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1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98337
2024-03-05
18頁
9.46MB
1、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化州市楊梅鎮人民政府 2024年02月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楊梅鎮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為讓公眾充分了解規劃內容、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現進行草案公示,征詢公眾意見。將有關事宜公布如下:一、公示時間:2024年2月29日至2024年3月29日,共30天。二、公示方式:化州市人民政府網站:http:/ 電子郵箱: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2、)01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 楊梅鎮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包括化州市楊梅鎮行政管轄全域,規劃面積約90.01平方公里,包括1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規劃范圍 本規劃基期為2021年,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期限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茂名市第四大發展平臺臨空經濟區的主戰場;臨空經濟發達,產城融合發展,兼具粵西民間藝術風情及田園風光的特色鎮。02 目標定位目標定位 20252025年年目標:目標:鎮村布局體系得到優化,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更完善,農業產業得以壯大,鎮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融3、合發展質效得到大幅提升。20352035年年目標:目標:臨空經濟區建設基本完成,農業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鎮內生態環境得以改善,人居環境品質顯著提升,全面推進“臨空文旅”“臨空農業”發展,實現三產融合??傮w定位 發展目標 規劃至2035年,全鎮常住人口預期為8.79萬人。03 發展規模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 人均城鎮建設用地 規劃至2035年,人均城鎮建設用地不高于120平方米。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 嚴格落實上級下達任務,至2035年全鎮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2581公頃(3.8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2264公頃(3.40萬畝)。生態保4、護紅線 楊梅鎮內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 框定總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鎮無序蔓延,綜合考慮資源承載能力、人口分布、城鄉發展等,統籌劃定楊梅鎮域城鎮開發邊界約569公頃(0.85萬畝)。04 銜接落實三條控制線銜接落實三條控制線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產城融合示范區產城融合示范區 臨空經濟創新中心 臨空農業培育區臨空農業培育區 綜合服務中心 臨空文化旅游區臨空文化旅游區 05 構建“兩心兩帶三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構建“兩心兩帶三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南粵古道 橘香萬里”鄉村振興精品示范帶(楊梅段)和秀美鑒江風光帶 兩帶 綜合5、服務中心和臨空經濟創新中心 兩心 產城融合示范區、臨空文化旅游區和臨空農業培育區 三區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06 產業發展格局產業發展格局 農業空間格局 以保護基本農田為底線,落實耕地任務,優化農業分布格局,推進楊梅鎮”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壯大發展蔬菜、羅非魚和赤沙紅橙產業等主導產業,促進農業的設施化、集約化發展。以“南粵古道 橘香萬里”鄉村振興精品示范帶(楊梅段)和秀美鑒江風光帶為媒體,從農業、工業、文化入手,打造美麗圩鎮、梅江里、航空小鎮等“農旅融合 文旅融合“的產業節點,盤活楊梅鎮域資源。鄉村休閑旅游格局 臨空經濟區格局空間 將國際化、6、特色化、高端化、數字化作為發展策略高標準建設楊梅臨空產業,統籌起步區、產業集聚區協同產業規劃,重點布局綜合物流、跨境電商和臨空科技制造等產業,重點按照“3+1+1”產業招商引資,即“綜合物流、現代農業與食品、生物醫藥與健康+臨空智造+現代服務業”三大支柱產業發展方向,形成臨空智造產業集群和臨空現代服務業集群。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完善鎮域道路網絡空間布局 新建縣道X829,與沈海高速公路、工業大道、機場大道等現狀公路形成網絡,在加強東西過境交通銜接的同時,完善南北片區的聯系,促進區域資源流通。優化鎮區道路交通規劃布局 優化楊梅鎮鎮區內部干線路網系統,7、鎮區落實“小街區,密路網”的道路布局。打通斷頭路,加密支路,暢通道路微循環。提升農村道路通達能力 加快實施農村道路建設,把農村路網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相結合,提高農村道路強度、寬度和通達的深度,滿足農村生產生活需求。07 完善交通網絡空間布局完善交通網絡空間布局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建設“鎮區村/組”兩個生活圈層級,并以生活圈為單元配置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活動空間,高效解決楊梅鎮人民日常生活的各種需求,形成便捷、舒適的社區生活圈網絡,推動普惠型和品質型兩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按服務半徑和人口,高標準布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 以健康為中心,構8、建防治結合的縣、鎮、村三級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 建立“縣級文化設施-鎮級文化設施-村級(社區級)文化設施”三級公共文化設施體系“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形成“圩鎮-社區-家庭”三級養老服務中心 08 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 構建“城鄉生活圈”公共服務體系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按照 15 分鐘步行可達范圍,為楊梅鎮區打造便民生活圈,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城鎮社區便民生活圈建設 按照行政村范圍,以中心村為核心打造 30 分鐘便民生活圈,圍繞居民9、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充分發揮社區生活圈基礎性和綜合性作用,保障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實現生產生活設施的便利化。鄉村社區便民生活圈建設 08 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09 基礎設施體系基礎設施體系 加快推行垃圾分類回收,提高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規劃期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100%。環衛工程 建設“5G寬帶”雙千兆網絡,推進城域網和骨干網優化,實現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全覆蓋。電信工程 構建多元、清潔、安全、經濟的新型能源體系,有序推動光伏項目發展,推廣清潔能源利用與發展,發展分布式能源。能源工程 推進供水設施建設工程,規劃10、期內鎮區、鄉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推動城市排水系統,全面推進分流制排水體制。給排水系統 提升防災減災治理能力,加強重點區域防災減災設施建設,構建災害預警系統,建立韌性城鎮的應急管理體系。綜合防災體系 加快天然氣管道建設,在鄉鎮建設小型LNG氣化調壓站,推動鄉鎮能源結構優化,完善燃氣供給體系,提高管網覆蓋率。燃氣工程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10 鎮村體系規劃鎮村體系規劃 構建“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結構的鎮村體系 鎮區 強化其作為鎮域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的地位,加強與外界聯系的交通樞紐建設,帶動全鎮經濟的發展。城鎮集中建設的相關區域,作11、為楊梅鎮核心建設區域 中心村 依托其區位優勢與交通優勢、工農業產業基礎,進一步增強服務設施配建水平,輻射帶動周邊村莊。共3個,包括北亨村、楊梅村、坡咀村 一般村 重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差距,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共15個,包括杜村村、福境村、木平村、古嶺村、樂嶺村、低埔村、浪山村、濱江村、米西村、泊頭村、官地村、和平村、平塘村、竹根園村、那新村、水埠村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集聚提升類村莊 濱江村、泊頭村、古嶺村、官地村、浪山村、樂嶺村、木平村、平塘村、水埠村、竹根園村 重點以提升農業產業規模和效益為指引,合理12、增加產業用地和公共服務用地比例,提升村莊集體經濟收入,農村現代化程度與公共服務水平。特色保護類村莊 杜村村、楊梅村 切實保護村莊的傳統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配套,合理利用村莊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城郊融合類村莊 北亨村、低埇村、福境村、和平村、米西村、那新村、坡咀村 重點引導城鄉產業融合、公服設施與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景觀風貌協調管控。11 村莊規劃分類村莊規劃分類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12 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規劃到2035年,地表水達到或優于類13、水體,比例不低于省下達任務,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全鎮落實綠化造林空間89.40公頃,全鎮森林覆蓋率不低于上級下達任務。目標 通過對森林、水域、濕地等進行生態修復,逐步修復楊梅鎮受損的生態空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對楊梅鎮飲用水源保護區預防保護,加強城鎮水土保持,人居環境改善,開展小流域綜合整治,加快推進內河涌的全面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重點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12 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高標準農田建設 通過建設與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改良與提升土壤質量等綜合措施,提升高標準14、農田的基礎設施配套程度,改善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生產條件,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改善生態景觀,提高糧食產能。建設用地整治 統籌農民住宅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各類建設用地需求,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穩妥有序開展拆舊復墾、增減掛鉤、增違掛鉤、增存掛鉤等工作,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工礦廢棄地以及其他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結構。后備土地資源開發 對分布相對集中連片、可依托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好、水源保障程度較高的其他宜耕農用地進行適度開發,有效增加耕地面積,落實耕地保護和補充耕地目標。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12 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15、復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生態系統修復治理 河道生態修復 以楊梅河河道整治生態修復工程為契機,優先修復河道生態本底,提升河道生態價值,同時在景觀破碎的城市化地區以河道為連接載體,串聯破碎化的生態斑塊,增強生態空間的連續性。森林保護修復 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加強征收占用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占用征收林地定額和供給政策,堅決制止林地非法流轉。通過森林城市建設這一有力引擎,持續推進城區綠化、城區道路綠化、森林鄉鎮、森林村莊建設。水土流失防治 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開展坡耕地、坡園地治理;通過整地、坡改梯、保土耕作、條帶狀耕作、修建隔坡草帶、恢復株間植被、采取覆蓋與敷蓋等措施,積極防治坡耕地、坡園地種16、植造成的侵蝕,改善水土流失治理情況;強化監督管理,嚴格控制人為侵蝕。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構建安全繁榮、和諧美麗、韌性宜居的高品質國土空間,落實化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縣級國土空間規劃指標要求,建立楊梅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指標體系,合理布局鎮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市政基礎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特殊與留白用地等,構建宜居宜業、生態優先、產業發展的空間格局。13 土地使用規劃土地使用規劃 國土空間功能結構調整表 用地用海類型 規劃基期年 規劃目標年 面積(公頃)面積(公頃)耕地 263617、 不低于耕地保護目標 園地 344 保持穩定 林地 2405 不低于林地保護目標 草地 330 保持穩定 城鄉建設用地 城鎮 88 持續增加 村莊 1223 保持穩定 區域基礎設施用地 4 持續增加 其他建設用地 9 保持穩定 農業設施建設用地 79 保持穩定 陸地水域 1520 保持穩定 土地使用規劃圖 草案公示 化州市楊梅鎮鎮村國土空間集成規劃(2021-2035年)完善鎮級規劃體系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按需開展村莊規劃編制的優化提升,建立健全專項規劃體系,形成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體檢評估調整完善 完善規劃監測評估和動態維護機制,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體檢評估結果對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加強規劃傳導 嚴格落實化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發展戰略、城鎮職能、指標分解等要求。落實重大項目保障 建立重大項目清單,推動重大平臺、重點項目落地。14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