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醫療保險、貸款、補助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266
2024-03-21
9頁
53.54KB
1、公司員工醫療保險、貸款、補助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 醫療管理辦法 醫療保險制度 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雇員疾病保險 特約醫院醫療貸款辦法 門診醫藥費補助辦法 員工健康檢查辦法 員工醫療補貼規定 醫療管理辦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適應醫療制度改革,降低公司行政費用,提供合理的醫療福利條件,特制定本辦法。第二章管理原則和范圍第二條公司按照國家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精神,按屬地化、社會化原則,參加當地基本醫療保險統籌。第三條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公司和員工共同繳納。其中,公司繳費率控制在員工工資總額的2、6左右,員工繳費控制在本人工資收入的2。視情況,按規定相應調整費率。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第三章病假第五條員工享有有薪病假。請假程序及請假標準見員工請假辦法。第六條員工請病假須出具公司認可醫院的醫療證明。第四章帳戶分立及支付第七條公司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一部分(約30)計入當地統籌基金,其余以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按年齡段確定不同比例計入職工個人帳戶。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則全部計入個人帳戶。第八條規定當地確定的統籌基金支付范圍、起付標準(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左右)和最高支付限額(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左右)。統籌基金起付標準以下的醫療費由個人帳戶支付,不足部分由個人自付。3、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醫療費,主要從統籌基金中支付,職工個人也應承擔一定比例。第九條超過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醫療費,不由統籌基金支付,公司可參加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或商業醫療保險解決。補充醫療保險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福利費不足列支的部分經財政部門核準后列入成本。第五章醫療費報銷范圍第十條公司應按照當地社會醫療保險部門公布的就醫和購藥清單確定可報銷或不可報銷范圍。公司定期向員工公布。第十一條一般而言,公司暫確定以下標準:1.下列費用屬報銷范圍:藥品費、住院費、理療費、注射費、手術費、檢驗費、X光透射費、照片費、計劃生育費、接生費(獨生)、針灸費、敷料費、住院煎藥費、危4、重輸血費、公司體檢費。2.下列費用不屬報銷范圍:掛號費,出診費,門診煎藥費,押瓶費,裝配假眼、牙齒、假肢、皮鋼背甲、腰圍、眼鏡、胃托、鞋墊、拐杖、助聽器,割狐臭,矯形,整容,證書費,配藥用肉、雞、酒、蛋、蜂蜜、桂圓等,取暖費,陪侍費,轉院費,特護費,娩期嬰兒護理費,環衛防疫設備費,醫學研究費,以及違法亂紀造成傷害、酗酒、自殺發生的急救住院費,體檢性質的X光透視、照片,一般報考學校、出國、進修、婚前檢查費用。第六章醫療程序第十二條員工須到公司指定或認可的醫院就診。第十三條依據醫生診斷證明,決定病假、住院、轉院等,并及時向人事部通報。第十四條病愈或長病者中填報醫療費報銷單,經人事、財務部審查、審核5、,報總經理批準。第十五條病假期員工應與其主管保持聯系,使公司了解其健康狀況。第十六條病愈后交付醫院證明,回本部門安排繼續工作。第七章工傷處理第十七條員工發生工傷事故,首先積極入院治療,公司有必要時,應調動人員照顧。第十八條公司組成醫務鑒定小組,對員工傷殘狀況進行鑒定,鑒定范圍:1.員工病傷殘的狀況及程度;2.員工是否能繼續工作;3.員工是否享受勞動保險;4.鑒定后向公司寫出書面報告及建議。第十九條醫務鑒定小組如對員工就診醫院診斷證明持有異議,可另指定醫院復查。第二十條公司和員工就其因病傷療養、提前退休、長假后復工、勞動保險待遇等進行磋商,達成協議。第八章附則第二十一條退休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6、個人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對其個人帳戶的計入金額和個人負擔醫療費的比例給予適當照顧。第二十二條下崗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再就業服務中心按本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代職工繳納,并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人事部會同財務部解釋執行,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議通過頒行。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險,也稱醫療社會保險,是疾病保險的核心,它是指勞動者非因工患病、負傷、殘疾和死亡時為勞動者本人提供醫療服務和收入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一)基本類型目前發達國家普遍建立了醫療保險制度,國外企業雇員的疾病保險按組織方式的不同,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1、自愿保險模式。個人自愿向社會保險機構投保,國家不作強制7、規定,以美國和瑞典為代表。2、社會保險模式。國家以法律制度強制就業者參加社會醫療保險,個人以受雇機構或組織為單位,集體參加保險,絕大多數國家實行這一種醫療保險模式。3、全面保險模式。國家強制全體社會成員參加社會醫療保險,以英國和歐洲一些福利國家為代表。多數國家的醫療保險由國家舉辦或委托其他代理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醫療保險費用的來源由保險的性質決定,社會福利性強的政府投入比重大,集體福利性強的企業繳費比重大,否則,則個人繳費比重大。例如,在英國的國民保健服務費用中,國家負擔88%;一些國家,由雇主和雇員雙方繳費;也有一些國家是政府和企業雙方負擔。大多數是三方繳費。(二)保險待遇勞動者投保以后,8、可享受規定的醫療保險待遇,如患病期間享受病假、報銷一定比例的醫療費用、獲得疾病津貼等等。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這種保險制度對促進國民的健康,滿足大多數勞動者健康需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社會福利性質過重的醫療保險模式也造成了國家衛生醫療費用持續上漲,醫療衛生投資效率低下等嚴重的問題,在許多國家難以為繼,不得不進行改革。國外企業雇員醫療保險改革的方向是將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有機融合,醫療保險費用三方負擔,并逐步增加企業個人繳納比例,減輕政府負擔,強化醫療衛生部門和享受醫療保險的企業和雇員的激勵機制。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從80年代中期開始醞釀,90年代初期啟動,達到初步建立與市9、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在城鎮,建立由國家統一規劃和立法,覆蓋各類單位全體人員,醫療費用由單位、個人、國家合理負擔,醫療保險基金在地區范圍統籌使用,醫療保險待遇由基金和個人共同支付的醫療保險制度。具體改革內容為:(1)建立醫療保險基金。按照醫療保險費用由單位、個人和國家合理負擔的原則,醫療保險基金來源于三個方面:(1)單位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的醫療保險費;(2)個人按本人工資額的一定比例繳納的醫療保險費;(3)國家承擔一部分醫療費用,用于醫療保險金入不敷出時的資助。企業繳費標準是參照本地區上一年度實際支出的職工醫療費用換算成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其中,該比例10、不超過10%的,由省一級政府決定,并根據今后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醫療費用變動情況做出調整;超過10%的,由省一級政府核實,報經國家財政部批準。雇員個人醫療保險費用的繳納部分,先從1%起步,由企業從雇員工資中代扣,并隨經濟發展和工資水平的提高,適當增加個人繳納比例。雇員醫療保險制度實行屬地原則,所有企業必須參加所在地的醫療保險制度,執行當地統一的繳費標準。企業雇員的醫療保險費用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退休人員在勞動保險費中列支。(2)建立個人醫療賬戶和共濟金制度。為了保障職工的基本醫療要求和對雇員個人有所制約,在醫療保險改革中實行個人專戶與社會共濟相結合的辦法。醫療保險金分為個人專戶和共濟金兩部分。11、個人專戶即為雇員設立的醫療金個人賬戶,個人專用賬戶主要用于雇員的門診和住院治療。雇員醫療保險基金中扣除了個人專戶后余下的部分為共濟金,共濟金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統籌調劑使用。企業為雇員交納的醫療保險費用的大部分(不低于50%)和雇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記入個人賬戶,專款專用,用于支付個人的醫療費用。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企業為雇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用的其余部分進入社會統籌醫療基金,由地方醫療保險機構管理,集中調劑使用。作為一種過渡辦法,經市醫療保險機構批準,原實行勞保醫療的企業,可以管理一部分社會統籌醫療基金,在原單位內部調劑使用。個人醫療賬戶超出,可按規定由社會統籌醫12、療基金支付。雇員患國家認定的特殊病種的醫治費用,全部由社會統籌醫療費用支付。(3)個人負擔部分醫療費用。雇員個人除了按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醫療保險費用之外,在就醫時還須負擔部分醫療費用。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數額與其工資收入水平相銜接,并規定上限,超出個人負擔上限的醫療費用由共濟金支付。具體支付程序是:醫療費用首先從個人醫療賬戶中支付;不足部分先由本人墊支,按年度結算雇員在個人醫療賬戶之外自付的醫療費:超過本人工資收入5%以上部分,由社會統籌支付,個人要承擔一定比例。該比例隨費用升高而降低:超過工資5%以上,不足5000元的部分,個人負擔1020%;達到500010000元部分,個人負擔8%10%;13、超過10000元的部分,個人負擔2%。離退休人員在不須繳納醫療保險費的同時,還可適當的減免個人醫療費用負擔。(4)醫療保險管理機構。新的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之后,將改變勞保醫療由企業自管的狀況,由醫療保險事業的專門管理機構進行統一的社會化的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相應的醫療保險管理機構,負責制定醫療保險政策及進行宏觀管理;同時建立醫療保險事業機構,負責經辦有關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使用以及增值保值的事務。此外,醫療費結算方式由原來的門診、住院采取記賬結算方式改為門診醫療費由個人現金支付,憑處方和收據回單位報銷;住院費仍采取記賬結算方式。職工就醫,必須出示醫療保險機構統一印制的醫療卡,診療記錄和處方14、必須送交醫療保險機構。雇員疾病保險疾病保險,又稱病傷保險,健康保險,是勞動者由于患病(不包括職業病)暫時喪失勞動能力,由社會或企業提供治療及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目前所改革的醫療保險制度,將所有形式的企業,包括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職工,即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都被列為強制性被保險人。而其他勞動者,規定為任意被保險人。同時,國家也鼓勵興辦互濟性組織形式的醫療保險事業,使全體勞動者都能享受疾病保險待遇。特約醫院醫療貸款辦法 第一條本公司為增進員工福利特指定綜合醫院為本公司特約醫院。第二條本公司員工及其眷屬疾患醫療優惠條件如下:(一)檢驗15、費按定價75折優惠(二)藥品費按定價75折優惠(三)手術費按定價75折優惠(四)住院費按定價75折優惠(五)治療費按定價75折優惠(六)膳食費、輸血費、麻醉藥品費、會診醫師費不予優惠。第三條本公司員工及其眷屬在特約醫院住院或門診就醫費用達3000元以上者經本公司同意得予記帳并于每月底通知本公司一次代繳,其費用屬第二條所列優惠項目者并以七折優惠。第四條本辦法所稱眷屬系指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岳父母、兄弟姊妹、孫等以共同生活為目的由公司員工負擔生活費的家屬而言。第五條就醫費用扣除幸福團體保險給付金額后之余額由員工分期付款辦法如下,但貸款最高金額以2.5萬元為限。第六條貸款金額包括膳食費、輸血費16、麻醉藥品費、會診醫師費等。第七條員工申請貸款達6000元以上者須覓保證人一人,限本公司四階以上員工。第八條本公司員工及其眷屬于特約醫院醫療優待手續由人事科與特約醫院連系訂定。門診醫藥費補助辦法 (一)本公司顯加強員工福利,安定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特訂定本辦法。(二)本公司正式雇用的員工,其配偶或直系一等血親得適用本辦法。(三)員工及其家屬自員工離職日及留職停薪日起即喪失此補助權益。(四)凡本公司員工本人、其配偶或直系一等血親患傷病住醫院接受門診時,由福利委員會補助其醫藥費50%。每戶補助金額按員工本人及其配偶與直系一等血親人數每人每年以補助200元計算。(例如,員工某甲,包括其配偶及直系一等17、血親在內,共5口,則某甲全年補助額以1000元為限)。(五)本公司員工,其配偶或直系一等血親門診時,由員工本人先行墊付醫藥費同時填具醫院門診醫藥費證明單(公司印備)請醫院蓋章,然后提出該證明單向福利委員會申請醫藥補助費。如醫師開處方至藥房購藥者,添附處方及藥房收據申請補助費。(六)員工本人及家屬經由勞工保險費負擔醫藥費者,不予補助,但超過勞保標準,自付醫藥費部分有醫院收據或證明者,不在此限。(七)員工本人或其家屬因美容外科、義肢、義齒、義眼、眼鏡、接生及其他附帶治療、輸血、證件費均不得申請補助。但因緊急傷病,經醫院診斷必須輸血者,不在此限。(八)本辦法核準后施行,修改時亦同。員工健康檢查辦法 18、(一)為促進員工健康加強預防疾病起見,特定本辦法。(二)本公司員工健康檢查,以每年舉辦一次為原則,有關檢查事項由人事室辦理。(三)X光攝影由人事室與防疾中心接洽時間,請派巡回車至公司或工廠辦理。經防病中心通知必須進一步檢查者,應前住指定醫院攝大張X光片,以助判斷疾病。(四)一般檢查由人事室負責與市立醫院接洽時間,分別至該醫院接受檢查。工廠由人事組接洽醫師至廠內檢查。(五)有關費用概由各部門負擔。(六)經檢查結果有疾病者,應早期治療,如有嚴重病況時,由公司令其停止繼續工作,返家休養或往勞保指定醫院治療。(七)人事室每屆年終,應依檢查表作成疾病名稱、人數及治療情形等統計,以作有效措施及衛生改善的參19、考。本辦法經呈準后施行,修正時亦同。員工醫療補貼規定第一條為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促使醫療保健落到實處,特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凡在本公司就業的正式聘用員工每人每月補貼醫藥費40元;員工子女補貼一個,即每月40元;員工父母實行半費補貼一個,即每月20元。第三條凡在本公司就業的試用人員及臨時工每人每月補貼30元。第四條正式聘用員工因病住院,其住院的醫療費憑區以上醫院出具的住院病歷及收費收據,經公司有關領導批準方可報銷。報銷時應扣除當年應發醫藥補貼費,超支部分予以報銷,批準權限如下:1.收據金額在5000元以內由財務經理審核,主管、副總經理批準。2.收據金額在5000元至20000元的由財務經理審核,總經理批準。3.收據金額在20000元以上,由主管、副總經理審核,總經理批準。第五條試用人員,臨時工因病住院,其住院的醫療費用按第四條報銷辦法,扣除當年醫藥補貼后,超支部分按60%報銷。第六條員工因工負傷住院治療,其報銷辦法同第四條。第七條員工父母因病住院,可向公司申請補助,由財務經理核定,總經理批準后,在職工福利或工會互助金中實行一次性補貼。第八條由公司安排的,員工每年例行身體健康檢查,其費用由公司報銷。第九條醫療費補貼由勞資部每月造冊,通知財務部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