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客運專線橋梁工程連續梁墩頂、懸臂、合攏施工作業指導書(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413
2024-03-20
21頁
153.91KB
1、新建鐵路客運專線橋梁工程連續梁墩頂、懸臂、合攏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連續梁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 適用于xx鐵路客運專線xx段xx標段連續梁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2、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3 技術要求3.1施工掛籃結構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上部為懸臂吊架,支承于已澆筑梁段的頂面;下部為模板及支承平臺;上、下部間由吊桿連結而成。3.2掛籃的設計除應符合強度、剛度及穩定性要求外,尚應滿足下列要求:懸臂吊架應有向前走行(滑移)設備。施工掛籃行走時其抗傾覆穩定系數不小于2。掛籃總重量的變化,不應超過設計重量的10。澆筑懸臂梁段時,可將后端臨時錨固在已澆筑的梁段上。支承平臺后端橫梁,可錨固于已澆筑梁段底板上。掛籃吊架在澆筑梁段中所產生變形的調整,可采用調整前吊桿高度辦法,也可采用預壓配重調整辦法。3.3 模板宜采用鋼模,內模3、應根據斷面澆筑方法進行設計。端頭模板制作與安裝必須正確、牢固。3.4 預應力孔道的材質及位置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3.5 墩頂梁段可采用托架或膺架施工。3.6 掛籃出廠前應作載重試驗,以測定掛籃前端各部件的變形量,消除其永久變形。掛籃現場組拼后,應全面檢查安裝質量。3.7 懸臂梁段在澆筑前后和預應力張拉前后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嚴格的梁體線型控制。3.8 澆筑箱型斷面梁段混凝土,應按設計要求辦理。剛構懸臂端的牛腿梁段,應一次全斷面澆筑。3.9 混凝土配合比,澆筑順序及振搗方法,嚴格按施工工藝操作。梁段澆筑應自懸臂端向后分層澆筑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不得碰損制孔管道及鋼筋骨架。3.10 混凝土養護4、蒸氣罩的設計應與掛籃設計統一考慮。3.11 每一梁段張拉完畢,即應進行壓漿,對互相串通的孔道,則待串通的孔道全部張拉完畢后,同時進行壓漿。3.12 張拉豎向預應力筋時,如預應力筋為螺紋鋼筋時,千斤頂的張拉頭應擰入鋼筋螺紋的長度不得小于40mm,一次張拉至控制噸位,持續12min,并實測伸長量作為校核,然后擰緊螺帽錨固。3.13 豎向孔道壓漿,應由下端進漿孔壓入,壓力應達到0.30.4MPa,上升不宜太快,待頂部出漿槽口流出濃漿后,堵死槽口,然后關閉壓漿閥。3.14 合攏前應調整中線和高程,連續梁將合攏一側的臨時固定支座釋放,同時將兩懸臂端間距離按設計合擾溫度及預施應力后彈性壓縮換算后進行約束鎖5、定。3.15 合攏段混凝土施工應選擇在一天中溫度最低的時間進行。混凝土等級宜高于梁體混凝土一個等級。混凝土應加強養護,梁體受日照部分必須加以覆蓋。 3.16 梁跨結構體系轉換應在合擾段縱向連續預應力束張拉并壓漿完成后進行。支座反力調整應滿足設計要求。4 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主要作業內容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0號塊混凝土灌筑掛籃的設計與安裝就位安裝箱梁底模綁扎底板與肋板鋼筋灌筑底板混凝土安裝肋模頂模及肋內預應力管道灌筑肋板及頂板混凝土拆除模板穿鋼絲束張拉錨固管道壓漿掛籃前移定位下一節段梁體混凝土灌筑合攏梁段混凝土灌筑4.2工藝流程 墩頂梁段施工工藝流程詳見圖-1。 懸臂澆筑施工工藝流程6、詳見圖-1。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詳見圖-1。圖-1 墩頂連續梁段施工工藝流程圖中線及高程測量預應力管道安裝測量控制安裝支座、鋪設底模、立外側模綁扎底板、腹板鋼筋托梁和膺架拼裝設置臨時支座墩頂預埋件檢查托梁和膺架設計鋼筋制作檢查驗收砼澆筑砼拌合綁扎頂板鋼筋立內模及端模預應力束制作養 生等強拆模張 拉壓 漿穿 束張拉機具校驗取試塊鑿毛清洗圖4.2.2-1 懸臂澆筑施工工藝流程圖掛籃設計、復核掛籃制作驗收掛籃試驗墩頂梁段施工完畢測量控制砼配制掛籃安裝檢查立內模、端模綁扎腹板鋼筋和預應力管道線型控制灌注梁段砼并制作試驗塊掛籃預留孔綁扎頂板鋼筋及預應力管道標高控制綁扎底板鋼筋和安裝預應力管道等 強掛籃施工7、完畢掛籃滑移壓 漿張 拉張拉機具檢驗預應力束制作穿預應力束養生、等強循環N次圖4.2.3-1 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圖取試塊檢查驗收澆 筑 砼砼拌合運輸選擇溫度拼裝吊架標高控制校正就位抄 平立 模 板邊線控制剛性支撐鎖定檢查驗收邊線控制壓 載預應力束制作養生、等強、拆模張拉、壓漿等強、拆模穿 束張拉機具校驗中線測量標高控制壓載逐級卸載底腹板綁扎鋼筋,預埋預應力管道,立模5 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5.1施工方法5.1.1掛籃設計.1掛籃組成掛籃由承重系統、底模系統、側模系統、走行系統和錨固系統五大部分組成見下表。表.1-1 掛籃組成項 目內 容承重系統三角形結合梁、前上橫梁、后上橫梁底模系統縱梁、前下橫8、梁、后下橫梁、模板系統側模系統內外側模支架、模板、吊梁、滑梁走行系統三角結合梁走行系統、側模走行系統、內模走行系統錨固系統壓緊器、錨固筋等5.1.1.2 掛籃設計主要參數(1)梁段最大重量;(2)梁段最大長度;(3)梁高變化范圍;(4)最大梁寬包括頂板、底板寬;(5)曲線段翼緣板坡度變化;(6)梁段頂板單側加寬量;(7)梁段底板單側加寬量;(8)走行:無平衡重走行;行走時其抗傾覆穩定系數不小于2。(9)掛籃重量。掛籃總重量的變化不得超過設計重量的10。(10)澆筑懸臂梁段時,可將后端臨時錨固在已澆筑的梁段上,支撐平臺后端橫梁,可錨固于已澆筑梁段底板上。5.1.1.3 強度、剛度、穩定性要求掛籃9、強度、剛度、穩定性必須滿足設計規范的要求。5.2施工工藝 墩頂梁段(0號塊)施工方法(1)支架施工墩頂梁段施工采用托架或膺架施工,下部結構施工完畢后,搭設托架或膺架,托架和膺架可采用萬能桿件、軍用梁、貝雷梁或其它滿足要求的桿件拼裝,拼裝完畢后進行預壓,對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設置墩頂梁段與橋墩臨時固結裝置(臨時支座)。施工方案圖見圖.1-1。支架施工滿足以下要求:支架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的要求;有簡便可行的脫模措施;預壓重量大于澆筑混凝土的重量;支架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要求,基礎可采用明挖擴大基礎、鋼管樁基礎或鉆孔樁基礎。根據混凝土及支架產生的彈性和非彈性變形,設置預留量。支架底有完好的排水10、系統。(2)模板墩頂梁段外側模采用大塊新制鋼模,箱內腹板及橫隔板采用組拼鋼模,梗脅、腹板端模及人洞采用木模上釘鍍鋅鐵皮。(3)鋼筋制安、 預應力管道安裝、混凝土澆筑材料要求、鋼筋加工綁扎、模板支立、預應力管道安裝及混凝土施工、養護參考xx客運專線箱梁預制作業指導書相關內容 懸臂段澆筑施工方法(1) 掛籃的拼裝墩頂梁段施工完成后,安裝掛籃。拼裝步驟如下:在1#段上鋪滑道、滑塊。安裝后上橫梁、三角結合梁(包括主梁、立柱、斜拉帶及三角架平聯和斜拉上橫梁平聯),錨固后錨系統。安裝前上橫梁和斜撐桿及平聯,然后在地面上拼裝底模系統,在后上橫梁、前上橫梁上掛滑車組,利用卷揚機將底模系統提升到位后,安裝后吊桿11、及前吊桿。內、外模滑梁系統安裝。掛籃施工方案圖見圖.1-1。(2)掛籃試驗試驗目的: 實測掛籃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值,驗證實際參數和承載能力,確保掛籃的使用安全;通過模擬壓重檢驗結構,消除拼裝非彈性變形;根據測得的數據推算掛籃在各懸灌段的豎向位移,為懸灌段施工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據。加載方法: 預加載試壓,為了是檢查支架的承載能力,減小和消除掛籃的非彈性變形,從而確保混凝土梁的澆筑質量。加載材料使用砂袋,試壓的最大加載為設計荷載的1.05-1.2倍。加載時按設計要求分級進行,每級持荷時間不少于10min。加載順序為從支座向跨中依次進行。滿載后持荷時間不小于24h,分別量測各級荷載下掛籃的變形值12、。然后再逐級卸載,并測量變形。加載順序: 底板腹板頂板翼緣板。變形測量:基準標高設在墩頂梁段。分別在底板、翼緣板上布設測點。三角掛籃每根豎桿上設變形計,測其伸長量。試驗結果:檢測完成后,對數據進行分析。經線性回歸分析得出加載、變形之間的關系。由此可推出掛籃載各個塊段的豎向位移,為施工控制提供可靠依據。(3)懸臂施工掛籃經過試驗,并征得監理工程師的同意后進行懸臂梁的施工。懸臂梁施工按以下順序進行:外側模及底模就位后,綁扎底板鋼筋及鋼筋定位架。綁扎腹板鋼筋及安裝預應力束管道。立內模,并用拉條與外側模連接。設內模支撐及頂板支架。綁扎頂板鋼筋及預應力束管道和立端模。與上述步驟同步,安裝各種預留孔的預埋13、件(其上下口平面位置誤差不超過3mm,豎向筋設定位板預埋)。經檢查合格后,方可灌注梁段混凝土,懸臂段澆筑混凝土時對稱、平衡施工,設計不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設計允許數值,混凝土配合比,澆筑順序及振搗,必須嚴格按施工工藝操作,梁段澆筑自懸臂端向后分層澆筑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不得碰損制孔管道及鋼筋骨架。(4)預應力施工參見xx鐵路客運專線xx段xx標段箱梁預制作業指導書相關內容(5) 掛籃的移動梁段預應力張拉、壓漿完畢,且孔道壓漿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方可移動掛籃,準備灌注下一段梁,掛籃的移動遵照以下步驟進行: 先將主梁后錨桿稍松開,用倒鏈將主梁拉住固定,用倒鏈或慢速卷揚機牽引滑道移到位14、,主梁的前移帶動側模系統,底模系統及內滑梁整體移位,隨著主梁的前移,壓緊器交替前移(不得少于2根),以保持主梁的穩定,滑到位以后將主梁后錨桿錨緊(不得少于3根),并用測力扳手上緊。 側模系統在主梁前移時與主梁同步前移,到位后,用鋼絲繩從預留孔道穿下與滑梁上的吊環用卡環連接,將側模系統托起。然后將滑梁掛輪滑移到位,用IV級鋼吊桿將鋼絲繩換掉。將底模系統后端掛輪滑移到位后端錨固于已成梁段上,前端用IV級鋼與前上橫梁連接。 初調中線、標高。 用千斤頂將底模系統與底板,側模系統與翼緣板及腹板外側密合,并將后吊桿帶上保險螺母。 精調中線、標高。 用倒鏈將內模系統拖移到位,并調好中線及標高。 綁扎底板、腹15、板鋼筋、安裝管道、立內模、預埋。綁扎頂板鋼筋、預埋、安裝端模。 復核中線、標高,并檢查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注:在安裝過程中如發現預留孔于掛籃位置不適時,要查明原因,進行處理,不得強行扭桿穿入孔洞,IV級鋼吊桿嚴禁彎曲、打火)。 等強張拉以后,重復以上步驟灌注下一段。 邊跨現澆段施工方法邊跨現澆段采用支架法進行施工,施工可參照墩頂梁段進行施工。邊跨現澆梁段施工時,混凝土澆筑向合攏口靠攏,并對梁段高程進行監測,使合攏口高差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合攏段施工方法邊跨合攏段采用支架或吊架施工,跨中合攏段可利用掛籃進行施工或吊架施工,支架施工要求可參照前相關內容。合攏順序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合攏前要調16、整中線和高程,連續梁將合攏一側的臨時固定支座釋放,同時將兩懸臂端間距離按設計合攏溫度及預施應力后彈性壓縮換算后進行約束鎖定。混凝土澆筑前合攏口兩端懸臂預加壓重符合設計要求同時符合線性控制流程并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逐步撤除;合攏段混凝土施工選擇在一天中溫度最低的時間進行。混凝土強度宜提高一級。混凝土加強養護,將合攏梁段及兩懸臂端部進行覆蓋降低日照溫差影響;混凝土澆筑前將合攏口單側梁墩的臨時固結約束解除,合攏梁段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及時進行預應力筋張拉。支座反力調整滿足設計要求。5.3箱梁施工的線型控制懸臂梁施工線型控制的關鍵是要分析每一施工階段、每一施工步驟的結構撓度變化狀態,控制立模標高。先17、計算出各梁段的立模預拱度,結合前一梁段的撓度實測值,修正預拱度值后調整立模標高。5.4立模預拱度計算立模預拱度=各種因素引起梁體變形的撓度計算值+掛籃變形+撓度觀測調整值 影響梁體變形的撓度因素根據施工過程主要有以下幾種:(1)單T形成階段由以下因素產生的懸臂撓度:梁段混凝土自重;掛籃及梁上其它施工荷載作用;張拉懸臂預應力筋的作用。(2)合攏階段,將繼續發生以下因素產生的連續撓度:合攏段混凝土重量及配重作用;模板吊架或梁段安裝設備的拆除;張拉連續預應力束的作用。在以上過程中,同時還會發生由于混凝土彈性壓縮、收縮、徐變、預應力筋松馳、孔道摩阻預應力損失等因素引起的撓度。梁體變形的撓度計算(1)基18、本假設混凝土為均質材料。施工及運營過程中梁體截面的應力h0.5Ra,并可認為在這種應力范圍內,徐變、應變與應力成線性關系。疊加原理適用于徐變計算,即應力增量引起的徐變變形可以累加求和。(2)撓度計算在上述假設的基礎上考慮到各節段混凝土齡期不同所導致的收縮徐變差異將連續剛構梁施工所經歷的收縮徐變過程劃分為與施工過程相同的時段即:澆筑新梁段、張拉預應力筋、移動掛籃、體系合攏等。每一時段結構單元數與實際結構梁段數一致,在每一時段都對結構進行一次全面的分析,求出該時段內產生的全部節點位移增量,對所有時段進行分析,即可疊加得出最終撓度值。 掛籃變形計算掛籃變形包括:桁架彈性變形、前吊帶彈性變形及非彈性變19、形。桁架變形計算:將桁架簡化為鉸接形式,按各個梁段的不同重量,分別計算其彈性變形。前吊帶變形計算:將底模架前橫梁簡化為彈性支承的連續梁,根據各個梁段的實際荷載計算各個支承的受力,然后根據受力情況計算出吊帶的變形量。非彈性變形測試:掛籃的非彈性變形由掛籃試壓試驗來實測,對于未經試壓的掛籃,參考已試壓掛籃(各套掛籃為同一型號、同一工廠,同一工藝加工)的變形值在第一次掛籃施工時設置,對于已試壓的掛籃認為非彈性變形已消除在施工時不再考慮。5.5 箱梁撓度觀測撓度觀測是箱梁施工觀測的主要內容。箱梁分段懸澆時,影響撓度變化的因素有: 掛籃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產生的撓度;5.5.2 預拱度;5.5.3 各20、梁段自重的撓度;5.5.4 各梁段預應力產生的撓度;5.5.5 掛籃自重及施工荷載變化引起撓度;5.5.6 混凝土徐變引起的撓度;5.5.7 溫度變化引起的撓度變化;這些因素均是撓度觀測計算的依據,觀測方法如下:撓度觀測采用自動安平水準儀在每一節段施工完成后與下一節段底模標高定位前的橋面標高觀測,均安排在早晨太陽出來以前進行。混凝土澆筑前后預應力張拉前后,掛籃行走前后都要進行撓度觀測。溫度觀測是影響主梁撓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溫度包括日溫和季節溫度。由于溫度變化的復雜性,撓度在理想狀態下計算時不可能考慮溫度的影響,溫度的影響只能通過實時的觀測加以修正。6.勞動組織 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21、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試驗段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每個作業單元人員配備表負責人1人技術主管1人專(兼)職安全員3人工班長45技術、質檢、測量及實驗員6機械工、焊工、普工5565注:每個墩身施工面作為一個作業單位。其中負責人、工班長、技術人員、專兼職安全員必須由本單位正式職工擔任,并可根據工程情況適當配備若干勞務工人。7材料要求原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使用由試驗室檢驗通過的合格材料。8.設備機具配置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40m塔吊1臺混凝土汽車泵1臺掛藍2套25T汽車吊1臺注:每個墩身作為一個作業單位。9.質量控制及檢驗連續梁懸臂澆筑梁段的允許偏差表序號控制要點22、允許偏差(mm)1懸臂梁段高程+15,-52合攏前兩懸臂端相對高差合攏段長的1/100,且不大于153梁段軸線偏差154梁段頂面高程差105豎向高強精軋螺紋筋垂直度每米高不大于106豎向高強精軋螺紋筋間距10連續梁梁體外形允許偏差表序號控制要點允許偏差(mm)1梁全長302邊孔梁長203各變高梁段長度及位置104邊孔跨度205梁底寬度+10,-56橋面中心位置107梁高+15,-58擋碴墻厚度+10,-59表面垂直度每米不大于310梁上拱度與設計值偏差1011底板厚度+10,012腹板厚度+10,013頂板厚度+10,-514橋面高程2015橋面寬度1016平整度每米不大于517腹板間距10123、8支座板四角高度差1螺栓中心位置2平整度210.安全與環保要求10.1安全要求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并設立明顯標志,確保協調、安全施工。 懸臂掛籃灌筑施工,屬于高處作業,施工中必須制訂并遵守嚴密的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則,安排經過技能和安全培訓,并考試合格的人員上崗。必須論證掛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0.2環保要求 生產中的廢棄物及時處理,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棄置。 按環保部門要求集中處理試驗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及廢水。懸臂施工過程中和完工后,要采取措施,保護河道和場地周圍環境,及時清理廢料,回收施工材料,做到工完料清,恢復工地環境的自然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