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路基工程水泥改良土場拌、填筑、養護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1848
2024-03-19
9頁
72.51KB
1、新建鐵路路基工程水泥改良土場拌、填筑、養護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xx鐵路xx雙線(xx段)路基工程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適用于xx鐵路xx雙線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2、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3技術要求在進行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前,應選取有代表性的地段作為試驗段,進行水泥改良、攤鋪壓實工藝試驗,確定各項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4.1.1施工準備按照審核無誤的斷面設計尺寸及時做好施工測量放樣工作,及時下發技術交底,并對取土場料源進行取樣檢測,填筑時對運至現場的填料進行抽樣檢測。測量放樣用全站儀放出控制點后用經緯儀每10m設一加密點根據中樁及攤鋪寬度每側加50cm定出填層邊線標示樁,把層厚或高程在標示樁上標出來作為施工控制標準。改良土場拌改良土拌合料在3、拌制場集中進行拌制,用輸送機把粉碎土運至攪拌設備的料艙內,用泵把石灰泵入粉料倉內,進行配料拌制。拌制后含灰量均勻,并定時在出料口檢測摻灰比,含灰量偏差控制在-0.5%1%內,否則應做適當調整。改良土拌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如土的天然含水率距離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正在廠拌設備拌制時,將水程霧狀均勻地噴入改良土中拌制均勻,如土的天然含水率距離最佳含水量差距較大時考慮在取土場灌水燜土。如土料的天然含水率過大,事先進行適度的晾曬或者加入適量的磨細生石灰對降低含水量效果較好。改良土運輸采用大噸位自卸車運輸。并保證足夠的運輸車輛,確保攤鋪機能夠不間斷的連續攤鋪。拌制好的拌合料應盡快運送到鋪砌現場。拌合4、料在運輸的過程中應覆蓋,減少水分損失,運料汽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汽車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填料攤鋪采用攤鋪機鋪筑。攤鋪時以日進度需要量和攪拌設備的產量為度,合理計算卸料的需要量。每層的攤鋪厚度應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嚴格控制。攤鋪時,應根據攤鋪機的能力及拌制場的拌制能力配置運輸車輛,使攤鋪機的攤鋪作業能夠不間斷連續進行。如作業區段較長,攪拌設備拌制能力較大,可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作業(兩臺攤鋪機的間距10m左右)一次性全斷面攤鋪。振動碾壓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沿線路縱向進行,按照試驗段確定的壓實參數控制壓實速度和壓實遍數。壓實順序按照先靜5、壓后弱振、再強振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各種壓路機的最大碾壓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km/h。各區段交接處,應相互重疊壓實。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邊部多碾壓23遍。橫向輪跡重疊不少于40cm,前后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不小于2.0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處錯開不少于3m,做到無漏壓,無死角。要重視對預埋管線等結構周圍的填料攤鋪整形和碾壓。壓路機在構造物的接頭處不能靠近壓實時,要采用小型壓實機具壓實。預埋管線等結構的施工與路基工程同步實施。并對各類與路基同步施工的結構物制訂有針對性和詳細的作業指導書并加強檢查與檢測,確保路基表層及路基同步施工的結構物的施工質量和安全。養護當一層填6、筑合格后,若不能立即鋪筑上層的或暴露于表層的改良土必須保濕養護。如果隨即在其上面進行下一層的施工,可以不進行特別的養護。養護可采用灑水或用草袋覆蓋養的方法,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d。養護期間要保持層面濕潤,除灑水車外不準任何車輛通行。當改良土分層施工時,下層檢驗如壓實度、平整度等指標合格后,上層填土能連續施工時,可留置專門的凝結期。4.2工藝流程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藝流程圖如下:測量放樣拌合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區段拌合運輸攤鋪碾壓夯實修整養護檢驗合格,填筑下層不合格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5.施工要求 5.1填筑前應按設計提供的配合比進行室內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配合比應保證混合料的無側限抗壓7、強度能達到設計要求。5.2水泥改良時,摻入水泥的初凝時間應大于3小時,終凝時間宜大于6小時。5.3水泥改良土應保持良好的養生,養生時間不少于7天。當改良土分層施工時,下層碾壓合格后,可以立即填筑下一層改良土,不需專門的養生期。5.4水泥改良土施工應做好場地的臨時排水和防雨措施,嚴禁雨天作業,避免低溫施工、人為停工。確需停工時,必須做好養生,防止水分流失。6、勞動力組織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試驗段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每個工作面配備勞動力如下: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技術員22領工員23汽車駕駛員、普工404車輛協調員17.材料要8、求7.1水泥改良土用的原材料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相應試驗。7.2對初步確定使用的混合料,應進行重型擊實試驗,計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進行7d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7.3水泥改良土應色澤均勻,無灰條、灰團。8設備機具配置每個工作面配置機械數量: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數量備注1攤鋪機12推土機13自卸汽車15t54壓路機18t1 5平地機 19質量控制及檢驗9.1、 路基壓實質量及檢測應符合表9.11或表9.12的規定。9.2、 水泥改良土路基外形尺寸應符合表9.2-1的規定。9.3、 無側限抗壓強度在攤鋪后碾壓前取樣,不拌和不加水,直接按現場密度制樣,在保濕條件下9、養生7天,再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表9.1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壓實質量控制標準填料壓實標準細粒土粗粒土碎石土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A、B、C(不含細粒土、粉砂及易風化軟質巖)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數K30(MPa/m)90110130每填高約0.9m,100m范圍內檢測4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中間2點。壓實系數K0.90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2點,中間2點。孔隙率n31%31%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2點,中間2點。表9.12 基床底層壓實質量控制標準填料壓實標準細粒土粗粒土碎石土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A、B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數K30(M10、Pa/m)110130150每填高約0.9m,100m范圍內檢測4點,距路基邊2m處左右各1點,中間2點。壓實系數K0.95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2點,中間2點。孔隙率n28%28%每層沿縱向每100m檢測6點,距路基邊1m處左右各2點,中間2點。表9.2-1 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1頂面高程50mm2中線至邊緣距離50mm3寬度設計值4橫坡0.5%5平整度15mm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10.1.2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10.1.3為保證施工11、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10.1.4在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中,制訂合理的作業程序和機械車輛走行路線,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確保協調、安全施工。10.1.5水泥作業人員和長期在水泥作業區域的人員,應按勞動保護規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使用相應的勞保用具,避免因長期直接接觸水泥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10.2環保要求10.2.1建立環境保護體系、落實環境保護的各種責任制;10.2.2規范施工現場的場容,保持作業環境的整潔衛生;10.2.3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消除或減少施工污染;10.2.4在距離居民生活區較近的施工現場,須建立必要的噪聲控制設施,如隔聲屏障等。減少因施工對周圍居民環境的影響。10.2.5在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過程中嚴格管理程序和操作方法,增強環保意識,把施工各環節的污染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