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裝配式”助力濟南超算中心科技園項目工程應用成果報告(4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01386
2024-03-19
44頁
420.54MB
1、“BIM+裝配式”助力超算速度,濟南超算中心科技園項目一期工程,工程概況,工程概況工程特點,1,視頻介紹,工程概況,濟南超算中心科技園項目位于歷城區彩石片區。地下一層(不含架空層),地上七層,局部三層。建筑高度45.2m(室外地坪至結構頂板標高),總建筑面積104740.96,其中地下面積17407.90,地上面積87333.06。地基采用強夯處理方法,結構形式為鋼框架支撐結構形式。總工期僅為108天,工期緊,任務重。,工程概況,總工期108天,工程難點,PROJECT CHARACTERRISTICS,工期緊迫,108天,設計難度大、易出現錯漏碰缺。,地基承載力較低且存在濕陷性黃土,現狀地表2、標高較低。,設計處在方案階段,設計前期條件不足,高性能機房、屏蔽機房、電池室等專項設計滯后。,。,我們進行思路創新,變被動為主動,協同圖審專家,深入設計過程,從施工角度出發,進行設計方案的優化。并且以BIM為載體,實現了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專業深化設計、圖審協同作業,大大節省了設計及技術準備時間。,超算中心項目方案專家評審,1)將原方案設計的土方回填,部分變更為架空層,將回填土由5m降至2m,減少土方回填約86460m,減少了強夯次數。,強夯地基,設置架空層,簡,簡,2)將原設計方案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變更為鋼結構。,鋼結構施工,3)將原設計方案的砌體墻變更為輕質隔墻,工廠化預制,無需現場切割,3、且能夠實現免抹灰,從而有效加快施工進度。,輕質隔墻施工,簡,簡,4)將原設計方案的石材幕墻變更為鋁板、玻璃幕墻,從而實現框架式幕墻裝配式施工,加快幕墻的施工進度。,BIM應用,2,BIM流程設計階段應用施工階段應用,工程特點,PROJECT CHARACTERRISTICS,標準玻璃單元板塊(2180塊)分格大,板塊重,吊裝困難。,單元板塊重,鋁板標準板塊(960塊)重約1800kg,底部石材板塊(212塊)重約2.1噸。,工程任務重,外立面幕墻面積超過十萬平米,屋面鋁板及格柵5000余平米。,設計任務重,初始設計僅有初始方案,需要短時間內完成方案及深化設計。,幕墻施工時間僅有 28天,28天4、完成如此多的工作量,現場的操作空間也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們想到了“轉移”,將場內工作轉移至場外,現場轉移至工廠;將幕墻劃分為一個個單元,工廠加工,現場吊裝。,移,移,本項目造型柱原方案均為30mm厚黃金麻石材,考慮到工期緊,石材供貨周期長,易破損等因素,按照原方案不可能完成施工任務。為了能夠按時完成項目建設,我們主動參與到設計過程當中,以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為根本出發點,優化設計方案,將一層以上的石材改為仿石材鋁板,不僅保證了效果及工期還降低了鋼結構承載力要求。,黃金麻石材,仿石材鋁板,仿石材鋁板,黃金麻石材,效果對比,移,玻璃幕墻系統采用上下插接,左右對接的單元形式,為方便吊裝調整,采用三維可5、調掛件與主體連接,并利用 BIM模擬掛件細節,確保設計可行性。,上下單元插接,三維可調掛件,模,仿石材鋁板幕墻系統骨架采用鋼材,每個單元采用四個掛件,四個鋼插芯進行掛接固定,掛件能夠進行前后調節和上下調節,配合槽式埋件可以實現左右調節。利用 BIM模擬掛件調節,確保方案行之有效。,單元模型,掛件模型,現場掛件,模,將BIM模型導入結構計算軟件,精確計算單元在拼裝、運輸、吊裝等狀態下的剛度和穩定性。,算,利用BIM軟件進行網格優化,即保證外觀效果又保證單元劃分的合理性。,優,利用Navisworks軟件對幕墻模型和主體鋼結構、機電模型等進行協同設計提前排除“錯漏碰缺”問題,深化預留洞口及相關節點6、形式,避免了返工,節約了工期。,協,利用BIM模型生成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施工圖紙。并輔助審圖過程,做到了邊出邊審,大大縮短了審圖時間。,輔,利用參數化軟件從BIM模型導出 板材、型材、鋼材等材料的精確工程量,作為材料招標、商務預算、現場施工的依據。,計,參數化建模,型材明細表,數控加工文件,加工圖紙,從BIM模型自動生成板材、型材等構件的加工圖、明細表及數控加工文件用于生產單元體,比傳統出圖方式節省3個月以上。,生,BIM單元模型 導出型材零件模型 輸入機床 自動加工 組框 單元體,BIM單元模型,型材加工,單元組裝,打膠密封,現場吊裝,數控編程及模擬,產,自動打孔,自動換刀,智,采用“7、互聯網+BIM”的管理方式和標準物料跟蹤流程對材料進行科學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避免了材料混亂和浪費。,智,為確保單元板塊的整體性及順直度,制作標準模架,進行場外預拼裝,并通過BIM軟件模擬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標,通過BIM軟件模擬和優化鋼架的組裝過程,制作加工胎架,是單元實現標準化生產。,標,參數化提取定位坐標,定位坐標文件,現場放線定位,坐標導入全站儀,吊裝過程復核,吊裝,快,利用放線機器人實現智能取點,自動跟蹤,標高測量,位置測量,一氣呵成。,施工樣板是確保工程質量不可或缺的環節,利用BIM模型優化樣板方案,做到了BIM為樣板引路,樣板為工程引路。簡化了認樣過程,節約了認樣時間。,引8、,BIM的可視化交底讓設計細節分毫畢現,實現了前端設計層、施工管理層、現場執行層的信息傳遞,一通到底,提高了信息的傳遞效率和準確性。,一級技術交底,二級技術交底,三級技術交底,通,BIM三維可視化溝通,能夠直觀的展示建筑的形態和構造,所見即所得,使溝通準確高效。,移動端可以實時查看BIM模型,提高施工效率。,準,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樣板進行現場掃描,通過對標準模型與點云模型對比分析,導出兩者的誤差分析報告,得到最大偏差值及位置,找出減小偏差的方法,為工程大面積施工指明方向。,準,使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已安裝完成的幕墻進行掃描,以光的速度得到點云數據,然后將點云導入Geomagic Control9、,對比分析與BIM模型的偏差,根據分析報告對偏差大的位置的單元進行微調,確保達到最精確的立面。,光,其它應用,3,運用BIM技術進行臨建設施模擬優化,通過BIM模型,精確模擬臨建位置,道路設施、能源部署、車輛通行、機械布局等,確保各種設施的最優分布。,臨建設計,模擬圖片與實景圖片對比,場地布置,綜合考慮主樓的結構形式以及現場施工環境,結合緊迫的施工工期要求,突破施工紅線,從外部借用土地,在東、西場區外占用3萬余平米的土地作為鋼構件堆放場地。引入區塊鏈概念,通過BIM模擬大型機械的行走路線及工況,實現構件預加工、場內運輸、吊裝的完美配合,確保了施工進度和有序吊裝。,鋼結構施工場地布置,施工場地布10、置,為確保施工方案的有效執行,采用BIM進行了可視化施工模擬,精確推敲施工的各個環節。采用“東西向對稱,內外環同步,網格形分區,多點位布局,放射狀吊運,拉鏈式收口”的施工技術進行施工。,可視化施工模擬,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安裝速度。40天完成2.6萬噸鋼結構的吊裝作業,日平均完成量650噸。鋼結構安裝工期明顯縮短,有利于其他后續專業的提前穿插施工,為同類型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鑒經驗。,鋼結構施工模擬,通過該施工技術的運用,縮短了施工工期、確保了安裝精度、減少了現場施工作業工作量和工期占用,同時減少了焊接環境污染,助推力綠色施工目標的實現。,裝配式機房,通過BIM技術,對機電專業管線進行精確建11、模,將管線分類、分層、集中、成排綜合排布,結合結構受力及管線承載要求,創造性的采用組合裝配式支架,各種零部件任意組合,形成符合現場要求的支架形式,保證了工期和質量。,支架現場拼裝,BIM建模,采用裝配式支架,應用總結,4,BIM應用點及益處BIM應用總結人才培養技術推廣及創新,BIM實施要從解決問題角度出發,不能為了用BIM而做BIM,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BIM模型越簡單越好,1,3,2,注重關鍵環節BIM應用,項目班子以及勞務工人BIM應用效果最明顯。,BIM越早介入,價值越大;在方案設計階段和現場布置階段價值尤為明顯。,BIM實施是隨著工程進展不斷完善深入的過程,6,5,4,BIM應用總結,現在只是BIM的初級階段,未來是BIM與人工智能深度結合,成為智能建造,無人建造的數據基礎。,THANKS,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