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橋涵工程框架防水層及沉降縫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1849
2024-03-19
13頁
788.82KB
1、新建鐵路橋涵工程框架防水層及沉降縫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編制依據.12.適用范圍.13.施工前的準備.14.技術要求.25.框架橋涵防水層施工工藝及方法.25.1箱身頂板防水層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2防水卷材施工的關鍵步驟3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3基層處理劑的涂刷3防水卷材鋪貼的方法及要求4防水卷材施工要求4保護層施工4特殊部位防水處理55.2箱身側面防水層6防水涂料施工要求66.框架橋涵沉降縫施工方法.66.1基礎部分.76.2沉降縫防水的構造形式7止水帶施工工藝流程7止水帶施工2、方法8止水帶施工步驟8止水帶常用的固定方法8止水帶施工注意事項9框架橋涵防水層及沉降縫施工作業指導書1.編制依據xxx客站x標橋涵施工圖說明、鋼筋混凝土框架橋涵(x樞(施)橋參02)、鋼筋混凝土框架涵(x樞(施)橋參03)、鐵路橋涵施工規范(TB102032002)、客貨共線鐵路橋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32008)、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等。2.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x客站綜合()標段范圍內框架橋涵防水層及沉降縫施工。3.施工前的準備(1)防水工作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掌握施工中的細部構造及有關技術要求,并應編制防水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2)技術主管應向作業班組進行技術交底3、。內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順序、施工工藝、構造層次,節點設防方法、增強部位及做法、工程質量標準、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成品保護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項。(3)防水層所用的材料應有材料質量證明文件,并經指定的質量部門認證,確保其質量符合技術要求。進場材料應按規定抽樣復驗,提出實驗報告,嚴禁在工程中用不合格的產品;(4)準備好熬制或拌合膠粘劑、運輸防水材料、涂刷膠結劑,嵌填密封材料、鋪展卷材、清掃基層等施工操作中各種必須的工具、用具、機械以及安全設施、滅火器材;(5)檢查找平層的質量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6)檢查找平層含水量是否滿足鋪貼卷材的要求:將1塑料薄膜(或卷材)在太陽(白天)下鋪放與找平層上,344、h后,掀起塑料薄膜(或卷材)檢查五水印,即可進行防水卷材的施工。4.技術要求(1)防水卷材粘貼密實,表面平整,無歪斜、無褶皺、鼓泡、接口不嚴或邊緣翹起現象(2)為保證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施工質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鋪裝面基層必須平整、干凈、濕潤、無凹凸、無不平浮灰、油污、蜂窩及麻面。(3)框架橋涵沉降縫端面應豎直、平整、上下不得應有交錯,填料應填塞密實,保證不出現間斷、空鼓和漏水現象。5. 框架橋涵防水層施工工藝及方法5.1箱身頂板防水層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框架橋涵箱身頂面的防水采用防水卷材,其結構示意圖:施工工藝流程:基層表面清理砂漿找平涂刷粘結劑定位、彈線、試鋪鋪貼卷材收頭處理、節點密封清5、理、檢查、修整保護層施工。5.1.1防水卷材施工的關鍵步驟(1)防水卷材施工時,其關鍵是基層必須有足夠的排水坡度,并且干凈、干燥;(2)搭接縫必須耐久、可靠,在合理年限內不得脫開;(3)施工鋪貼時松緊適度,高分子防水卷材后期收縮大,鋪時必須松而不皺,由于防水卷材溫度性強,必須拉緊鋪貼;(4)卷材端頭(包括與脫膜結合處)的固定和密封必須牢固嚴密。5.1.2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鋪砂漿前,基層表面應清掃干凈并灑水濕潤,按2%的坡度采用M10水泥砂漿找坡,待砂漿稍收水后,用抹子抹平壓實壓光。5.1.3基層處理劑的涂刷鋪貼防水卷材前要檢查找平層的質量和干燥程度并加以清掃,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粘結劑涂刷要薄6、而均勻,不得有空白、麻點、氣泡。粘結劑涂刷的注意事項:(1)施工時應將已配置好的和分桶包裝的各組分按配合比攪拌均勻;(2)一次噴、涂面積,根據基層粘結劑干燥時間的長短和施工進度的快慢來決定。面積過大,來不及鋪貼卷材,時間過長易被風沙塵土污染或露水打濕,面積過小,影響下道工序的進行,拖延工期。(3)粘結劑涂刷后宜在當天鋪完防水層5.1.4防水卷材鋪貼的方法及要求(1)鋪貼方向:卷材的鋪貼方向根據箱頂坡度來確定,由于框架橋涵箱頂采用2%的“人”字坡,卷材鋪貼應平行于橋涵軸線(2)施工順序:鋪貼應按從底到高、從下往上進行施工。(3)搭接方法及寬度要求:防水卷材鋪貼采用整副卷材,搭接寬度不小于8cm。7、防水卷材施工要求(1)為保證質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鋪裝面基層必須平整、干凈、濕潤、無凹凸、無不平浮灰、油污、蜂窩及麻面。(2)準備好防水卷材,黏結劑、圓形防水材料攪合桶、220V電源、手槍式攪拌器、量具、刮板等。(3)防水卷材的搭接厚度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為1.5mm,前后兩次的涂層應接好茬。(4)對鋪貼好的防水卷材應做好成品保護。5.1.6保護層施工保護層采用C40細石纖維混凝土,可以采用聚丙烯纖維網或聚丙烯腈纖維拌合混凝土。保護層纖維混凝土指標及所有材料的規格、質量、性能等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設計要求時符合客貨共線橋梁防水體系(通橋20068061)規定,纖維混凝土材料:8、水泥采用強度等級4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粒徑小于1mm,碎石粒徑不大于10mm,聚丙烯纖維網及聚丙烯腈纖維在混凝土中摻和量1.8kg/m及1.0kg/m3。保護層纖維混凝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纖維混凝土采用強制攪拌,施工時將各種材料同時倒入強制拌合機中拌和,攪拌時間不得少于3min。(2)將混合均勻的纖維混凝土均勻鋪設在防水層上,使用平板振搗器進行輕緩振搗,振搗時間應達20s左右,直到無可見孔洞為止。(3)抹面應在混凝土接近初凝時進行,抹面工具表面應光滑以免帶出纖維。(4)保護層制作完成后,應采用覆蓋措施保持其表面潮濕。常溫自然養護時,當環境相對濕度小于60%時保濕養護應不小于28d9、,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保濕養護應不小于14d。(5)保護層應按箱頂縱向每隔4m設置一道寬約10mm,深約20mm的橫向斷縫,當保護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時,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將斷縫填實、填滿,并不得污染保護層。(6)纖維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和頂面流水坡應符合設計要求,表面應平整,排水應暢通。5.1.7特殊部位防水處理框架頂板邊角處防水采用防水涂料封邊,涂料封邊寬度不小于80mm。5.2箱身側面防水層框架橋涵側面防水是在凝固后的圬工表面涂兩層單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外側填筑1520cm厚不透水土壤保護層,其結構示意圖如下:另一種箱身側面防水是采用混凝土護壁上涂刷防水涂料做防水,防10、水涂料的外側不在設不透水土壤,施工前應保證混凝土護臂表面平整、無凹凸、蜂窩、麻面。5.2.1防水涂料施工要求(1)為保證質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鋪裝面基層必須平整、干凈、濕潤、無凹凸、無不平浮灰、油污、蜂窩及麻面;(2)防水涂料必須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進行配比,防水涂料應攪拌均勻,每次攪拌以30kg為宜,攪拌時間約35分鐘,砂粒徑2040cm為宜;(3)聚氨酯防水涂料課選用噴涂或刮涂的施工方式。厚度月2mm,應分兩次噴涂均勻,噴涂后應隨即噴灑砂一層;6.框架橋涵沉降縫施工方法沉降縫的施工,要做到是沉降縫兩邊的構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嚴密防止水分滲透,故沉降縫必須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6.1基礎11、部分為避免結構物不均勻沉陷,按照設計要求在基礎墊層設置寬度3cm沉降縫,施工時嵌入厚度為3mm的塑料泡沫板。6.2沉降縫防水的構造形式箱身沉降縫設計寬度是3cm,采用橡膠止水帶止水,箱身內側采用聚苯乙烯硬質泡沫板嵌縫,外側采用遇水膨脹橡膠和彈性密封膏嵌縫。沉降縫防水構造形式如下圖:6.2.1止水帶施工工藝流程止水帶施工包括加工鋼筋卡,固定鋼筋卡、固定止水帶等環節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所示:施工準備安裝鋼筋卡固定止水帶澆筑箱體混凝土結束(1)橡膠止水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部分或全部澆埋進混凝土中。(2)在澆筑混凝土以前要先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接頭部分粘接緊固,再以適當的力充分澆搗,震蕩混凝土定位12、止水帶,使其與混凝土良好結合,以免影響止水效果。6.2.2止水帶施工方法(1)橡膠止水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部分或全部澆埋進混凝土中。(2)在澆筑混凝土以前要先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接頭部分粘接緊固,再以適當的力充分澆搗,震蕩混凝土定位止水帶,使其與混凝土良好結合,以免影響止水效果。6.2.3止水帶施工步驟(1)立模、安裝鋼筋卡;(2)安置橡膠止水帶;(3)澆筑一側混凝土;(4)拆模;(5)拉直止水帶并安裝遇水膨脹橡膠及聚苯乙烯硬質泡沫板,另一側固定;(6)立模澆筑另一側混凝土;(7)嵌入彈性密封膏。6.2.4止水帶常用的固定方法止水帶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三種:6.2.5止水帶施工注意事項在施工13、過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有許多夾角石子和銳刃的鋼筋,所以在澆筑和定位止水帶時,應注意澆搗的沖擊力,以免由于力量過大而刺破橡膠止水帶。如發現有破裂現象應及時修補,否則在接縫變形和受水壓時橡膠止水帶所能抵抗外力就會大幅度降低。具體注意事項如下:(1)在定位橡膠止水帶時,一定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讓止水帶翻液、扭結、如發現有扭結不展現象應及時進行調整。(2)在固定止水帶時,只能在止水帶的容許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損壞本體部分,并應防止止水帶偏移,以免單側縮短,影響止水效果。(3)在混凝土澆搗時,還必須充分震蕩,以免止水帶和混凝土結合不良影響止水效果。(4)止水帶接頭必須粘結良好,一般采用熱硫化的連接方法,不加任何處理的所謂“搭接”是不容許的。(5)止水帶接頭處應重疊打劫后在粘接固定,沿沉降縫形成閉合環路,其間不得有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