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接頭、保護、綁扎、代換安裝與檢查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857
2024-03-21
4頁
26.57KB
1、鋼筋接頭、保護、綁扎、代換安裝與檢查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鋼筋安裝作業指導書1.0綁扎鋼筋前,首先要熟悉圖紙,核對成型鋼筋的鋼號、直徑、長度、形狀、尺寸、數量等是否與材料表相符。2.0綁扎鋼筋的型號、直徑、數量、位置、間距等應與設計圖紙相符。3.0梁第一箍筋應從墻柱邊或交接梁邊緣50mm開始,柱的第一個箍筋從砼表面50mm開始,墻第一個水平筋從砼表面50mm開始。4.0鋼筋接頭:4.1搭接接頭只宜用于直徑為25mm及其以下的鋼筋;直徑超過25mm,宜采用焊接或錐螺紋套筒連接(或其2、他機械連接方式)。4.2接頭的位置應設置在剪力及彎矩較小部位。4.3鋼筋接頭位置要錯開,錯開距離不小于鋼筋的一個搭接長度,每一次接頭數量不超過設計和施工規范中的規定。4.4采用搭接接頭時,搭接長度不小于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中的規定要求,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時,以較細鋼筋的直徑進行計算。4.5采用焊接接頭時,焊接長度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規定要求,焊接完畢后焊渣應敲掉。4.6當采用錐形螺紋套筒連接鋼筋時,應派專人用專用力矩扳手將其擰緊。5.0當墻柱板上須留設預留洞口時,如洞口與鋼筋相抵觸,可將鋼筋切斷,切斷鋼筋后,按設計要求在洞口四周進行加固,一般原則為所加鋼筋面積不小于切斷鋼筋面積。6.0受力鋼筋須3、有足夠的砼保護層,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受力鋼筋直徑,且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為保證保護層厚度,應以相同配合比的細石砼或水泥砂漿制成墊塊,將鋼筋墊起。7.0 當墻柱為變截面,視梁高h與變截面值b的比值而定,當b/h1/6時,重新插筋;當b/h1/6時,將鋼筋按1:6彎折,且必須在綁扎前將其處理完畢,當墻柱鋼筋發生偏位時,在綁扎前按1:6校正。8.0受力鋼筋位置須正確,墻兩邊鋼筋加掛一定數量的掛鉤,樓板鋼筋可用支架保證其高度。9.0 鋼筋綁扎:9.1綁扎形狀復雜的構件的部位時,應先研究逐根鋼筋穿插部位的順序,綁扎鋼筋前,柱子在柱對角筋上畫線;墻體鋼筋在墻模4、上畫線;梁在梁上部鋼筋上畫線;板筋在模板上畫線,以保證鋼筋的間距并滿足橫平豎直的要求。9.2鋼筋網的綁扎: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中間部分可相隔交錯綁扎,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須逐點綁扎。9.3綁扎鋼筋時,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要成八字形,以免鋼筋網變形,彎鉤應朝上;雙層鋼筋的上層鋼筋彎鉤朝下。9.4綁扎鋼筋時應注意鋼筋間距和排距,不應小于30mm,以利于砼的澆灌。9.5鋼筋綁扎要牢固,以防澆筑砼時綁扎扣松散及鋼筋移位。10.0鋼筋代換:鋼筋不得隨意代換;代換鋼筋時應征得項目工程師同意,采用等面積或等強度代換。11.0鋼筋綁扎完畢后,應進行認真檢查,其位置允許偏差如下表:項 目允許偏差(mm) 受力鋼筋的排距5 鋼筋彎起點的位置20鋼 筋、橫 向鋼 筋 間 距 綁扎骨架 焊接骨架2010焊 接 預 埋 件 中心線位置 水平高差5+3,0受力鋼筋保護層 基礎 柱、梁 板、墻、殼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