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汽輪發電機鋼筋砼基座上部結構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823
2024-03-21
12頁
141.43KB
1、發電廠汽輪發電機鋼筋砼基座上部結構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 作業任務11.1 工程概況11.2 施工項目范圍11.3 主要工程量(僅1#機,2#機數量與1#機相同)11.4 工期要求12 編寫依據13 作業準備和條件23.1 機械、工具配備23.3 施工用材料要求23.4 力能供應24 作業方法和工藝要求34.1 總體作業方案34.2 作業方法與步驟34.3 應急措施54.4 測溫措施55 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求66 職業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措施和文明施工67 技術保障2、措施69 有關計算及其分析79.1 汽機基座大體積混凝土熱力計算710 值班表101 作業任務1.1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xx工程2135MW火力發電機組1、2汽輪發電機鋼筋砼基座上部結構工程。本基礎的設備由xxxx發電設備廠制造。汽輪發電機基礎為鋼筋砼框架結構,基座柱按兩排四列布置,排間距7600mm,柱間距從西向東依次為4380mm、7500mm、7355mm;豎向分兩層,第一層中間夾層標高為4.47m,結構為柱、梁、板框架結構;第二層為運轉層,其標高為8.95m結構為柱、梁、板框架結構;柱截面尺寸為1200mm1200mm、1800mm1200mm,平臺幾何尺寸為21282mm110003、mm;基座砼為C30。1#汽機基礎上部結構計劃2005.03.29上午開始澆注,為實現精品示范項目目標,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確保澆注一次成功。現就有關技術及施工問題說明如下。 1.2 施工項目范圍1、2汽輪發電機鋼筋砼基座上部結構混凝土澆筑施工。1.3 主要工程量(僅1#機,2#機數量與1#機相同)項目砼等級砼量(m3)砼總量(m3)柱C30160457# 梁C3015# 梁C3020# 梁C3035# 梁C3030A軸梁C3054B軸梁C30544.47m層梁C30144.47m層板C30358.97m層板C30401.4 工期要求混凝土澆筑計劃在40個小時內完成。2 編寫依據2.1 施工項目4、作業指導書編制導則2.2 汽機基座施工圖F0901S-T02142.3 建筑施工手冊縮印本(第四版) xx2.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xx2.5 火電施工檢驗及質量評定標準第一篇 土建工程篇2.6 現行建筑施工規范大全 xx2.7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xx3 作業準備和條件3.1 機械、工具配備現場機械及工器具一覽表名 稱數量名稱數量25m3/h砼攪拌站1座砼輸送泵管330米五里橋商品混凝土攪拌站1座砼汽車泵1臺砼輸送固定泵2臺混凝土攪拌車(現場攪拌站)2輛振動機10臺混凝土攪拌車(商混攪拌站)8輛12米振動棒管10個380V移動式配電盤8臺6米振動棒管5、10個220V移動式配電盤6臺水準儀1臺機械設備要求:施工前,各種機械設備如、25m3/h砼攪拌站、砼固定泵、砼輸送車、振動機等必須進行全面檢修,對某些部件予以更換,同時購置易損配件備用,確保正常運行。3.3 施工用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xxxx水泥廠生產的散裝普通PO42.5級硅酸鹽水泥。其中物質科一定要確保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所使用水泥與現場攪拌站的一致,并要在澆筑過程中派人跟蹤監督。2)粉煤灰:采用xxxx發電廠的一級粉煤灰;3)石子及黃砂:采用目前攪拌站料場的5-25mm級配石子和xx產中砂;4)外加劑:采用xxxx高效減水劑;3.4 力能供應專業工程處電維護人員應檢查砼攪拌站前后臺、現場6、照明和機械、工器具施工用電設備、線路的完好性,以確保正常供電。砼澆注前,應組織檢修人員對自備供水設備和水管線路的完好性進行檢查,以確保砼生產、澆注時的施工用水。4 作業方法和工藝要求4.1 總體作業方案總體施工順序:固定泵沿梁、梁澆筑,汽車泵沿梁、梁澆筑。4.1.2 泵管布置圖:圖中黑色粗線條為現場攪拌站供料的固定泵泵管布置方向,圖中陰影部分為商品混凝土汽車泵澆筑位置。4.2 作業方法與步驟澆筑砼主要由25m3/h攪拌站供應,xx五里橋攪拌站商品混凝土同時供應;固定泵和汽車泵同時澆筑的方案。澆注順序:水平方向由西向東澆注,豎直方向由先柱后梁再板的澆注順序;柱頭內應設置串筒,確保混凝土自由落差不7、大于2m。柱砼澆注時應對稱澆筑,固定泵先澆注I軸線a基座柱,澆注至第一個門洞位置時,可轉移泵管澆注I軸線b基座柱,同樣是在澆注至第一門洞位置后,再澆注I軸線a基座柱的第一門洞到第二個門洞位置,按此交叉澆注,澆注柱時澆筑速度應盡量放慢,以免支模架整體傾斜及柱模由于速度過快而跑模;商品混凝土的汽車泵先澆筑軸線a基座柱,后依次按照柱門洞開置位置澆筑軸線b基座柱,按此交叉澆注。砼澆注至梁底50mm處時停歇,讓下面的混凝土下沉后再繼續向上澆灌,這個允許時間和外界溫度、所澆灌的混凝土溫度有關,不得少于1小時和多于2.5小時。待砼充分沉實后,再澆注梁板砼。砼澆灌前要對模板、鋼筋等進行檢查,做好水電應急措施,8、防雨等防護工作的安排。后臺攪拌應嚴格按配合比計算計量投料,按規范要求操作。對外加劑的使用和用水量應嚴格按試驗配合比要求計量。攪拌站應按要求砼供應量持續均勻地將砼輸送到操作面。泵送砼應持續進行,若因異常情況停車,則應每隔幾分鐘開泵一次,防止泵管堵塞,同時啟動備用攪拌站和備用泵,保證不出現冷縫。另外泵管應用麻袋包裹并灑水,保持潮濕以降低砼入模溫度。新舊砼交界面施工時應先澆一層與砼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攪拌站應對水泥、黃砂、石子、粉煤灰、外加劑作好跟蹤記錄,砼攪拌時應做好砼攪拌記錄。砼澆筑順序和振搗方法:砼采用斜面分層分段澆筑,斜面坡度1:10,分層厚度300mm。澆灌砼時要能控制基本能沿斜面均勻澆筑9、,以免因砼在一端澆注引起整個支模架失穩;振動采用50插入式振動棒及平板振動器,每澆一層振搗一遍,每兩層之間的振動棒應插入下一層砼中約10cm左右,以消除兩者之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砼時,要在下一層砼初凝之前進行。砼的振搗順序采用“行列式”,振點均勻排列,每次移動距離不應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R的1.5倍(即50cm左右);使用振動棒時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面層砼發生分層、離析,及振動棒抽出時造成空洞等現象。振搗時間為2030s,視砼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漿為準;振搗方法可根據情況采用垂直振搗或斜向振搗,前者與混凝土表面垂直,后者成一定角度(約4045),但兩者不宜混用,10、操作時上下略為振動,插點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使混凝土達到均勻振實。柱砼澆筑前,其底部先澆筑一層厚50100mm與新澆筑砼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以防柱腳出現蜂窩麻面。砼面層拉毛處理。平臺板頂面預埋件在砼澆筑前必須安裝牢固,確保位置準確。砼澆筑時,應將預埋鐵件四周砼加高,振搗時把砼壓向預埋鐵件底部,直至鐵件底部冒漿。當預埋鐵件尺寸大于150X150mm 時,在容許的情況下,可在埋件上開排氣孔。不要將預埋鐵件直接用錘擊入已振實后的砼中。砼振搗時,振動棒不應碰撞預埋鐵件。砼澆注時的沉降觀測:在8.95m運轉層各跨梁底中間共設置4只沉降觀測點,在砼澆注過程中同專業測量人員對平臺板11、的沉降隨時進行觀測,如發現沉降量超過2mm,即對其進行加固處理, 砼的養護:平臺板采用覆蓋雙層麻袋澆水養護,柱采用干掛麻袋澆水養護(外模拆除后)。混凝土在澆注56h(砼表面泛白)后即行澆水養護。如澆注后氣溫較低時,要搭設保溫棚,采用電鎢燈進行保持棚內溫度,以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度。汽機基座上部結構按照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措施進行養護,采取相應的防止溫度裂縫產生的措施。測溫孔(采用棒式水銀溫度計)布置在汽機基座框架縱梁、的兩端和中部,共計12個。每處測溫點又分三個層次,即埋深200mm的A1-L1、埋深1000mm的A2-L2、埋深1800mm的A3-L3,測溫點采用30mm薄壁鋼管埋設,12、管下端要嚴實,防止滲水。測溫孔上口應用棉絲塞好,防止濺入水泥漿,測溫管應高出砼面層100mm,并用小紅旗表出來。另在覆蓋雙層麻袋下的基礎表面設測溫點N點,以測出砼表面溫度。對于混凝土測溫有單項施工員負責,在記錄過程中如發現任何溫差異常現象要及時向技術員反應,以作出保溫方案,并在記錄結束后將完整的記錄表格交付給單項技術員,由技術員負責完成溫控計算和溫度變化曲線圖。混凝土澆注之前由單項技術員列出詳細的值班人員表格,并要經過項目部工程科批準,所有參與值班的人員必須嚴守崗位,盡職盡責。4.3 應急措施1、水電應急: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熱動專業工程處要確保不斷水,并要安排專人值班檢查。在混凝土澆筑前項目部13、工程科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現場供水管線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并要將現場施工水池中水蓄滿,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對于供電線路由工程科負責聯系當地供電系統確保外部電力的不間斷供應,而在施工現場則要由電氣專業工程處聯合建筑電維護對現場電源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同時要安排專人值班檢查。2、機械應急現場攪拌站設備和固定泵要在澆筑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現場攪拌站采用一臺固定泵澆筑,另外一臺作為備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在提供混凝土之前要確保機械的完好性,不能在澆筑中途出現問題,如出現問題要確保在2個小時內恢復正常。4.4 測溫措施因為本次施工屬大體積砼,應采取以下方案 砼配合比中加粉煤灰,采用減水劑減少水泥用量降低砼水14、化熱,。 應加強測溫和養護。 測溫孔布置可參看汽機上部結構作業指導書,溫度測量由施工隊抽調一名專門人員配合單項施工劉文權負責。全部測量孔、點均應編號,繪制布置圖,測量結果要寫入正式記錄;測溫時,應將溫度表與外界氣溫作妥善隔離,可在孔口四周用軟木或其他保溫物塞住,溫度計在測溫孔內應留置3min以上,方可讀數;布置測溫孔時應注意:采用蓄熱法養護時,應在易于散熱的部位設置;測量讀數時,應使視線和溫度計的水銀柱頂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以避免視差。讀數時,要迅速準確,勿使頭、手或燈頭接近溫度計下端。找到溫度計水銀柱頂點后,先讀小數,后讀大數,記錄后再復驗一次,以免誤讀。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除按常溫施工要15、求留置試塊外,還應增作四組補充試塊與構件同條件養護。5 作業質量標準及檢驗要求具體內容可參看汽機基礎上部結構作業指導書。6 職業安全健康、環境管理措施和文明施工6.1 進入現場的一切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6.2 施工用電應由專業人員接線、檢查、維修,所有帶電作業必須有絕緣手套等防護措施。尤其雨天和潮濕處更應作好防護工作。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使用碘鎢燈必須用木桿與鋼筋等金屬物隔離。6.3 搬動振動器時,須將電源切斷。6.4 嚴禁亂拉電源,電線不得在鋼筋等金屬結構上托拉,纏繞。6.5 振搗器應用絕緣良好的軟線,接地、開關、插頭應完整良好。6.6 泵車布料管經過的地方,腳手板必須平穩滿鋪,鋪板寬度16、不小于1.2m。6.7 上層鋼筋施工面處鋪竹笆一層,以防施工人員不慎踩傷人。6.8 非架駛操作人員嚴禁亂開亂動所用的機動車輛。6.9 泵澆砼時,泵車的前后臺應配備必須的通訊聯絡。6.10 為高好文明施工,要求誰施工、誰負責,保證每一階段、每一點材料堆放整齊,無雜物、垃圾等,現場文明整潔,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7 技術保障措施7.1 加強技術管理,實行技術人員全面負責制,確保本次砼施工圓滿完成。7.2 因為是大體積砼施工,在砼內采用“雙摻”技術,盡可能降低砼內水化熱。7.3 采用蓄熱法養護,確保砼內外溫差小于25,砼表面不出現裂紋。7.4 測溫人員、管理人員一旦發現砼內外溫差大于20時應增加覆蓋層17、數,并加強檢測,每2h測溫一次。9 有關計算及其分析9.1 汽機基座大體積混凝土熱力計算汽機基礎為整個主廠房區域重要結果,汽機基礎上部結果混凝土澆筑屬于大體積砼,其水化熱比較大,為控制溫度裂縫的產生,須進行大體積砼的溫控熱力計算。9.4.1 砼材料用量根據土建試驗室提供的砼配合比報告,坍落度為140160mm C30泵送砼材料用量見下表: 單位:方材料水泥(P.O42.5)粉煤灰(kg)砂(中砂)石子(5-25mm)xxYS-4減水劑水數量335kg89kg810kg1075kg7.63kg180kg9.4.2熱力計算根據攪拌站砼的供應能力,以及調換泵管等情況,以最不利情況,按每小時16m3 18、入倉量考慮,同時為減少溫度收縮應力,避免深進裂縫產生, 大體積砼均一次性連續澆注結束。1)砼拌和溫度:本計算不考慮外加劑的有利因素,擬考慮在05年3月份澆筑混凝土,經查xx電力設計院設計總說明中xx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為15.7,則據此推測3月份平均氣溫Tq為15,水泥水化熱取砼澆注后第3天的Q=420KJ/Kg。計算: 砼的拌和溫度: ( Cs+CwQs)WsTs+(Cg+CwQg)WgTg+CcWcTc+Cw(Ww-QsWs-QgWg)Tw+ CpWpTp T0=- CsWs+CgWg+CwWw+CcWc+CpWpCs、Cg、Cc 、Cw、Cp分別為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的比熱,取Cs=Cg19、=Cc= Cp =920J/(kg)Cw=4200 J/(kg)Ws、Wg、Wc、Ww、Wp分別為每立方米砼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的用量Ts、Tg、Tc、Tw 、Tp分別為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的溫度分別取:Ts=30、Tg=25、Tc=45、Tw=10 、Tp=20Qs、Qg分別為砂、石的含水量Qs=7% Qg=0 ( 920+9200.07) 81030+920107525+92033545+4200(189-0.07810) 10+ 9208920T0=-920810+9201075+4200180+920335+92089=24.2砼的出罐溫度: 攪拌機為敞開式,故Ti=T0=2420、.22)砼的澆筑溫度:砼直接泵送,泵管覆蓋麻袋澆水,每小時運輸量16m3;砼入模溫度為24.2。3)砼的內部溫度最高值 (1)混凝土結構物絕熱溫升 Th=(1-e-mt)mcQ/c式中 Th混凝土最大絕熱溫升()mc混凝土中水泥用量(/m3)t混凝土的齡期(d)m系數、隨澆筑溫度改變,Q水泥28d水化熱(kJ/) 查不同品種、強度等級水泥的水化熱表水泥品種水泥強度等級水化熱Q(kJ/)3d7d28d硅酸鹽水泥42.531435437532.5250271334礦渣水泥32.5180256334c混凝土比熱、取0.97kJ/(K)混凝土密度、取2400(/m3)e常數,取2.718Th=(1-e21、-)mcQ/c335375/0.97240053.96 實際結構構件外表面是散熱的,混凝土導熱性差,其內部最高溫升值一般都略小于絕熱溫升值,此計算值偏于安全。(2)混凝土中心計算溫度 T1(t)Ti+Th(t)=24.2+53.960.656=59.59式中 T1(t)t齡期混凝土中心計算溫度 Tj混凝土澆筑溫度() (t)-t齡期降溫系數、查降溫系數表為0.656(插入法)澆筑層厚度(m)齡期t(d)369121518212427301.000.360.290.170.090.050.030.011.250.420.310.190.110.070.040.031.500.490.460.3822、0.290.210.150.120.080.050.042.500.650.620.570.480.380.290.230.190.160.153.000.680.670.630.570.450.360.300.250.210.194.000.740.730.720.650.550.460.370.300.250.244)砼表層溫度(T2(t):表面覆蓋兩層麻袋保溫保濕養護,計算公式選自建筑施工手冊(建筑工業出版社)T2(t)=Tq+4h(H- h)T1(t)-Tq/H2T2(t)砼的表面溫度()Tq施工期大氣的平均溫度()取28.4H砼的計算厚度(m),H=h+2 hh砼的實際厚度(m)為223、.6mh砼的虛厚度(m),h=K/砼的導熱系數,取2.33k計算折減系數,可取2/3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W/m2k)=1/(i/i+1/q)i各種保溫材料的厚度(m)兩層麻袋,每層厚度為0.015m。i各種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W/mk)選自表10-84保溫材料麻袋,i取0.14q空氣層傳熱系數,取23W/m2k=1/(i/i+1/q)=1/(0.03/0.14+1/23)=3.88(W/m2k)h=K/=(2/3)2.33/3.88=0.4(m)H=h+ 2h=2.6+20.4=3.4(m)T2(t)=Tq+4h(H- h)T1(t)-Tq/H2=16+40.4(3.4-0.4)41.8724、/3.42=35.38(5)砼內部與表面最高溫差: T1(t)- T2(t)=59.59-35.38=24.2125(6)砼表面與大氣溫差: T2(t)-Tq=35.38-16=19.3825根據以上砼溫差計算,采取以上保溫養護措施熱工計算符合規定要求。故不需要采取其它措施,即可保證質量。10 值班表白 班夜 班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專業項目經理專業技術負責專業生產經理單項技術員單項技術員單項施工員砼工段段長電維護機械管理攪拌機操作電維護固定泵操作攪拌機操作裝載機駕駛攪拌機操作攪拌車駕駛固定泵操作裝載機駕駛攪拌車駕駛xx隊負責xx隊負責xx隊負責xx隊負責砼工班長xx隊負責振搗手xx隊負責振搗手砼工班長振搗手振搗手振搗手振搗手振搗手振搗手小工振搗手小工振搗手小工小工小工小工小工小工小工小工小工木工小工木工木工木工木工木工木工鋼筋工木工鋼筋工鋼筋工瓦工鋼筋工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