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kV真空斷路器(柜)定期維護、檢修作業指導書(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520
2024-03-21
24頁
167.11KB
1、1035kV真空斷路器(柜)定期維護、檢修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35kV真空斷路器檢修作業指導書一、目的該指導書適用于額定電壓1035kV的真空斷路器(柜)的定期維護、檢修、缺陷處理等現場檢修。 其他類型的真空斷路器(柜)的現場檢修可參照執行。 真空斷路器的檢修需貫徹預防為主,計劃檢修和診斷檢修相結合的方針,作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安全第一、質量為先。 二、引用標準 GBJ147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驗收規范 DL/T5962005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GB501502002、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 GB50171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驗收規范 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DL408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高壓開關設備反事故技術措施 真空開關使用手冊 電氣設備故障檢測手冊三、作業工具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水平尺500mm個12游標卡尺0-300mm把13力矩扳手100N.M把1滅弧室的安裝緊固4螺絲刀6300mm把25圓銼把16手鉗8寸把17尖嘴鉗把18活口扳手8寸把112寸把215寸把19梅花扳手8-10把112-14把217-19把410毛刷2寸把1除塵11電吹風個1除塵12萬用表塊1數字與指針各一133、搖表2500V塊1絕緣電阻測試14動作電壓測試箱件1分、合閘最低動作電壓測試15斷路器機械特性測試儀套1分、合閘時間、同期、速度測試16交流耐壓試驗裝置套1交流耐壓試驗17動作電壓測試箱件1分合閘最低電壓動作測試18斷路器機械特性測試儀100A臺1導電回路電阻測試19電源線及電源板個1帶漏電保安器四、檢修項目 4.1 定期檢修項目 4.1.1 檢查斷路器的行程和超行程; 4.1.2 檢查真空滅弧室是否漏氣; 4.1.3 檢查二次回路的接線是否松動; 4.1.4 檢查輔助開關的接觸是否良好; 4.1.5 測量每相主導電回路的電阻值; 4.1.6 檢查各運動部件的潤滑情況; 4.1.7 檢查各緊固4、螺栓是否松動; 4.1.8 斷路器三相同期性的檢查; 4.1.9 斷路器分、合閘速度的測試; 4.1.10 檢查斷路器緩沖器的性能; 4.1.11 檢查操作機構各運動部件的動作情況; 4.1.12 分合閘最低動作電壓值測試; 4.1.13 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各項操作試驗; 4.1.14 帶電顯示裝置檢查; 4.1.15 開關(柜)接地檢查; 4.1.16 開關(柜)五防功能檢查。 4.2 臨時性檢修項目 4.2.1 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4.2.2 對于事故搶修可參照故障檢修來進行。4.3 故障檢修項目 4.3.1具體檢查項目及檢修順序,應根據故障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應盡快查找故障部位,明確故5、障原因,處理故障缺陷。 4.3.2 對于檢修人員無法處理的故障,需聯系制造廠技術人員處理時,應向制造廠提供設備原始資料、故障情況、故障現象等。4.3.3 對于確屬制造設計上的缺陷,須聯系制造廠技術人員對同類其他開關(柜)進行完善處理。 五、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5.1 資料及分析準備 5.1.1查閱開關(柜)的運行檔案,了解運行狀況、運行中所發現的缺陷和異常(事故)情況、開斷短路電流的次數等情況; 5.1.2 針對設備的缺陷和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制訂處理方案。5.1.3 查閱開關柜附屬設備、裝置的運行情況; 5.1.4 查閱上次檢修總結報告和技術檔案; 5.1.5 查閱試驗記錄(包括斷路器機械特性6、試驗和開關柜內其他設備試驗記錄),了解設備狀況; 5.1.6 查閱設備制造廠資料,必要時聯系制造廠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檢修; 5.1.7 進行檢修前的試驗,確定附加檢修項目。 5.2 施工現場要求 5.2.1 施工現場檢修、試驗設備實行定置管理,作到擺放合理有序; 5.2.2 室內檢修工作需作好防潮、防塵和消防措施,室外檢修工作還應做好防雨措施;同時應注意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準備足夠的施工電源與照明。 5.3 人員組織及分工 檢修開工前,應組織足夠的人力,其中包括指導檢修的制造廠人員和協助檢修的協作單位人員。同時對參加工作人員應合理分工,明確職責與權限。 5.3.1 檢修物資的準備:包括檢修消7、耗材料、設備備件、易損件、專用工器具等; 5.3.2 檢修前的技術培訓工作:學習產品安裝使用說明書和本作業指導書等相關技術資料; 5.3.3 根據檢修工作量制定合理的人員勞動定額。5.4 編制檢修工作的安全、組織、技術措施。(見附件一) 5.5 檢修試驗工器具準備 根據檢修工作的性質(安裝、維護、檢查、消缺、故障處理等)準備良好的工器具及試驗設備; 檢修真空斷路器的專用工器具及試驗設備;5.5.3 所需消耗材料的準備 5.5.4室外真空斷路器的檢修還應進行起重設備的準備: 根據起吊重量及檢修現場情況確定起重機噸位;起重機應配相關操縱起重設備人員,相關人員應具有相應的作業資格。 5.5.5現場照8、明的準備:根據現場條件,除固定照明外可準備移動式防爆照明。5.5.6 登高器具的準備:4米梯子12架、安全帶若干付。 5.5.7 消防器材的準備:干式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滅火器材。 5.5.8 備用器材的準備:電火焊設備。 5.6 真空斷路器(開關柜)檢修關鍵工藝步驟及危險點 5.6.1 檢修關鍵工藝見下表序號項目檢修項目類別1檢修前試驗真空滅弧室的耐壓試驗行程(開距、壓縮)的測試速度的測試* * *2真空滅弧室更換拆除已損壞的真空滅弧室安裝合格的真空滅弧室* * *3傳動機構的檢修各部分軸銷、軸孔的檢查緩沖器的檢查*4彈簧機構的檢查維護儲能系統的檢查維護合、分閘部件的檢查* *5調整滅弧9、室開距的調整接觸(壓縮)行程的調整機構半軸扣接量的調整扇行板與半軸間隙的調整分合閘運動檢查* * * * * *6柜內相關設備檢修刀閘的檢修避雷器的檢修互感器的檢修7試驗機械特性試驗絕緣特性試驗相關設備的試驗帶電顯示器的試驗* * *五防功能檢查五防連鎖試驗*合計一類:7 二類:7 重點關鍵:3注: 一類:* 二類:* 重點關鍵:*5.6.危險點評價及控制 6 檢修作業程序及標準要求 6.1 檢修前的試驗檢查及要求 6.1.1外觀檢查及試驗見下表 序號檢查項目方法與要求1絕緣部分應經常保持真空開關的清潔,特別應注意及時清理絕緣子,絕緣拉桿和其它絕緣件的塵埃;對于真空滅弧室絕緣外殼上的塵埃應用潔10、凈的干布擦拭。2機械轉動部分凡是活動摩擦的部件,均應保持有干凈的潤滑油,使操動機構動作靈活,減少機械磨損。磨損嚴重的零部件要及時更換。3緊固件所有緊固件均應定期緊固,防止松脫。4行程的檢查對真空滅弧室的開距、接觸(壓縮)行程進行測量并記錄。若接觸行程與規定值偏差較大,應及時調整。接觸行程的變化就是滅弧室觸頭的磨損量,因此每次接觸行程調整后必須進行記錄,累積達到觸頭磨損厚度時,應及時更換滅弧室。5分合閘動作試驗先進行手動分、合閘,再進行電動分、合閘。通過斷路器的分、合閘動作檢查動作過程中的異常情況。6.2 真空斷路器本體的檢修與要求 見下表序號項目方法與要求備注1滅弧室真空度的檢查1 一般采用工11、頻耐壓法2 在做工頻耐壓試驗時真空滅弧室的觸頭要保持在額定開距;3 加壓過程:電壓自零逐漸升至70%額定工頻耐受電壓時,穩定1min,然后均勻升至額定工頻耐受電壓,保持1min,不出現試驗設備跳閘或電流突變即為合格;有條件可用真空度測試儀測量。2真空滅弧室的更換1 按產品使用說明書所規定的順序將已損壞的滅弧室拆下;2 新的真空滅弧室裝上斷路器前,必須將導電接觸面砂光,且嚴禁涂油;3 裝配后的真空滅弧室,其動導電桿必須仔細調整,使其保持在滅弧室的中間位置,并且使動導電桿在分、合閘過程中不擦碰滅弧室。導電桿與滅弧室的同軸度誤差一般要求不大于2毫米;4 波紋管在作開斷與關合操作時,不受扭力,不應與任12、何部位相摩擦。安裝調整時必須特別注意對波紋管的保護,波紋管的壓縮拉伸量不得超過觸頭允許的極限開距;5 滅弧室端面上的壓環各個方向上的受力要均勻。同時三相垂直及水平位置不超過1毫米;6 安裝完畢后對滅弧室應做真空度試驗;7 斷路器合閘后,測量其主回路的電阻值;8 測量斷路器行程和超行程,并調整至規定值;9 全部試驗合格后須進行不帶負載的合、分閘操作各10次,方能投入運行。3傳動部檢查1 斷路器處于分閘位置及機構未儲能狀態下,取下傳動桿件軸銷;2 用汽油清洗各軸銷;3 檢查軸銷有無變形,有無嚴重磨損,嚴重者應更換;4 軸銷、軸孔配合間隙應大于0.2mm,小于0.35mm;5 檢查拉桿接頭螺紋是否有13、卡傷,如有用絲搬處理;6 檢查接頭、焊接縫不得有開裂現象,并帽、彈簧墊應齊全;7 拉桿擰入接頭的深度不小于20mm。4緩沖器的檢查1 檢查緩沖彈簧應無銹蝕變形;2 緩沖行程是否合格(根據產品技術參數);3 油緩沖器應無漏油現象。5絕緣部件的檢查1 絕緣拉桿不應有彎曲、變形或開裂;2 用潔凈的干布擦拭絕緣拉桿,用毛刷(電吹風)去除其表面粉塵及棉絮;3 絕緣支柱不應有破損、開裂現象。6分閘彈簧的檢查1 彈簧應無變形及銹蝕 2 彈簧應涂防銹漆6.2.1 斷路器檢修時,應首先將儲能電機電源斷開,并將機構合閘彈簧能量釋放。釋放合閘彈簧能量的方法是將斷路器進行一次“合-分”閘操作。 6.2.2 真空滅弧室14、的更換方法 6.2.2.1 斷路器在分閘位置,機構能量釋放,儲能回路電源斷開; 6.2.2.2 卸下斷路器連接母線; 6.2.2.3 卸下絕緣拉桿與杠桿之間的連接軸銷; 6.2.2.4 擰下導電夾上的緊固螺釘; 6.2.2.5 擰下上出線座; 6.2.2.6 雙手握住滅弧室往上提即可將滅弧室取下; 6.2.2.7 安裝新滅弧室前將滅弧室上端面及動導電桿上與導電夾連接的部位用鋼絲刷刷凈; 6.2.2.8按拆卸時反順序將滅弧室裝好;6.2.2.9 裝好上出線端; 6.2.2.10 擰上導電夾上的緊固螺釘; 6.2.2.11 裝好絕緣拉桿與杠桿之間的連接軸銷; 6.2.2.12 裝上斷路器連接母線。15、 6.3 操作機構的維護檢修見下表 6.3.1 檢修應將斷路器置于分閘、機構未儲能狀態下進行。序號部位維護檢查項目方法與要求儲能部分1檢查儲能電機碳刷磨損情況 2檢查棘輪、棘爪有無嚴重磨損及其嚙合情況 3儲能彈簧是否有變形、銹蝕現象 4 行程開關動作是否可靠,位置是否合適 5 儲能標志檢查磨損量不得超過電機碳刷的標志線棘齒無嚴重磨損,棘爪動作靈活,復位可靠,嚙合良好,加涂潤滑油彈簧應無變形及銹蝕,并涂防銹漆行程開關觸點接觸良好,動作靈活,拐臂接觸滾輪行程開關應有12mm剩余行程。標志正確合閘部分1 凸輪連桿機構檢查 2 扇行板檢查3 扇行板合閘位置與半軸扣接量檢查 4 合閘鐵心有無變形;運動有16、無卡滯各部件無變形、銹蝕扇行板尖角無變形無嚴重磨損,復位靈活、無卡澀;儲能復位后與半軸間隙23mm,要求24mm行程符合產品技術要求分閘部分1 半軸是否有變形;與扇行板扣接處有無撞擊凹痕2 復位彈簧有無變形3 分閘鐵心有無變形;運動有無卡滯機構未儲能,斷路器分閘狀態下,半軸動作靈活;與扇行板扣接處應無撞擊凹痕復位彈簧復位可靠,無變形行程符合產品技術要求輔助開關1 檢查切換動作是否靈活可靠2 檢查觸點是否燒傷;觸點是否良好觸點隨斷路器分合閘位置切換準確,靈活。接觸良好;如有燒傷痕跡,應用0#砂布處理。二次線端子1 接觸面是否燒毛,端子是否緊固;2絕緣是否良好絕緣電阻大于1M6.3.2操動機構安裝17、固定后,不應有明顯的傾斜; 6.3.3 機構檢修后與斷路器之間的連接一般應在斷路器與機構都處于分閘位置時進行,連接之后,要求機構處于儲能位置時,凸輪連桿機構的扇行板一定要復位到脫離半軸23mm,保證半軸自由復位; 6.3.4 機構與斷路器連接以后,應進行慢合慢分操作,以發現整個系統是否有卡阻現象。機構慢合慢分動作要用專用合分閘扳手來實現; 6.3.5核對各操作元件的額定電壓(或電流),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并在機構各轉動部分、機構與斷路器之間連接的轉動部分適當加潤滑油; 6.3.6 機構儲能,進行合閘、分閘操作,并檢查各項指示是否正確; 6.3.7 機構要定期進行潤滑,并將松動的螺釘螺母擰緊。 18、6.4 真空斷路器技術參數的調試 見下表 序號項目方法與要求1總行程的調整主要通過調整彈簧操作機構的輸出行程來達到。要求保證斷路器的開距與壓縮行程合格(開距與壓縮行程參看產品技術參數)2開距的調整如開距不合格時可按如下方法調整(開距參看產品技術參數) 1 旋轉與真空斷路器滅弧室動導電桿的聯接頭,開距小則緊幾扣,開距大則松幾扣。對于螺距為1.5毫米的聯接頭,旋轉90、180、270、360調節距離分別為0.375、0.75、1.125、1.5毫米。對于螺距為1毫米的聯接頭,旋轉90、180、270、360調節距離分別為0.25、0.5、0.75、1毫米。2 轉動滅弧室。由于滅弧室的固定方式不同,19、其調節量也有所不同。對于一端固定的滅弧室,其最小可轉動60或90,對于兩端固定的滅弧室則可任意調整轉動角度。開距小則將動導電桿下部絲扣旋緊幾扣,開距大則旋松幾扣。此法屬微量調節,特別適用于三相同期性的調整。3調整分閘限位的厚度。適用于限位為橡膠墊或氈墊的斷路器,增大厚度則開距變小,減小厚度則開距變大。此方法由于制造廠在產品出廠時已調好,一般維護檢修時不宜采用。3壓縮行程的調整在總行程合格時,通過調整開距(方法1)來達到。在開距合格時,則需調節總行程來達到,即調整機構的輸出行程。超行程小,則增大機構輸出行程,超行程大則減少機構輸出行程。(壓縮行程參看產品技術參數)4三相同期性調整通過調整斷路器三20、相開距或超行程的一致性來達到要求5分合閘速度的調整操作機構的分合閘速度主要依靠設計制造時考慮。分合閘速度用分閘彈簧來調整,分閘彈簧力越大,分閘速度越快,同時合閘速度相應變慢;反之分閘彈簧力越小,分閘速度減慢,合閘速度加快。6觸頭的合閘彈跳的調整合閘彈跳時間與超行程大小、合閘速度有關。超行程大則彈跳時間小,超行程小則彈跳時間大;合閘速度大則彈跳時間大,合閘速度小則彈跳時間小。調整時可反復調節分、合閘彈簧力的大小,以達到最佳值。 6.5 彈簧機構的調整 見下表 序號項目方法與要求1扇形板與半軸扣接量的調整扇形板與半軸在機構合閘位置時的扣接量要求24mm,扣接量的大小,可通過調整調節螺釘來實現。2輔21、助開關的調整輔助開關的切換應準確可靠,可通過調節輔助開關支架與拐臂的夾角來實現。調整時把輸出軸分別處于合閘位置和分閘極限位置,再把輔助開關調整到輸出軸相對應的合分位置,緊固各裝配螺釘。3微動開關的調整在儲能過程中,當掛簧拐臂拉長合閘彈簧旋轉過中時,應保證微動開關驅動凸輪使微動開關的觸點轉換,切斷電機電源。4合閘彈簧的調整調整合閘彈簧的予拉長度,可以滿足斷路器的合閘速度的要求5機構與斷路器的配合調整調整機構與斷路器的拉桿長度,滿足斷路器的行程,超程及速度的要求。6自由脫扣的檢查機構儲能后,手按住分閘按鈕,再按合閘按鈕,此時斷路器不合閘,機構能量釋放。6.6 斷路器動作檢查6.6.1 儲能動作檢查22、:儲能可靠,棘輪、棘爪動作正常;儲能結束后行程開關能準確斷開電機電源。 6.6.2 合閘動作檢查:運動過程無異常現象,機構扇形板與半軸扣合正常。開關各部位行程合格,緩沖器動作正常。 6.6.3 分閘動作檢查:運動過程無異常現象,分閘時機構扇形板復位靈活,與半軸與半軸間隙合格。 6.7 常見故障見下表 常見故障原因解決方法半軸復位困難半軸復位扭簧軟換復位扭簧,保證其質量合分信號給出后,半軸不動作推板角度不適,有松動,半軸轉動不靈活。旋緊推板螺釘,調整推板角度,在半軸的轉動部位加潤滑油。機構與斷路器連接后,扇形板不能復位到正常位置 機構輸出軸分閘位置不正確。調整機構與斷路器之間的拉桿長度來調整機構23、輸出軸的分閘位置。機構合閘儲能彈簧儲能不到位行程開關安裝位置不合適。安裝位置偏下,致使合閘彈簧尚未儲能完畢,行程開關觸點已經切換,切斷了電機電源。調整行程開關上下位置來實現電機準確斷電。機構電機不斷電行程開關位置偏上,致使合閘彈簧儲能完畢后,微動開關觸點還沒有切換,電機仍處于工作狀態。調整行程開關上下位置來實現電機準確斷電。合閘失靈1操作電壓過低2合閘電源容量不夠3合閘線圈燒毀4接線錯誤5合閘過程中跳閘(分閘鎖扣未扣住)6分閘鎖扣的尺寸不對7輔助開關的行程調整太大檢查操作電壓檢查合閘電源更換合閘線圈改正接線調整分閘鎖扣位置調整分閘鎖扣扣合尺寸調整輔助開關行程分閘失靈1操作電壓過低2分閘線圈斷線24、3輔助開關接觸不良4分閘鐵芯的行程未調整好5分閘鎖扣扣合尺寸不當6分閘鎖扣上的銷子脫落檢查操作電壓更換分閘線圈檢查調整輔助開關接觸情況調整分閘鐵芯的行程調整分閘鎖扣扣合尺寸處理銷子脫落的缺陷7 配合檢修的其他項目及要求 7.1 保護專業 7.1.1 有關文件和記錄的準備 7.1.1.1準備該斷路器的二次 回路設計圖(保護、控制信號原理圖等); 7.1.1.2 準備該斷路器保護裝置說明書; 7.1.1.3 準備試驗大綱及報告; 7.1.1.4 準備該斷路器定值; 7.1.1.5 準備歷年調試報告。 7.1.2 材料的備品備件: 準備該開關同型號繼電器、插件、試驗用轉插板和各種類型芯片(微機保護)25、以及獨股線等。 7.1.3作業過程 7.1.3.1 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要求,辦理工作票手續,明確工作任務及工作范圍; 7.1.3.2 CT試驗及檢查:試驗其伏安特性、極性、變比;檢查CT二次繞組不開路、接線正確;測量絕緣電阻不小于1M .3 保護裝置校驗 7.1.3.4 整組試驗;通知其他班組將對開關進行整組試驗;投入被試開關有關壓板;投入保護、控制、信號電源;模擬各種故障,試驗保護整組傳動回路,保護與開關均應正確動作,燈光信號均正確,后臺機顯示的故障信息(微機型保護)均正確。 7.1.3.5 檢驗收尾:清掃現場,拆除試驗接線,恢復原接線、壓板。 7.2 高壓專業 7.2.1 有關文件和記錄的26、準備 7.2.1.1準備該斷路器的出廠技術報告; 7.2.1.2 準備該斷路器有關技術文件(如說明書); 7.2.1.3 準備試驗大綱及報告; 7.2.1.4 準備歷年試驗報告。 7.2.2 作業過程 7.2.2.1 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要求,辦理工作票手續,明確工作任務及工作范圍; 7.2.2.2 高壓試驗時應通知其他班組,對被試品圍設試驗用臨時遮攔,并設專人監護。 7.2.2.3 斷路器絕緣試驗:絕緣電阻;交流耐壓;輔助回路和控制回路交流耐壓;導電回路電阻;分合閘線圈的絕緣電阻及直流電阻;真空滅弧室真空度的測量等項目。 7.2.2.4 斷路器的機械特性試驗:分、合閘時間;分、合閘速度;同期性27、;觸頭開距及彈跳;分、合閘最低動作電壓等項目。 7.2.3.5 開關柜其他設備試驗:如隔離開關、CT、避雷器、帶電顯示裝置、開關柜五防連鎖功能及開關柜整體耐壓試驗等根據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的有關要求進行。7.2.2.6 高壓試驗有關項目不合格時,及時通知有關人員,進行分析、處理。 7.2.2.7 檢驗收尾:對被試品進行充分放電后,拆除試驗接線、試驗遮欄,清掃現場;通知其他班組高壓試驗完成 。附件一: 安全、組織、技術措施 一 組織措施 為了確保檢修工作能順利進行,保質保量安全完成任務,防止發生設備損壞、人身事故、人員責任事故,成立檢修工作領導組,負責技術管理和安全工作。 組 長: 副 組 長28、: 項目專責人: 技術負責人: 工作負責人: 現場安全負責人: 小 組 成 員: 參加班組: 2 組織分工 施工組織安排: 檢修工作協調及技術負責人: 工作負責人: 車輛調度:二 技術措施 一)準備工作 1 開工前將檢修試驗工器具、材料進行一次檢查,確保使用可靠; 2 工器具材料清點后應于前一天送至現場; 3 開工前技術負責人及工作負責人應向工作班成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 工作現場要清潔干凈,文明施工; 5 進行工作前的安全、技術培訓,認真學習“反措條例”及“安規”; 6 落實好“檢修工作卡”及“檢修質量卡”。二)施工技術方案 1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檢修工藝及安規,認真執行質量驗收標準,詳細作好29、檢修記錄,并在“檢修工作卡”上簽名。2建立健全技術交底工作,每個單項工作開工前應進行技術交底。 3檢修工作前斷開斷路器控制及操作電源。試驗時與各部門工作人員配合好。 4斷路器調試嚴格按廠家說明書進行。5斷路器安裝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5.1安裝應垂直,固定應牢靠,相間支持瓷件在同一水平面上。5.2三相聯動連桿的拐臂應在同一水平面上,拐臂角度一致。5.3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手動緩慢分、合閘操作,無不良現象時方可進行電動分、合閘操作。5.4真空斷路器的行程、壓縮行程及三相同期性,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規定。5.5斷路器安裝時導電部分應符合以下要求: 5.5.1導電部分的軟連接銅片不應斷裂,銅片間無銹蝕;固定30、螺栓應齊全緊固。5.5.2導電桿表面應潔凈,導電桿與導電夾應接觸良好。5.5.3導電回路接觸電阻值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要求。三)安全措施 1、工作中嚴格執行安規兩票,工作負責人工作前應向工作班成員詳細說明現場安措; 2、參加工作的全體人員在開工前,必須認真學習電業安全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確保安全施工; 3、進入工作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絕緣鞋,戴安全帽,工作現場周圍應設圍欄,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進行試驗時應作好安全措施。 4、高壓試驗時,加強監護,作好安全措施。 5、如有單項工作必須至少兩人一組,并確認工作位置。 6、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寫出檢修及試驗報告。 7、本著“安全第一,質量為先”的原則,加強管理,嚴把質量關,在工作卡中明確每項工作的責任人,并嚴格考核。8、編制事故預想及應對措施。 8.1 檢查真空度、高壓試驗時觸電傷人。 措施:試驗時撤出有關人員;作好臨時遮欄,并有專人監護。 8.3 斷路器分合閘操作時,配合不當,傷害工作人員。 措施:進行斷路器分合閘操作前,須確認設備上無人員工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