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會議中心行走塔吊專項施工方案(3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99052
2024-03-07
38頁
3.13MB
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塔吊平面布置24、塔吊機械性能65、塔吊基礎施工66、50噸汽車吊行走路線加固267、塔吊的安裝288、拆塔329、群塔運行控制3210、質量保證措施3511、安全保證措施351、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編 號1工程施工圖紙2鋼結構設計手冊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017-2003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6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027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8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DBJ0121959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20205-200110建筑鋼結構焊2、接技術規程 JGJ81-20022、工程概況展覽區鋼結構位于軸軸、軸軸之間,南北向主桁架為四跨、每跨48米、東西向跨度45米、54米的次桁架兩端均支撐在主桁架和邊框架上。展覽區鋼結構重量約為5000噸。展覽區鋼構件安裝,由于土建施工現場場地內的4臺塔吊不能滿足鋼結構的吊裝,為了保證工期,我方在場內另布置了4臺行走塔吊進行吊裝。3、塔吊平面布置展覽區由于施工進度情況先立兩臺行走塔,隨著進度要求和構件加工要求,再立兩臺行走塔。先立的兩臺塔A#行走塔吊位于1011/YU軸之間。C#行走塔吊位于56/CCY軸之間。后立的兩臺塔B#行走塔吊位于1011/YU軸之間。D#走塔吊位于56/CCY軸之間。4、3、機械性能4.1、A#、B#塔吊型號為H3/36BSP機械性能見下表塔式起重機型號H3/36BSP塔高臂長起重能力行走(邊長邊長)用電量51m(初立)40m3000KNm8m8m160KVAH3/36BSP行走塔式起重機起重性能表吊臂長度(m)40m工作幅度(m)3.1-23.9252831343740 四繩起重量(t)a=41211.49.958.87.857.056.4二繩起重量(t)a=466666664.2、C#塔吊型號為H3/36B機械性能見下表塔式起重機型號H3/36B塔高臂長起重能力行走(邊長邊長)用電量39m(初立)40m3000KNm8m8m160KVAH3/36B行走塔式起重4、機起重性能表吊臂長度(m)40m工作幅度(m)3.1-24.628303234363840 四繩起重量(t)a=41210.49.68.98.37.77.26.8二繩起重量(t)a=4666666664.3、D#塔吊型號為SK-280機械性能見下表塔式起重機型號SK-280塔高臂長起重能力行走(邊長邊長)用電量39m(初立)40m3000KNm8m8m160KVASK-280行走塔式起重機起重性能表吊臂長度(m)40m工作幅度(m)3-2425262830323436.837.6 四繩起重量(t)a=412.512.3911.8410.8710.049.318.677.9二繩起重量(t)a=45、6.36.36.36.36.36.36.36.36.34.4、50噸汽車吊型號為QY50機械性能見下表QY50汽車吊起重性能表工作幅度m主臂支腿全伸后方側方作業11.1m16.6m22m27m33m3.0505003.545000285004.04250028500200004.5375002850020000160005.0330002650019750160005.5297002500018700150006.026800240001770014000130006.52430023200166501325012600工作幅度m主臂支腿全伸前方作業11.1m16.6m22m27m31m3.06、505003.545000200004.03050020000200004.5220002000020000160005.0165001750018500160005.5132001400014500150006.010800115001200012500120006.5900098001030010500105005、塔吊基礎施工塔吊立在和軸結構樓板上,每臺塔吊行駛路線長約84米,沿12.000米的跨度方向的樓板上架設鋼拍子,鋼拍子作為塔吊的基礎。鋼枕固定在鋼拍子上,塔式輪壓傳力方向為:鋼軌 鋼枕 鋼拍子混凝土柱。 5.1、塔吊基礎鋼拍子的計算5.1.1、設計依據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7、0017-20032)、鋼結構設計手冊(第三版)鋼結構設計手冊編輯委員會.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4年1月。3)、塔吊相關數據手冊POTAIN 塔吊說明書5.1.2設計數據塔吊豎向荷載輪壓值750KN,取為800KN;水平荷載58.5KN;取為60KN。取自POTAIN 塔吊數據手冊表2A.1.071.38/a。荷載取值見(附件一)5.1.3材料1)、除B1梁為Q235外,其余型鋼為Q345。2)、所用焊縫Q345采用E50型,Q235采用E43型。5.1.4支撐計算采用ETABS有限元軟件進行計算。1)、支撐平面布置2)、荷載工況荷載工況構件變形圖恒載活載01活載02活載033)、支撐8、計算(1)、 B1梁計算B1梁為變截面組合工字型鋼梁,按Q235鋼計算(注:下部截面實為Q345鋼)。各剖面和截面性質如圖2.4.3.1,2.4.3.4,2.4.3.8。11剖面彎矩最大時的組合(DSTLS2),得出最大彎矩Mmax=2256.5 KN.m,如圖2.4.3.2。剪力最大時的組合(DSTLS3),得出最大剪力Vmax=1124.9 KN,如圖2.4.3.3。22剖面彎矩、剪力最大時的組合(DSTLS2),得出最大彎矩Mmax=2927.9 KN.m,最大剪力Vmax=555.4 KN,如圖2.4.3.5。33剖面彎矩、剪力最大時的組合(DSTLS2),得出最大彎矩Mmax=3479、3.3 KN.m,最大剪力Vmax=566.9 KN,如圖2.4.3.7。 圖2.4.3.1 B1梁11剖面圖及截面性質圖2.4.3.2 11剖面最大彎矩組合(DSTLS2) 圖2.4.3.3 11剖面最大剪力組合(DLSTS3)11截面設計數據輸出: 圖2.4.3.4 B1梁22剖面圖及截面性質圖2.4.3.5 22剖面最大彎矩、剪力組合(DSTLS2)22截面設計數據輸出:圖2.4.3.6 B1梁33剖面圖及截面性質圖2.4.3.7 33剖面最大彎矩、剪力組合(DSTLS2)33截面設計數據輸出:撓度vmax=13.7mm,v/l=13.7/12000=1/875vt=1/600,符合GB10、50017-2003 附錄A表A.1.1對有重軌軌道的工作平臺梁的撓度要求。(2)、 B2梁計算B2梁為H8004001225組合工字型鋼梁,其剖面和截面性質如圖2.4.3.89。 彎矩最大時的組合(DSTLS3),得出最大彎矩Mmax=605.7 KN.m,最大剪力Vmax=1170.9 KN,如圖2.4.3.10。圖2.4.3.8 B2梁截面數據(mm)圖2.4.3.9 B2梁截面性質(mm)圖2.4.3.10 B2梁最大彎矩、剪力組合(DSTLS3)設計數據輸出:(3)、 B3梁計算B3梁為H400200813軋制工字型鋼梁,為橫向支撐。其剖面和截面性質如圖2.4.3.1112。 圖2.11、4.3.11 B3梁截面數據(mm)圖2.4.3.12 B3梁截面性質(mm)B3梁支撐按受壓支撐進行長細比驗算: 計算長度l08000mm,最小截面回轉半徑imin iy46.0mm.則長細比l0/imin8000/46.0174200,符合GB500017-2003 表5.3.8受壓桿件支撐的容許長細比要求。(4)、 B4梁計算B4梁為210軋制槽鋼梁,為X型斜向支撐。其剖面和截面性質如圖2.4.3.1314。 圖2.4.3.13 B4梁截面數據(mm) 圖2.4.3.14 B4梁截面性質(mm)設計數據如下:Nmax37.5KN(受拉) 查表得符合要求。(5)、所有構件實際應力/允許應力12、比 如圖2.5.3.15所有截面符合要求。圖2.5.3.15 實際應力/允許應力比注:圖中B4梁按受拉支撐構造符合規范要求。4)、 B1梁支座鉸接連接節點驗算 節點構造如圖2.4.4.1所示: 圖2.4.4.1 節點構造圖節點所受最大彎矩Mmax=337.3KN.m,最大剪力Vmax=1123.5 KN,如圖2.4.4.2圖2.4.4.2 節點最大彎矩、剪力組合(DSTLS3)(1)、節點板承壓驗算承壓面積為A0.150.02520.0075m2受壓應力V/A1123.5/0.075149.8N/mm2V1123.5KN,符合要求。(3)、抗彎螺栓驗算。 螺栓采用高強度摩擦型8.8級M30螺栓13、,僅作抗彎的受拉驗算。單個螺栓設計預拉力P280KN,。上部螺栓所受拉力為FM/h337.3106/700482KN。 上部4個螺栓總抗拉力為N4224896KNF482KN,符合要求。鋼拍子加工詳圖見(見附件二)5.2、塔吊基礎鋼拍子的施工方法5.2.1施工順序埋件放線埋件安裝鋼拍子的制作鋼拍子的安裝鋼枕的安裝鋼軌的安裝驗收安裝塔吊。5.2.2、埋件放線安裝1)、我方已在土建澆筑展覽區混凝土樓板之前,按照塔吊的行駛路線和土建結構圖,在塔吊行駛路線上,土建結構柱頂的位置預先埋設了錨筋。2)、按照在塔吊行駛路線上,土建結構柱頂的位置放出柱子的中心線,按照中心位置放置鋼板與預先埋設了錨筋固定,作為14、鋼拍子的底座。5.2.3、鋼拍子的制作及安裝1)、按照鋼拍子的加工圖進行鋼拍子的加工制作。2)、將鋼拍子的支腿與埋件固定。3)、安裝鋼拍子軌道梁及支撐4)、鋪設鋼枕及鋼軌6、50噸汽車吊行走路線加固 立塔時采用50噸汽車吊上展覽區頂板,沿事先加固好的路線進入,到立塔位置立塔。 拆塔時采用50噸汽車吊上展覽區頂板,沿事先加固好的路線進入,到拆塔位置拆塔。加固路線平面圖在地下二層至地下一層頂板沿運輸路線搭設滿堂紅碗扣架,碗扣架柱距為0.6m,橫桿步距0.6m。腳手架搭設示意圖6.1、腳手架的驗算支架搭設高度為7.8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0.60米,立桿的橫距 l=0.60米,立桿的步距 15、h=0.60米。6.1.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497.800=1.161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1.161kN。6.1.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70.000+0.000)0.6000.600=25.2kN6.1.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6.1.4、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kN);N = 36.6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16、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60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24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h 腳手架步距;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5.3.3;u = 1.70公式(1)的計算結果: =114.58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717、塔吊的安裝由50噸汽車吊進入現場立A#和C#塔吊。7.1、塔吊安裝利用事先加固好的通道進入現場,利用50噸汽車吊進行塔吊安裝,塔吊中心最重部件12噸,運輸車輛沿加固通道進入。塔吊一次安裝到初始高度。7.2、安裝、頂升順序7.2.1、按塔吊行駛路線安裝鋼拍子。7.2.2、安裝行走塔吊底座及相應中心壓重在鋼拍子上。7.2.3、將兩節塔基標準節連接好(爬梯及休息平臺),在地面用銷軸連接好后,安裝在過渡節上。7.2.4、將已安裝好護欄,平臺,頂升油泵,油缸,套靴的外套架用吊車起吊,安裝在已安裝好的塔身節上,打好連接銷軸。7.2.5、安裝回轉裝置。將回轉下支承架連接耳板插入套架主弦桿耳板內,然后將回轉18、下支承架主弦桿插入塔身魚尾板,并用銷軸將其與大回轉支承架連接。7.2.6、在地面安裝引進大梁,然后吊裝。7.2.7、安裝駕駛室節,駕駛室和塔帽,在地面將平臺、護欄和兩根拉桿組裝到塔尖上,用845銷軸與回轉支承連接。7.2.8、安裝平衡臂,安裝前在地面上把通道護欄安裝齊全,并用上平衡臂專用吊索具緊固在四個專用節點板上,利用50t吊車分三吊安裝。第一吊:平衡臂根部節與操作室節就位。第二吊:平衡臂端部節與平衡臂根部連接。第三吊:提升卷揚機。待高空安裝工安裝好平衡臂及塔尖連接銷子后,在拼接平衡臂拉桿。7.2.9、安裝起升機構7.2.10、連接塔基用電線路,并緩慢回轉平衡臂,以滿足安裝要求為宜。7.2.19、11、安裝40m起重臂,先在地面將需要的臂架拼裝好,裝上小車機構及鋼絲繩,起重小車的安裝位置應在臂根部的限位處(止動塊)。各部位連接銷軸均應打到位,上好防護開口銷并掰開,將起重臂拉桿連接好并臨時加固在起重臂架上,用50吊車吊起重臂,注意好吊點及吊車的幅度,起重臂的中心距臂根24m。起吊就位后,安裝起重臂與塔尖聯按銷軸,利用主卷揚機鋼絲繩及張緊裝置上好拉桿,將起重臂安裝完畢。7.2.12、安裝配重壓鐵,利用50t塔吊分別將配重安裝在平衡臂上,并上好緊固拉板,同時進行起重繩索穿繞工作。7.2.13、頂升工作,頂升前應對該塔液壓泵站及油缸進行預熱及試頂試驗,待人為合格后才允許頂升作業。頂升過程中,全20、體操作人員均應認真負責,油泵操作工不得隨意換人,頂升過程中不得任意調壓,看護爬步、頂升套靴的操作工一定嚴守崗位,插好止動銷板。注意頂升作業時嚴禁轉臂,風力在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頂升、安裝、拆卸作業。7.2.14、調整限位保險調整超高限位:將大鉤升至距離大臂0.5m處,調整就位于起升線纜卷筒一側的高限位至準確位置,并使其靈敏可靠。調整變幅限位:將小車開到距前端約0.5m處,調整位于小車線纜卷筒一側的變幅限位器,使其靈敏可靠。調整回轉限位:將塔左右各回轉540度,同時調整位于回轉電機一側的回轉限位至正確位置,使其靈敏可靠。50噸汽車吊立塔示意圖8、拆塔8.1、拆塔順序構件安裝順序從兩邊向中間同時安21、裝,安裝到南北方向的兩塔吊距離40米左右時,采用A#塔拆除B#塔、C#塔拆除D#塔。A#、C#塔繼續安裝其余的構件,安裝到最后一跨時,由50噸汽車吊進入現場拆除A#、C#塔吊。9、群塔管理控制機構及運行控制9.1、群塔管理控制機構9.1.1、組織領導:成立由項目經理部塔機管理負責人為首和各塔機管理負責人參加的塔機作業指揮中心,負責對施工現場各塔機之間關系的指揮與協調工作。9.1.2、指揮中心組長:楊春祥;副組長:劉玉彬、王平、王華軍、田永強、魯文柱、李東、胡鴻志;組員:宋雨田、吉書龍、孫慶海、張申義、張軍祥、栗進金、趙振國、張豫京。9.1.3、塔機指揮中心負責指揮、協調施工現場的塔機使用、維修22、頂升和運行工作。各塔吊管理負責人,負責本塔機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緊急搶修、日常維護、檢查評比等項工作,負責向塔機指揮中心匯報情況,服從塔機指揮中心的整體部署、統一指揮和統一協調。9.1.4、塔機升降根據施工情況協商確定,意見一致后方可進行,且要求各塔的高度要相互錯開。9.1.5、加強對塔吊司機的管理:嚴把人員關,選派責任心強、有較長駕齡、技術較全面的司機擔任駕駛任務。要求進入施工現場的塔機司機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現場管理規定,做到嚴格自律、一絲不茍,禁止各行其是。9.1.6、加強對信號指揮人員的管理。各部塔機水平交叉、立體多層次的作業,塔機司機視野有限,有時需要信號傳遞。因此信號指揮人員23、至關重要,必須選派有實際工作經驗、責任心強、能夠照顧全面的信號指揮人員擔任現場的信號指揮工作。同時必須經北京市勞動局統一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書后方可上崗指揮。9.2、我方塔吊的運行原則展覽區施工現場有土建塔1#、2#、3#、4#和我方A#、B#、C#、D#各4臺塔吊,總共8臺塔吊。9.2.1、土建塔吊位置1)、1#塔吊H3/36BSP (R=70m ,H =78m);位于14軸和15軸之間,GG軸南側4.5米處;2)、2#塔吊H3/36BSP (R=70m, H =72m);位于14軸和15軸之間,W軸南側4.5米處;3)、3#塔吊ST70/30 (R=70m,H初=36.7m);位24、于2軸和3軸之間,U軸南側4米處;4)、4#塔吊ST70/30 (R=70m,H =42.7m);位于2軸和3軸之間,EE軸北側4米處;9.2.2、鋼結構塔吊位置C#、D#行走塔吊位于5軸和6軸之間;A#、B#塔吊位于10軸和11軸之間;9.2.3、我方塔吊的運行原則1)、A#、B#塔吊在行走到Y-U軸之間和DD軸以北時要注意避讓土建的1#、2#塔吊, 防止A#、B#塔吊主臂碰到1#、2#塔吊的塔身。2)、C#、D#塔吊在行走到W軸以南和BB軸以北時要注意避讓土建的3#、4#塔吊,防止C#、D#塔吊主臂碰到3#、4#塔吊的塔身。3)、我方四臺塔要隨時注意自己塔與其它塔的位置關系,嚴格在自己塔的25、工作區域內工作,如果要跨區域工作時,要避讓其它3臺塔。9.3、總的運行原則:9.3.1、低塔讓高塔。低塔在轉臂前應觀察高塔的運行情況后再運行。9.3.2、后塔讓先塔。在各塔機塔臂交叉區域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機要避讓先進入該區域的塔機。9.3.3、動塔讓靜塔。在各塔機塔臂交叉區域作業時,在一塔機塔臂無回轉、小車無行走、吊鉤無運動,而另一塔機塔臂有回轉或小車行走時,動塔機應避讓靜塔機。9.3.4、輕車讓重車。在各塔機同時運行時,無荷載塔機應避讓有荷載塔機。9.3.5、客塔讓主塔。以各棟號實際工作區域劃分塔機工作區域,若塔機塔臂進入非本棟號工作區域時,客區域的塔機要讓主區域的塔機。9.3.6、塔26、機在運行中,各條件同時存在時,必須按以上排序原則執行。9.4、各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十不準吊”的規定9.4.1、指揮信號不明不準吊。9.4.2、斜牽斜拉不準吊。9.4.3、吊物重量不明不準吊或超負荷不準吊。9.4.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裝放過滿不準吊。9.4.5、吊物上有人不準吊。9.4.6、埋在地下的物體不準吊。9.4.7、機械安全裝置失靈或帶病時不準吊。9.4.8、現場光線暗、看不清吊物、起落點不明時不準吊。9.4.9、棱刃物與鋼絲繩直接接觸無保護措施不準吊。9.4.10、六級(含六級)以上強風天氣不準吊。9.5、運行控制9.5.1、塔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統一確定頻率后27、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該頻率。要做到專機專用,不得轉借。9.5.2、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機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未經主管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換崗。換班時應采用當面交接制。9.5.3、現場用指揮語言采用普通話。指揮語言應規范,防止發生指揮錯誤。9.5.4、指揮過程中,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機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叫被指揮的塔機編號,待塔機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機動作指令。9.5.5、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機吊鉤與被吊物。塔機轉臂過程中,信號指揮人員還必須環顧相鄰塔機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指示語言。安全指示語言必須明確、28、簡短、完整、清晰。9.5.6、起重工在作業前、作業中和交班時,必須對鋼絲繩進行全面檢查與鑒定,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絲繩。10、質量保證措施10.1、塔吊基礎鋼拍子制作安裝的質量要求10.1.1、鋼枕對接處接口要塞實,不能有空隙。10.1.2、由于現場的鋼拍子采用每臺塔下做四組鋼拍子進行倒用,所以鋼拍子加工過程中要保證尺寸準確。10.1.3、軌道工字鋼梁與支撐鋼梁采用法蘭連接,連接時下面4條螺栓要擰緊,上面4條螺栓不需要擰緊。10.1.4、鋼拍子上鋪設鋼枕,輪壓為80噸,鋼軌型號為50kg/m,鋼軌接頭處與鋼軌接頭處要互相錯開(距離大于1.5m),并按規定要求找平,軌道的橫向偏差:1/1000,縱29、向偏差:1/1000,規矩誤差:2mm。10.1.5、每隔6m左右,應鋪設一根鋼枕拉桿,以保持兩軌之間距離。鋼軌兩頭設置安全夾軌鉗,加軌鉗距鋼軌頭不小于1.5米。并在軌道兩端安裝行走限位支架,支架安放位置依實際情況定。10.1.6、在兩軌中間,每隔20m,做一組接地地線,電阻不大于4歐姆。10.1.7、軌道延長鋪設利用塔身自身將鋼拍子吊至軌道延長位置。10.1.8、立塔時所用行走軌道,在立塔前塔吊使用單位負責鋪設完畢,驗收人員對軌道鋪設進行相關驗收。10.2、腳手架搭設的質量要求10.2.1、腳手架要按要求進行搭設,不能偷工減料。10.2.2、應涂刷防銹層并定期復涂以保持其完好,禁止使用有明顯30、變形、裂紋和嚴重銹蝕的鋼管。10.2.3、鑄件不得有裂紋、氣孔,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10.2.4、選用483.0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11、安全保證措施11.1、腳手架的安全措施11.1.1、要求有專業施工資質的隊伍進行搭設。11.1.2、檢查驗收程序。由負責腳手架搭設的施工隊提出書面申請,我方會同總包單位的安全、技術等相關部門進行聯合檢查,并提出檢查意見。腳手架的驗收要填寫驗收單,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腳手架驗收單見(附件三)。11.1.3、搭設腳手架的施工負責人,必須按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擬定書面操作要求,向班組31、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班組必須嚴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操作。11.1.4、使用前要進行檢查。在腳手架投入使用之前,要對腳手架的狀況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1.1.5、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要派專人管理,負責對腳手架進行定期檢查和保修(一周一次)。11.2、塔吊的安全措施11.2.1、塔吊基礎鋼拍子安裝完成后,要求專人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單,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每次倒用鋼拍子后也要要求專人進行驗收。鋼拍子驗收單見(附件四)。11.2.2、塔吊安放到鋼拍子后,要對鋼拍子的變形情況進行觀測。觀測次數每星期至少三次。以確保塔吊運轉安全,工作正常。11.2.3、塔吊的安裝、頂升、拆卸必32、須按原廠規定進行,并制定安全作業措施,由專業隊(組)在隊長(組長)負責統一指導下要有技術安全員在場監護,塔吊安裝完成后,要由塔吊隊和公司設備部進行統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1.2.4、塔吊安裝后,在空載情況下,塔身與地面的垂直度不得超過塔身總高的2/1000。11.2.5、塔吊設專用臨時配電箱,電纜卷筒必須運轉靈活,安全可靠,不得拖纜。供電電纜應無破損。11.2.6、塔吊使用前,應做好群塔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11.2.7、塔吊提升重物后,嚴禁自由下降。11.2.8、上塔帽、吊臂、平衡壁的高空部位檢查或修理必須佩帶安全帶。11.2.9、塔吊在施工期內,每周或雨后及大風過后都應對塔基檢查,發現問33、題應及時解決。11.2.10、必須加強對塔吊機械的保養工作,司機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不得違章,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塔吊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之中。11.2.11、塔吊的大臂和吊鉤,在非工作狀態時鎖扣打開,大臂轉到順風方向,吊鉤提升到離桿頂端23m處。11.2.12、鋼拍子倒用時塔吊不能行走。11.2.13、要求塔吊空載行走,避免吊荷行走。11.2.14、非工作狀態塔吊停止位置應在12跨中心位置,行走輪距結構柱頂2.0米。11.2.15、當各塔使用時,應做好群塔作業安全技術交底。11.2.16、氣候惡劣時(六級(含六級)以上強風、大雨、大雪、大霧),應停止吊裝作業。11.2.17、為了確保工程34、進度和塔機安全,各塔機需確保駕駛室內在工作時間有司機值班。交班、替班人員未當面交接,不得離開駕駛室,交接班時,要認真做好交接班紀錄。11.2.18、對嚴格限制塔臂回轉角度的塔機,要采取塔機臂回轉限制措施。11.2.19、統一在塔機起重臂、平衡臂端部、塔機最高處安裝安全反光警示器(燈)。11.2.20、施工現場應設能夠滿足塔機夜間施工的照明燈塔,亮度以塔機司機能夠看清起重繩為準。11.2.21、起重工要嚴格十不吊操作規定。清楚被吊物重量,掌握被吊物重心,按規定對被吊物進行綁扎,綁扎必須牢固。在被吊物跨越幅度大的情況下,要確保安全可靠,杜絕發生“天女散花”的現象。11.2.22、塔式起重機的司機和35、信號指揮人員必須經過系統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有關部門合法的操作證后,方可上崗獨立操作,并定期進行復檢。11.2.23、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吊索具必須使用合格產品。吊運大模板、大灰斗、砼等必須用卡環。設備嚴禁超載和帶病運行。設備運行中嚴禁維護保養。11.2.24、旋轉臂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11.2.25、各塔吊運轉臂所吊物品不得超越現場圍墻。11.2.26、塔機作業前應進行空載或試吊,確認無故障后方可進行作業。作業時要有足夠的安全高度,作業面與吊鉤之間不小于10m的安全距離。11.2.27、塔機停止操作后,應選擇回轉時無障礙物及大臂順36、風停機。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絕對禁止采用任何方法限制起重臂順風轉動。應將吊鉤及小跑車收回。鉤繩盤索在扁擔上,防止起重臂隨風轉動時與臨塔吊或其他物體碰撞。11.2.28、司機必須在佩有標志的指揮人員指揮下方可操作。操作前應發出音響信號,并嚴格按照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旗語、手勢進行操作。對信號不清時,不得盲目操作,堅決拒絕違章指揮。11.2.29、信號工要正確佩帶安全帽、袖標。哨音響亮準確,旗語規范到位。嚴禁兼任掛鉤工作。11.2.30、安裝、運輸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各項管理規定,認真執行安全用具(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信號指揮旗、哨、通訊工具)的正確使用規定。11.2.31、吊索具達到報廢37、標準的,必須及時更換,并應注意:鋼絲繩應根據用途保證足夠的安全系數。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的,打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吊鉤除正確使用外,應有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卡環在使用時,應使銷軸和環底受力。吊運大模板、大灰斗、砼斗和預制墻板等大構件時,必須使用卡環。11.2.32、塔吊必須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接地極做法詳見附圖十四,要求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11.2.33、塔吊的地基安裝和使用須符合原廠使用規定,并辦理驗收手續,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塔吊使用中,應定期進行監測。11.2.34、按照北京市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總站關于對2008工程建設使用的起重機械進行檢測的有關事項通知(2005安監總站第5號)的要求,塔吊等大型機械使用前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1.2.35、其他未盡事宜應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3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