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砼拌合物坍落度和容重試驗方法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1949
2024-03-20
10頁
45.57KB
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砼拌合物坍落度和容重試驗方法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作業指導書1.0一般規定和質量要求:1.1設計原則:1.1.1應滿足砼結構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1.1.2應滿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1.1.3應滿足耐久性的要求.。1.1.4盡可能做到就地取材、降低成本達到節約的目的。1.2配制砼所用的水泥應符合GB175-92要求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以及符合GB1344-92要求的礦渣硅酸鹽水泥進行砼配合比設計。1.3粗、細骨料應符合JGJ52-92普通砼用砂質2、量標準及檢驗方法及JGJ53-92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拌合用水等其它有關事項應遵守GB50204-92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相關規定。1.4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首先按原材料性能及對砼的技術要求進行計算,并經試驗室試配及調整,然后定出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并比較經濟合理的砼配合比。2.0配合比計算:2.1本作業指導書提供的砼配合比計算公式和表格,均以干燥狀態骨料為基準。2.2砼配合比計算的步驟:1)計算出要求的試配強度fcu.o;2)按Rh計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3)先取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并由此計算出砼的單位水泥用量;4)選取合理的砂率值;5)計算出粗、細骨料的用量,定出供試3、配用的配合比。2.3計算砼試配強度fcu.o :fc.o = fcu.+1.645式中: fc.o 砼試配強度(MPa) fc.設計砼強度等級(MPa)砼強度標準差(MPa)2.4根據試配強度fc.o,按下式計算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Afce /(fc.o+ABfce)式中:W/C砼所需水灰比A、B回歸系數fce水泥實際強度(MPa)2.5按骨料品種、規格及施工要求的塌落度值選擇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MW0),用水量一般根據本單位所用材料按經驗選用。2.6每立方砼用水量(MWo)選定后,即可根據2.4條得出的c/w值計算水泥用量(MGo), 即 MWo Mc0= W/C式中:MGo每立方米砼4、水泥用量(kg)MWo每立方米砼用水量(kg) 2.7砼砂率(S)一般可根據本單位對所用材料的使用經驗,選用合理的數值。2.8按照假定密度法計算出每立方米砼中的粗細骨料的用量,即:Mco+MGo+MSo+MWo=MCP MSOS = MSO+MGO式中:MCO 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kg)MGO 每立方米砼的粗骨料用量(kg)MSO 每立方米砼的細骨料用量(kg)MWO 每立方米砼的用水平量(kg)S砂率(%)MCP 每立方米砼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0002450 kg。3.0試配:3.1試配時應采用工程中實際使用的材料,粗、細骨料的稱量均以干燥狀態為基準。3.2砼的攪拌方法,應盡5、量與生產時使用的方法相同;試配時,每盤砼的數量如骨料最大粒徑小于30毫米以下,拌合物數量不小于15升;骨料最大粒徑為40mm,拌合物數量不小于30L;采用機械攪拌時,拌合量不小于攪拌機額定攪拌量的四分之一。3.3按計算出的配合比進行試拌,以檢定砼拌合物的性能。如試拌得出的砼拌合物塌落度不能滿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能不好時,則應在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相應調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為止。然后提出供檢驗砼強度用的基準配合比。3.4檢驗砼強度至少應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個為基準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灰比值,應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及減少0.05,其用水量應該與基準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值可6、作適當調整。3.5制作砼強度試塊時,尚需檢驗砼的塌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容重(見附錄一、二),并以此結果作為代表這一配合比的砼拌合物的性能。為檢驗砼標號,每種配合比應至少制作一組(三塊)試塊,標準養護28天試壓(詳見砼強度試驗作業指導書)。在有條件的單位可同時制作一組或幾組試塊,供快速檢驗或較早齡期時試壓,以便提前定出砼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以后必須以標準養護28天的檢驗結果準調整配合比。 試配的砼試塊邊長骨料最大粒徑在30毫米以下的,采用試塊邊長為100100100(毫米);骨料最大粒徑40毫米,采用試塊邊長為150150150(毫米)。4.0配合比的確定:4.1由試驗得出的各灰水比值時7、的砼強度,計算求出與fCU.O相對應的灰水比值。至此,即可初步定出砼所需的配合比,其值為: 用水量(MWO)取基準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值,并根據制作強度試塊時測得的坍落度值,加以適當調整;水泥用量(MCO)取用水量乘以經試驗定出的、為達到fCU.O所必須的灰水比值;粗、細骨料的用量(MGO)及(MSO)取基準配合比中的粗、細骨料用量,并按定出的水灰比值作適當調整。4.2按4.1條定出的砼配合比,還應根據實測的砼容重作必要的校正,其步驟為:1)由3.5條定出的配合比算出砼的計算容重值,即:砼計算容重值 = MO+MC0+MSo+MGo 2)將砼的實測容重除以計算容重,得出校正系數K,即: 砼實測容重8、值K= 砼計算容重值3)把4.1條定出砼配合比中每項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數,即為最終定出的配合設計值,并發出現場施工砼配合比設計報告。附錄一 : 砼拌合物坍落度試驗方法1.0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測定骨料最大料徑不大于40毫米的砼拌合物坍落度。2.0設備:2.1坍落筒用鑄鐵或薄鋼板焊成的截頭圓錐體筒,上下面須平行并與錐體軸線垂直,筒外兩側焊兩只把手,近下端兩側焊腳踏板,錐筒內面應光滑且無凹凸或凹陷。 塌落筒的內部尺寸為: 底部直徑: 2002mm 頂部直徑: 1002mm 高: 3002mm 筒壁厚度不應小于1.5mm。2.2搗棒:直徑16mm,長600mm,端部磨圓。2.3小鏟、鋼尺等。3.9、0試驗步驟:3.1濕潤踏落筒,并把它放在一塊剛性的、平坦的、濕潤且不吸水的底板上,然后用腳踩二個腳踏板,使塌落筒在裝料時固定位置,把按要求取得的砼試樣分三層裝入砼內,每層搗實后的高度大致為塌落筒高的三分之一。3.2每層用搗棒插搗二十五次,各次插搗應在每截面上均勻分布,插搗底層時,搗棒需稍稍傾斜并貫穿整個深度;插搗第二層和頂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并使之剛剛插入下一層,各層插搗時均應把約一半的插搗次數呈螺旋形由外向中心進行,插搗頂層前,應將砼灌滿到高出坍落筒,如果插搗使桐沉落到低于筒口,則應隨時添加砼,使它自始自終都保持高出坍落筒頂,頂層插搗完后,用搗棒把砼表面搓平。3.3刮清底板,并小心把垂直提起10、坍落筒,坍落筒的提離過程應在510秒鐘內完成,應平穩地向上提起,并注意砼試體不受碰撞或震動;試驗時從開始裝料到提起坍落筒的整個過程應不間斷地進行,并應在不大于150秒鐘內完成。3.4提起坍落筒后,立即量測筒高與坍落后砼試體最高點之間的高度差,以得到其坍落度值(在測量坍落度值的同時,應目測檢查砼的粘聚性及保水性);粘聚性的檢查方法,是用搗棒在已坍落的砼錐體一側輕打,如果輕打后錐體漸漸下沉,表面粘聚性良好,如果錐體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發生石子離析,即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是以砼拌合物中稀漿析出的程度來評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較多稀漿從底部析出,而砼試體則因失漿而骨料外露,則表示此類砼拌合物的保水性11、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無稀漿或僅有少量稀漿自底部析出,而錐體部分砼試體含漿飽滿,則表示此砼拌合物保水性良好。4.0結果表達:砼拌合物坍落度精確至5mm;如果所測得的砼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則該拌合物的稠度過干,此時宜用其它方法測定;在記錄坍落度值的同時應記錄砼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情況。附錄二: 砼拌合物容重試驗方法1.0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測定骨料最大立徑不大于40mm的砼拌合物搗實后的單位體積重量。2.0設備:2.1磅稱:稱量100kg,感重50g。2.2容重筒:金屬制成的圓筒,容積為5L,內徑與高均為1862mm,筒壁厚為3mm,容量筒上緣及內壁應平整無凹凸部位,頂面與底面應平行12、并與圓柱體的軸線垂直,兩旁裝有把手,容量筒應具有一定的剛性且不漏水。2.3搗棒:直徑16mm,長600mm,端部磨圓。2.4振動臺:頻率3000200次/分,負載振幅為0.35mm。2.5小鏟、抹刀、金屬直尺等。3.0試驗步驟:3.1試驗前用濕布將容量筒內外擦干凈,稱出容量筒重量,精確至50g。3.2拌合物的裝料及搗實方法應視砼的稠度而定,一般來說,落度不大于70mm的砼,用振動臺振實,大于70毫米的用搗棒人工搗實。3.3采用振動法搗實時,砼拌合物應一次裝入容量筒內,裝料時可稍加插搗,并應裝滿至高出筒口,然后把筒移至振動臺上振實至拌合物表面出現水泥漿為止,如在實際生產振動時尚須進行加壓,則試驗13、時也應在相應壓力下予以振實。3.4采用插搗法搗實時,砼拌合物分三層裝入容量筒,每層搗實后的高度約為筒的三分之一,每層插搗二十五次,各次插搗應在每層截面上均衡分布插搗底層時搗拌應貫穿整深度,插搗第二層和頂層時,搗棒應插透本層,并使之剛剛插入下面一層,每 一層完畢后應容量筒外壁拍打1015下直至拌合物表面不出氣泡為止, 實后如有棒坑留下,可用搗棒輕輕填平。3.5用金屬直尺沿筒口將搗實后多余的砼拌合物刮去,仔細擦凈容量筒外壁,然后稱出重量,精確至50g。4.0計算結果:用下式計算砼拌合物容重,計算精確至10kg/m。 Gh-G1 rh = 1000 v 式中:rh砼拌合物容重(kg/m); Gh容量筒和砼拌合物共重(kg); G1空容量筒的重量(kg); V空容量筒的容積(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