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案例操作要點管理培訓課件(4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00501
2024-03-13
44頁
2.50MB
1、事故案例作業概述操作要點安全管理01020304目錄CONTENTSCONTENTS01PARTPART事故案例近年來,在有限空間作業前未進行風險識別,未進行有毒氣體檢測,作業中缺乏個體防護裝備,事故后盲目施救等原因,化學品中毒窒息事故屢見不鮮,教訓極其深刻。2018 年化工事故類型分布情況從事故類型的分布情況看,中毒和窒息事故起數最多,其次是爆炸和高處墜落;從事故死亡人數看,爆炸事故死亡人數最多,其次是中毒和窒息、高處墜落事故.中毒和窒息、爆炸、高處墜落是化工事故的防范重點,爆炸事故要著力防范化學爆炸事故。有限空間作業較大事故2018 年化工事故類型分布情況中毒和窒息事故32起,死亡39人,2、分別占18.2%和17.5%;銷售額,中毒,18.20%,51%銷售額,窒息,17.50%,49%中毒窒息事故所占比例中毒窒息對有限空間的辨識存在誤區2015年3月18日,海南省儋州市蔚林橡膠公司在清洗無蓋廢水池時發生中毒事故、死亡3人,該公司認為這種敞開式的池子不屬于有限空間,更不會導致人員中毒。涉及硫化氫的有限空間作業風險辨識不到位2014年至今,近一半的有限空間作業較大事故都是硫化氫中毒引起的,因攪動造成沉淀物中的硫化氫氣體逸出,從而導致中毒事故發生。食品加工等行業企業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不重視2014年9月4日,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北留村腌菜廠在腌制池打撈腌制蔬菜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3、死亡4人。作業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到位2015年1月14日,云南紅河金珂糖業有限責任公司清洗糖漿箱時發生中毒事故、死亡4人,雖制定了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但形同虛設,未按要求進行作業審批。盲目施救導致人員傷亡擴大問題突出5月31日,河南省周口市德瑞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在清理淤泥作業過程中1人中毒,之后有12人相繼參與施救,因施救不當導致4人死亡、2人重傷。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案例12019年6月6日10時左右,唐山雙喜物業有限公司在唐山市曹妃甸區曹妃甸新城青龍湖商業街千潤城超市前污水窖井內進行疏通管道作業過程中發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32019年4月26日上午9時許,廣西南寧市友愛北路電影4、制片廠附近,3名工人井下作業時,意外被困。事發當時,1名工人下雨水井檢查水位情況時被困,另2名工友隨即下井救援,均被困,造成3人死亡。52019年4月17日,湖南耒陽市一村民家的養豬場中有豬掉進地下化糞池,其一家三口在地下化糞池處置過程中暈倒,被村民發現救出后經醫護人員確認3人已當場死亡,經查初步認定:因吸入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中毒死亡。22019年5月10日上午11時許,秦皇島市撫寧區留守營鎮豐滿板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車間3名工人不慎墜入污水處理池,經搶救無效死亡。42019年4月24日20時左右,安徽六安市舒城縣干汊河鎮文信羽毛廠3名工作人員在對羽毛調節池進行清淤作業時,其中1人不慎墜入池中5、,另外2人進入池中施救亦遇險。共造成3人死亡。62019年2月15日晚,東莞市一紙業公司發生氣體中毒事故,9名工人在一污水調節池內被困。經送院全力救治,7名工人搶救無效死亡。近期事故近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02PARTPART作業概述什么是有限空間?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分類密閉設備地下有限空間地上有限空間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6、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有限空間的識別有限空間有哪些危害?電力危害交通危害密閉空間(沙井)進出點位于行人道或馬路上時,工作人員會有被車輪撞倒的可能,其它人士也會有跌下密閉空間的危險。沙井附近需設置適當的圍欄。燃爆危害中毒窒息機械危害生物危害密閉空間內工作可能會感染到各類細菌和病毒,甚至由昆蟲、蛇、老鼠等引起的生物性危害,在地下污水渠工作的工人應該穿著覆蓋全身的保護衣物;常見的有毒有害氣體有硫化氫、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當可燃性氣體濃度超過最低爆炸限度的10%時;當空氣中易燃性粉塵相對集中,從而使可視距離在、1.7、5米以內模糊時;當氧氣濃度在23%以上時。受限空間內可能有各種機械動力、傳動、設備,若處理不當、操作失誤等,可能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受限空間內可能有各種電氣設備,若處理不當、操作失誤等,可能發生觸電事故有限空間種類有限空間名稱主要危害有害因素封閉或半封閉設備船艙、儲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壓力容器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揮發性有機溶劑中毒、爆炸冷藏箱、管道缺氧窒息煙道、鍋爐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地下有限空間地下室、地下倉庫、隧道、地窖缺氧窒息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溝、涵洞、地坑、廢井、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缺氧窒息、硫化氫中毒可燃性氣體(CH4、CO等)爆炸儲藏室、溫室、冷庫缺氧窒8、息地上有限空間酒精池、發酵池缺氧窒息、硫化氫中毒、可燃性氣體爆炸垃圾站缺氧窒息、硫化氫中毒、可燃性氣體爆炸糧倉缺氧窒息、粉塵爆炸、磷化氫中毒料倉缺氧窒息、粉塵爆炸典型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硫化氫(H2S)由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生,咸菜腌制過程中會產生硫化氫。(1)無色、有特色的臭雞蛋味;(2)易溶于水、酒精、汽油;(3)比重比空氣大,易積聚在通風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化糞池、污水池、紙漿池以及其他各類發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處。(4)易燃,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為4.0%46.0%;(5)H2S屬窒息性氣體,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物;(6)在作業環境中的最高容許濃度為109、mg/m3。濃度(mg/m3)癥狀停留時間0.01-0.03硫化氫的嗅覺感10最高容許濃度8小時70-150呼吸道及眼部刺激癥狀1-2小時200-300眼疾性刺激癥狀、肺水腫1小時500-760肺水腫、支氣管炎及肺炎、頭痛、頭暈、步態不穩、惡心、嘔吐、甚至死亡15-60分鐘1000意識喪失或死亡幾分鐘甚至瞬間死亡(點擊樣死亡)硫化氫中毒典型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分析一氧化碳(CO)有機物分解會產生一氧化碳(1)無色、無臭、無味、無刺激性;(2)比重比空氣小;(3)難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種有機溶劑(4)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為12.5%74.2%;(5)有毒,屬窒息10、性氣體。進入體內后主要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攜氧能力,而造成組織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濃度(ppm)癥狀停留時間50最高容許濃度8小時200輕度頭痛、不適3小時600頭痛、不適1小時輕度心悸30分鐘10002000站立不穩,蹣跚1.5小時混亂、惡心、頭痛2小時20005000昏迷、失去知覺30分鐘典型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甲烷(CH4)天然氣、沼氣、煤氣主要成分(1)在標準狀態下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2)比重比空氣小;(3)難溶于水,溶于醇、乙醚;(4)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為5.0%15.0%;(5)有機物在缺氧的情況下分解會產生11、甲烷。缺氧窒息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氧氣濃度為19.5%23.5%。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低于此范圍會對人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長期濃度過低,引起人體組織處于缺氧狀態,造成窒息死亡氧氣濃度(v/v)癥狀19.525.5%正常氧氣濃度,人工作正常1519%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費力1214%呼吸急促、脈搏加快、協調能力和感知判斷力降低1012%呼吸減弱,嘴唇發青810%神志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惡心、嘔吐68%超過8分鐘:100%死亡;超過6分鐘:50%死亡;4-5分鐘 有可能恢復46%停留40秒后昏暈、抽搐、呼吸停止,死亡典型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分析03PARTPART操作要點有限空間作業“十大安全12、操作要點”1、制定作業方案企業在進行作業前應對作業環境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安全措施,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并經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審核,負責人批準。方案中要明確有限空間作業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及其安全職責,并且在作業前,應當將有限空間作業方案和現場作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業人員。現場負責人應當監督作業人員按照方案進行作業準備。2、作業審批作業前,作業人員按照本企業制定的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履行審批手續,審批文件應存檔備案。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3、作業現場區域的管控在作業前,應封閉作業區域,保持有限空13、間出入口暢通并在出入口周邊顯著位置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有限空間作業“十大安全操作要點”4、安全隔離應當采取可靠的隔斷(隔離)措施,將可能危及作業安全的設施設備、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空間與作業地點隔開。5、清除及置換當有限空間內殘留有揮發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的物質時,需要使用水、水蒸氣、惰性氣體或新鮮空氣進行蒸煮、清洗、置換或吹掃。當使用前三類介質置換后,應進行充分通風,防止有限空間內缺氧。6、通風和檢測有限空間作業應當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在作業前,作業人員應先對有限空間進行充分通風。通風管應置于有限空間中下部,進行充分通風,且嚴禁用純氧進行通風。通風后,使用泵吸式14、氣體檢測報警儀檢測硫化氫、一氧化碳、氧含量、易燃易爆氣體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有限空間作業環境氣體濃度如不符合標準情況,應重復通風檢測程序,直至符合要求。有限空間作業“十大安全操作要點”7、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穿戴全身式安全帶,使用安全繩;當作業環境較為復雜,仍存在危險的情況下,應使用送風式長管呼吸器或鋼瓶式空氣呼吸器。8、作業與監護(1)作業前清點作業人員和工器具。(2)應采取通風措施,保持空氣流通,并且對作業場所中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連續監測。(3)監護者應堅守崗位,與作業者進行持續的溝通,全程進行持續監護,不得脫崗。(4)當作業者出現身體不適、氣體檢測報警儀報警等情況下,應15、及時停止作業,撤離作業場所。有限空間作業“十大安全操作要點”9、交叉作業存在交叉作業時,采取避免互相傷害的措施。10、作業結束有限空間作業結束后,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應當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撤離作業人員。注意事項:1、檢測的時間不得早于作業開始前30分鐘。2、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當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3、作業場所存在可燃性氣體、粉塵的,其電氣設施設備及照明燈具的防爆安全要求。04PARTPART安全管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作業空間的隔離有效的隔離是保證作業風險受控的前提。隔離按對象應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物料的隔離,一種是能量的隔離。1、常見的物料16、有效隔離方式有盲板、拆下一段管線等,這項工作中要特別注意閥門的不可靠性和隔離的全面性。閥門不可靠性表現在閥門有可能出現內漏,也不好判斷是否關到位,同時閥門的狀態很難保證在整個作業過程中不發生改變,存在人員誤操作的風險;隔離的全面性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盲板沒有加全、有漏加的情況,這就要求嚴格執行方案、嚴格執行盲板編號制表及作業許可多重確認制度,保證應加的盲板逐一落實。2、常見的需要隔離的能量主要是電和熱,與作業空間相關的電氣路線要有可靠的斷開,對于斷開的電氣部位要掛牌、上鎖,對于熱的隔離也是如此。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空間內氣體的檢測受限空間內的氣體檢測結果是識別作業風險及選擇防控措施最重要的依據。這17、項工作要注意3個方面的問題:1、取樣代表性:取樣科學設點、規范取樣,確保采出的氣體樣品最大限度地代表空間內氣體的狀態。2、取樣的時效性:取樣時間與人員進入空間的時間差盡可能縮短,在這段時間內空間的氣體狀態不應發生重大變化,如果有,應重新取樣分析。3、結果的執行力:對照檢測結果,嚴格執行判定標準,不違章指揮,不強制蠻干。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環境的準備1、通道準備: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風險的重要因素就是進出口受限,因此對進出通道的準備至關重要,設置并保證通道盡可能的便利,不但可能提高作業的效率,在應急救援工作中也顯得至關重要。2、照明準備:良好的照明是作業高效安全開展的重要保證,在使用安全電壓的前提下,18、保證良好的照明是前期工作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要特別注意順序問題,搭設照明設施常常是進入受限空間的第一步,要在其他工作準備就緒后開展。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環境的準備3、通風準備:強制通風與自然通風相比,可以有效降低空間內作業人員中毒窒息的風險,同時提升空間內空氣質量,對提升人員作業效率、延長作業時間有明顯的促進作用。這項工作中應注意空間內氣流路線的設計,如果氣體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成分或粉塵,應選擇防爆的通風設備。4、通信準備: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監護、監控、監管工作都很難落實到直接作業點,從應急的角度來講,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措施的難度也很大,因此可靠連續的通信十分必要,同時在空間內作業人員的通信設備根19、據實際情況考慮防爆、防塵等性能。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人員的準備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人員除常規安全教育外,應有針對性的教育,特別提醒他們對于進出人和物的登記、出現意外情況的應急處置與撤離等。在實際作業時,每一天第一個進入空間作業的人員應設置安全繩及救生三腳架等應急設施。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監護人的職責受限空間作業監護人較其他作業監護人責任更多,要求作業監護人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識。所以應當選派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強的崗位人員擔任,重點做好以下工作:1、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2、進出空間的人和物品登記核對;3、保持與空間內作業人員通信;4、作業過程中定時對空間20、內氣體狀態監測;5、配備應急裝備,作為應急處理及救援的第一人。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后作業結束后,應根據進出人和物品登記表檢查是否有遺留;如果進入通道并不立即關閉,應及時安裝規范的封閉器,防止無關人員誤入。嚴禁不審批開展作業。針對可能逸出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清淤、清污、維修等作業,嚴格履行審批手續,重點確認相應防護措施,確保作業現場有持續穩定的機械通風,并配備空氣呼吸器等個體防護裝備和應急裝備。在排查出的每個有限空間作業場所或設備附近設置清晰、醒目、規范的安全警示標識,標明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警示有限空間風險,嚴禁擅自進入和盲目施救。企業應該怎么做?全面辨識本企業有限空間掌握危險有害因素等基本情況,21、建立管理臺賬并報送屬地安全監管部門。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設置安全警示標識開展安全培訓,確保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熟知并嚴格落實有限空間作業有關規定,確保作業人員掌握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和應急救援方法。企業應該怎么做?加強應急演練,杜絕盲目施救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防護裝備,開展針對性的應急演練,提高有關人員對有限空間作業場所風險的認識,加強現場安全監護,發生意外進行科學施救,杜絕盲目施救。參加有限空間作業專題安全培訓制度管理企業要對有限空間進行識別,確定有限空間的數量、位置以及危險有害因素等基本情況,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并及時更新。長期存在風險的有限空間,需設置醒22、目的標志、標示。建立作業臺賬進行有限空間作業前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嚴格作業審批有限空間作業的工貿企業應當建立六項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1)安全責任制度(2)應急管理制度(3)審批制度(4)安全操作規程(5)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6)相關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建立管理制度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責任制度1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2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3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制度4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管理制度5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6有限空間辨識清單7有限空間管理臺賬8有限空間作業票9安全培訓記錄10有限空間專項應急預案11有限空間應急裝備、物資12制度管理作業安全要求必須嚴格實23、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1作業前,應當將有限空間作業方案和作業現場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業人員2采取可靠隔斷措施,將可能危及作業安全的設施設備、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空間與作業地點隔開3應當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4保持有限空間出入口暢通5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6作業前清點作業人員和工器具7作業人員與外部有可靠的通訊聯絡8監護人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并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9存在交叉作業時,采取避免互相傷害的措施10作業管理作業安全要求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責任制度,明確企業內部各有限空間作業時的負責人11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嚴防未經審批就盲24、目作業的行為12建立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規范作業過程安全管理13建立有限空間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應急救援人員安全培訓教育制度14建立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管理制度,有了應急救援的制度和預案,并事先進行應急演練15制定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讓員工知道如何做才是安全的16作業管理辨識有限空間,確定其數量、位置和危險有害因素,并建立管理臺賬,有變化的及時更新。評估作業環境,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作業方案,并經相關負責人批準。按照作業方案,明確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及其安全職責。將作業方案、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業人員25、,監督作業人員按照方案進行作業準備。采取可靠的隔離措施,將可能危及作業安全的設施設備、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空間與作業地點隔開。先對有限空間進行通風,再檢測氧氣、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有毒有害氣體等濃度,確保符合相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后,再開始作業。作業管理平時作業前有限空間作業正確施工流程14清空作業空間,利用盲板擋好進、出料孔,阻隔有毒氣源以及其他介質,屬地安監人員對盲板上鎖。765屬地安監人員打開人孔鎖,解除人孔警戒隔離,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封閉場地危害評估23通風換氣施工方、組織方、屬地方、安全監督方簽署作業許可,并共同完成“作業分析表”以及“受限空間作業許證”,根26、據檢測結果對作業環境危害狀況進行評估。打開人孔進行自然通風,一段時間后進行空氣檢測,確認作業空間內有毒氣體已排除干凈;隨后,在人孔口張貼警示標識并上鎖,禁止外人進入該空間。一是屬地方為防護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通風、檢測、照明、通訊、應急救援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呼吸防護用品。二是防護裝備以及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應妥善保管,并按規定定期進行檢驗、維護,以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4配備防護設備解除封閉56施工過程中,外部監護人須每隔15分鐘與施工人員進行溝通,每隔兩個小時對施工空間內的空氣進行復測,每次復測結果均作詳細記錄。溝通復測作業結束后,須施工方和監護人把票交給屬地安監人員,安監人員對人孔進行警27、戒隔離,再次上鎖,現場所有器具帶走。7結束工作作業管理作業時進入密閉場所作業前要制定詳細的作業方案,并且填報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經所在單位安全部門審核和單位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實施作業。確認可能發生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場所,在這些場所懸掛或張貼警示標志。工作內容:作業地點:作業單位:作業負責人:安全監護人:作業人員:作業時間:月 日 時 分至 月 日 時序號安全措施主要內容簽字1作業人員安全交底2氧氣濃度3有害氣體檢測4個人防護用品使用5照明措施6應急器材配備7現場監護8其他補充措施作業安全條件及現場確認作業負責人:年 月 日審批部門審核意見:審核人:年 月 日有限空間作業審批表(樣表)審批與檢查檢28、查項作業標準檢查結果文件審核開工前,施工單位須編報專項作業安全管控方案。內容包括:人員安排及崗位職責、安全施工操作規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護管理措施、應急救援保護措施等。作業或者監護人員應根據規定,持有效上崗作業證。每日開工作業前須進行崗前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施工單位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進出施工現場人員須進行登記,未經許可嚴禁擅自進入有限作業空間。人員防護及監護施工單位必須根據作業實際需要為施工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作業人員使用的工具必須確保安全可靠。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監護人員數量應能夠進行危急情況處理。施工單位現場應配備應急救援設備。一29、旦發生緊急情況,應立即啟動應急救預案。夜間作業,地面作業人員應穿戴高可視警示服。安全警示標志施工現場需進行隔離。在顯著位置設置安全標志和警示標識,內容至少包括: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危險因素、安全操作注意事項、急救措施,并應明確標識應急負責人及聯系方式。夜間實施作業,應在作業區域周邊顯著位置設置警示燈 安全操作作業人員班前不得喝酒,在禁止吸煙的區域不得吸煙,不應疲勞作業,不得在作業面上睡覺。“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使用純氧進行通風換氣。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檢測有限空間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嚴禁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檢測時,檢測人員應處于安全環境。做好檢測記錄,30、包括檢測時間、地點、氣體種類和檢測濃度等。夜間作業需加裝夜間示警照明設備;有限空間作業檢查表(樣表)審批與檢查審批與檢查一旦作業中斷超過30分鐘,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必須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中斷時作業結束后作業結束后,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應當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撤離作業人員。溝通復測1及時通知2請求支援3組織救援4封鎖場地5救援完成6 進行有限空間作業的施工人員發生中毒、窒息等危險后,外部監護人應按照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展開救援,切忌前赴后繼式施救。監護人及屬地安監人員成功救出被困施工人員,由等候旁邊的急救車將其送往附近醫院。屬地安監人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鎖,防止其他人員無31、故進入影響救援工作。外部監護人迅速將外部準備好的防護設施穿戴整齊先行實施救援。若施工人員仍有意識,監護人員可在外部直接傳遞通氣式呼吸器面罩,使其自救;若施工人員已失去意識,監護人帶面罩進入作業空間進行救援。監護人接到呼救信號后,及時發出警報,通過對講機向屬地安監人員請求支援。作業空間內施工人員發生中毒、窒息等危險,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自行及時通知外部監護人,或者外部監護人按時進行溝通復測,及時發現事故。施工過程中,外部監護人嚴格執行每隔十五分鐘與施工人員溝通一次,每隔兩個小時對施工空間內的空氣進行復測。施救程序培訓管理告知員工: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讓員工學習: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教會員工: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措施教會員工:正確使用檢測儀器、勞動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