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擴建工程C20、C25片石混凝土砼擋墻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2723
2024-03-20
10頁
71.04KB
1、公路改擴建工程C20、C25片石混凝土砼擋墻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一、編制依據1、 本工程設計圖紙2、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CJJ-2008)3、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4、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5、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 041-2000)二、 編制目的通過對相關規范、標準、規程的學習,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促進施工過程的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確保工程質量,確保安全施工。三、 工程概況本工程道路全長2、9200米,共設擋墻37處。四、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基坑開挖驗基立模砼澆管拆模養護墻背回填五、 主要項目施工方法(一)、施工準備1、材料要求:片石:石料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無裂紋,表面的污漬及泥土予以清除。片石形狀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強度大于30MPA,卵形或薄片、風化剝落、受腐蝕嚴重的石料不得使用。 砂:采用中(粗)砂,砂的粒徑不大于5mm,細度模數在2.5以上,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水泥:每批水泥均應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儲存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應重新試驗確定標號。水泥儲存在通風良好處,并做好防潮防水措施,結塊的水泥嚴禁使用。拌合水:使用經化驗合格后的水或飲3、用水。2、 勞動組織:每組工長1人、技工5人、普工15人。3、 機具設備:每組攪拌機一臺、運輸車輛1臺、挖掘機1臺、振搗拌2臺、值班車1輛。4、 技術要求(1)、路肩擋墻高度7m,采用重力式擋墻結構,墻身面坡坡率1:0.1,背坡坡率1:0.3,基底坡率10:1,當擋墻高度4m時,采用M7.5砂漿砌mu30塊片石,當擋墻高度4m時采用C20塊片石混凝土。(2)、擋墻墻身預埋排水管100PVC,間距3m3m ,梅花型布置,坡度向下,排水管應高于擋墻地面0.5米,排水孔后鋪一層0.4*0.4m土工布。(3)、擋墻每20米至少設置一道沉降縫,在地基高程突變處,地基巖性變化處應加設伸縮縫,縫寬2cm,縫4、內填塞瀝青麻絲。(4)、墻背填料要求內摩擦角大于等于35 度,密實度大于等于95%。(5)地基承載力要求:H=3米、=150KPA,H=4、=200KPA,H=5、=250KPA,H=6、=250KPA,H=7、=300KPA。(二)、測量放線1、按設計要求放出擋墻坡腳線,同時對樁點作好保護。2、復核距線路中線的距離、高程。3、作好和相鄰施工段的聯系測量。(三)、基坑開挖1、邊坡檢查合格后,方可開挖基礎基坑。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不得改緩或改陡,以免影響墻體穩定。2、擋墻基礎埋深應在路肩或側溝平臺以下不小于1.2m,并低于側溝砌體底面不小于0.2m.3、基坑分段開挖,每段長度為1020米,并5、間隔若干段開挖下一段基坑。擋土墻為傾斜基礎,應準確挖、鑿,不得修補。4、盡量保證路塹邊坡的穩定,避免超挖或欠挖。墻背開挖臨時邊坡較高地段或土層及巖體及碎石破碎地段,應分段跳槽開挖,并及時施工墻身。5、基坑開挖完畢由項目部技術人員驗收,主要控制項目有地基承載力、基底高程、平面位置和平面尺寸。檢查合格后報驗、進行下一工序施工。6、對于第一段開挖的基坑,應請監理和設計確認地質情況。(四)、立模1、立模:基礎側模采用鋼模、鋼管和木支撐,支撐間距不大于50cm。模板在安裝前必須打磨、并刷脫模劑。為保證澆筑過程中不出現位移、爆模等現象,采用對拉鏍桿進行模板加固。模板支撐完畢后,在側模上用紅漆做好標高記號,6、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高度。(五)、墻體的澆筑1、基坑開挖后應及時支模、及時澆注墻體,設計為C20片石混凝土。2、墻身于路肩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錯設置=0.1m的PVC管、坡度為4 的泄水孔。3、該段墻背巖土的45,墻背通長設砂夾卵石反濾層,反濾層厚度一般為0.3m,高液限黏土地段為0.5m;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和距墻頂0.5m高范圍內(墻頂設漿砌片石護坡,護肩或骨架護坡地段根據具體情況設計),設置夯填黏土防參層;在反濾層的最下面和最上面用粘土將反濾層封死,以免滲水浸泡路堤和擋墻基礎。4、墻身沿線路方向每隔10-25m,結合墻高及地層變化設置寬0.02m的伸縮縫或沉降縫一道。縫內沿墻頂.7、內.外三邊填塞瀝青麻筋,深度不小于0.2m。5、澆筑混凝土時采用插入式振動器(采用50棒)搗實。澆筑時應水平分層進行,澆筑層厚度(系指搗實后的厚度)不宜超過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振搗棒距離模板的距離為2530cm,振搗棒棒距為3040cm,振搗時梅花狀布置振搗棒的插棒位置,振搗棒應快插慢拔,并不得出現漏振、欠振和過振現象。(2)振搗時不得碰撞模板和預埋部件。(3)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宜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呈現浮漿或發亮為度。6、片石可采用機械(如吊車)投放、人工擺放的方式進行,每次平鋪一層。7、混凝土的澆筑宜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斷,8、間斷時間不宜超過45分鐘。8、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當混凝土表面出現析水時,需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可采取酌量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等辦法進行處理。已析出的浮水(清水)應在不擾動已澆筑混凝土的條件下及時排除,但不得將水引向模板邊緣或從模板縫隙中放出。 9、混凝土澆注時,設置看模人員,發現漏漿及模板變形、跑模等現場時及時通知現場施工負責人,并盡快組織人員進行加固搶修。10、對于危險地段或已出現滑坡的地段,澆筑片石混凝土擋墻時應在上方安排看守人員密切注視邊坡,防止人員施工過程中出現危險。11、混凝土施工時,技術人員要按照100m3混凝土制做一組標養抗壓試塊、兩組同條件試塊,每增加100 m3增做一組試塊,不9、足100 m3也應增做一組試塊的規定制作試件。試模內表面應加以處理,除銹并涂刷脫模劑等,同時做好試塊的養護工作。12、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應符合以下要求: 片石混凝土分層澆筑時,注意預埋接茬石頭,片石材料要求無裂紋、無風化、夾層、水秀、污漬,且未被燒過,其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或砼的強度。最大尺寸,不超過填放石塊處結構最小尺寸1/4,石塊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15cm。片石埋放均勻,不得傾倒成堆。片石之間有一定的空隙,空隙不小于15cm。片石的最外邊距模板距離不宜小于25cm。片石一半插入砼中,一半外露,以便與上層砼連接。最上層片石頂面應覆蓋25cm以上的砼。埋設外入與埋入均不得小于15cm。110、3、當澆注完畢后,擋墻表面要保證光滑、無通病,注意截面變化時的順接,保證靠近路基側線形通順。(六)、拆模 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進行,嚴禁在未達到強度后拆模,拆模時不能同時拆除外模支撐,要分段拆除,同時分段回填墻背。(七)混凝土的養護 1、混凝土澆筑完后,外露的混凝土表面要覆蓋塑料布、草簾或黑心棉等。 2、拆模后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及時的灑水養護,大約2至3小時一次。(八)、基礎基坑及墻背回填 1、需待墻身強度達到85%時,方可回填墻背填料,墻背回填應滿足設計要求,并做到分層填筑。2、基坑回填采用原樣土分層夯填密實,墻背回填采用砂礫石分層夯實回填(厚度為30cm一層),回填過程中要11、注意粘土回填的位置。3、基礎表面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應輪廓清楚、大面平整。六、質量檢驗與控制1、擋土墻明挖基坑各部分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查數量檢驗方法1基坑邊緣距路基中心距離50,10mm4點尺量2臺階尺寸1004點尺量3斜面基底坡率1%4點水平尺、楔形尺4起訖里程100mm截面尺寸變化處2點全站儀5基底高程0,50mm46點水準儀測量2、基礎頂面高程、前邊緣距路基中線距離、基礎寬度、基礎襟邊寬度(高度)、起迄里程(長度)、沉降縫位置及寬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數量檢驗方法1基礎頂面高程20mm3點水準儀測量2前邊緣距路基中線距離50mm3點鋼尺量12、3基礎寬度50mm3點尺量4基礎襟邊寬度(高度)20mm每擴大基礎段3組尺量5起訖里程(長度)100mm每不同結構尺寸段1處經緯儀測量、尺量6沉降縫位置50mm每道縫尺量7沉降縫寬度4mm6處尺量3、墻面垂直度、斜度、表整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數量檢查方法漿砌片石混凝土1垂直度h6m20mm10mm3處吊線尺量2h6m30mm15mm3處吊線尺量3斜度5設計斜度3設計斜度3處坡度尺或吊線尺量4平整度50mm20mm3處2.5m直尺、尺量七、 施工安全措施(一) 砼施工作業1.施工人員入現場必須進行入場安全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2.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合格安13、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3.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振搗設備安全可靠。4.使用溜槽、串桶時必須固定牢固,操作部位應設護身欄,嚴禁站在溜槽上操作。5.砼振搗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防止觸電。6.夜間施工照明行燈電壓不得大于36V,行燈、流動閘箱不得放在墻模平臺或頂板鋼筋上,遇有大風、雨、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作業。7.雨季施工要注意電器設備的防雨、防潮、防觸電。8.振搗棒使用前檢查各部位連接牢固,旋轉方向正確,清潔。9.作業轉移時,電機電纜線要保持足夠的長度和高度,嚴禁用電纜線拖、拉振搗器。10.振搗工必須懂得振搗器的安全知識和使用方法,保養、作業后及時性清潔設備。11.14、振搗器接線必須正確,電機絕緣電阻必須合格,并有可靠的零線保護,必須裝設合格漏電保護開關保護。12.插入式振搗器應2人操作,1人控制振搗器,1人控制電機及開關,棒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cm,且不能多于2個彎,振搗棒自然插入、拔出,不能硬插拔或推,不要蠻碰鋼筋或模板等硬物,不能用棒體拔鋼筋等。(二) 木工支模作業1.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緊帶扣;2.施工現場嚴禁吸煙。3.登高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高掛低用。4.電鋸、電刨等要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嚴禁使用一機多用機具。5.電鋸、電刨等木工機具要有專人負責,持證上崗,嚴禁戴手套操作,嚴禁用竹編板等材料包裹鋸體,分料器要齊15、全,不得使用倒順開關。6.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嚴禁戴手套使用錘、斧等易脫手工具。7.圓鋸的鋸盤及傳動部應安裝防護罩,并設有分料器,其長度不小于50cm,厚度大于鋸盤的木料,嚴禁使用圓鋸。8.支模時注意個人防護,不允許站在不穩固的支撐上或沒有固定的木方上施工。9.支設模板模時,應先搭設架體和護身欄,嚴禁在沒有固定的鋼管上行走;10.搬運木料、板材和柱體時,根據其重量而定,超重時必須兩人進行,嚴禁從上往下投擲任何物料,無法支搭防護架時要設水平等網或掛安全帶。11.使用手鋸時,防止傷手和傷別人,并有防摔落措施,鋸料時必須站在安全可靠處。(三) 腳手架搭設、拆除作業1、材料a.腳16、手架所使用的鋼管、扣件及零配件等須統一規格,證件齊全,杜絕使用次品和不合格品的鋼管。材料管理人員要依據方案和交底檢查材料規格和質量,履行驗收手續和收存證明材質資料。b.使用鋼管質量應符合GB/T700中Q235-A級鋼規定,切口平整,嚴禁使用變形、裂紋和嚴重銹蝕鋼管。2、安全事項a.架子工必須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的專業架子工進行,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b.在腳手架上作業人員必須穿防滑鞋,正確佩戴使用安全帶,著裝靈便。c.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d.登高(2米以上)作業時必須系合格的安全帶,系掛牢固,高掛低用。e.腳手板必須鋪嚴、實、平穩。17、不得有探頭板,要與架體拴牢。f.架上作業人員應作好分工、配合,傳遞桿件應把握好重心,平穩傳遞。g.作業人員應佩帶工具袋,不要將工具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h.架設材料要隨上隨用,以免放置不當掉落傷人。i.在搭設作業中,地面上配合人員應避開可能落物的區域。j.嚴禁在架子上作業時嬉戲、打鬧、躺臥,嚴禁攀爬腳手架。k.嚴禁酒后上崗,嚴禁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不適宜登高作業人員上崗作業。l.搭拆腳手架時,要有專人協調指揮,地面應設警戒區,要有旁站人員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m.架子在使用期間,嚴禁拆除與架子有關的任何桿件,必須拆除時,應經項目部主管領導批準;n.架子每步距均設一層水平安全網(隨層)。o.腳手架基礎必須平整夯實,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立桿下必須放置墊座和通板,有暢通的排水設施。p.搭、拆架子時必須設置物料提上、吊下設施,嚴禁拋擲。q.腳手架作業面外立面設擋腳板加兩道護身欄桿,掛滿立網。r.架子搭設完后,要經有關人員驗收,填寫驗收合格單后方可投入使用。s.遇6級(含)以上大風天、雪、霧、雷雨等特殊天氣應停止架子作業。雨雪天氣后作業時必須采取防滑措施。t.腳手架必須與建筑物拉結牢固,需安設防雷裝置,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