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擋土墻支護、抗拔試驗、質量控制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085
2024-03-20
12頁
100.15KB
1、錨桿擋土墻支護、抗拔試驗、質量控制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錨桿擋土墻支護施工作業指導書一、錨桿擋土墻施工流程:清理邊坡砼肋柱施工及養護面板鋼筋網架設面板模板固設及砼澆筑養護及模板拆除墻后回填二、錨桿擋土墻施工方法:(一)施工測量定位放線1、鉆錨桿孔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已知坐標點位及水準點,使用全站儀、水準儀,準確測放出基礎開挖邊線及確定錨桿錨的點位,并做出標記。2、建立高程控制網,根據業主單位和設計圖紙所給予坐標點、邊線點,做好記錄,保存測量成果資料,經復核無誤后,對全線坐標點水準點2、進行加密布設,樹立永久性標志,并由技術負責人復核無誤后,才進行加固及保護。3、測量放線:用極坐標法進行樁的定位放樣。其測量精度必須符合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的要求。(二)錨桿施工1、施工準備:(1)在施工前,清除坡面的淺表堆積層,裸露出基巖面,然后進行腳手架的搭接和安裝,為后面的錨桿施工作好準備工作。(2)原材料的檢查:批材料到達工地后,應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錨桿用的水泥砂漿配合比及拌和的均勻性,每工作班檢查次數不得小于兩次;條件變化時應及時檢查。2、施工順序:一般高切坡開挖是由坡頂上向下分層開挖施工,因此錨桿施工多由坡頂往下進行逆作法分段施工,每階切坡高度要進行限制,一般3、設計是坡面高度大于8m的邊坡,基巖按8m分階放坡,兩階之間留有平臺,平臺寬2m,待上段施工結束之后才允許下段施工。3、場地平整及腳手架搭設施工平臺:根據現場地形情況,人工鋪設平臺基礎,其基礎平整、要求牢固。(1)腳手架搭設的要求,按要求搭設鋼管腳手架,必須安全、牢固可靠,符合安全規程(2)要有適當的寬度和步架高度,能滿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和運輸的需要。(3)具有穩定的結構和足夠的承載力,能保證施工期間在可能出現的規定限值內的使用荷載作用下,不變形、傾斜、不搖晃。與作業面高度相統一,并與垂直運輸設施相適應,以確保垂直運輸轉入水平運輸的需要。(4)搭設簡單、拆除方便、易于搬運,能夠長期周轉使用。搭4、設進度能滿足施工進度的需要,并應考慮多層作業、交叉流水和多工種平行作業的需要,減少重復搭拆。(5)架子地基應平整夯實,并抄平后加設墊木或墊板,不得在未經處理的起伏不平和較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設腳手架。(6)搭設過程中要及時設置連墻桿、斜撐桿、剪刀撐以及必要的纜繩和吊索,避免腳手架發生偏斜和傾倒,同時腳手板要鋪滿,鋪平或鋪穩,不得有探頭板。(7)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檢查合格才能使用。(8)加強對架設工具材料的統一管理,及時進行維修保養,剔除不合格品。4、鉆機安裝:鉆機安裝要求平穩周正,主動鉆桿傾角與設計傾角一致,機具角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開鉆。5、鉆進成孔:錨桿施工鉆孔直徑應符合設計要求。5、(1)鉆機就位后,調整立軸角度,使之對準孔位,且與設計傾角一致,施工時如遇鉆孔塌孔,則用套管護壁,確保成孔質量。鉆孔終孔深度比設計超深尺寸小于+5cm,孔距誤差15cm。鉆孔結束后,用高壓空氣清除孔內殘渣,保持孔內清潔,暢通。(2)開孔慢速鉆進,待正常后全速鉆進;遇潮濕孔,采用氣液兩相的混合介質,克服巖粉粘結、結團、孔壁縮徑等現象;(3)試驗孔及正式施工第一孔,采用筒式鉆具工藝取出巖心,獲取地質資料,指導鉆孔施工,確保錨固段位于穩定的巖體中;(4)施工鉆具、鉆桿必須垂直,在粗徑鉆具上部2米處加一扶正器,以后鉆桿上每隔2-4米家加一扶正器,以確保錨孔斜度達到規范規定;(5)現場必須注意鉆孔中巖性6、的變化,確保錨固長度;鉆孔的施工記錄作為原始資料建檔的第一手資料,必須及時、全面、準確、清楚的填寫。(6)錨桿孔距的允許偏差:為150mm,預應力錨桿孔距的允許偏差:為200mm。預應力錨桿的鉆孔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應大于3%,其他錨桿的鉆孔軸線應符合設計要求。錨桿孔深應符合:水泥砂漿錨桿孔深允許偏差宜為50mm;樹脂錨桿和快硬水泥卷錨桿的孔深不應小于桿體有效長度,且不應大于桿體有效長度30mm;摩擦型錨桿孔深應比桿體長1050mm。(7)錨桿孔徑應符合:水泥砂漿錨桿孔徑應大于桿體直徑15mm;樹脂錨桿和快硬水泥卷錨桿孔徑宜為4250mm,小直徑錨桿孔直徑宜為2832mm;水脹式錨桿孔直徑宜7、為4245mm;其他錨桿的孔徑應符合設計要求。(8)清孔:成孔達到設計要求深度后,應及時清孔,利用空壓機的氣體壓力將孔內巖粉、巖屑、沉渣吹出清除干凈,吹干孔壁,以便巖石與砂漿有良好的粘結。(9)錨桿安裝前應做好檢查工作:錨桿原材料型號、規格、品種、以及錨桿各部件質量和技術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錨桿孔位、孔徑、孔深及布置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孔內積水和巖粉應吹洗干凈。6、鋼筋制作、安裝:(1)按圖紙設計要求調直并安放至孔底,制作錨桿鋼筋,并制作“船型”支架;(2)鋼筋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搭頭應相互錯開,并計算灌漿管下入孔內的空間尺寸。(3)鋼筋規格型號,數量必須符合設計;鋼筋下料必須按實際孔深8、及預留長度下料,當錨桿鋼筋需要焊接時,采用雙面搭接焊,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為保證鋼筋處于孔的中心位置,在主筋上每隔1.5m用8的鋼筋焊接加工成船形定位支架。錨桿穿越土層時鋼筋應作防腐處理,涂刷二度瀝青船底漆。鋼筋材料為級鋼,焊條:結506。鋼筋的焊接應進行焊接試驗,接頭試驗的取樣數量應滿足規范要求。(4)錨桿質量控制:錨桿應按設計尺寸下料、調直、除污、加工。按照設計要求,在施工前應作錨桿抗拔力驗證試驗,合格后方能進行正式施工。砂漿配合比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錨桿預留的抗拔試驗數量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最少不得少于三根、(5)安裝普通砂漿錨桿應符合下列規定。錨桿應安裝在孔位中心。9、錨桿未插入巖層部分,必須按設計要求作防繡處理。有水地段安裝錨桿,應將孔內的水排出或采用早強速凝藥包式錨桿。砂漿應隨拌隨用。宜先插入錨桿然后灌漿,灌漿應采用孔底注漿法,灌漿管應插至距孔底50100mm,并隨水泥砂漿的注入逐漸拔出年,灌漿壓強宜不小于0.2Mpa。砂漿錨桿安裝后,不得敲擊、搖動。普通砂漿錨桿在3d內,早強砂漿錨桿在12h內,不得在桿體上懸掛重物。必須持砂漿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方可安裝肋拄、墻板。7、錨桿灌漿:(1)錨桿安裝完成經檢查符合要求并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后應立即組織灌漿施工。(2)灌漿時先將注漿管放入距孔底約10cm處,邊灌漿邊將注漿管緩慢勻速拔出,直至孔口,注漿開始或中途停10、止超過30分鐘時,應用水或稀水泥漿潤管,防止堵塞,注漿壓力不小于0.3Mpa。若施工中遇漏漿現象較為嚴重,則采取間歇灌漿施工。(3)錨桿灌漿材料:水泥砂漿:M30,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P032.5,漿體灰砂比1.11.5,水灰比:0.38-0.5,采用中細砂,含泥量按重量計不得大于3%。錨桿保護層厚度20mm。并摻入水泥用量0.7%的減水劑和1%膨脹劑5%的早強劑;(4)錨桿按先插后注漿方式施工。鋼筋應插入孔底,注漿管隨鋼筋一起插入孔內,管口距孔底5-10cm。灌漿前應檢查灌漿管是否暢通,發現堵塞起拔重新下錨桿;(5)錨桿分一次灌漿及補漿,第一次灌注全孔段,待凝固收縮后補灌水泥砂漿;(6)11、砂漿現場按配合比計量過磅制作,注漿漿液攪拌均勻,隨拌隨用,漿液應在初凝前用完;(7)采用注漿泵灌注水泥砂漿,注漿壓力為0.35N/mm2,水灰比0.4(8)注漿作業前,先用稀水泥漿潤滑注漿泵和管中,然后壓力注漿、注漿從下往上,邊注漿邊拔注漿管直至孔口返漿為止;(9)灌漿用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料采用粒徑小于2mm的中細砂;每次每批注漿隨機取試樣兩組,測其28天的抗壓強度。(10)鉆孔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施工前,應清除巖面松動石塊,整平墻背坡面。根據設計孔徑及巖土性質合理選擇鉆孔機具??纵S應保持直線,孔位允許偏差為50mm,深度允許偏差為-10+50mm。鉆孔后應將孔內粉塵、石渣清理干12、凈。8、錨桿抗拔試驗:必須按規范要求事先作性能試驗,其試驗數據必須及時反饋到設計,其抗拔力經設計認可才能進行正式施工;施工中抗拔試驗錨桿數量、位置由設計及監理確定預留,以便檢查錨桿施工質量。錨桿抗拔試驗數量由施工單位會同建設、監理、設計、質檢等有關部門共同確定,但每段不少于3根。錨桿抗拔力不得小于設計規定,錨桿與砂漿的粘結強度2.4Mpa,砂漿與中風化巖石的粘結強度0.15Mpa。9、砼擋板、肋柱施工:(1)、鋼筋制作和綁扎:鋼筋型號、規格和尺寸、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綁扎或焊接必須符合規范。(2)模板安裝及支護: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支撐系統采用鋼管,模板拼狀過程中要選用平直的模板,為防止13、澆筑砼時漏漿,在板縫間嵌一層薄泡膜,使其縫嚴密,U型扣必須扣牢,模板安裝前涂刷脫膜劑,在支撐過程中要進行軸線垂直度及平整度校核,確保砼護墻肋柱在成形后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砼澆筑:混凝土澆筑前,應對鋼材、水泥、河砂、碎石等原材料和配合比進行試驗、檢驗,并經監理工程師確認批準后方能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禁止進入現場?;炷恋臐仓捎梅謱訚仓謱痈叨纫话憧刂圃?.52.5米。砼澆筑時應及時進行振搗,依次振搗密實,不漏振,振搗時不能觸及模板,直至澆筑完畢,待其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拆模并加以養護。分層澆筑在澆筑第二層混凝土前,應將上一層混凝土表面的泥土等雜物清除干凈并用水清洗,然后在其表面淌一層純水14、泥漿,以確保施工縫結合牢固。在混凝土澆筑的同時應留隨盤混凝土試件。(4)伸縮縫施工:按設計留設伸縮縫,在施工過程中,在伸縮縫部位嵌入3cm厚木條或泡沫,待拆模后將木條或泡沫剔出,同時將縫內雜物清除干凈并盡可能保持縫內干燥,然后內填瀝青馬蹄脂,填塞深度及飽滿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表面平整,不污染墻面。(5)安裝墻板時,應邊安裝墻板邊進行墻背回填及墻背排水系統施工。三、錨桿擋土墻質量控制關鍵點:1、鋼筋制作和幫扎:鋼筋型號、規格和尺寸、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幫扎或焊接必須符合規范。2、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水灰比和強度關系進行計算和試配,并由有資格的試驗室出具配合比,施工時應根據現場骨料的含水率,將15、理論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作為施工配料的依據。3、摸板應支撐牢固,防止爆模,漏漿。4、砼澆筑時應及時進行振搗,依次振搗密實,不漏振,振搗時不能觸及摸板,直至澆筑完畢,待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拆模并加以養護。5、按設計每1012m留設伸縮縫,伸縮縫填塞深度及飽滿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表面平整,不污染墻面。四、主要項目質量標準要求: (一)基本要求: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和外摻劑的質量和規格必須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2、地基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錨桿,拉桿的質量和規格,必須滿足設計和有關規范的要求,根數不得少于設計數量。4、混凝土不得出現露筋和空洞現象。(二)實測標準:錨16、桿、拉桿實測項目(表一)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錨桿、拉桿長度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20m檢查5根22錨桿、拉桿間距(mm)20尺量:每20m檢查5根13錨桿、拉桿與面板連接符合設計要求目測:每20m檢查5處24錨桿、拉桿防護符合設計要求目測:每20m檢查10處25錨桿抗拔力抗拔力平均值設計值,最小抗拔力0.9設計值拔力試驗:錨桿數1%,且不少于3根3錨桿、擋土墻總體實測項目(表二)項 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墻頂和肋拄平面位(mm)路堤式+50,-100經緯儀:每20m檢查3處2路肩式502墻頂和拄頂平面位(mm)路堤式50水準儀:每20m測3處217、路肩式303肋拄間距(mm)15尺量:每拄間14墻面傾斜度(mm)+50%H且不大于+50,-1% H且不小于-100吊垂線或坡度板:每20m測2處25面板縫寬(mm)10尺量:每20m至少檢查5條16墻面平整度(mm)152m直尺:每20m測3處,每處檢查豎直和墻長兩個方向1注:平面位置和傾斜度“+”指向外,“-” 指向內。H為墻高。(三)外觀鑒定:1、表面平整光潔,線條順直美觀,不得有破損翹曲、掉角、啃邊等現象。2、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的0.5%。3、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非受力裂縫。裂縫寬度不得超過設計規定,設計未規定時超過0.15mm必須進行處理。4、墻面直順,線形順適,板縫均勻,伸縮縫貫通垂直。5、錨桿的錨頭應封閉密實、牢固、整齊美觀。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1-05-12
10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