”,乾隆帝命直隸總督方觀承卜地興工,建立專祠,并“將直隸通省各屬節年尾欠,未完地糧銀四萬九千五百余兩、屯糧六萬六千四百余石,一體加恩蠲免。”是日,駐蹕楊惠莊行宮,發諭旨四道。三月初六日,乾隆帝“駕至福佑寺、海神廟拈香。上觀12、海臺;閱鹽池;作瀛裔七律一首,刻碑,是為鹽灘碑、閱駐防兵。”是日,駐蹕楊惠莊行宮,發諭旨九道。畿輔通志帝制紀記載,“乾隆三十六年二月諭:總督楊廷璋以通州至楊村一帶,向有沙淤,舟行稍滯,將天津楊惠莊行宮移建武清縣之桐柏村”就這樣,一道圣旨后,一座氣勢恢宏的皇家建筑,頃刻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指點前村路不遙,撫今追昔欲魂銷。每當禾黍秋風動,倍覺凄涼感舊朝。曾經輝煌一時的行宮,雖然給人們留下了許多不解的謎,但卻給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吟詠的無限空間。今天,在行宮舊址的旁邊,聳立起丹拉高速公路跨海河斜拉大橋。過去因海河水流不斷沖刷,楊惠莊不斷被銷蝕,民國年間,對海河進行了裁彎取直改造,其后,楊惠莊就遷到了13、現在的位置。(3)乾隆帝題碧樾行宮楹聯:華景門楹聯:百福屏開,慶業九如宏壽域;五云景麗,恩敷萬象人春臺。西朝房楹聯:碧砌瑤階春色麗,琪花芝草日華鮮。詩囊館楹聯:秋月春風常得句,山容水態自成圖。素 雅 楹聯:碧瓦護風云,別開洞府;丹霄懸日月,近麗神皋。疏香閣楹聯:云臥天窺無不可,風清月白致多佳。西便門楹聯:香臺圍繞花菲雨,毫相光明月印川。芳菲門楹聯:諸峰秀起標高朗,一門包含悅靜深。芳菲堂楹聯:功德莊嚴輝寶月,熏聞安樂引祥風。畫閣層楹聯: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輝東壁發生馨。行宮北門,天一門楹聯:百福屏開,慶葉九如宏壽域;五云景麗,恩敷萬象入春臺。資料來源:凱風網天津頻道 作者:和聲2014年09月2614、日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月初五,所用御膳名目:北方名菜:燕窩口蘑鍋燒雞、膾鯉魚銀絲;江南名菜:酒燉八寶鴨塊、油炸龍須馓子;蒙古名菜:嗚珠穆沁全羊、西爾占肉糜;滿族面食:敖爾布哈奶餅,塞勒卷脊骨面食;另有:爐食一盤,蒸食一盤、銀魚鹿絲湯一盆。清代:金鼎佛跳墻。明代:蒸蟹。周代:淳毋,主材為黃米飯。古代的鼎食,中間為戰國時期貴族菜肴熊蹯,即熊掌。西漢:燜鮑魚。(4)碧樾行宮御膳資源七絕一首:古村舊市余好景,秫籬白發話鄉情。三兩暮鴉點煙際,水鮮嫩蛤易綠畦。7、翰墨文化資源魚骨廟賜匾聯:魚骨廟中有海眼,蛟龍大鬧無人斬。幸虧建廟奉海神,水退井枯風空喊。百年魚骨為梁架,千載龜髓負至尊。馬神廟賜詩15、:大明不啻有良臣,將下生騎堪稱神。若問傷心有何證,至今馬背遺淚痕。(1)康熙皇帝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五月十六日,康熙皇帝是從水路到達葛沽。因葛沽諸多碼頭有漕船和貨船挨次排列裝卸貨物,龍艇不得攏岸,因此康熙皇帝移至羊回莊登陸。康熙帝駕乘龍艇,徐徐駛近羊回莊大興碼頭。龍艇上飛閣聳脊,雕窗畫柱,錦檻綺楣,丹檐綠枋,孔雀藍的斗栱耀眼奪目。雕麒麟繪玳瑁,金翠華彩。在船閣前高支一個剪花牙、嵌金邊的明黃色絲綢布篷。篷下放著棕色透雕龍椅和茶幾,康熙帝坐在龍椅上,他舉目捋髯,觀賞著羊回莊碼頭及街市上的繁興景象。龍艇尚未靠岸,碼頭上已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羊回莊村民手捧糕點、水果、茶酒等,跪在路兩側迎接16、敬獻康熙皇帝。康康熙熙帝帝巡巡視視葛葛沽沽(待待考考)康康熙熙帝帝敕敕造造清清真真寺寺康熙帝見羊回莊這里的百姓如此敬重和盛情,他龍心大悅,便與羊回莊楊氏族長攀談起來。從談話之中,康熙帝得知羊回莊楊姓一族不僅是回民,而且禮拜時連座清真寺都不曾有。于是,他敕令在羊回莊建一座清真寺。康熙皇帝回宮后不久,羊回莊清真寺就落成。羊回莊清真寺規模宏大,采用正宗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有禮拜殿,門前有高大的抱廈古樸宏麗,寬敞肅穆,大門上匾額題“敕造清真寺”。康康熙熙帝帝馬馬神神廟廟賜賜匾匾聯聯題題詩詩康熙帝到了葛沽后,聽說葛沽以東有座馬神廟,他由南大街沿著馬神廟道駕臨馬神廟。康熙帝進了馬神廟,先詢問了廟宇的來由,17、而后進大殿仔細觀看了一下那匹泥馬,隨吟道:“大明不啻有良臣,將下坐騎堪稱神。若問傷心有何證,至今馬背遺淚痕”。吟罷,見泥馬粉刷的白漆已經脫落,命人請工匠重塑馬神。復為馬神廟題匾,賜聯:“茹槍飲箭突重圍舍命救主,哺露餐風脫塵俗入廟稱神”。康熙帝題完了聯后,又命人重修馬神廟。康熙帝臨別時,讓葛沽巡檢署、豐財鹽場署每年為馬神廟資付廟銀五十兩。從此馬神廟年年維修,并有了自己養廟的滋潤金。康康熙熙帝帝魚魚骨骨廟廟題題匾匾賜賜聯聯康熙帝聞說葛沽有魚骨廟,心感蹊蹺,忙問:“廟在何處,所供奉的是哪位神明?”隨從人答:“此廟坐落于葛沽鎮西南八里許,鄧家岑村北,內供海神娘娘。”康熙帝一進鄧家岑,便遠遠望見那座挑檐18、飛脊,灰瓦摩空的魚骨廟。康熙帝進廟后,瞻仰了海神的尊容。這時有人將香點燃,遞與康熙帝,康熙帝雙手掬香插于鼎爐之內,而后他堆金山,倒玉柱,向海神跪拜。站起身來,欲望那魚骨屋梁,但頂上有天花板,不得而見,只是用手摸了摸海神座下的龜殼,并看了看旁邊被稱為海眼的那眼水井。井口如一般水井相仿,看不見井水,側耳一聽,有風空回而響。這時有人走至近前對康熙帝說:“萬歲,這口井自古被稱作海眼。它深通渤海,海潮漲井水溢,有蛟龍隨水而出,后來井口被封閉。因井中是海水,所以不堪飲,后來建廟供奉海神,震懾蛟龍。聽完后,康熙帝道:魚骨廟中有海眼,蛟龍大鬧無人斬。幸虧建廟奉海神,水退井枯風空喊。隨后又口諭,為海神娘娘重飾金19、身,粉刷廟宇。說罷,令人準備好筆墨,然后他提筆揮毫,寫下“魚骨廟”三個字的匾額,并書一聯:百年魚骨為梁架,千載龜髓負至尊。為魚骨廟賜詩:孤村廟小神靈大,兩帝君王拜謁她。子張寶馬遺蹄跡,一瓢清泉測無涯。觀海碑亭詩刻:蕩蕩津門瀉大沽,滄溟東望尚遙紆。清流渾派歸淵極,坤括干包云德符。豈是余杭沙漲藉,況經自古海氛無。留都來往糧艘運,總濟吾民辟坦途。品嘗紅稻贊詩:脫卻紫衣見紅肌,御宴珍饈薈地靈。(2)乾隆皇帝乾乾隆隆帝帝巡巡視視葛葛沽沽位于現在海河二道閘公路與津沽公路交口處的東北面。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巡視葛沽是當年乾隆皇帝臨幸大沽海口路經這里時,駐蹕停留,在此搭棚、呷茶所在地。說是棚,其實當時所20、支的是帳篷,圓形,饅頭式篷頂,相似于蒙古包。帝王用的叫“龍安帳”。帳篷外罩杏黃色絲綢外套,上面刺繡行龍流云,松鶴長青,河清海晏,太平有象等吉祥圖案。邊緣繡龍花拐子紋,篷頂與篷壁結縫處,散披大紅長穗流蘇。篷頂正中有金色攢尖蒜頭頂。帳篷背北面南,緊靠著海大道(現津沽路)一拉溜設立九個帳篷,惟中間皇帝的龍安帳既高且大。在帳篷門口外,支著一個寬4米,長5米的黃羅緞遮陽棚,周邊曲口處鑲著紅色排穗,棚下置一紫檀雕花的茶幾和一黃色錦織鼓形繡花墩。幾案上放著一套古月軒琺瑯青花茶具。旁邊茶鼎內炭火微燃,沸水煮茗,如綠蟻浮動;爐軒外碧綠的蒸氣,繚繞升騰,仿佛使人置身于萬竿茂密幽深的竹林內。乾隆皇帝在此逗留約2個時21、辰(相當于現在4個時),而后駕臨葛沽。(17111799)8 8、文文化化景景觀觀資資源源(1 1)九九橋橋景景觀觀資資源源太虛宮橋、佛爺橋、洛陽橋、三板橋、東溝東大橋、中溝北大橋、西溝西大橋、二府衙門大橋、下司衙門大橋。(2 2)十十八八廟廟景景觀觀資資源源慈云閣、老爺廟馬神廟、藥王廟三官廟、長壽寺文昌廟地藏廟娘娘廟、太虛宮海神廟、火神廟財神廟、玉皇廟、神農堂、魚骨廟、東白衣廟、西白衣廟、東土地廟、西土地廟、三奶奶廟(3 3)八八大大圣圣境境資資源源蛤岸遺跡、慈閣朝輝、行宮禾黍、柳影九橋、海艘帆篷、漁鹽舊跡、水分三帶、平潮晚渡。慈云閣拜菩薩:西望北岸碧玻璃,東顧南灘青疙瘩。素練舟織櫓清唱,落22、日何銜浪吐花。(1)名人故居:津東書院,郭允昌(出身灶籍鹽民之家),周人龍,周人驥,周人麒叔伯兄弟一門三翰林,徐世昌,曹錕、孟恩遠,任殿元,郭松齡,高士儐,高士英(2)鄭家瓦房:稱鄭家大院。清末民初天津巨富鄭筠榮的宅第,申保亨將軍第周鳳鳴進士第。(3)前八大家:瑞德祥姜家、百乘順曹家、亨享福苗家、錫裕泰李家、匯鑫源史家、暢興達趙家、益咸寧周家、永善和喬家。(4)后五大家:蘇、劉、郭、趙、張。(5)衙門舊址:海防軍民府衙門(海防同知署),巡檢司衙門,鹽司衙門,鹽場衙門、漕運司衙門,公議斛局。8、鄉賢文化資源乾隆帝巡視葛沽時駐蹕碧樾行宮。豐財鹽場大使向乾隆皇帝進獻葛沽紅稻,乾隆帝見那一顆顆殷紅的米23、粒,絳如寶石,晶如翡翠,不由得忙脫口稱贊道:“紅稻本是胭脂染”,品嘗后又道:“脫卻紫衣見紅肌,御宴珍饈君不惜。”紅蓮稻全株高二尺六寸,綠葉紅花,米殼呈棕色,米粒稍長,紅潤晶瑩,光澤透明,用手一握,如珍珠敷粉,順手隙向下滑落,炊米成飯,香飄四鄰。葛沽巡檢署給稻田戶下發種植紅稻定額,凡葛沽稻田戶,每戶種植紅稻不能低于一畝半,收割后,打下子粒上交葛沽巡檢署,后送京都。9、作物文化資源10、沽上文化資源沽上源古水高地曰為沽上,北為上,上是源,原古通源。沽上源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外延由遺產本體擴展到周邊環境、視線走廊。沽上文化遺產的規模由點狀發展到線狀和面狀,遺產類型由靜態向動態和活態發展。“七十二姑”衍生24、“七七十十二二沽沽”諸多隱性文化遺產浮現,一系列無形的“文化線路”迭加重現。城內二十一沽丁字沽、西沽、東沽(東沽在窯洼,見明時窯洼元帝廟磬文“曰東沽港村”,今元帝廟改凈土院)、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元沽、草頭沽、桃源沽、盤沽、四里沽、鄧善沽、郝家沽、東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此二十一沽,從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名西沽河。寶坻者二十九沽翦子沽、南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蘆沽、青稗沽、于家沽、梁家沽、豹子沽、西魯沽、東魯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淀沽、瑪瑙沽、大駱里沽、小駱里沽、大沽、灘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八道沽、傍道沽、西25、壯沽。寧河者二十二沽“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捷道沽、麥子沽、東槐沽、中興沽、北澗沽、盤沽、南澗沽、鉤樓沽、漢沽、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蟶頭沽、寧車沽、塘兒沽、田家沽、豐家沽。此二縣五十一沽,從東潞河名也,東潞河一名東沽河。七十二沽資源:11、海河文化資源海河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最大水系,中國七大河流之一。位于京津冀地區,形成海河流域。合流后的底部稱海河。海河又稱沽河,起自天津金鋼橋,到大沽口入渤海灣。以衛河為源,全長1,050公里,其干流自金鋼橋以下長76公里,河道狹窄多彎。海河流域東臨渤海,南界黃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內蒙古高原南緣,地跨京、津、冀、晉、魯、豫、遼、內蒙古八省區26、,流域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3.3%,其中山區約占54.1%,平原占45.9%,人口7,000多萬,耕地1.8億畝。大沽口遺址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東南?海河入海口兩岸?距天津市區東部約45公里處?北緯385838-395926?東經11742101174255?大大沽沽船船塢塢大大沽沽口口炮炮臺臺津津灣灣廣廣場場海海河河三三岔岔河河口口航航母母主主題題旅旅游游區區葛葛沽沽鎮鎮天天津津東東站站國國家家海海洋洋博博物物館館規劃范圍:總面積約44平方公里。四至范圍:東至濱海新區新城;西至雙橋河鎮;南至小站鎮;北至海河。12、區位優勢資源至小站、天嘉湖至大港區至海河下游工業區、開發區西區27、至唐山津津塘塘公公路路至漢沽區至唐山至外環至大港區津津晉晉高高速速唐唐津津高高速速至南港至中心城區至濱海新區核心區至海河中游至海河工業園區至南疆碼頭至南疆碼頭至小站、天嘉湖至小站、天嘉湖漢漢港港快快速速天天津津大大道道津津沽沽路路規規劃劃:輕輕軌軌(Z1Z1線線)葛沽交通發達長深、津晉兩條高速在此交匯,天津大道是連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的主要快速客運通道,另有津沽公路、葛萬公路、漢港公路相互貫通,規劃輕軌穿境而過。形成了匯集高速、快速、鐵路等全方位立體交通體系,濱海新區的全新價值樞紐。13、可進入性資源葛沽特色小鎮“”1414、后后發發資資源源優優勢勢等級高第第四四批批國國家家級級非非物物質質文28、文化化遺遺產產葛沽寶輦出會國國際際級級自自然然保保護護區區鄧岑子貝殼堤資源豐鄭鄭家家大大院院鄭筠榮的宅第,是與楊柳青石家大院齊名的華北第二大民宅津津東東書書院院天津八大書院之一,晚清葛沽唯一一所科舉學校九九橋橋十十八八廟廟:先有灶離廟,后有葛沽鎮廟會節慶灶離廟:四月十六東、西白衣庵、海神廟:二月十九王皇廟:正月初九長壽寺:四月初八文昌廟:九月十八地藏庵七月三十財神廟:九月十六馬神廟:六月二十六東、西土地廟:二月二娘娘廟:正月十六二、文化資源優勢找尋葛沽貫通古今的歷史線索和典型文化印記,接通葛沽母體文化臍帶,汲取歷久彌新的文化營養,以傳承創新和“以文化域,出古入新”的方式,為特色小鎮創建單位提供29、準確的創作元素。小結:第二部分文化資源價值提煉葛沽文化資源最具代表性的是“沽上文化”。天津周邊只有兩個地方可做大,即楊柳青和葛沽,雖然都代表天津古文化但側重不同,天津是河與海的城市,楊柳青可做運河文章,葛沽則代表了天津的海洋性格,沽是海河的代稱,通海的河,葛沽要概括所有的“沽”,其實就是天津。這就是沽上源的內涵,也就是獨特性,唯一性的所在。葛沽應當代表天津文化,僅用葛沽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當量不夠。將沽上文化匯聚在一起,形成沽水尋宗之旅的大宗,講好“沽上故事”的地方。一、文化資源價值提煉河海文化:沽水原生態鹽漁演繹體簡稱“沽上源流”海鹽文化:千年鹽司衙海鹽博覽苑復建“灶離神廟”海神文化:葛沽寶攆會30、海神娘娘尊民間“祈福大典”行宮文化:乾隆駐蹕處碧樾行宮苑皇家“風水寶地”貢稻文化:沽上文化+二、文化資源價值統合沽上文化本體“七十二沽”的重要特征有文化意義和整體文化意象的文化路線沽上緣沽上圓沽上原沽上苑三、沽上文化衍化項目沽上源寶輦行會博覽區:用若干茶棚驛點串聯出行會路線,按寶輦行會所需,設置行會路線及圓場點位。乾隆碧樾行宮建筑群落:具有游歷觀覽、吃住行、游購娛的功能,每一文化藝術宅院由乾隆御賜名命名。七十二沽民俗文化商區:藝術再現七十二沽鄉愁場景,美麗的七十二姑形象代言人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京杭大運河海河游覽線:京津冀慢生活沽水咖啡之旅,從北京通惠河上船,喝著咖啡聊著大天到沽上源。乾乾隆隆31、碧碧樾樾行行宮宮建建筑筑群群落落:具有游歷觀覽、吃住行、游購娛的功能,每一文化藝術宅院由乾隆御賜名命名七七十十二二沽沽民民俗俗文文化化商商區區:藝術再現七十二沽鄉愁場景,美麗的七十二姑形象代言人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京京杭杭大大運運河河海海河河游游覽覽線線:京津冀慢生活沽水咖啡之旅,從北京通惠河上船,喝著咖啡聊著大天來“葛沽”。休息,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產業。除去滿身塵勞滿心雜念,“勤靡余勞,心有常閑”寧靜方可致遠。休息意味著你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北茶棚及東街沽沽上上源源寶寶輦輦行行會會博博覽覽區區:用若干茶棚驛點串聯出行會路線,按寶輦行會所需,設置行會路線及圓場點位把葛32、沽歷史文化內在基因和文化財富,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文化意境和物境,從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活化出的新的生命,釋放出自身強有力的文化經濟能量。小結:第三部分特色小鎮空間規劃創建地域特色濃郁、建筑風格迥異、民俗文化璀璨的小鎮,實施多元文化的培植、化育、裂變與繁衍一、物境空間葛沽古鎮物鏡空間規劃設計,從古代小鎮建設智慧中提煉優秀的規劃要素。延著古鎮文化脈絡和機理進行。古老材料與工藝重新使用,新房子采取就地重建或深度改造的方式,有意識地構筑“沽沽上上文文化化”物鏡空間。空間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整體格局和風貌具有典型特征,路網合理,建設高度和密度適宜。居住區開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住房舒適美觀。建筑彰顯傳33、統文化和地域特色。公園綠地貼近生活、貼近工作。店鋪布局有管控。鎮區環境優美,干凈整潔。土地利用集約節約,小鎮建設與產業發展同步協調。特色小鎮空間和尺度將重塑,把勞作的場所和交往場所復合起來,保留親和力,人隨景走,景隨人心,移步異景,驚喜無限。葛沽藝術宅群落 示意圖沽上源樂呵天街 示意圖沽上源 七沽體驗街 示意圖沽上源體驗街區藝術建筑裝飾 示意圖沽上源體驗街區藝術建筑裝飾 示意圖二、意境空間把民眾的日常生活、人文歷史的雅致,以及像公園般開放空間的自然環境轉變成街巷氛圍,讓人們在這樣的街巷中行走,體會到人見人的樂趣,感受到文化歷史記憶以及傳統的存在,感受到公共空間里的舒適、安全、宜行的場所環境。讓34、大家都可以參與進新時尚空間來,可以在這樣的氣氛下得到靈感,受到激勵,看到發展,從而積極的發揮自身設計營商與創意。把勞作的場所和交往場所復合起保留親和力從古代小鎮建設智慧中提煉優秀的規劃要素特色小鎮空間和尺度重塑有文化,有情懷,有樂趣,有交互的一系列空間街巷里,小橋邊,古樹下,古井旁的一系列場所酒吧文化已經逐漸融入到都市人的生活中,酒吧已然成為了現代人釋放壓力,心靈溝通的一個空間,人們需要在繁忙中遺忘,沉醉。整個酒吧的室內空間動感十足,天花與墻面形似織網般生長延伸,像是生命的動態線在黑暗下熠熠生輝。三、情境空間在獨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下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民間花會為載體,含有歷史、民俗、藝術35、信仰、商貿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是北方大型的媽祖祭祀活動,是古鎮特有的文化遺存表現形式。這一文化空間,將以寶輦會(輦是天后圣母即媽祖出巡、回鑾乘坐的交通工具)為代表的幾十道民間花會延攬于媽祖祭祀盛事之中。將民俗文化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民俗文化往往通過體驗式旅游去傳播,來達到傳承的目的。葛沽小鎮以旅游為載體,生活體驗、節慶體驗為主要形式,通過文化與旅游的互動途徑增加小鎮的魅力,形成獨特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客源消費,尤其是夜晚經濟,帶動當地發展。理想的家庭秩序、敞亮的家庭空間,通過水路、陸路與社交關系使用歷史還原和歷史重構的辯證法,保持與小鎮資源的無縫對接游游玩?游樂?旅居?游歷與36、體驗?養養生?養心?養老?剛需與必須?娛美育?快樂?舒心?演繹與演藝?景觀吸引核:沽上源樂呵天街 沽上源古碼頭 九橋十八廟景觀駐蹕集結地:乾隆帝碧樾行宮 沽上海防大營 葛沽老宅大院群博覽博物區:海鹽文化博物館寶輦民俗博覽 七十二沽體驗街工坊匠藝區:國之良匠創意署 沽上源小吃匯 遺產商品衍生區精品旅游線:夜游沽水吟留別 七十二姑選美 娛神寶輦耍樂會精細智造區:精細智造學院區 智造產業聚集區 智造產業宜居區四、功能空間小結:小鎮古村古街與古建、農耕用具與農耕文化、民俗風情、民間小吃、民居老宅、鄉村風水文化、民間娛樂文化、民間遺產文化、農業勞作過程、農業生產過程、優美的田園風光實現三統一:葛沽古鎮和諧之美吉祥之美統一之美三統一社會機理精神層面禮俗層面物質層面三統一綜合考慮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