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信工程ECI光傳輸設備檢修程序、風險控制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1928
2024-03-20
11頁
139.83KB
1、光纖通信工程ECI光傳輸設備檢修程序、風險控制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ECI光傳輸設備檢修標準化作業指導書1 范圍本標準化作業指導書規定了ECI光傳輸設備檢修標準化作業的檢修前準備、檢修程序與作業規范、風險分析與預防控制措施、報告與記錄等內容。本標準化作業指導書適用于ECI光傳輸設備檢修標準化作業。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DL/T 547-2、2012 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Q/GDW 721-2012 通信現場標準化作業規范Q/GDW 760-2012 通信運行方式管理規定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化作業指導書。3.1 通信檢修作業通信檢修作業是指對通信線路、通信設備、通信電源、網絡管理系統等進行檢查、檢修及數據配置,需要進行設備硬件操作和數據配置操作,通常會改變設備、網絡運行狀態。4 檢修前準備4.1 準備工作安排根據工作安排合理開展準備工作,見表1。表1準備工作安排序號內容標準備注1準備好施工所需工器具與儀器儀表、備品備件與相關材料、相關圖紙及相關技術資料儀器儀表、工器具應試驗合格,滿足本次施工的要求,材料應齊3、全,圖紙及資料應符合現場實際情況。2根據本次作業內容和性質確定好檢修人員,并組織學習本指導書要求所有工作人員都明確本次工作的作業內容、進度要求、作業標準及安全注意事項。 4.2 勞動組織及人員要求4.2.1 勞動組織勞動組織明確了工作所需人員類別、人員職責和作業人員數量,見表2。表2勞動組織序號人員類別職責作業人數1工作負責人1)正確安全地組織工作;2)負責檢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是否符合現場實際條 件,必要時予以補充;3)工作前對工作班成員進行危險點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并確認每一個工作班成員都已知曉;4)嚴格執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5)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執行現場安全措4、施;6)工作班成員精神狀態是否良好,變動是否合適。1人2工作班成員調試、維修、故障處理ECI光傳輸設備,確保檢修工藝質量。遵守Q/GDW 1799.1-2013 安全工作規程,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執行現場安全措施。1人或多人 4.2.2 人員要求人員要求明確了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工作人員的資格包括作業技能、安全資質和特殊工種資質等要求,見表3。表3人員要求序號內容備注1現場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良好,著裝符合要求。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基本掌握本專業作業技能及相關知識,并經考試合格。3熟悉ECI光傳輸設備,掌握設備有關技術標準要求,持有通信專業上崗證書。4新參加電氣工作5、的人員、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管理人員、臨時工等) ,應經過安全知識教育后,并經考試合格方可下現場參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單獨工作。5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6練掌握工器具、儀器儀表及其工作原理。 4.3 備品備件與材料根據設備型號和檢修項目,確定所需的備品備件與材料,見表4。表4備品備件與材料序號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XDM-1000型設備光接口板SIO 16/2B、SIO /&4B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2XDM-1000型設備以太網板MCS 10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3XDM-1000型設備2M板PIO2/8 4H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4XDM-16、000型設備主控板XMCP-B套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5XDM-1000型設備高階鏈路交叉板HLXC768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6XDM-500型設備光接口板SIO16-2B、SIO16M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7XDM-500型設備以太網板EIS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8XDM-500型設備2M板PIO2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9XDM-500型設備主控板MECP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10XDM-100型設備光接口板SIM4_2套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11XDM-100型設備以太網板EISM-208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12XDM-100型設備2M板PI7、M2_21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13XDM-100型設備主控板MXC-100個1根據檢修項目準備相應板卡14XDM-100型設備接口板ECV15衰耗器5dB、 10dB個216尾纖SC/FC-5M、 LC/FC-5M根2 4.4 工器具與儀器儀表工器具與儀器儀表主要包括專用工具、常用工器具、儀器儀表、電源設施等,見表5。表5工器具與儀器儀表序號名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用途1光纖跳線FC/PC-FC/PC-5m條2在進行一些光接口光功率測試時,需要在ODF側進行測量,這時可以使用光纖跳線進行轉接。2標簽打印機臺1用于打印線纜、端口標識。3一字螺絲刀套1用于設備板卡的拆裝等。4十字螺絲刀套1用8、于設備板卡的拆裝等。5活動扳手把1用于拆裝設備組裝件等。6斜口鉗把1用于線纜、扎帶等檢修材料的剪切。7尖嘴鉗把1用于設備板卡拆裝、線纜、扎帶剪切的輔助工具。8老虎鉗把1用于拆裝設備組裝件及較粗線纜剪切等。9剝線鉗把1用于制做較細電線電纜接頭。10壓線鉗把1用于線纜接頭的壓接。11卡線鉗把1用于拆除、卡接音頻線纜。12防靜電手環個1用于設備板卡的拆裝等,防止靜電損壞板卡。13試驗話機部1用于電話業務測試。14紅外測溫儀個1用于測量設備及空開溫度。15電源接線板220VAC個1用于為檢修工器具提供工作電源。16應急燈臺1用于檢修作業現場故障照明。17光源/光功率計個1該儀表應用在光接口實際接收光功9、率測試、光接口接收靈敏度測試、光接口過載光功率等測試中。18萬用表個1該儀表應用在電源調試過程中,可以進行電壓、電阻、電流強度和線纜通斷測試。192M誤碼儀臺1該儀表用于2M誤碼測試。20以太網測試儀臺1用于FE、GE接口傳輸流量、丟包率性能測試。21可調衰減器個1該器件應用在光接口過載光功率測試等測試項目。22便攜式計算機臺1安裝ZXONM E300網管,應用在單站調試過程中;另外便攜式計算機還可以應用在以太網指標的測試中。232M線纜安裝組合工具2M套1用于2M線纜制作。 4.5 技術資料技術資料主要包括現場使用的圖紙、出廠說明書、檢修記錄等,見表6。表6技術資料序號名稱備注1ECI XD10、M-1000設備中文手冊2ECI XDM-500設備中文手冊3ECI XDM-100設備中文手冊4ODF光纖配線架表5DDF數字配線架表6ECI光傳輸設備時隙分配表 4.6 風險分析與預防控制措施工作負責人組織工作班成員對作業流程各環節進行風險分析,制定預防控制措施。5 檢修程序與作業規范按照檢修作業流程,明確每一工作步驟的工作規范和質量要求等內容,見表8。表8檢修程序與作業規范序號作業步驟責任人工作規范和質量要求風險描述預防控制措施01辦理開工許可工作負責人工作票負責人會同工作票許可人檢查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經現場核查無誤后,與工作票許可人辦理工作票許可手續。工作負責人帶領進入11、作業現場并在工作現場向所有工作人員詳細交待作業任務、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項、設備狀態及人員分工,全體工作人員應明確作業范圍、進度要求等內容,并在工作票上簽字。未經通信調度批準中斷通信電路風險工作開始前需要向通信調度進行申請核準。未經許可中斷保護和安穩業務電路風險工作開始前向變電站運行人員(工作票許可人)確認保護和安穩業務已退出。02接取檢修電源工作班成員檢修電源(主要是儀器儀表使用)必須接在帶有漏電保護的電源插座上,插座電源的獲取可來自檢修專用電源或墻壁插座。接取電源前應先驗電,用萬用表確認電源電壓等級和電源類型無誤后,方可接入。03初步判斷故障點工作班成員核對告警、性能事件、業務流向,初步判12、斷故障點范圍。04定位故障 工作班成員 故障定位關鍵是將故障點準確地定位到單站。故障定位的一般原則可總結為:先外部,后內部;先網絡,后網元;先高級,后低級。常見方法有觀察分析法、環回測試法、復位法、替換法、配置數據分析法、更改配置法、儀表測試法以及經驗處理法。處理步驟:“一分析,二環回,三換板”。當故障發生時,首先通過對告警、性能事件、業務流向的分析,初步判斷故障點范圍;然后,通過逐段環回,排除外部故障或將故障定位到單個網元,以至電路板;最后,更換引起故障的電路板,排除故障。05更換故障板卡工作負責人更換該板,并檢查新板卡運行告警指示。告警指示正常后對新板卡進行測試,確認運行業務工作正常。作業13、時應佩戴防靜電手腕。插拔板件時注意根據軌道插拔板件,避免將設備背板頂針插歪,造成板件接觸不良。新增光板卡應進行光功率和光靈敏度測試,新增2M板上應進行2M誤碼測試。誤改動單元盤內開關風險不隨意更改單元盤的軟硬件設置,以防造成某些功能被屏蔽。如電路位置有改動,應及時更換標識。互換不同型號單元板、接頭、配件等風險進行單元板、接頭、配件等更換時注意核準型號。激光源人身傷害風險不將把有光信號或斷裂的光纖末端,或未蓋保護帽的連接器指向眼睛,以免造成設備的激光源傷害眼睛。非正常拔插損壞板卡風險插拔板件時注意根據軌道插拔板件,避免將設備背板頂針插歪,造成板件接觸不良。工作中應使用絕緣工具并戴手套,插拔故障板14、卡時應戴好防靜電手環,防止人身靜電損壞運行板上。06處理光口故障工作班成員檢查板卡告警指示,并測試光板接收光功率。查看光纖物理連接、光衰、收光光功率及靈敏度是否在正常的范圍內。光配法蘭及接頭緊固,無松動。依據光傳輸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檢修項目與工藝,更換光纖、光衰、光棒或光板,使收發光功率符合運行條件。更換光棒或光板,應佩戴防靜電手腕。光板損害風險使用OTDR測試光纖前,需要確認已將對端設備斷開,防止OTDR輸出興功率過高損壞對端光板。進行光口硬環回時,不能直接將光口用尾纖短接,需要添加合適的光衰減器,以免造成光盤損壞。互換不同型號單元板、接頭、配件等風險進行單元板、接頭、配件等更換時注意核準型號15、。激光源人身傷害風險不將把有光信號或斷裂的光纖末端,或未蓋保護帽的連接器指向眼睛,以免造成設備的激光源傷害眼睛。拔錯電纜風險插拔電纜前仔細核對電纜資料,注意標簽標識或不熟悉系統情況及設備接線,確認無誤后方可操作。07新增/更換板卡工作班成員新增或更換板卡。檢查新板卡運行告警指示,并對新板進行測試,確認運行業務工作正常。作業時應佩戴防靜電手腕。插拔板件時注意根據軌道插拔板件,避免將設備背板頂針插歪,造成板件接觸不良。新增光板卡應進行光功率和光靈敏度測試,新增2M板上應進行2M誤碼測試。非正常拔插損壞板卡風險插拔板件時注意根據軌道插拔板件,避免將設備背板頂針插歪,造成板件接觸不良。工作中應使用絕緣16、工具并戴手套,插拔故障板卡時應戴好防靜電手環,防止人身靜電損壞運行板上。激光源人身傷害風險不將把有光信號或斷裂的光纖末端,或未蓋保護帽的連接器指向眼睛,以免造成設備的激光源傷害眼睛。08設備自驗工作班成員檢修人員依據光傳輸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檢修項目與工藝控制要求開展檢修自驗、聯調。09風扇/濾網定期維護工作班成員風扇、濾網每三個月進行維護一次。對風扇進行吹風,拔出濾網清洗后恢復原位。作業時應佩戴防靜電手腕。非正常拔插損壞板卡風險插拔板件時注意根據軌道插拔板件,避免將設備背板頂針插歪,造成板件接觸不良。工作中應使用絕緣工具并戴手套,插拔故障板卡時應戴好防靜電手環,防止人身靜電損壞運行板上。10確認17、設備運行狀態工作負責人檢修人員對設備運行工況進行確認。11匯報通調工作負責人檢修負責人向通信調度匯報本次作業的檢修完成情況。12確認工作完成工作負責人通信調度依據檢修負責人的作業匯報,通過網管確認檢修設備的運行工況,并將結果反饋給檢修負責人。全部工作完畢,拆除所有臨時接線。全體工作班人員清掃、整理現場,清點工具及回收材料 。13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工作負責人經值班員驗收合格,辦理工作票終結手續。14歸檔光傳輸檢修維護資料工作負責人工作負責人在修試記錄上詳細記錄本次工作檢修或維護的內容。檢修結束后,依據檢修數據編制中興光傳輸設備檢修報告。 附 錄 A(規范性附錄)故障定位原則與方法A.1 故障定位的18、一般原則A.1.1 故障定位關鍵是將故障點準確地定位到設備。故障定位的一般原則為:先外部,后內部;先網絡,后網元;先高級,后低級。A.1.2 先定位外部,后定位內部。在定位故障時,應先排除通信光纜、通信電源、通信配線等外部的可能因素,如光纖斷,對接設備故障或電源問題等。A.1.3 先定位網絡,后定位網元。在定位故障時,首先要盡可能準確地定位出是哪個站的問題,再將故障定位到單板。A.1.4 先分析高級別告警,后分析低級別告警,如線路板的故障常常會引起支路板的異常告警,故在分析告警時,應首先分析高級別的告警,如緊急告警、主要告警;然后再分析低級別的告警,如次要告警和提示告警。A.2 故障定位的常見19、方法故障定位的常見方法有觀察分析法、測試法、復位法、替換法、配置數據分析法、更改配置法、儀表測試法以及經驗處理法。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和一般步驟,可簡單地總結為:“一分析,二環回,三換板”。當故障發生時,首先通過對告警、性能事件、業務流向的分析,初步判斷故障點范圍;然后,通過逐段環回,排除外部故障或將故障定位到單個網元,以至電路板;最后,更換引起故障的電路板,排除故障。故障定位見表A。表A 故障定位序號常用方法適用范圍特點1告警、性能分析法通用.全網把握,可初步定位故障點;不影響正常業務;依賴于網管。2環回測試法分離外部故障,將故障定位到單站、電路板.不依賴于告警、性能事件的分析,可能影響DCC及正常業務;環回測試包含硬件環回和軟件環回。3替換法將故障定位到電路板,或分離外部故障。簡單;對備件有需求;需要與其它方法同時使用。4配置數據分析法將故障定位到單站或電路板。可查清故障原因;定位時間長;依賴于網管。5更改配置法將故障定位到電路板或傳輸支路。風險高;依賴于網管。6儀表測試法分離外部故障,解決對接問題。通用,具有說服力,準確度高;對儀表有需求;需要與其它方法同時使用。7經驗處理法特殊情況。處理快速;易誤判;需經驗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