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預制后張法簡支T梁鋼筋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881
2024-03-21
11頁
107.02KB
1、高速公路預制后張法簡支T梁鋼筋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預制T梁鋼筋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適用于xx三期xx標T梁預制鋼筋工程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閱讀、審核施工圖紙后,解決相關技術問題,熟悉鋼筋作業規范和技術標準。對鋼筋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包括鋼筋下料單、定位網檢查記錄、半成品檢查記錄、支座板尺寸檢查記錄2、鋼筋綁扎檢查記錄、鋼筋保護層檢查記錄。3、技術要求3.1構造筋下料長度允許偏差為10mm,切斷刀口平齊,兩端不應彎曲。 3.2管道定位網片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也可以采用定位網片與軌道筋結合;端模板處管道不應下垂。當采用金屬螺旋管時,應在管內穿入塑料管等,管道應平順,定位應準確,綁扎應牢固,并確保澆注混凝土時管道部漏漿、上浮、旁移。3.3螺紋鋼筋連接應采用閃光對焊,其具體要求如下: 接頭周緣留有適當的鐓粗部分,并呈均勻的毛刺外形。鋼筋表面無明顯的燒傷或裂紋。接頭彎折的角度小于4。接頭軸線的偏移小于0.1d,并小于2mm。3.4鋼筋綁扎允許偏差:翼板主筋間距與設計位置允許偏差為15mm底板鋼筋間3、距與設計位置允許偏差為8mm箍筋間距允許偏差為15mm箍筋的不垂直度1%鋼筋保護層允許偏差為0+5mm其他鋼筋偏移允許偏差為20mm鋼筋下料及綁扎前按設計要求進行鋼筋下料,按照圖紙布置進行鋼筋的綁扎。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預應力有沖突的鋼筋進行適當調整,T梁鋼筋施工方案:直接在制梁臺座上進行肋板鋼筋綁扎完立模板再進行翼板鋼筋綁扎,梁場設預制臺座20個。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每個作業單元為一個完整的作業區,包括四個區域:鋼筋原材存放區、鋼筋加工區、鋼筋半成品存放區、鋼筋綁扎區。施工程序為:原材進廠向監理工程師報驗、鋼筋下料、鋼筋彎制、半成品存放、半成品運輸、鋼筋綁扎、鋼筋吊裝、報檢4、驗收。 4.2鋼筋工程工藝流程圖鋼 筋 解 盤 鋼筋除銹外觀檢查鋼筋調直機調直鋼 筋 下 料安裝端模鋼 筋 彎 制綁扎肋板鋼筋定位網檢查穿抽拔管安裝側模綁扎翼板鋼筋5、施工要求本合同段預制T梁采用8、10兩種II級鋼筋,12、16、25、28四種I級鋼筋。其中預應力鋼束定位采用12鋼筋,主梁負彎矩定位采用8鋼筋,梁肋采用10、12、25鋼筋,翼板采用10、12鋼筋,梁端封錨采用10鋼筋,梁端錨下采用10、12、16鋼筋,橫隔梁采用10、12、25、28鋼筋。5.1鋼筋下料下料時根據施工圖中梁體鋼筋的編號和下料尺寸的長短,統籌安排以減少鋼筋的損耗。鋼筋下料時要先下長料,后下短料,去掉外觀有缺陷的5、地方;鋼筋下料長度誤差為10mm。在切斷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裂紋,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時向主管工藝技術人員反映,妥善處理;鋼筋斷口不得有起彎現象。鋼筋下料前的準備工作有:外觀檢查、除銹調直、下料長度的確定、鋼筋切斷。鋼筋下料前首先要檢查外觀質量,不得使用有裂紋、氧化皮、油污的鋼筋。5.2鋼筋彎制設計圖紙所標尺寸為鋼筋中心線間距尺寸。鋼筋端部有標準彎鉤者,其標注尺寸為自彎鉤外皮頂切線與鋼筋軸線交點的尺寸,如圖1-4所示。所有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作成180的半圓形彎鉤,彎鉤的彎曲直徑dm2.5d,鉤端應留有3d 的直線段(圖1)。受拉熱軋帶肋(月牙肋、等高肋)鋼筋的末端采用直角形彎鉤,鉤端的直線段6、長度3d,直鉤的彎曲直徑dm5d(圖1)。 彎起鋼筋彎成平滑的曲線,其曲率半徑大于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圖2)。 使用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帶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圖4);彎鉤的彎曲內直徑要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為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 圖1半圓形彎鉤圖2直角形彎鉤 圖3 彎起鋼筋 圖4 鋼筋末端彎鉤 鋼筋彎制時先試彎一根,檢測其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過程中如發現鋼材脆斷、過硬、回彈或對焊處開裂等現象應及時停止制作并向主管技術人員反映,查出原因正確處理;彎制鋼筋時,當鋼筋7、直徑20mm時,每次最多不超過2根;鋼筋直徑12mm時不超過5根。箍筋的末端向內彎曲,以避免伸入保護層;預應力管道定位網片采用電焊機點焊加工,其尺寸誤差2mm,其中,水平筋的尺寸是對最下一根鋼筋中心而言,豎向鋼筋的尺寸是對網片中心而言。網眼尺寸誤差3mm。鋼筋加工成型后,按編號分類、分批存放整齊,設置標識牌,并做好防銹蝕和污染。鋼筋成型檢查標準見下表序號項 目標 準1標準彎鉤內徑2.5d(180),5d(90)2標準彎鉤平直部分3d3長度尺寸誤差10mm4彎起鋼筋的彎起位置誤差20mm5箍筋、蹬筋中心距尺寸3mm6鋼筋標準彎鉤外型與大樣偏差0.5mm7成型筋外觀平直、無損傷,表面裂紋、油污、顆8、粒狀或片狀老銹 5.3鋼筋焊接5.3.1焊接要求鋼筋的連接采用電弧焊,熱軋光圓鋼筋和熱軋帶肋鋼筋的接頭采用搭接、幫條電弧焊時,除應滿足強度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 搭接接頭的長度、幫條的長度和焊縫的總長度應符合規定。(2) 搭接接頭鋼筋的端部應預彎,搭接鋼筋的軸線應位于同一直線上。(3) 幫條焊的幫條,宜采用與被焊鋼筋同級別同直徑的鋼筋。當采用同級別、不同直徑的鋼筋作幫條,且被焊鋼筋與幫條鋼筋均為級鋼筋時,兩幫條鋼筋直徑應大于或等于0.8d;當被焊鋼筋與幫條鋼筋為、級鋼筋時,兩幫條鋼筋直徑應大于或等于0.9d。幫條和被焊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上。(4) 焊縫高度h應等于或大于0.3d,9、并不得小于4mm;焊縫寬度b應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5) 鋼筋與鋼板進行搭接焊接時,搭接長度應等于或大于鋼筋直徑的4倍(級)或5倍(級)。焊縫高度h應等于或大于0.35d,并不得小于4mm;焊縫寬度b應等于或大于0.5d,并不得小于6mm。(6) 在場地實施電弧焊時,均應采用雙面焊縫,只有在腳手架上施焊才可采用單面焊。(7) 焊接地線應與鋼筋接觸良好,不得因接觸不良而燒傷主筋。(8) 幫條與被焊鋼筋應采用四點固定。搭接焊時,應采用2點固定。定位焊縫應離幫條端部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9) 焊接時,應在幫條或搭接鋼筋的一端引弧,并應在幫條或搭接鋼筋端頭上收弧,弧坑應填滿。鋼筋與10、鋼板間進行搭接焊時,引弧應在鋼板上進行。第一層層焊縫應有足夠的熔深,主焊縫與定位焊縫應熔合良好。電弧焊接用焊條在設計未作要求時,應符合下表要求:序號鋼筋級別搭接焊、幫條焊1E4212E502、E506每次改變鋼筋級別、直徑、焊條類型或調換焊工時,應預先用相同材料、相同焊接條件和參數,制作兩個拉力試件,當試驗結果均大于該級別鋼筋的抗拉強度時,方可正式施焊。電弧焊接鋼筋接頭的缺陷和尺寸偏差允許值序號名 稱單位允許偏差值1幫條對焊接頭中心的縱向偏移mm0.5d2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彎折43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mm0.1dmm34焊縫高度mm0.1d,05焊縫寬度mm0.1d,06焊縫長度mm-0.5d711、咬肉深度mm0.05dmm0.58在長2d的焊縫表面上,焊縫氣孔及夾渣的數量和大小個2mm265.4鋼筋綁扎在預制臺座上綁扎,先綁扎好梁肋鋼筋,等立好模板再進行翼板鋼筋綁扎。鋼筋綁扎.1綁扎流程綁扎梁肋鋼筋調整好預應力管道及通風孔的位置假綁扎翼板鋼筋。.2綁扎要求(1)在鋼筋的交叉點,用20#鉛絲綁扎,按逐點改變繞絲方向(8字形)交錯扎結。箍筋、翼板筋其兩端交點都綁扎;鋼筋彎折角與縱向分布筋交點都綁扎;下緣箍筋彎起部分與蹬筋相交點綁扎;其余各交點采用梅花型跳綁;綁扎點擰緊,如有扭斷的扎絲必須重綁;為保證綁扎后的鋼筋骨架不變形,骨架所有綁扎點的綁扎方向為“人字形”,對焊接頭在受彎構件的受拉區不大12、于50%。(2)梁體的箍筋與主筋垂直;箍筋的末端向內彎曲;箍筋轉角與鋼筋的交接點均需綁扎牢固。箍筋的接頭(彎鉤結合處),在梁中沿縱向方向交叉布置。(3)當翼板鋼筋與梁肋鋼筋相碰時,適當移動翼板鋼筋。但偏差控制在15mm以內。(4)梁肋、翼板鋼筋分別在臺座上進行綁扎。在綁扎梁肋鋼筋時要注意預應力管道的順直度;綁扎翼板鋼筋時,要注意泄水管、泄水孔等孔洞的留置。在綁扎孔洞處鋼筋時將其斷開,然后用井字形鋼筋進行加強。(5)鋼筋綁扎、接頭的其他要求按照施工大樣圖的要求施工。綁扎鋼筋時,配置的鋼筋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在綁扎鋼筋前,對照施工圖核對鋼筋直徑、規格、數量和編號,備足材料,同時13、備足砼墊塊、綁扎工具及扎絲。鋼筋骨架制作及安裝尺寸偏差見表1、表2表1 鋼筋骨架制作及安裝尺寸偏差序 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凈尺寸10mm2彎起鋼筋的位置20mm3箍筋內邊距離尺寸差3mm表2 鋼筋綁扎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1翼板主筋間距及位置偏差(拼裝后檢查)15mm2底板鋼筋間距及位置偏差8mm3箍筋間距及位置偏差15mm4梁肋箍筋的不垂直度(偏離垂直位置)15mm5鋼筋保護層厚度與設計偏差+5mm、06其他鋼筋偏移量20mm7預留芯管與任何方向偏差距跨中4m范圍4mm其余部位6mm鋼筋骨架底部的墊塊需要承擔整個骨架的重量,因此要求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免發14、生變形和被壓碎。安裝制孔管預應力孔道,采用橡膠抽拔管成型。鋼筋骨架綁扎的同時安裝橡膠制孔管,安裝制孔管時要注意以下事項:采用的橡膠抽拔棒無表面裂口、表面熱膠粒、膠層海綿、膠層氣泡、表面雜質痕跡長度小于3mm,深度不大于1.5mm,且每米不多于一處;外徑偏差4mm;不圓率小于20%;硬度(邵氏A型)為655,拉伸強度大于12MPa,扯斷伸長率不小于350%,300%定伸強度不小于6MPa。采用定位網定位制孔橡膠抽拔棒,定位網與鋼筋骨架聯結牢固。管道平順,定位準確,綁扎牢固,確保混凝土澆筑時, 抽拔棒不上浮、不旁移,確保管道與錨具錨墊板垂直。在綁扎鋼筋骨架時,管道定位網片同時按設計位置安放,定位網15、片在沿梁長方向的定位誤差3mm。穿管采用前面一人牽引,穿過相應的網眼,后面有人推進的方法。穿管過程中要注意防止鋼筋劃傷及劃破管壁。穿管前如發現有微小裂紋應及時修補,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橡膠抽拔棒安設,嚴格按照坐標位置控制,保持良好線型,橡膠抽拔棒連接處采用套管,并在套接處用塑料膠帶纏緊,防止水泥漿串入橡膠抽拔棒內。為了保證預留管道不串動、順直無死彎。要求制孔管表面無嚴重刮傷,任何方向的偏差,在距跨中4m范圍內不大于4mm,其余部位不大于6mm。鋼筋骨架綁扎完畢后,必須經工班自檢、互檢,符合標準后,經專檢人員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安裝鋼筋時,在鋼筋與模板之間采用C50細石混16、凝土墊塊綁扎在最外層鋼筋上支墊,墊塊的強度與梁體混凝土同強度。墊塊采用梅花型布局,互相錯開,分散布置,在箱梁構件的底面和側面處墊塊數量為4個/m2,端頭鋼筋密實部分可適當加密。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保證鋼筋籠在模型中的正確位置,不傾斜、扭曲,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按照施工圖要求,正確地將經檢驗合格的橋梁配件支座板、T鋼、綜合接地端子、錨墊板以及預埋鋼板等安裝定位。鋼筋骨架經預制、安裝就位后,安質部質檢工程師應進行檢查,重點檢查鋼筋保護層墊塊數量、位置及其緊固程度,綁扎墊塊和鋼筋的鐵絲頭伸向混凝土內側,自檢完畢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作出記錄并妥加保護。 6、質量控制及檢驗6.1鋼筋成型質量控制要點主17、要見下表序號項 目標 準1標準彎鉤內徑2.5d(180),5d(90)2標準彎鉤平直部分3d3長度尺寸誤差10mm4彎起鋼筋的彎起位置誤差20mm5箍筋、蹬筋中心距尺寸3mm6鋼筋標準彎鉤外型與大樣偏差0.5mm7成型筋外觀平直、無損傷,表面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6.2鋼筋骨架制作及安裝質量控制要點主要見下表表1 鋼筋骨架制作及安裝尺寸偏差序 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1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凈尺寸10mm2彎起鋼筋的位置20mm3箍筋內邊距離尺寸差3mm表2 鋼筋綁扎允許偏差 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1翼板主筋間距及位置偏差(拼裝后檢查)15mm2底板鋼筋間距及位置偏差8mm3箍筋間距及位18、置偏差15mm4梁肋箍筋的不垂直度(偏離垂直位置)15mm5鋼筋保護層厚度與設計偏差+5mm、06其他鋼筋偏移量20mm7預留芯管與任何方向偏差距跨中4m范圍4mm其余部位6mm7、安全及環保要求7.1安全要求7.1.1作業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7.1.2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修。7.1.3鋼筋加工區內按原材料區、下料區、對焊區、加工區、半成品堆區劃分明確,檢驗狀態清晰。7.1.4鋼筋對焊、電焊操作人員必須佩帶防護用品。7.1.5鋼筋加工棚內各配電箱必須由專人負責管理。7.1.6鋼筋整體吊裝前,應進行試吊,試吊平穩后方可起吊安裝。7.1.7鋼筋整體吊裝施工時,吊架下方嚴禁站人。7.2環保要求7.2.1鋼筋加工產生的尾料應集中收集處理。7.2.2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就及時處理,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地點棄置。7.2.3按環保部門要求集中處理生產中產生的污水及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