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隧道內預埋接觸網槽型滑道及綜合接地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3895
2024-03-21
10頁
204.49KB
1、高速鐵路隧道內預埋接觸網槽型滑道及綜合接地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隧道內預埋接觸網槽型滑道及綜合接地施工作業指導書6.1編制目的明確隧道預埋滑槽產品規格、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操作要點和相應的標準要求。指導、規范隧道滑槽施工以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明確隧道綜合接地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操作要點和相應的標準要求。6.2 適用條件及范圍適用于XX高速鐵路X標管段隧道內預埋接觸網槽型滑道及綜合接地施工6.3 編制依據6.3.1 新建xx高速鐵路招標文件。6.3.2 鐵道xx勘察設計院的施工設計2、文件和圖紙。6.3.3 TB/T2073-2003電氣化鐵道接觸網零部件技術條件6.3.4 TB/T2074-2003電氣化鐵道接觸網零部件試驗方法6.3.5 TB/T2075-2002電氣化鐵道接觸網零部件6.3.6 【鐵建設】167號客運專線鐵路電力牽引供電施工質量驗收標準6.4 滑槽施工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6.4.1 施工工序 臺車加工:依據設計要求的位置,在模板臺車上開螺栓定位孔。 按照隧道弧度現場制作一個工作臺,長約3米,寬約1米。 將兩根槽道放置在工作臺上,根據設計要求調整槽道間距離,用鋼筋或型鋼焊接牢固。 槽道粗定位:綁扎第二層網片鋼筋時,按照設計位置,測量出槽道位置,并將事先焊接3、好的成組槽道就位;在槽道后部錨釘處,垂直槽道方向,間隔綁扎幾根短筋,長約30cm;將其掛在鋼筋網上。槽道精確定位:臺車移動就位到指定位置,頂升模板到位,利用T型螺栓穿過鋼模板上預留長孔,找到并調整槽道位置,鎖緊螺栓,使槽道緊貼模板,進行精確定位;二次襯砌澆注;襯砌脫模:T型螺栓螺母松開后,旋轉900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脫模。6.4.2 T型螺栓與摸板連接 在臺車模板上開安裝孔,單根槽道固定點為兩處(槽道兩端部各一處)。開孔原則:應結合槽道預留臺車模板布置圖進行優化,減少模板開孔數量;針對一組平行雙槽道,建議一根槽道上開A型孔標準尺寸為:150mm42mm,另一根槽道上開B型孔標準尺寸為:22mm4、42mm;針對單根槽道,建議槽道上開A型孔標準尺寸為:150mm42mm; 提前將槽道固定點位置的填充泡沫扣除;臺車移動就位后,油缸頂升拱頂,拱腰模板,與網片鋼筋上固定的槽道接近貼住后,通過A型安裝孔調整槽道位置,進行模板上精確定位; 將T型螺栓放入槽道,水平旋轉90,可參考T型螺栓安裝外部檢查標準(即后部壓痕垂直于槽道方向),扭緊螺母。針對A型孔需要采用可靠的封堵,確保局部不會出現漏漿,脫模后造成外觀缺陷。6.4.3 技術要求滑槽產品技術規格 產品制造單位和預埋件施工單位應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滿足客運專線建設的質量、工期目標。 交接驗收標準包括產品本身的檢驗驗收和預埋件5、施工安裝的驗收。施工中,施工單位應按有關工程質量管理辦法,嚴格施工質量自查,隱蔽工程應會同工程監理進行隨工檢驗。除應按本試行標準執行外,尚應符合國家和鐵道行業現行的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6.4.4 施工驗收 埋入件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抽檢數量不小于30%。埋入件的錨固抗拔力符合設計要求。縱向跨距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500mm;橫向允許偏差為50mm 。槽型滑道嵌入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不大于5mm。槽型滑道在混凝土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單獨槽道的傾斜允許偏差為不大于3mm。同一懸掛點的兩組槽型滑道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兩者在順線路方向的間距允6、許偏差為4mm。 接觸懸掛用槽型滑道垂直線路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與無偏斜理論定位中心線的允許偏差為不大于16mm。 附加導線用槽型滑道垂直線路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與無偏斜理論定位中心線的允許偏差為不大于5mm。 上、下行兩組吊柱用槽型滑道在順線路方向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不大于100mm。 上、下行附加導線用槽型滑道在垂直線路方向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不大于100mm。6.5 綜合接地6.5.1 綜合接地設置和要求(1)級圍巖地段利用隧道地板的下層結構鋼筋作為接地極,接地極內的縱向、橫向鋼筋間施作以雙面點焊,用連接鋼筋再將其與兩側電纜槽側墻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隧道底板接地極按照1m7、間隔選用底板鋼筋作為接地極鋼筋。底板接地鋼筋網按照一個臺車的長度考慮,間隔一個臺車設置一處。 (2)級圍巖地段利用錨桿和專用環向接地鋼筋作為接地極。接地極以約一個臺車位的長度為間隔設置,用作接地極的錨桿環向間距要求為二倍錨桿長度(6m)。接地錨桿與專項環向接地鋼筋可靠焊接。(3)、圍巖地段利用兩側的通信信號電纜槽側墻上部的一根16mm縱向結構鋼筋作為縱向接地鋼筋,此鋼筋每100m斷開一次,在100m以內必須保持連續。利用隧道系統錨桿和鋼架作為接地極,接地極由選取的1榀鋼架和接地錨桿組成,用作接地極的錨桿環向間距要求為二倍錨桿長度(級7m、級8m),與鋼架可靠焊接為一體,錨桿、鋼架接地極以約一個8、臺車位的長度為間隔設置,接地極通過16mm連接鋼筋與縱向接地鋼筋連接,縱向接地鋼筋在連續100m中部采用16mm鋼筋引入信號電纜槽,鋼筋露頭處設接地端子。 綜合接地縱向圖 6.5.2 明洞襯砌段綜合接地設置和要求(1)隧道左右兩側的通信信號電纜槽中各設置一根貫通地線。(2)利用兩側的通信信號電纜槽側墻上部的一根16mm縱向結構鋼筋作為縱向接地鋼筋,此鋼筋每100m斷開一次,在100m以內必須保持連續。(3)利用仰拱部外層結構鋼筋作為接地極,接地極內的縱、橫向鋼筋間施以雙面點焊,用連接鋼筋再將其與兩側電纜槽的線路側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接地極通過16mm連接鋼筋與縱向接地鋼筋連接,縱向接地鋼筋9、在連續100m中部采用16mm鋼筋引入信號電纜槽,鋼筋露頭處設接地端子。(4)隧道仰拱接地極按照1m間隔選用鋼筋作為接地極鋼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層形成一個1m1m的單層鋼筋網。底板接地鋼筋網按照一個臺車位的長度考慮,間隔一個臺車位設置一處。6.5.3 接觸網防止閃絡接地設置利用二次襯砌或明洞襯砌的內層縱、環向結構鋼筋作為接地鋼筋。接觸網基礎附近的縱向結構鋼筋應與接觸網基礎連接并作為縱向接地鋼筋。該縱向接地鋼筋在各板(作業段)間連接,約100m斷開一次,斷開位置選在作業段間施工縫處。此鋼筋在連續的100m中間段的同一模板內的兩根環向接地鋼筋與電纜槽線路側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接觸線垂直向上在拱10、頂的投影線兩側,以0.5m為間隔,各選3根縱向結構鋼筋作為縱向接地鋼筋,上述投影線兩側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為間隔,選擇縱向結構鋼筋作為縱向接地鋼筋。該縱向接地鋼筋在板間可不作連接。在每板兩端1m范圍內各選一根16mm環向結構鋼筋作為環向接地鋼筋,縱、環向接地鋼筋間應可靠焊接。6.5.4 綜合洞室接地在綜合洞室接的二次襯砌內左右側各預留一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通過16mm連接鋼筋與通信信號電纜槽側墻上部的縱向連接鋼筋連接。連接鋼筋的保護層不小于5cm,接地端子距離底板高度為20cm。6.5.5 其他要求(1)貫通地線敷設信號電纜槽中,并采取砂防護措施。(2)在兩側電纜槽的線路側外緣應各設11、一根16mm縱向接地鋼筋,縱向接地鋼筋外緣距混凝土表面不大于30mm。該縱向接地鋼筋在各板(作業段)間連接約100m斷開一次,斷開位置選在作業段間施工縫處。(3)信號電纜槽線路一側豎墻每50m設置直徑為100mm預留孔,以方便信號電纜槽引出。(4)接地鋼筋與貫通地線的連接間隔不大于100m。(5)信號電纜槽底部每間隔100m預制一個接地端子,每間隔50m在電纜槽線路側外壁預制一個接地母排。在隧道洞室適當位置預制兩個接地母排,并預埋引接鋼筋與電纜槽壁縱向接地鋼筋連接。在隧道進、出口處的兩側墻角、電力、信號電纜槽底、電纜槽線路側外壁設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6)貫通地線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6.512、.6 鋼筋連接焊接要求用于接地目的的結構鋼筋截面不小于200m2(16mm)(特殊注明者除外)。若單根結構鋼筋截面不足,可將截面之和滿足上述要求的相鄰鋼筋并聯聯,且無需要改變價結構鋼筋的間距,鋼筋間的連接應采用搭接焊工藝,焊縫長度單面焊不小于100mm,雙面焊不小于55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鋼筋間十字交叉時采用16mm的“L”型鋼筋進行焊接(焊接長度同前);錨桿與鋼架或專用環形接地鋼筋間的焊接面積應不小于360mm2。對施工過程中暫時外露的接地鋼筋進行防蝕處理,采用外涂瀝青,外包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帶的方式。“L”型鋼焊接示意見下圖:6.6 勞力、機具配置接觸網槽型滑道、綜合接地安裝一般需勞力35人。施工主要機具電焊機1臺,鋼筋切割機1臺。6.7 注意事項 施工前仔細閱讀設計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和設計要求,必要時邀請設計單位進行技術交底。 應注意二次襯砌施工縫、沉降縫對預埋滑道槽的影響,施工前應仔細審核圖紙,提前做好計劃。 滑道槽安裝時,除固定點位置的填充泡沫扣除外,其余段泡沫要注意保護,以免混凝土澆筑時進入滑道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