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公司各部門環境及綠化消殺(毒)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353
2024-03-20
5頁
36.11KB
1、物業管理公司各部門環境及綠化消殺(毒)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目的 為各類消殺作業提供指引。2.范圍 適用公司各部門環境及綠化消殺。3.方法和過程控制3.1蚊蠅蚊蠅的消殺.1蚊蠅消殺4-11月每月至少4次,12-3月每月至少2次。雨后或蚊蠅繁殖高發期應適當增加頻次。.2蚊蠅消殺的重點為污水井、雨水井、化糞池、垃圾房(桶、箱)、墻角、盆花、綠籬、花槽、花池以及陰暗潮濕的地方等。.3滅蚊蠅需采用高效低毒的藥品,并按說明書的比例調配進行噴殺,室內可用罐裝藥品直接噴殺。常用消殺藥劑要輪換或有選2、擇的混合使用。.4對雨水井、污水井、化糞池等處的蚊蠅進行消殺時,應注意只需將井蓋移開一條縫將噴頭插入后進行噴殺,噴殺工作結束后須及時將井蓋復位蓋實。.5滅蚊、蠅宜在白天進行,滅蚊藥液一般噴灑在陰涼潮濕的角落、綠籬花叢、天臺及地下室陰暗積水處。下水井內定時投放球形芽孢等生物制劑,消滅蚊幼。蒼蠅較多時,可在外圍公共部位放置滅蠅紙,或采取其他物理消殺措施,提高滅蠅效果。滅蚊標準.1住宅內外各種存水容器和積水中,蚊幼蟲陽性率不超過3。.2用500ml收集勺采集管轄區域內大中型水體中(如污水井、雨水井)的蚊幼蟲陽性率不超過3,陽性勺內幼蟲的平均數不超過5只。.3陽性是指所取樣本的房間或水體內有成蚊或蚊幼3、蟲.蚊子密度測量方法容器指數法:檢查積水容器或其他小型積水中,有幼蟲的陽性積水數所占百分比。滅蠅標準.1有蠅陽性區域不超過管轄公共區域內蠅類孳生地的3,平均每陽性區域不超過3只。.2蠅類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蟲和蛹的檢出率不超過3。.3蠅類孳生地包括:垃圾桶、果皮箱、垃圾站或垃圾中轉站、公共衛生間、餐館隔油池、菜市場等區域。測量方法目測法:在某一場所、一定面積或一定時間直接目測停落的成蠅數,以“只/平米”表示。蠅類孳生地幼蟲和蛹的檢出率也采用目測法。檢測時主要在蠅類孳生地范圍內進行。3.2老鼠老鼠消殺.1老鼠每月至少消殺2次。.2一般將滅鼠藥物投放在各陰暗的角落及洞口附近,以外圍花叢、樓宇角落4、墻邊為主,并且根據鼠跡及老鼠常出沒地段情況進行調整。.3投放滅鼠藥應在夜間20:00時之后進行,采用敵鼠鈉鹽、新天地、大貓等慢性鼠藥。不允許使用急性藥品。放藥的地點周邊應作相應的警示標識。收藥時檢查藥物被食及收集死鼠數量情況,用垃圾袋將死鼠裝好送到垃圾轉運站。.4對發現有鼠糞、鼠洞、鼠咬痕的地點要進行重點消殺,并對鼠洞進行堵塞處理。應采用鼠夾捕殺等物理防治方法與藥物防治方法相結合,綜合滅鼠。滅鼠標準:.1不同類型的外環境累計2000平方米,鼠跡不超過5處。(目測法).2 按每30平方米外圍環境放20cm20cm滑石粉板兩塊,一夜后陽性粉塊不超過3; .3外環境包括:外圍綠化帶、垃圾房、電纜溝5、(井)、配電房、房屋外墻邊等區域。鼠密度測量方法.1鼠跡:鼠糞、鼠洞、鼠道、鼠腳印、鼠尸和鼠咬痕等鼠的痕跡。.2粉板:20cm20cm的硬紙板,上附一薄層滑石粉,在做鼠密度檢測時,將粉板沿墻邊或花叢、綠籬放置,平均每30平米放2塊。每次檢測時不得少于外部環境面積的30%。3.3蟑螂蟑螂的消殺.1一般每月進行兩次蟑螂消殺。.2部門應引導顧客自行安排對戶內的蟑螂進行消殺,并與公共區域的消殺結合同步進行,以保證消殺效果。.3消殺蟑螂的藥物重點放置在垃圾箱(桶、房)附近。.4每季度至少用煙霧機對污水井、雨水井進行一次消殺,作業時做好標識,消殺后仔細檢查井蓋是否蓋牢,并與控制中心及安全班對接煙感報警事項6、。消殺前應通知住戶密封下水管口。滅蟑螂標準.1每25平米有活卵莢(鞘)外環境棲息地不超過2個;平均每25平米不超過4只 (目測法);.2有蟑跡(糞便、蛻皮、殘蟑等) 外環境棲息處不超過5% (目測法);.3打藥后,有蟑螂(成、若蟲)陽性外環境棲息處不超過3%;平均每25平米外環境大蠊不超過5只,小蠊不超過10只(藥激法);.4蟑螂棲息處包括:垃圾桶底、污(雨)水井、化糞池等各類場所。蟑螂密度測量方法.1目測法:采用三節大號手電筒照明,在蟑螂棲息處直接檢查卵莢或蟑跡。.2藥激法:采用0.3%氯菊酯酒精液、蟑螂密度測定劑或市售氣霧罐噴灑于蟑螂棲息處,噴藥后觀察爬出蟑螂成、若蟲數,以“只/平米”表示7、。3.4各管理處每季度應進行一次本服務區域內公共區域的老鼠、蟑螂密度檢測。3.5白蟻防治每年3-7月份應特別留意管理服務區域內的白蟻活動情況。自集中交付使用后滿三年的物業,應做好公共區域的白蟻預防工作;確保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綠化植物無白蟻危害。出現白蟻危害,應及時同政府專業機構或專業公司聯系,以盡早對白蟻進行防治。 3.6 綠化消殺3.6.1 植物葉片發生缺損、孔洞、網狀等機械狀損傷時多為螟蟲、毛毛蟲等咀嚼式口器昆蟲危害,采用觸殺劑、胃毒劑(如敵百蟲、敵敵畏、辛硫磷、水胺硫磷)之類的農藥進行防治。危害嚴重時用500800倍液進行防治,輕度危害時采用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預防時采8、用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3.6.2 植物葉片發生畸形、卷曲、皺縮等損傷時多為蚜蟲、蚧殼蟲等內吸式口器害蟲危害,采用內吸劑藥品(如氧化樂果、樂果、甲胺磷)進行防治。所需濃度同上。3.6.3 當植物樹干發生孔洞,并有明顯木屑時多為天牛幼蟲等蛀干害蟲危害,可采用棉花頭蘸熏蒸劑(如敵敵畏)堵塞洞口熏蒸進行防治。3.6.4 植物發生萎蔫(缺水除外),多為地下害蟲危害(如地老虎、蠐螬),可采用200-500倍的敵敵畏、敵百蟲、蚨喃丹液進行澆灌防治,嚴重時必須挖開植物根部進行澆灌處理。3.6.5 如植物葉片發生黃化(缺肥除外)、萎縮、變色、不正常時多為病態,可采用治療病害的百菌清、多菌靈、甲基托布9、津等進行噴殺。如采用的消殺只是預防性質則可采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進行噴殺,但一般只在春季和入冬時進行。3.6.6 有時植物呈現病態時是由于植物本身缺少某種元素或土壤偏酸或偏堿造成,這時須補充微量元素或進行土壤的改變。3.6.7對蚯蚓、蛞蝓等地下害蟲的消殺應在陰雨天氣進行:將藥物均勻投撒在土壤表層,再淋少量水,使藥物能充分溶解滲入土中。3.7注意事項對農藥過敏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嚴禁從事消殺工作。在進行消殺工作前要張貼通知、現場做好消殺標識,明確顧客應注意的事項。作業時工作人員要戴好膠手套,口罩,注意風向,噴殺工作應從下風區域開始,先噴高處后噴低處,嚴禁藥水噴到行人。作業后用肥皂水洗擦皮膚裸露處。室10、外進行消殺作業時應避開陽光強烈的正午,盡量選在晴朗天氣的陰涼無風時候進行,以防中暑或中毒。消殺濃度不宜過高,對施用的藥品應每隔一段期限進行一次更換(一種藥品連續使用不超過五次),避免產生抗藥性。園林植物消殺時,應在消殺后及時觀察病蟲害是否得到防治,如一次不能將病蟲害完全殺死,須每周進行一次補殺。同時,考慮所選用的藥品是否合適。病蟲害嚴重的,應連續多次消殺,直至植物恢復正常生長。 園林植物在同一次消殺時,嚴禁酸性和堿性農藥同時或混合使用。綠化植物的消殺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進行預防消殺時,抗菌類與殺蟲類藥品搭配使用。各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委托信譽好,技術佳的專業消殺公司進行小區、大廈11、的消殺工作。3.8消殺藥品的管理消殺藥品由部門專人負責從指定的藥品供應部門進行采購,并按危險品管理辦法貯存、領用、保管。消殺責任人須在消殺工作完成后,及時歸還消殺工具和藥品,確保藥品存放安全。嚴禁將任何消殺物品及工具置于單車棚、宿舍或其他公共區域。對顧客發放藥品時,應事先說明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必要時發放書面“使用須知”并請顧客簽收。禁止將高毒類藥品發放給顧客。3.9 消殺效果評估每次消殺工作結束后,消殺責任人對本次消殺情況及監督人員次日檢查情況在 消殺(毒)工作記錄表做好記錄。部門每月須對消殺效果進行總結評估并填寫 工作評估報告。4.相關文件VKWYZ0101 危險品管理辦法5. 記錄表格VKWY-H01-10-F1 消殺(毒)工作記錄表VKWY-H01-10-F2 鼠、蟑密度檢測記錄表VKWY7.4-Z02-F5 工作評估報告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2-07-22
16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