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焊接接頭無損透滲檢測作業(yè)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1932
2024-03-20
6頁
35.43KB
1、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焊接接頭無損透滲檢測作業(yè)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fā) 布: 二XX年X月 滲透檢測作業(yè)指導書1 適用范圍本作業(yè)指導書適用于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其零部件以及焊接接頭的表面開口性缺陷的透滲檢測工作。2 編制依據2.1 JB/T4730-2005壓力容器無損檢測 2.2 GB/T 23911-2009無損檢測 滲透檢測用試塊3 檢測人員 3.1從事滲透檢測的工作人員,必須經專業(yè)培訓,并經有關部門考試合格,取得與其工作相適應的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該項工作。 3.2檢測人員的應有良好的身體素質;2、校正視力不得低于1.0,并每年檢查一次,且不得有色盲、色弱。4檢測準備 4.1技術準備: 接受委托單進行登記留存,明確委托檢測的具體要求,落實檢測人員(滿足第3條要求)。 查閱有關技術資料,明確檢測依據和執(zhí)行標準。 查明受檢工件的材料、規(guī)格、結構、檢測部位及表面狀況,聯(lián)系落實檢測部位表面處理(見4.3.2和4.3.3)。 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確定相應的檢測靈敏度和工藝要求等。 4.2器材準備 對比試塊a 對比試塊主要用于檢驗檢測劑性能及操作工藝。其類型有鋁合金試塊和鍍鉻試塊。b 對比試塊使用后要進行徹底清洗。用丙酮仔細擦洗后,再放入裝有丙酮和無水酒精的混合液(混合比為1:1)的密閉容器中保存,3、或用其它有效方法保存。 滲透檢測劑a 滲透檢測劑包括滲透劑、清洗劑和顯像劑。采用“溶劑去除型著色滲透劑,快干式顯像劑”。對于同一檢測工件,不得混用不同類型、不同型號的檢測劑。b 滲透檢測劑應存放在低溫,暗處,避免陽光直射。c 每批滲透劑的性能應用對比試塊進行校驗,不合格者不能用。d 檢測Cr、Ni、Ti合金材料時要選擇符合JB/T4730第5.2條要求進行預清洗。 4.3施工條件準備 了解現(xiàn)場條件,包括水源、電源、照明、通風、腳手架等是否滿足滲透檢測工作的要求,并逐一落實到位。 被檢工件機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為6.3m;被檢工件非機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為12.5m。不能打磨的工件可適當放寬。但4、工件表面不得有鐵銹、氧化皮、焊接飛濺、鐵屑、毛刺以及各種防護層。 檢測部位四周向外擴展25mm范圍內的表面需處理好。 準備好記錄本、記號筆、檢測標位圖等。5 檢測工藝: 5.1確認滲透檢測的工件和部位,其表面狀況須滿足和4.3.3的要求,并進行必要的編號、標識和記錄。 5.2基本操作程序: 預清洗 施加滲透液 清洗多余的滲透液 施加顯像劑 觀察及評定顯示跡痕 后處理 5.3預清洗 表面清理后還要進行一次預清洗,以去除檢測表面的污垢。清洗時,可采用溶劑、洗滌劑等進行。清洗范圍應滿足條的要求。清洗后,檢測面上遺留的溶劑、水分等必須干燥,且應保證在施加滲透劑之前不被污染。 5.4施加滲透劑 滲透劑的5、施加噴涂方法,保證被檢部位完全被滲透劑覆蓋,并在整個滲透時間內保持濕潤狀態(tài)。 滲透時間及溫度:在15-50的溫度條件下,滲透劑的滲透時間一般不得少于10min。 5.5清洗多余的滲透劑 在清洗工件被檢表面多余的滲透劑時,應注意防止過度清洗而使檢測質量下降,同時也要注意防止清洗不足而造成對缺陷顯示識別困難。除特別難于清洗的地方外,一般應先用干凈不脫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滲透劑被清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劑的干凈不脫毛布或紙進行擦拭,直至將被檢面上多余的滲透劑全部擦凈。 5.6干燥處理: 施加快干式顯像劑之前,檢測面必須自然干燥。 干燥時間通常為5-10min 5.7施加顯像劑 顯像劑在使用前應6、充分攪拌均勻。 噴施顯像劑時,噴嘴離被檢面距離為300-400mm,噴灑方向與被檢面夾角為30-40 顯像劑施加應薄而均勻,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復多次施加。 施加后進行自然干燥或用低溫空氣吹干。 顯像時間取決于顯像劑種類、缺陷大小及被檢工件溫度,一般不應少于7min。 5.8觀察: 觀察顯示痕跡應在顯像劑施加后7-60min內進行。如顯示痕跡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也可超過上述時間。 觀察應在被檢表面可見光照度大于500lx的條件下進行。 出現(xiàn)顯示痕跡時,必須確定跡痕是否真缺陷。必要時應用5-10倍放大鏡進行觀察。必要時應重新進行處理和滲透檢驗。 熒光滲透檢測時,缺陷顯示的評定應在暗室或暗處進行,暗室或7、暗處白光照度應不大于20lx。檢測人員進入暗區(qū),至少經過3min的黑暗適應后,才能進行熒光滲透檢測。檢測人員不能戴對檢測有影響的眼鏡。 5.9復驗: 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需進行復驗a 檢測結束時,用對比試塊驗證不符合要求;b 發(fā)現(xiàn)檢測過程中操作方法有誤或技術條件改變時;c 供需雙方有爭議或認為有必要時;d 經返修后的部位。 決定進行復驗時,必須對被檢面進行徹底清洗,以除去前次檢測時所留下的痕跡。必要時,用有機溶劑進行浸泡。當確認清洗干凈后,按5.1-5.6條的規(guī)定進行復驗。 5.10后清洗 工件檢測完畢應進行后清洗,以去除對以后使用或對工件材料有害的殘留物。清洗方法可用刷洗、水洗、布或紙擦除8、等方法。 5.11顯示記錄 缺陷的顯示記錄可采用照相、錄像和可剝性塑料薄膜等方式記錄,同時應用草圖進行標示。 5.12質量控制 使用新的滲透檢測劑、改變或更換滲透檢測劑類型或操作規(guī)程時,實施檢測前應用鍍鉻試塊檢驗滲透檢測劑系統(tǒng)靈敏度及操作工藝正確性。 一般情況下每周應用鍍鉻試塊檢驗滲透檢測劑靈敏度及操作工藝正確性。檢測前、檢測過程或檢測結束認為必要時應隨時檢驗。 應定期測定檢測環(huán)境白光照度和工件表面黑光輻照度、熒光亮度。 黑光燈、黑光輻照度計、熒光亮度計和照度計等儀器應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定期校驗。6滲透顯示的分類和記錄 6.1顯示分為相關顯示、非相關顯示和虛假顯示。非相關顯示和虛假顯示不必記錄和評9、定。 6.2除確認顯示痕跡是由外界因素或操作不當造成的之外,其它任何大于或等于0.5mm的顯示跡痕均應作為缺陷顯示跡痕處理。 6.3 缺陷顯示跡痕長軸方向與工件軸或母線方向的夾角大于或等于30時,按橫向缺陷處理,其它按縱向缺陷處理。 6.4長寬比大于3的缺陷顯示跡痕,按線性缺陷處理;長寬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顯示跡痕,按圓形缺陷處理。 6.5兩條或兩條以上缺陷顯示跡痕在同一直線上且間距小于或等于2mm時,按一條缺陷處理,其長度為兩條缺陷顯示長度之和加間距。7質量分級 7.1不允許任何裂紋和白點,緊固件和軸類零件不允許任何橫向缺陷顯示。 7.2焊接接頭和坡口質量分級按表1進行。 7.3其他部件的質10、量分級評定見表2。表1焊接接頭和坡口的質量分級等級線性缺陷圓形缺陷(評定框尺寸35mm100mm)不允許D1.5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1個不允許D4.5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4個L4D8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6個大于級注:L為線性缺陷長度,mm;d為圓形缺陷在任何方向上的最大尺寸,mm。表2其他部件的質量分級等級線性缺陷圓形缺陷(評定框尺寸2500mm2 35mm100mm)不允許D1.5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1個L4D4.5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4個L8D8且在評定框內少于或等于6個大于級注:L為線性缺陷長度,mm;d為圓形缺陷在任何方向上的最大尺寸,mm。8 在用承壓設備滲透檢測: 對在用11、承壓設備進行滲透檢測時,如制造時采用高強度鋼以及對裂紋(包括冷裂紋、熱裂紋、再熱裂紋)敏感的材料;或是長期工件在腐蝕介質環(huán)境下,有可能發(fā)生應力腐蝕裂紋的場合,其內壁宜采用熒光滲透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現(xiàn)場環(huán)境應符合 的要求。9 檢測報告 9.1檢測報告應按規(guī)定的格式填寫。 9.2檢測報告由PT級人員填寫,并由PT或PT級人員審核。10安全文明施工 10.1所有參檢人員和配合人員都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意識。 10.2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有關安全文明生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10.3加強施工現(xiàn)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監(jiān)督和檢查,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10.4所有現(xiàn)場人員都必須聽從和接受安全工作人員的指導和監(jiān)督檢查。 10.5對特殊場合(如鍋筒、容器內)的檢測施工,還必須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檢測實施前,對參檢、配合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 10.6堅持安全文明、禁止野蠻言行。人人有權制止和上報安全違章、不文明施工的行為和現(xiàn)象。 10.7自覺做好施工現(xiàn)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各方面的工作,包括器材的回收整理,工件、場地的清掃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施工環(huán)境安全文明、衛(wèi)生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