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公司項目開發過程ESI前期評估階段操作管控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792
2024-03-21
5頁
37.54KB
1、電子科技公司項目開發過程ESI前期評估階段操作管控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0 目的:為規范新項目開發作業流程,提升新項目開發質量,減少開發過程中的問題點,針對ESI前期評估操作,特制定本作業規范。2.0 范圍:適用于xxxx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項目開發過程中的ESI前期評估階段的管控。 3.0 定義:3.1 PD: Product Development (產品開發技術部)3.2 ESI: Early Supplier Involve(前期評估)4.0 權責:4.1 產品開發技術部: 主2、導新項目的ESI前期評估,分配各模塊評估任務給對應的工程人員,并完成各模塊評估報告的收集整理;負責新項目產品結構;主持ESI評估檢討會議;就ESI評估結果同客戶進行充分溝通。對ESI評估內容負責。4.2 項目工程:負責客戶資料和信息的收集、傳遞;,做好新項目開發過程的進度管控;新項目完成評估后主導新項目說明會。4.3 制造工程:承接產品技術部指派的任務,負責新項目制程、工藝、成型機械手可行性等內容的評估。4.4 模具ESI:承接產品技術部指派的任務,負責新項目模具結構與加工方面的評估。4.5 品質工程:承接產品技術部指派的任務,負責新項目2D評審,品質標準、信賴性標準、品質協議等方面內容的評估3、。4.6 裝配工程:承接產品技術部指派的任務,負責新項目的組裝治具、熱熔、超聲波與各產品組件的貼合可行性的評估。4.7 治具工程:承接產品技術部指派的任務,負責新項目工裝夾具可實現性的評估。5.0 作業內容:5.1 整體說明:前期評估階段可細分為項目導入、ESI評估檢討、同客戶溝通、召開新項目說明會四個過程進行。四個過程的主導負責單位如下: 序號具體過程責任擔當1項目導入項目工程2ESI評估、檢討產品技術部/各工程部門3同客戶溝通產品技術部4召開新項目說明會項目工程5.2 項目導入:5.2.1 項目部工程師負責從客戶處取得完成的資料,內容包括客戶主導項目人員的通信聯絡方式,新項目的產品3D圖、4、2D、客供BOM或樣品、ID圖、噴涂區域圖、品質標準、效果樣板等資料。客戶資料不全時,項目部工程師需要積極主動同客戶溝通,最大限度的及最快速的獲取客戶最新的資料。5.2.2 項目部工程師需建立客戶資料清單,對客戶提供的資料進行必要的過濾,選擇有用的資訊保存與公司內部的公共資料夾內,通過郵件及時把資料共享給PD團隊成員。5.3 ESI評估檢討過程: 產品技術部在收到項目工程提供的客戶資料后,應初步核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如有問題應及時向項目工程反饋,由項目追蹤客戶提供必須的資料。 產品技術部將接收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將資料存放于公司內部公共文件夾內,并將新項目的ESI前期評估內容分解成不同模塊5、,以郵件知會到各個工段的工程人員,要求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應模塊的ESI評估。郵件發出后,產品技術部人員務必要電話再次溝通確認清楚。 產品技術部負責追蹤各模塊的工程人員及時完成相應模塊的評估,并最終匯總各模塊的評估資料。在匯總完成后,主導召開ESI評估檢討會議,通知相關評估成員參加。 產品技術部負責記錄ESI評估檢討會上產生的決議事項,納入前期評估問題點匯總表,知會給項目工程。各模塊的工程人員根據ESI評估檢討會上的決議,更新對應的ESI評估檢討報告,并提交給產品技術部進行匯總更新。 產品技術部將更新后的ESI評估報告發送給客戶,信息知會到項目工程。 制造工程ESI評估內容:.1 各制造工程6、收到資料后應評估工藝量產可性行并提出改善建議;.2 成型工程從機臺噸臺,水口加工方式,嵌入件的定位和治具要求,機械手使用情況,外觀缺陷,包裝要求,良品率等方面進行評估;.3 涂裝工程從油漆用量,噴涂方式,外觀效果,噴涂區域,測試要求,噴涂治具要求,包裝要求,良品率等方面進行評估;.4 加工工程從加工工藝,外觀效果,加工位置,油墨用量,測試要求,加工治具要求,包裝要求,產能,良品率等方面進行評估;.5 組裝工程從組裝工序,人員,測試要求,配件結構,組裝間隙,組裝治具需求和設計要求,包裝要求,良品率等方面進行評估;.6 NCVM/EMI工程從產品結構,顏色效果,鍍膜材料編號及用量,噴涂區域,測試要7、求,治具設計要求,包裝要求,良品率等方面進行評估;.7 IML工程從產品結構,進膠方式,外觀效果,包邊要求,測試要求,薄膜材料的成型和沖切及定位,包裝要求,產能,良品率等方面進行評估;.8 IMD工程從產品結構,進膠方式,外觀效果,菲林排位方式,包裝要求,產能,良品率,測試要求等方面進行評估;.9 各制造工程課的評估報告需經相應的課長確認后以郵件的形式發給產品開發。 品質工程ESI評估內容:.1 負責前期的品質規劃,客戶品質標準及品質檢測儀器的評估和確認,參與新項目品質部分的可行性評估;.2前期的品質規劃需從品質控制計劃,外觀品質要求和注意事項等;.3客戶品質標準的評估需從客戶外觀的具體要求,8、產品圖紙的管控尺寸及公差要求,信賴性測試的項目和測試的條件可實現等;.4品質檢測儀器的評估從信賴性測試條件所需要的檢測設備我司是否滿足,若不能滿足需提供委外測試或購買設備的建議;.5評估是否需要制作檢測治具以及其相關要求。 模具工程ESI評估內容:.1 模具工程負責的ESI評估從模具結構與加工檢討和模流分析兩個方面展開;.2 模具結構檢討應包含以下幾方面:產品結構的開模可行性,膠厚檢查,拔模角檢查,PL線合理性分析,進澆位置選擇,還要考慮頂針位置要求,表面處理要求,產品冷卻收縮變形,產品裝配關系,后加工風險等等,盡可能使模具結構簡單、實用,便于模具成型,維修;.3 模流分析應包含以下幾方面:流9、道排布,產品的填充樣式,壓力分布,熔接線位置,產品在澆口附近的流痕,產品的變形情況和變形趨勢,以及成型周期等; 產品技術部ESI評估內容:.1 對產品的外觀進行評審檢查客戶的ID設計是否符合手機等電子產品基本外觀規范;.2 對產品的干涉,配合量與各部件之間的間隙預留量(活動空間等)進行評審檢查是否合理等;.3 對產品的功能與強度、組裝制程的合理性進行評估;.4 對產品的各零件進行詳細的評估,包含膠厚(缺膠,縮水,厚薄印等),拔模分析,填充是否會存在滯流,熔接線強度,模具上是否存在薄鐵,模具行位與斜銷是否有足夠的活動空間等等。 產品開發技術部五金ESI評估內容: .1 對客戶整體圖檔資料把模內注10、塑相關的資料分類,以郵件的形式發送到采購部。 .2 采購部根據客戶的要求和供應商的實際產能推薦合適的供應商。 .2供應商產品模內注塑的五金件進行詳細評估,包括材質,沖裁方向,連料位置等。.2 產品開發技術部對供應商的評估報告進行審核,回復以及轉換成本司格式。負責各對應模塊ESI評估的工程人員必須在收到客戶資料后的2個工作日內提交評估報告給產品技術部。ESI評估結果中需要同客戶檢討修正的內容由產品技術部負責和客戶溝通,如果ESI評估結果中是公司內部需要改善的問題點,則由項目工程師主導追蹤解決。5.4 同客戶溝通過程:ESI前期評估檢討完畢后,產品技術部將評估內容發送給客戶,知會項目工程,并主動電11、話聯系客戶,就ESI評估檢討報告內容同客戶充分溝通;ESI評估報告中,客戶接受的內容,則由產品技術部追蹤客戶修正設計方案、并更新3D開模圖檔、回復評估報告,客戶回復的信息需要同步知會項目工程人員;當我司評估方案與客戶意見出現分歧時,需依客戶意見為準,但產品技術部必須要提出分歧部分的應對措施(如矯正夾具,限度樣板,控制方法等);客戶回復的資料由產品技術部擔當進行更新管理,及時知會到各工段成員。5.5 召開新項目說明會:產品開發技術部在收到客戶最新資料后,更新前期評估問題點匯總表,發送到項目工程,通知項目工程進入正式開模階段;項目工程制作新項目發布會主導新項目發布會。內容包含:客戶信息、項目簡介、前期評估檢討匯總、報價信息、訂單預測、模具制作日程表、項目進度分工表及項目團隊組織架構更新等信息;項目工程師會議結束后需組織會簽新項目發布會封面,以作為后續開模的依據。并在會后一個工作日內以電子檔形式發送新項目發布會記錄至各工段負責成員。新項目說明會上各部門提出的需改善問題點,由項目工程匯整記錄到新項目開發問題點跟進報告文件中,后續追蹤改善。項目工程師主導召開新項目說明會,并根據會議決議,確定具體開模日期,填寫新模開模通知單通知模具部進入正式開模階段。至此,新項目前期評估階段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