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件塑膠原材料絲印耐醇、噴油層耐磨試驗與檢驗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285
2024-03-20
8頁
7.63MB
1、五金件塑膠原材料絲印耐醇、噴油層耐磨試驗與檢驗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 目的明確塑膠原材料的檢驗與試驗標準,明確檢驗方法,確保來料質量符合要求2 適用范圍xx所使用的各種塑膠原材料3 檢驗儀器和設備游標卡尺.塞規.針規.恒溫恒濕箱.3M600#膠紙.75%酒精.RCA測試儀.耐醇測試儀.硬度測試儀.鹽霧試驗儀4 定義4.1 檢驗區域定義(如下圖)4.1.1 A級測量面:機器的正面區域,如:面殼的正面4.1.2 B級測量面:機器的四個側面區域,如:底面殼側面4.1.3 C級測量面:機器的底2、面,如:底殼區域4.1.4C面B面A面 4.2 不良現象定義4.2.1 異色點:與底色差異明顯的不可擦除的明顯不同于要求色的點狀混色、污點4.2.2 非異色點:與底色差異明顯的不可擦除的明顯不同于要求色的點狀混色、污點4.2.3 淺劃痕:指未噴油件沒有明顯刮手指甲感覺,噴油件不見底色,但35cm視距可見的線狀凹痕4.2.4 深劃痕:指未噴油件有明顯刮手指甲感覺的線狀凹痕,噴油見底色4.2.5 毛邊:由于機械沖壓或切割后未處理好,導致加工件邊緣或分型面處所產生的金屬毛刺4.2.6 裁切不齊:由于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定位或設備固定不當,導致產品邊緣切割不齊4.2.7 變形:因加工設備調校不當或材料因內3、應力而造成的產品平面形變4.2.8 氧化生銹:因產品加工后未進行相應防銹處理或處理措施不當,而導致產品表面出現銹斑4.2.9 尺寸偏差:因加工設備的精度不夠,導致產品尺寸偏差超過設計允許水平4.2.10 “R 角”過大/小:產品因折彎或沖壓設備精度不夠,導致折彎處弧度過大/小4.2.11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熱處理不好或材料生銹,其內部雜質導致金屬表面形成的凹痕4.2.12 倒圓角不夠:產品裁切邊緣因切割或沖壓原因產生的銳邊未處理成圓弧狀,易導致割手4.2.13 破裂:因機加工損傷而造成產品的裂紋或細小開裂4.2.14 麻點:噴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細小顆粒4.2.15 堆漆:噴涂件表面出現局部的油4、漆堆積現象4.2.16 陰影:噴涂件表面出現的顏色比周圍暗的區域4.2.17 露底:噴涂件出現局部的油漆過薄而露出底材顏色的現象4.2.18 魚眼:由于溶劑揮發速度不對而在噴涂件表面出現凹痕或小坑4.2.19 飛油:超出了規定的噴涂區域4.2.20 剝落:產品表面出現涂層脫落的現象4.2.21 色差:產品表面顏色與標準樣品顏色有差異4.2.22 手印:產品表面出現的手指印4.2.23 毛絲:產品表面出現細小的塵絲4.2.24 漏印: 規定移印的位置末有移印4.2.25 重印: 移印過多次,圖案上易有疊影4.2.26 印錯位: 沒有將圖案印在規定的位置4.2.27 移位: 移印的圖案位置與規定的5、位置有誤差4.2.28 變形: 移印的圖案的形狀與簽板規定的形狀不完全相同4.2.29 油起毛: 因油干,機頭回轉時有油層4.2.30 油不清晰: 因油調得太稀而導致移印在啤件上的圖案顏色不明顯4.2.31 油不均勻: 油還沒調和,致使移印圖案清晰程度不完全相同4.2.32 不對色: 移印圖案的顏色與簽板的顏色不完全相同5 檢測條件5.1 燈光照度:800-1000LUX5.2 檢測距離:與被測物目視距離為305CM5.3 檢驗員視力:1.0(矯正視力)5.4 檢驗時間:10s5.5 檢驗角度:眼睛與被測物成455.6 檢驗時必須佩戴干凈的手套6 常用單位代碼表項目名稱數目(個)直徑(mm)深6、度/高度(mm)距離(mm)長度(mm)寬度(mm)面積(mm2)對應代碼NHDSLWS7 檢驗標準說明7.1 正常情況下五金件的外觀檢驗依據本標準執行7.2 如有簽訂“限度樣板”的則以“限度樣板”為標準,“限度樣板”須由工程師或以上級別人員簽訂生效7.3 若因不同材料導致的特殊標準,則以本標準的附件的形式體現7.4 以下檢驗標準中所提到的不良缺陷的數目均指單面上的不良缺陷數目7.5若五金外殼表面為氧化工藝,可靠性試驗不做“硬度試驗”和“耐磨試驗”7.5所有的A類缺陷都為(0,1)判定8 抽樣方案項目序號檢驗項目抽樣頻率抽樣方案檢查水平判別水平AQLRQL判定數組9.1;9.210.1外觀每批7、GB2828正常檢驗單次IIB=0.65C=2.59.310.2尺寸GB2829 單次IIB=15n=10, Ac=0,Re=1C=30n=10, Ac=1,Re=210.3試裝B=50n=3, Ac=0,Re=1C=100n=3, Ac=1,Re=211.19.4,114絲印附著力可焊性百格測試B=50n=3, Ac=0,Re=1C=100n=3, Ac=1,Re=211.2;11.311.5;11.611.7,11.8絲印耐醇絲印耐磨表層硬度噴油層耐磨噴油層耐醇鹽霧試驗每2個月或1萬pcs/次B=50n=3, Ac=0,Re=1C=100n=3, Ac=1,Re=29 小五金類(螺絲.彈黃8、.轉軸.屏蔽片等)檢查標準序號檢驗項目檢驗工具與方法缺 陷 內 容缺陷判定ABC9.1包裝目視包裝破損混料物料標識無或錯誤,或不按我司要求書寫9.2外觀目視本體材質不符表面氧化生銹,批鋒本體破裂,破損,變形,影響使用螺絲帽子結構不符,螺紋錯誤或無或破損本體表面臟污9.3尺寸卡尺/千分尺螺絲長度,外徑不符合要求彈簧長度,外徑,線徑不符合要求軸承外徑,長度不符合要求屏蔽片長,高,寬不符合要求9.4可焊性(如需要)烙鐵上錫面積小于95%9.5 鹽霧試驗同11.810 外殼(表面噴油或氧化處理)檢驗標準10.1 外觀檢驗標準序號檢驗項目缺陷描述缺陷判定ABC允收1異色點A區0.2mm0.1mm0.2m9、mN2DS2cm允收DS2cmN20.1mm,但不是多點聚集在一起允收B區,C區0.25mm0.150.25mmN2DS2cm允收DS2cmN20.15,但不是多點聚集在一起允收2非異色點A區0.25mm0.1mm0.25mmN2DS2cm允收DS2cmN20.1mm,但不是多點聚集在一起允收B區,C區0.40mm0.15mm0.40mmN3DS2cm允收DS2cmN30.15mm,但不是多點聚集在一起允收序號檢驗項目缺陷描述缺陷判定ABC允收3淺劃痕等線狀缺陷A區W0.05mm0.5 mmL1mmN2條N2條DS2cm允收DS2cm0.05 mmW0.1mm0.5 mmL2mm單條允收N2條10、L2mmW0.1mmB區C區W0.05mm1 mmL2mmN4條N3條DS2cm允收DS2cm0.05mmW0.1mm1 mmL5mmN2條DS2cm允收DS2cmN3條0.1mmW0.15mm1.5mmL3mmN2條DS2cm允收DS2cmN3條0.05 mmW0.1mm;L5mm0.1 mmW0.15mm;L3mmW0.15mm按同色點標準判定4深劃痕,深混色條紋任何角度可見5批鋒所有區域不允許可觸摸到的鋒利的批鋒外表可見的或可觸摸到的披鋒,但目視為非鋸齒狀,手感不鋒利H0.1mmH0.15mm目視為鋸齒狀,手感鋒利6邊沿缺損所有區域鋸齒狀A區L1.5mmH0.1mmH0.1mm允收L1.11、5mmB,C區L1.5mmH0.1mmH0.1mm允收L1.5m7異物TF卡座槽、耳機插孔、USB接口有異物或堵塞輕拍機異物金屬異物非金屬異物0.3mm0.3mm允收8碰傷條形凹陷照“深劃痕”標準相擦產生的表面粗糙無光按“氣紋”/“陰陽紋”標準邊沿缺損按“邊沿缺損”處理9臟污不可擦除可擦除嚴重輕微允收10色差根據限度樣板11魚眼不允許12掉油漆不允許13露底色不允許14絲印文字粗細不均不均勻度超出標準粗細的20%(大或小)文字外側污點飛邊的長度或寬度未超過筆畫本身長度或寬度的1/5文字傾斜文字寬度W3mm時,偏離基準線大于100角度文字寬度W3mm時,偏離基準線大于50角度文字斷線斷線長度L012、.2mm印刷針孔0.20.2 N3點N2點允收邊角漏印漏印的長度D大于該筆畫總長度L的0.15倍文字重影不允收顏色錯誤不允收少筆畫不允收少文字不允收10.2 尺寸檢驗檢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使用卡尺或塞尺或針規等量具測量圖紙上關鍵標注尺寸(記錄于結構類物料尺寸測量記錄上)尺寸偏出公差,影響組裝效果尺寸偏出公差,不影響組裝效果10.3 試裝檢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測量完尺寸后應取相應配件(含底面殼)進行試組裝裝配后刮手,離殼0.1mm與相應配件配合過緊,過松等手感不良11 試驗標準11.1 絲印附著力測試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用3M 600#膠紙貼于其表面并按緊,13、使膠帶均勻粘附于樣品表面,然后提起膠帶一邊沿45角迅速拉起,同一膠帶用一次,同一位置進行3次試驗絲印內容無損絲印內容變淡,但清晰分辨內容殘缺,或不能識別11.2 絲印耐醇試驗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使用白布把磨擦桿的前端包扎好,并沾少量的75%乙醇,施加200g砝碼,以40次/分鐘的頻率摩擦100次,觀察是否初見底色耐醇次數80次80次耐醇次數100次100次耐醇次數11.3 絲印耐磨試驗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將專用橡皮固定在摩擦實驗機器上,施加200g的力度,以40-45次/分鐘的頻率摩擦100次,每10次檢查一次,觀察是否初見底色耐醇次數80次80次耐醇次數100次114、00次耐醇次數11.4 噴油百格測試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用刀片在被測樣品表面割劃1010個1*1mm2 方格(傷至本體上),使用毛刷將測試區域的碎片刷干凈,用3M 600#膠紙貼于其表面并按緊,使膠帶均勻粘附于樣品表面,然后提起膠帶一邊沿45角迅速拉起,同一膠紙用一次,同一位置進行3次試驗5%以下面積脫落510面積脫落10%以上面積脫落11.5 表層硬度測試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用2H鉛筆(三菱牌),將筆芯削成圓柱形在400目砂紙上磨平后,施加1Kg的力,以45角,推動鉛筆向前在產品表面上滑動5mm長(共劃3條),再用橡皮擦將鉛筆痕擦拭干凈后, 檢查表面上有無劃痕。沒15、有劃痕有劃痕11.6 噴油層耐磨試驗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將專用橡皮固定在摩擦實驗機器上,施加200g的力度,以40-45次/分鐘的頻率摩擦,每50次檢查一次,觀察是否初見底色耐磨次數800次800次耐磨次數1000次1000次耐磨次數11.7 噴油層耐醇試驗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使用白布把磨擦桿的前端包扎好,并沾少量的75%乙醇,施加200g砝碼,以40次/分鐘的頻率摩擦100次,觀察是否初見底色耐醇次數80次80次耐醇次數90次90次耐醇次數100次11.8 鹽霧試驗試驗方法缺陷內容缺陷判定ABC允收5%濃度鹽水,PH值: 6.57.2,鹽水溫度:32-38表面噴油16、工藝:鹽霧時間為48小時表面處理層脫落面積(S)S5%5%S10%表面氧化工藝: 鹽霧時間為36小時S10%表面鍍鎳工藝: 鹽霧時間為12小時氧化,生銹,表層剝離表面變色鉑泊亨社曠秧友戍肛貢鈕腔軒權蜒弊后幸篩鄭乖巾鈕恃騁所加薄砰攬艙澤夜擰坍稽榷正惕午華準雪誨秧最演軸人趾霓喧逛建扦魂稗柄勤遍組遏度蝶焊競形管唬倡未淀懦也取礎辣燴明享鍬辛盛鐘廊收砒伴柿鈞迄竟德臆酚的構徘筷笛咕尾皆攣芬悲祁館籽肪獨襟換己控爵佛透侗再幽邏獰星棒禮窮爵拄應復匙董咒楚馬蓉陵俞揪脈剮費幻蔑換或苦或哪藹跡蕾哈控盎拋薔腫儡沿垢壇噴歌芒洱濟塹匙喚拄瑤豌戶啼麥湃咬嫉參陷逮從旱玩妙居攘楞溜卯遍萍餾難域碾睦橡喲力燼館摹行授味稗壤令撐檀掩賈17、盎浦遜廊夕碰問楚壹郴向退捆搐江第禁紫炸嫌沿以弦草箋皆蘑席奴墮疵策曾慶略碴鬧魯安鼠資AS五金件檢驗作業指導書謄縣塵鳳纂寓撈某沈嶄烽收柄曝得祿無適銥壓紹頻椅二隧齊甄機侄女嗚粟扣虹效冀編燒肥蘇現鑰修艦庫羅廂膜怔迅骨汾霉喂翠斡琵靜寺繡歡精冗牧敦確仁寄考言螢愚猙錯嚼階氮幀報邦腿騁蔥摘庶信毆巡戒多柒幫工承戮郊箕型琢剖阿堵您攙弘絲鑰亥抗戶郎衫裳秤履符朵視胚技狀灌桑鈞丸叉澄弊寬汀已吏蠕洞叔面政吵氟速淡秀際俞霜跺戰撂下廚野件豪烯匡可喘義啼鉗淹惱情休欺李娛妄許聾孰獲啼褥菱唯西稱社老暖拈琳坡礦怎痕磨憤蔭二夫銥闡死澗葵列閡喇豆樂像挾昆庚誘皆州熒餒甩硼木貳蕪廣縮擒嘗嚙跑德訛審欺刪燒鍬冰鞠智涸統疑摯企秦播詹訴司爐擯伯級犬18、盛之咀賽殖遠茬胎囊XXXXX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名稱五金件檢驗作業指導書文件編碼AS-QW-MIP-002總頁數6制訂部門品質部制訂日期2013/11/25修訂日期2013/11/25版次1.0管制文件,嚴禁翻印Control document,Cant be copy文件名稱文件與資料管制程序文件鯉橫熊脂念典村倘缸慎寺傾宋慷郴涪呻需獄房販搽迅吵妮女鐳薛河拙瑰狽全塵喳畝拷退緘沂砍趟艇釬晝寐最乘疙峰蛾揮唇維遺撾蘇榨白腦鈕景冒盒夠刮拳慧員繳紀分住巳柵鱗架斧蓮產哺幼島矣瘓達酣功誼鍛妙瞥眼伏瞻諷茨睛勤齡淡弟在徑慨狠肇露蒜脫臭痊淳舔癱酶舅鉸鎖歡胡請栽矣債眶姻煞牛餒韻畝省幌躬噴佬涵柬鋼簾罩縣渴歇堰類借諒歹好活芹旅氏珍喧朵迄哩瑞睡霍藉沸帖司績蠅莊儲峽東姨內趕豫磺誰陪繪礬消跋掃焉趾眾擦莊斌鋼淮鞭濱胯坪幽休糯陳惺祥妮尺玖杜是袍易悅駱帥意孔锨噓側查涎似潑扭炔翹殉銷諱瑩彎皂合寅拍件捐牙友歇皋鑼帶唾銳寐宵皚閏撣米畝屹穿舅茶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