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壓履帶式起重機鍋爐鋼架、煙風道及其部件吊裝施工作業指導書(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122
2024-03-20
31頁
1.49MB
1、全液壓履帶式起重機鍋爐鋼架、煙風道及其部件吊裝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編制依據1.1 xx300T維護、使用手冊1.2 25T汽車吊、50T汽車吊和70T汽車吊工況表1.3 DL5009.1-200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1.4 20020121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1.5 200905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1.6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11版2 起重機概況xx300T是由xxxx生產的大型全液壓履帶式起重機。型號:7300-2。機號:JL00106。該機總2、重量約為330t,最大作業能力為300t5M,可組裝為塔式工況或起重機工況,根據用戶或施工需求而定。我公司于1998年10月首次安裝于陽城電廠,已使用15年,無大修和事故情況。共安裝14次;拆卸14次。現準備安裝60米起重機工況于塔山熱電二期施工現場。2.2 設備作用鍋爐鋼架、煙風道及其它鍋爐部件吊裝。2.3 工程量該機主要由上、下車、配重、履帶和臂桿(包括基礎節、標準節)組成,安裝總重量約為330t,最大安裝單元重量為46t(上車),選擇一臺25t汽車吊吊裝臂桿等附件,50t汽車吊、70T履帶吊抬吊上車。3 施工順序及進度安排序號作業項目預計所需時間備 注1施工準備半天清理場地2上、下車安裝3、驗收半天50T汽車吊、70T汽車吊3履帶安裝驗收半天50T汽車吊、75T汽車吊4門架、配重安裝驗收半天5主、副臂桿安裝驗收2天50T汽車吊、25T汽車吊6試運轉及負荷試驗半天4 作業準備工作及條件4.1 作業人員、機具、測量儀器及材料準備 作業人員準備本次安裝作業組織專門的安裝隊伍,隊伍中包括安拆隊長1人,安全員1人、技術員1人、起重指揮1人、起重機專業安裝人員4人、司助人員3人。安裝隊伍主要作業人員和職責表工種姓名年齡主要職責范圍安拆隊長42負責起重機安裝過程中的全面工作安全負責35負責施工中的安全檢查和監督,糾正違章作業技術負責31負責施工中的技術指導和施工記錄起重指揮52負責拆卸和裝車過4、程的起重指揮司機長35xx300T履帶吊司機長,負責拆卸過程的起重機操作司機34xx300T履帶吊司機4.1.2 機具準備名 稱型 號數 量工 況安全準用證汽車吊25T1臂長:10.2米幅度:3米起重量:25噸有效汽車吊50T1臂長:11米幅度:3米起重量:50噸有效汽車吊70T1臂長:11米幅度:3米起重量:70噸有效手拉葫蘆1T1個專用工具1套大錘14Pownd2把大錘8 Pownd2把4.1.3 材料準備序號名 稱型 號單 位數 量1道木1.2米根202吊裝用鋼絲繩406.0m根43吊裝用鋼絲繩22.44.0m根43尼龍吊帶10米副14棉紗Kg55手套付204.2 人員培訓準備 施工前對5、所有有關安裝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為本作業指導書及編制依據相關內容。培訓主講人為作業指導書編制者。培訓地點在現場辦公室。 所有參與培訓的人員必須簽字確認。4.3主要構件的技術數據: 名 稱數量重量(噸)規格(長寬高)(米)上車1469.973.192.94下車133.06.383.192.76履帶230.029.762.111.65車體配重45.541.10.91.735下車支腿千斤40.941.520.50.96上車輔助平臺30.334.310.769.14米主臂頭部15.91810.062.592.903.05米中間臂10.8393.202.592.446.10米中間臂11.4456.256、2.592.4412.19米中間臂52.49712.342.592.446.10米副臂根部10.4086.271.220.916.10米副臂頭部11.0576.631.220.9112.19米副臂中間節41.47912.781.220.91配重底座112.05.82.180.8左側配重410.51.91.80.86右側配重410.51.91.80.86主臂根部節16.09.262.5662.470主臂頭部插入節13.07.942.5603.0306米中間主臂12.06.1402.5702.46012米中間主臂33.612.1402.5702.460副臂根部節11.99.2102.3401.727、副臂頭部節12.59.6502.1201.930主臂頭部件14.23.242.183.8512米中間副臂31.412.122.1201.81桅桿14.013.122.161.55副臂頭部滑輪組10.52.410.8101.21副支撐臂12.012.331.330.93主支撐臂12.510.511.331.33副臂防后傾支架20.133.280.460.387.5噸鉤12.20.760.431.9712.5噸鉤10.55370mm1.35m副臂頭部小車10.71.811.281.45鋼絲繩規格型號鋼 絲 繩規 格 型 號直 徑長 度破斷力主卷筒1S19+397 28600m697kN副卷筒1S18、9+39728600m697kN主變幅IWRC6WS31)26440m554kN副變幅IWRC6WS31)26350m554kN注:主、副鉤鋼絲繩單根允許起吊載荷為12.5噸。4.4 作業環境的要求 作業場地必須平整、堅實(地基承載力必須在 1.29kgf/2以上);上部不得有電纜、橫梁等物,軸線長度必須大于(機身+主臂長)80米的平整通道,寬度方向要便于上下車及履帶的組裝。5 作業程序及作業方法:5.1工藝流程圖場地驗收安放下車安裝車體壓重 安裝上車安裝一條履帶安裝操作室調整及試驗設置力矩限制器起升臂桿起臂前檢查穿鉤繩連接電纜連接主臂拉索安裝主臂安裝主臂滑輪組安裝桅桿安裝配重安裝一條履帶 檢9、驗取證5.2安裝場地驗收要求5.2.1施工場地平整、堅實,要求地基承載力在1.29kgf/cm2以上。5.2.2長度方向大于機身臂桿長度,寬度方向根據配合吊車的寬度確保配合吊車容易作業。5.3卸下車5.3.1確認安裝場地平整、堅實,并放置四塊400400450mm的木墩(隨車專用工具),木墩外輪廓尺寸為:5050mm3100mm,見圖1。 圖15.3.2用1臺50T汽車吊和1臺70T汽車吊緩慢地從拖車上吊起下車,放置在木墩上。確認下車的水平度。5.3.3拆除連接在下車四個吊點的卡環和吊裝繩。5.3.4安裝下車的四個千斤支腿:.1把1.2t的卡環和22.4mm的專用吊裝繩掛在千斤的兩個吊裝孔上,10、然后緩慢地用輔助吊車吊起。.2移動千斤支腿使其上的掛鉤進入下車的鉤連接槽內,緩慢地降下千斤直到將底端銷子穿入,見圖2。.3連接千斤液壓油管,見圖3。.4在千斤頭部安裝鐵靴。掛鉤接收槽圖2圖3 技術及質量要點:.1下車放在木墩上必須保證水平,如果不平,用輔助吊車再次吊起下車,在木墩下墊鋼板調整下車水平。.2吊裝千斤支腿時,動作要緩慢,防止碰壞液壓管路。.3銷子安裝后,為避免銷子脫出必須安裝鎖銷。.4防止液壓裝置損壞,必須確保液壓管連接可靠。安全控制要點:.1在下車上安裝或拆除卡環和吊裝繩時,注意踩空墜落。.2安裝或拆除銷子時,不要將手或手指放入銷孔內,以免手或手指受傷。5.4安裝車體壓重5.4.11、1用4.8t卡環和22.4mm的專用吊裝繩吊裝車體壓重。掛鉤接收槽圖45.4.2移動車體壓重使壓重上的掛鉤進入下車的鉤連接槽內,緩慢降下壓重直到完全就位,見圖4。5.4.3技術及質量要點:要緩慢地安裝車體壓重,防止碰撞液壓管路或千斤支腿。安全控制要點:為避免人員受傷,不許站在吊起的壓重下方或站在車體與車體壓重之間。5.5安裝上車5.5.1將回轉鎖銷取下放到存放位置,使它不妨礙安裝上車。5.5.2安裝上車:.1移開上車四個車體連接銷。.2將主機、50T汽車吊和70T汽車吊按圖5-1所示擺放,保持吊點到汽車吊轉盤中心距離為6米,即作業半徑為6米,根據70T、90T汽車吊工況表計算,不得超過額定負荷12、80%。.3把16t的卡環和40mm的專用吊裝繩掛在上車的吊裝孔內,用70t汽車吊和90T汽車吊緩慢地吊起上車,移到下車上方。對準下車的連接孔,緩慢地落下,直到連接孔完全吻合,穿入4個車架連接銷,并安裝鎖銷,見圖5。大約26t大約20t圖5-2.3拆除上車索具。圖5-15.5.3安裝回轉鎖銷。5.5.4安裝輔助平臺:.1拉出平臺上的吊裝環,用輔助吊車掛上1.2噸的卡環和22.4的專用吊裝繩吊起平臺。.2使平臺上的掛鉤進入下車的鉤槽內,緩慢地降下平臺直到完全就位。穿入連接銷,并安裝鎖銷。.3旋轉踏步平臺,穿入連接銷,并安裝鎖銷。5.5.5連接液壓油管及電纜:.1連接上下車電纜(上車前面的接線盒)13、,見圖6。圖6.2連接上下車前面的五根液壓油管,見圖7。.3連接車體左側的七根液壓油管,見圖8。圖7圖85.5.6技術及質量要點:.1上下車銷子穿入困難時,利用輔助吊車調整銷孔位置,吊車司機要觀察載荷表讀數,確認沒有吊起下車。上車前側重大約20t,后側重大約26t,見圖5-2。.2電纜接頭連接時必須用手擰緊,防止水浸入發生故障。把接頭上拆下的防水帽擰在一起。.3防止漏油或液壓裝置損壞,必須確保液壓管路連接可靠。5.5.7安全控制要點:.1在對齊上、下車連接銷孔時操作要緩慢,防止下車從木墩上傾翻。.2安裝或拆除銷子時,不要將手或手指放入銷孔內,以免手或手指受傷。5.6頂升車體5.6.1操作遙控器14、啟動發動機。5.6.2確認4個千斤頂安裝牢固,鐵靴掛好。操作千斤操縱桿伸出4個千斤支腿。5.6.3頂起千斤過程中,保持下車水平,直到下車底面離地約60cm時停止頂升千斤,見圖9。圖95.6.4操作遙控器關閉發動機。5.6.5技術及質量要點:如果頂起車體時發生下陷,立即停止頂升千斤,在下車的下面襯墊一些道木,或者在鐵靴下墊上比鐵靴大的鐵板。5.6.6安全控制要點:頂起車體時,避免車體發生傾翻,必須保持車體水平。5.7安裝一條履帶5.7.1移走下車的結合面處履帶定位銷兩個。5.7.2把40的專用吊裝繩和16t卡環掛到兩臺輔助吊車上。打開履帶側邊的隔室蓋,用吊車吊起履帶吊裝專用工具。5.7.3將專用15、工具掛在履帶吊裝標記位置,見圖10。5.7.4然后用50t汽車吊和70T汽車吊起吊履帶,對準下車的結合面和銷孔。5.7.5操作遙控器啟動發動機。起吊范圍吊點標記履帶板履帶吊點大約17.1t17.1t大約12.9t17.1t圖105.7.6操作履帶連接銷油缸操縱桿,伸出兩個連接銷,銷子伸出必須到位,見圖11。圖12圖115.7.7兩個連接銷安裝完畢后,操作遙控器熄滅發動機。5.7.8安裝履帶定位銷(2個),并安裝鎖銷,見圖12。5.7.9用四條螺栓固定履帶連接銷的定位板。5.7.10拆除吊索,將專用工具放于履帶側邊的儲存位置。5.7.11技術及質量要點:.1安裝履帶前,在下車及履帶的結合面和銷孔16、處涂抹黃油。.2如果伸出銷子困難時,利用輔助吊車調整銷孔位置,吊車司機注意觀察載荷表讀數,確認沒有吊起下車。前側重大約12.9t,后側重大約17.1t,見圖10。.3如果因履帶拖地而不能對齊銷孔,操縱千斤將下車頂起直到履帶離開地面。.4當快速接頭連接困難時,用減壓工具降低管路里的壓力。5.7.12安全控制要點:.1用吊車吊起履帶時操作要緩慢,避免碰撞下車。.2為避免人員受傷,不許站在吊起的履帶下方或站在車體與履帶之間。5.8安裝操作室5.8.1移開固定操作室的6條螺栓。5.8.2將4.8t的卡環和22.4的專用吊裝繩掛在操作室上側的四個吊裝孔內。5.8.3緩慢吊起操作室,使操作室左上側的銷孔就17、位于上車右側的連接銷內,見圖13。5.8.4使用六條螺栓將操作室固定。圖13圖14連接管線5.8.5連接上車與操作室之間的液壓油管和電纜接頭,見圖14。5.8.6技術及質量要點:.1安裝操作室前,確認發動機已熄滅,遙控器電源已關閉。.2將六條螺栓涂上潤滑油,并完全擰入,不要使操作室和上車間有間隙。 擰緊力矩1050108N*m 10711Kgf*m.3電纜接頭連接時必須用手擰緊,防止水浸入發生故障。把接頭上拆下的防水帽擰在一起。.4防止漏油或液壓裝置損壞,必須確保液壓管路連接可靠。5.8.7安全控制要點:.1當在操作室上安裝或拆卸卡環和吊裝繩時,注意踩空墜落。.2為避免人員受傷,不許站在吊起的18、操作室下方上面或車體與操作室之間。5.9安裝另一條履帶5.9.1回轉上車:.1確認遙控器的電源已關閉,將其置放于適當位置以利于上車的轉動。.2將回轉鎖拔到打開位置。.3在操作室啟動發動機,然后將上車旋轉90度,使它到容易安裝履帶的位置。.4關閉發動機,并放下回轉鎖。5.9.2安裝履帶程序同“第一條履帶安裝”。5.9.3連接液壓油管:.1)連接左、右行走馬達與下車的液壓管路。.2將兩根小管懸掛在大管上。5.9.4將履帶完全落地:.1)操作遙控器啟動發動機。.2操作千斤伸縮操縱桿,使下車千斤慢慢地收回,將履帶完全著地。.3取下千斤頂頭部的鐵靴,掛在下車的儲藏位置。.4關閉遙控器電源.5.9.5安裝19、輔助平臺:.1拉出平臺上的吊裝環,用輔助吊車掛上1.2t的卡環和22.4的專用吊裝繩。.2緩慢使平臺就位,穿入連接銷,并安裝鎖銷。.3使用同樣的方法安裝其它平臺。5.9.6技術及質量要點:.1當使用遙控器操作車體時,操作室的電源開關必須關閉,否則,發動機停止功能將無效。.2防止漏油或液壓裝置損壞,必須確保液壓管路連接可靠。.3當快速接頭連接困難時,用減壓工具降低管路里的壓力。.4當操縱千斤使降下車體時,必須保證四個千斤的收縮速率相同,并且履帶是水平的。5.9.7安全控制要點:.1用吊車吊起履帶時操作要緩慢,避免碰撞下車。.2為避免人員受傷,不許站在吊起的履帶下方或站在車體與履帶之間。5.10安20、裝配重安裝配重底座:.1拆除配重銷上的鎖銷。.2把配重銷移出。.3確保配重定位調節螺栓在松開位置,涂抹潤滑油。.4用16t的卡環和40的專用吊裝繩吊裝配重。.5安裝配重連接銷,裝上鎖銷,見圖15。圖15.6取下吊裝繩索、卡環。調整配重定位調節螺栓,安裝鎖緊螺母。5.10.2安裝標準配重:.1用16t的卡環和40mm的專用吊裝繩吊裝配重。.2用輔助吊車緩慢地吊起配重,使配重的“凹”與已安裝配重的吊裝孔相吻合。.3左右依次安裝其余配重,安裝次序,見圖16。圖16配重底座5.10.3安裝配重固定連接桿:.1將連接桿上的螺母擰松。.2把連接桿從配重上面的孔中穿插下,直到鉤住基礎配重。.3將連接桿上的螺21、母擰緊。擰緊力矩:58859N*m606Kgf*m.4使用同樣的方法安裝其它連接桿。5.10.4技術及質量要點:.1如果配重底座連接銷很難穿入,操作輔助吊車調整銷孔的位置,吊車司機要注意觀察吊重的負荷數,確認沒有吊起車體,配重底座重量12T。.2吊裝兩側配重時要左右依次安裝,保持左右重量均衡。.3確保連接桿螺姆擰緊,防止配重左右移動。5.10.5安全控制要點:.1在配重上安拆卡環、吊裝繩和調整定位螺栓時,注意腳踩空墜落。.2嚴禁作業人員站在配重上面或配重與車體之間,防止墜落或擠傷。5.11安裝桅桿5.11.1拔出防止旋轉銷。5.11.2用輔助吊車吊平桅桿,與上車的銷孔連接。5.11.3穿入銷子22、,安裝防止旋轉銷,見圖17。5.11.4技術及質量要點:5.11.5安全控制要點:為了避免手或手指受傷,在安裝或拆除銷子的時候,不準將手或手指放入銷孔內。防止旋轉銷圖175.12安裝主臂變幅滑輪組從主變幅卷筒上繞出鋼絲繩,穿繞到變幅滑輪組中,見圖18。圖18上滑輪組下滑輪組門架滑輪主臂卷筒重量傳感器5.12.2將門架上的變幅滑輪組用吊車吊起,前面用一臺履帶式機械拉變幅滑輪組,放出主變幅繩的同時操作吊車和桅桿前方機械,使滑輪組緩慢地向前移動直到和桅桿頭部的連接板連接,見圖19。5.12.3技術及質量要點:.1起吊變幅滑輪組要高于操作室頂部。.2使拉滑輪組的機械緩慢向遠離主機方向移動,放出主臂變幅23、繩,輔助吊車隨動,保持起吊繩垂直,在此過中三個動作一定要協調一致。.3放出主臂變幅繩時,設專人監護滾筒。5.12.4安全控制要點:.1用直徑20mm長度20m的鋼絲繩作為拉滑輪組的繩索,使繩索與水平面夾角盡量小些。.2拉滑輪組盡量選用履帶式機械,操作要低速、均衡。避免突然起動或停止,防止拉斷繩索。.3禁止所有人在繩索范圍內滯留。主變幅滑輪組主變幅滑輪組連接板圖19-a 主變幅滑輪組和桅桿頭部連接圖19-b 5.13升起門架和桅桿啟動發動機,操作上車右側的門架油缸升降開關,當門架升起后,穿入固定銷。5.13.2緩慢地收主臂卷筒繩,升起桅桿,見圖20。低于45度圖205.13.3技術及質量要點:起24、升桅桿前,頂升門架到“垂直”位置。如果門架不在“垂直”位置起升桅桿,門架油缸和桅桿可能被損壞。5.13.4安全控制要點:桅桿起升不能超過45度。如果桅桿過度起升,車體可能會傾翻。5.14安裝主臂表1:塔式工況30m-60m主臂及拉索組合表塔式工況使用的各類主臂各類主臂拉索符號主臂長度說 明符號直徑拉索長度件 號9L9m主臂根部節A383.65m2430U199D86B6m標準主臂B386.00m2430U199D312B12m標準主臂C3812.0m2430U199D57.8T7.8m錐形主臂D387.75m2430U199D91.21.2m主臂頭部節5.14.1安裝主臂根部:5.14.1.125、連接主臂根部銷油缸油管,取出鎖止銷。5.14.1.2用輔助吊車吊起主臂根部,對齊主臂根部的銷孔。5.14.1.3操作車體前側的控制桿,伸出兩個主臂根部銷,并安裝鎖止銷,見圖21。5.14.1.4慢慢地落下臂桿,放在道木上。伸出主臂根部銷取出鎖止銷主臂根部銷操縱桿圖21-a圖21-b5.14.2安裝主臂標準節及主臂頭部.1參照表1主臂及拉索組合表,吊裝需要的臂桿到主臂根部附近。.2先將桅桿頭部和基礎桿頭部用6米專用對繩連接,然后逐節安裝臂桿。見圖22。彈簧銷連接銷圖22.3安裝臂桿時先對正上連接銷孔,穿入連接銷,安裝彈簧鎖銷,然后用輔助吊車吊起已安裝部分臂桿,這時,下側的銷孔會對齊,穿入連接銷,26、安裝彈簧鎖銷。5.14.3安裝主臂防后傾裝置:.1拔出防后傾裝置支撐托架的固定銷,向后翻起托架,穿入鎖銷。.2移開主臂根部上的防后傾桿固定銷,用輔助吊車吊防后傾桿使其滑動至車體側,對齊銷孔穿入銷連接,見圖23。定位架主臂根部主臂防后傾彈簧銷圖235.14.4技術及質量要點:.1安裝前,檢查銷孔內有無灰塵,清理干凈并抹上潤滑油。.2在安裝主臂根部節時,要派專人觀察主臂根部節位置,防止其碰撞到車體壓重。.3安裝主臂根部節時,桅桿起升不能超過45度。.4安裝主臂標準節時要使連接端略向下傾斜,使上邊的銷孔容易對齊。.5穿銷時從外向內打入連接銷,使鎖銷孔位于上下方向。5.14.5安全控制要點:.1為了避27、免手或手指受傷,在安裝或拆除銷子的時候,不得用手對正銷孔或去檢查銷孔,不準將手或手指放入銷孔內。.2安裝或拆除連接銷時,不得在活動臂桿的上、下方或內部作業。.3不得攀爬臂桿或在臂桿上站立或行走。.4吊裝臂桿要求用尼龍吊帶。5.15穿繞主、副鉤鋼絲繩5.15.1使用1號卷筒鋼絲繩走向,見圖33。導向滑輪副臂導向滑輪支撐臂導向滑輪副臂頭部滑輪組主臂頭部滑輪組主臂導向滑輪7.8米主臂導向滑輪主機向前方向1號卷筒鋼絲繩直徑28mm2號卷筒鋼絲繩直徑28mm使用1號卷筒鋼絲繩繞法副臂卷筒鋼絲繩直徑26mm圖335.15.2穿繞主鉤和副鉤,安裝鉤過卷限位開關和重錘,最后用繩卡夾緊鋼絲繩未端。5.15.3技28、術及質量要點:5.15.3.1放出吊鉤鋼絲繩時,設專人監護卷筒。5.15.3.2穿繞鋼絲繩時,要盡可能將鋼絲繩的內應力在穿繞前釋放出來,防止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鉤繩打扭。5.15.3.3參照穿繩圖穿繞吊鉤和過卷重錘,將鋼絲繩穿入雞心卡,死頭用繩卡打好,要有一個安全繩卡。5.15.4安全控制要點:5.15.4.1不得裸手觸摸鋼絲繩,如果有凸出的部分將會劃傷手部,作業時戴手套。5.15.4.2保持手和衣服不接觸轉動中的卷筒和運動中的鋼絲繩。5.16連接電纜5.16.1連接主臂頭部和主臂根部的電纜線及傳感器,見圖35。5.16.1連接電纜之前,要確保電纜接頭上沒有水漬。逐個卸去端蓋連接,拆卸后及時擰緊29、端蓋。5.16.2電纜掛在套環掛鉤上,主副臂接頭處的電纜留出2米的余量,防止扳起過程中把電纜線拉斷。5.17起臂前的檢查5.17.1將力矩限制器的角度選擇開關設置為副臂旁角顯示。5.17.2臂桿、拉索等各部位的銷子、開口銷、彈簧銷均固定可靠。5.17.3主副鉤的過卷限位開關和主副臂及防后傾限位開關、電纜線連接正確。5.17.4液壓管路連接牢固。5.17.5臂桿上面不得留有工器具。5.17.6臂桿銷軸及滑輪潤滑良好。5.17.7起重機周圍場地采取警戒或隔離措施。5.18起升臂桿5.18.1低速起主臂。5.18.2起主臂至最小工作角度,收主鉤繩。5.18.3技術及質量要點:5.18.3.1起主臂過30、程中,設專人監護鉤繩,防止鋼絲繩打扭或起落臂小車滾輪碾壓鉤繩。5.18.3.2起升主臂期間,操作起升卷筒的控制桿,使主鉤始終置于地面。5.18.3.3吊鉤必須在主臂能夠承載鉤和鉤繩總重量的工作半徑以內時才可離開地面。5.18.4安全控制要點:5.18.4.1必須在吊車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扳起臂桿系統,不得在側面扳起。5.18.4.2在起或爬臂的起重機工況主臂長度為60m時,在履帶端部與地面之間墊專用鋼板。5.18.4.3起臂過程中所有人員不得進入臂桿之下的區域。5.18.4.5起重機起臂操作期間的最大風速限制:主副臂總長度不超過96m時,最大風速不能超過13m/s;主副臂總長度超過96m時,最大風31、速不能超過11m/s。5.19設置力矩限制器5.19.1根據所選用的臂桿組合類型,主臂長度和吊鉤繩數選擇正確的工況代碼,輸入力矩限制器主機,并確認。5.19.2確認鉤過卷保護、超載保護、角度上下限保護等有效,動作靈敏可靠。5.19.3確認重量傳感器的準確性,誤差范圍不超過5% .6 試運轉和負荷試驗6.1 試動轉及負荷試驗內容:包括一般技術檢驗,空負荷試驗,額定負荷試驗,靜負荷試驗,動負荷試驗五部分,在此過程中,還要對安全保護裝置進行調整檢驗,對力矩限制器進行調整、校核。6.2 一般技術檢驗6.2.1 檢查各部零件、總成、儀表、工作裝置等是否齊全,安裝是否牢固、正確。6.2.2 鋼絲繩的穿繞方32、法是否符合規定,鋼絲繩磨損是否超過規定,鋼絲繩卡子的使用是否正確、緊固。6.2.3 燈光、照明、喇叭是否齊備,安裝合適。6.2.4 各部操縱桿、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符合原廠規定的標準,移動和回位是否靈活。6.2.5 履帶及各部鏈條下垂度應符合規定。6.2.6 檢視各部所加用的燃油、潤滑劑、冷卻水、液壓系統用油等是否符合規定。6.2.7 按原機設計應裝設的各類指示器、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和警報器等是否齊全、可靠。噸位計、半徑指示儀、角度指示儀的精確度。6.2.8 其它原機設計的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可靠。6.3 無負荷試驗(選擇無坡度的平坦堅實的地面進行試驗)6.3.1 試驗范圍6.3.1.1每種動作都33、要重復進行3次以上,動作必須平穩,不得急劇操作或制動。6.3.1.2 臂桿、吊鉤都要升降到規定的極限位置。6.3.1.3 上車回轉要做左、右的全回轉。6.3.1.4 進行前進、后退各10米左右的行駛,并左右原地做360轉彎。6.3.2 試驗要求6.3.2.1 起動內燃機,在空運轉時檢查油門控制機構的作用,應操作靈活,能使內燃機處于怠速、最高轉速或需要的轉速。6.3.2.2 離合器應接合迅速,無發抖,打滑和卡住現象,運轉時沒有不正常的響聲。6.3.2.3 試驗臂桿、吊鉤起落,應做到靈活輕便沒有卡住的現象,制動有效。并應重點試驗臂桿起落限速器和限位器的作用和可靠性。6.3.2.4 試驗回轉機構的工34、作性能,應回轉平穩、速度正常,不發生卡住和發抖的現象,保證轉向制動靈活可靠。6.3.2.5 試驗液壓操作系統;系統中各油路的密封和暢通情況;油泵在工作過程中的熱態和響聲;油泵停止工作后,油路中油壓降到零的時間,應不少于1小時。6.3.2.6 回轉支重滾輪不得有發熱咬住現象。6.3.2.7 行走機構不應有跑偏和不正常的啃咬現象。6.3.3 無負荷試驗后的檢查內容6.3.3.1 各傳動機件、齒輪的嚙合是否平穩、均勻,不應有不正常的響聲。6.3.3.2 各離合器、剎車部分,在脫離時是否有摩擦現象,在工作時是否有打滑現象。6.3.3.3 各部接合機件有沒有過熱現象。6.3.3.4 各部有無漏油、漏氣、35、漏水、漏電的現象。6.3.3.5 主要部位螺絲的緊固情況。6.3.3.6 液壓系統中,各安全閥的壓力是否符合規定。液壓溫升不得超過規定(一般為30-70)。6.3.3.7 復測電腦裝置的準確度和靈敏度。6.3.3.8 按出廠說明書的要求檢查其它部位。6.4 100%額定負荷試驗。負荷試驗必須在空荷試驗中發現的問題排除后進行。6.4.1 額定負荷試驗的項目和方法如下表:試驗幅度(m)試驗載荷(t)載荷(%)試 驗 方 法主鉤3028100%吊起相應幅度100%的載荷離地100mm懸置10分鐘,觀察起重機無異常現象,然后做起鉤、回轉、行走試驗應無異常。5011.4100%6.5 110%動負荷試驗36、(必須在靜負荷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6.5.1 動負荷試驗的項目如下表:試驗幅度(m)試驗載荷(t)載荷(%)主鉤3028100%28+2.8=30.2110%5011.4100%11.4+1.14=12.54110%6.5.2 從地上勻速地升到吊鉤的最高極限位置,制動后,再勻速地放下。6.5.3 從地上勻速地升到離地1米處停住,帶著負荷左右回轉360。6.5.4 從地上勻速地升到一定高度制動后,在每下降1米試驗1次制動器的制動作用,制動距離不應大于0.5米。6.5.5 從地上勻速地上升到1米處停住,緩慢地將臂桿升高到規定的最小回轉半徑(即最大臂桿仰角)位置,再將臂桿下降到最大回轉半徑位置停住后37、,將重物放下(主、副臂都做此項試驗)。6.5.6 臂桿在規定的回轉半徑時,以額定的提升速度,吊起該回轉半徑的額定載重量重復上述(6.5.2、6.5.3、6.5.4)的動作,再作提升和回轉,降落和回轉等兩種聯合動作的試驗。6.6 力矩限制器的調整在負荷試驗過程中,根據所吊的重量和幅度,對力矩限制器進行初步調整,當負荷試驗做完后,在不同的幅度,吊起不同的重量,進行反復的調整,直到力矩限制器的顯示誤差在5%以內后。6.7 上述試驗經相關各方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 作業質量標準7.1 作業質量標準 上下車組裝完成后,整機前后傾度小于3度,左右傾度小于2度,地面無明顯的下沉,連接上下車前面的五根液38、壓油管及左側的七根液壓油管連接可靠,上下車電纜連接可靠。 臂桿和拉索的連接銷,全部由內向外安裝,開口銷開口度至少為60度。 電纜接頭連接可靠,接頭上取下的一對帽子擰在一起。電纜線與臂桿捆綁牢固,排列整齊、有序。7.2 作業操作質量要點及保證措施7.2.1 鋼絲繩死頭的固定保證措施:用繩卡固定的鋼絲繩死頭繩卡數目要符合安規規定,壓緊程度為鋼絲繩壓扁三分之一,要有一個安全繩卡。7.2.2 安全保護裝置保證措施:安全保護裝置齊全(鉤過卷保護、超載保護、角度上下限保護等)、有效,動作靈敏,準確可靠。8 作業的安全措施8.1 本項作業一般安全措施8.1.1 所有參加作業人員符合條件,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勞39、動紀律,遵守機械操作規程和安全工作規程,統一分配,服從指揮。8.1.2 作業區域,設立警戒線,并設專人監護,閑人不得隨意通過和停留。8.1.3 起臂和爬臂時指揮人員要與司機密切配合,指揮信號要清楚,監護人員要對履帶著地情況,主臂及防后傾裝置等進行全過程監控。8.1.4 起臂和爬臂過程中為防止吊車發生傾翻,臂桿必須在履帶的正前方或正后方。操作要低速平穩避免突然起動和停止,同時不允許任何人進入爬臂范圍內。8.1.5 作業過程中,所有工具使用前必須有專人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后專人保管。8.1.6 拆裝臂桿銷子時,為防止損傷手指,不得將手或手指放入銷孔內,同時,大錘掄起方向不得有人。8.1.7 40、拆裝臂桿時,為防止臂桿掉下傷人,所有人員不得站在臂桿下。8.1.8 在拆裝拉索時,為防止滑倒及拉索掉下傷人,作業人員必須應站在拉索內側,并注意防滑。8.1.9 安拆過程中的銷子等小部件必須設專人統一管理運輸。8.1.10 所有人員都不得進入吊裝件與固定件之間。8.1.11 用吊車吊起臂桿及其它部件時,司機要嚴格遵守起重“十不吊”內容規定。8.1.12 高處作業,遵守高空作業規程,系好安全帶,安全帶使用前必須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卡環等工具放在工具袋,交叉作業應密切配合,協調一致。3 在臂桿上作業的人員要精力集中,防止滑倒、摔下、碰傷。臂桿上下方之間不得進行交叉作業。 作業過程中的起重作業,由專41、業起重指揮人員統一指揮。在吊裝各部件時,吊索、吊具要有足夠的強度,繩子要系牢,起吊要平穩,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各部件受損。 用兩臺吊車抬吊上車時要操作緩慢、起吊平穩,避免猛烈碰撞下車,注意觀察下車支腿的穩定情況。 作業前,由技術員向全體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單項重大拆裝作業應單項交底,并簽字確認。8.1.17 試驗過程中,司助人員、起重指揮人員及作業人員要精力集中,信號準確明了,防止誤操作。8.1.18 試驗過程中,起重臂下、主機旋轉范圍內不得站人。8.1.19 無關人員不準進入負荷試驗作業區域。0 嚴格執行電力建設大型起重機械的選型、安裝和拆卸管理規定和公司的安全規定。8.2 本項作42、業重大危害 履帶式起重機安拆作業危害辨識、評價及控制措施表,見附表1。9 環境管理措施9.1 一般環境保護措施 加強作業人員的環境意識教育,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做到按規章、程序操作,杜絕違章作業、野蠻作業,減少施工現場中人為產生的噪聲。 安裝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按項目部統一設置的垃圾箱或臨時堆放點,在作業完畢后再分別投放在標識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字樣的垃圾點內。 起重機在保養、修理過程中產生的報廢零件由修理廠負責回收交庫統一處理,其他廢棄物(如棉紗、廢紙箱、廢鐵絲等)和生活垃圾等廢棄物,送項目部垃圾箱分類投放。9.2 履帶式起重機安拆作業環境因素識別及評價和控制措施表,見附表10 43、應急響應措施10.1 應急值班電話:0352-758177210.2 發生事故后應采取的措施 發生火災事故,最先發現火情者,要立即使用配備的消防器材滅火,防止火勢蔓延,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災。10.2.2 發生機械事故,當事人要及時、就近向隊長或有關領導報告(緊急情況下,可越級直接向項目部領導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態的擴大。10.2.3 發生機械設備事故,操作人員要及時向隊長、機械管理部報告,在隊長和機械管理部人員到達之前,嚴禁啟動機械和設備。10.2.4 發生人身事故,要及時拔打項目部醫務室電話或就近送往醫院,同時采取必要措施,減輕傷員痛苦,以最快捷方式向公司領導報告。風險因素44、識別、評價匯總表xx-AQJ004序號涉及的危險活動或出現場合危 險 源可能導致的事故現行控制措施風險評價狀態LECD=LEC風險級別常規非常規1吊裝施工違章操作吊車傾翻、傷人、摔壞設備等施工安全措施、安全交底、現場監護操作不當機械設備事故本機操作規程、崗位培訓2大型起重機安拆作業安拆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和違章作業碰撞傷人、高空墜落、觸電、設備損壞、吊車傾翻、作業指導書、施工安全措施、安全交底、現場監護、崗位培訓、持證上崗3大型起重機行走地下溝道、高空障礙道路不平吊車傾翻碰撞障礙物履帶式起重機作業行走規程規定參加識別人員: 填表日期:環境因素識別記錄匯總表xxAQJ001序號管理活動和服務環境因素污染物名稱發生的部位或場所現在現狀環境影響發生的部位或場所狀態時態正常異常緊急過去現在將來1機械在現場施工作業噪聲和廢氣排放噪聲、廢氣施工現場正在控制一般施工現場2起重機安裝作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鐵絲頭、墊木、塑料瓶施工現場投項目部垃圾箱輕微施工現場3道路運輸尾氣排放廢氣道路行駛正在控制一般道路行駛參加識別人員: 填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