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2022年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實施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4370
2024-03-22
9頁
16.13KB
1、關于印發通遼市2022年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各旗縣區住建局、開發區住建和交通局:現將通遼市2022年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2022年6月20通遼市2022年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實施方案按照國家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的通知(財社202242號)要求,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農村牧區房屋質量安全和品質,改善低收入群體住房條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一、主要任務(一)任務分配根據自治區下達的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預算指標,2022年全市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任務863戶,同步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其中:開魯縣52、8戶、科左后旗502戶、庫倫旗99戶、科爾沁區10戶、開發區12戶、奈曼旗96戶、扎魯特旗86戶。科爾沁區、開發區和開魯縣為7度抗震設防地區,同步實施抗震改造。在優先完成改造任務的基礎上,對動態新增符合條件的低收入群體危房實施改造。重點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問題,確保住房安全有保障。(二)補助對象2022年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對象是居住在農村牧區危房(無房)中的易返貧致貧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因病因災(水災雪災火災地震)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農村低保邊緣家庭,其他脫貧戶(正常脫貧和穩定脫貧)等6類低收入人群和7度及以上抗震設防地區住3、房達不到當地設防要求戶。鄉村振興部門認定易返貧致貧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其他脫貧戶,民政部門認定農村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農村低保邊緣家庭。旗縣級住建部門要依據鄉村振興、民政部門提供的認定名單組織開展房屋危險性評定或鑒定,危房評定表格使用“三部委”“危房改造對象認定表”,自行修改適用于上述6類低收入群體表格。繼續實施“戶申請、村評議、蘇木鄉鎮審核、旗縣審批”和“三榜”公示制度。(三)加快建設進度全市863戶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任務,其中農村易返貧致貧戶61戶、低保戶208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18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4、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412戶、低保邊緣戶19戶、其他脫貧戶145戶。完成時限:6月份陸續開工,11月底前全部開工,力爭年底前竣工。二、工作要求(一)實行定期調度。各旗縣區住房城鄉建設局要在每月12日、27日(逢遇節假日提前上報),將危房改造工作的進展情況上報市住建局。(二)補助標準。依據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下達2022年中央財政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內財建2022682號)、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關于下達2022年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自治區本級補助資金的通知(內財建2022271號)要求,以市財政局下達補助資金為準。各地在總資金、總任務數不變的情況下,5、實行分類分檔補助,具體分類分檔補助標準由旗縣區制定并實施。原則上,新建、翻建改造戶補助標準不低于旗縣級戶均補助標準,不高于戶均補助標準的130%。修繕加固戶補助標準低于戶均補助標準的按照評審價格執行,高于戶均補助標準經評審后按照戶均補助標準執行。在優先完成改造任務的基礎上,對動態新增符合條件的低收入群體危房給予改造。各地危房改造歷年結余結轉的補助資金,可以用于動態新增符合條件的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補助標準按照各旗縣區今年危房改造補助標準執行。(三)資金使用管理。各地要加強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健全內控制度,執行規定標準,嚴禁截留、擠占挪用或變相使用。對于支付給農牧戶的資金,應根據6、危房改造備料、施工進度情況分階段按比例或竣工驗收后一次性足額支付到農戶“一卡通”賬戶,全部資金支付時間不應晚于竣工驗收后30日。對于嘎查村蘇木鄉鎮組織實施的改造和修繕加固、以及統建集體公租房等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的,可在明確改造標準、征得農牧戶同意并簽訂協議的基礎上,將補助資金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修繕加固改造戶所需資金決算,需要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評審,確保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規范。通過動態監測新增危房戶中,對于已實施過農村牧區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災害等原因又變成危房且農牧戶符合低收入群體等6類重點對象條件的,可將其再次納入農村牧區危房改造支持范圍,但已納入因災損毀農房恢復重建補助范圍的,不得重7、復享受農村牧區危房改造支持政策。在符合低收入群體等6類重點對象中,一戶家庭有多套(城鎮、農村牧區)住房的,只要有一套住房是安全的,就不得納入危房改造支持政策;一戶家庭有多套住房全部是危房的,未享受過易地搬遷、危房改造支持政策的,只能在戶籍所在地享受一戶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四)建設標準。改造后的農房須建筑面積適當、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結構安全和基本功能齊全。原則上,改造后人均主房建筑面積不低于13平方米,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戶不低于30平方米,3人以下戶主房建筑面積60平方米,3人(不含3人)以上戶人均主房建筑面積不得超過18平方米。全力推廣主附房連建模式,即在主房后面建設后倒廈子或在兩側8、建設耳房。修繕加固房屋面積以實際房屋面積計算。建新房必須拆舊房,建新未拆舊的不得撥付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五)改造方式。原則上C級危房修繕加固改造,D級危房推倒翻建。鼓勵具備條件的D級危房除險加固。鼓勵通過統建農村集體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繕加固現有閑置公房、置換或長期租賃村內閑置農房等方式,兜底解決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深度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加固改造是低成本解決農牧民住房安全問題最為有效的措施之一,可有效避免因建房而致貧返貧。7度抗震設防的科爾沁區、開發區和開魯縣修繕加固改造抗震達不到設防要求的,不得修繕,需推倒重建,逐步探索裝配式鋼結構房屋在地震高烈度設防地區的應用,提高農房的抗震能力。9、(六)建筑節能要求。各旗縣區按照下達的危房改造任務,全部實施建筑節能改造,加強住房的保溫隔熱效果,降低能耗,提高農房節能水平。建筑節能改造應保證做3項:門窗為雙層單玻門窗或單層雙(三)玻門窗,不得使用推拉窗;外墻必須做保溫;房頂和吊棚做保溫處理,地面做防潮保溫處理作為備選項。(七)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各地要建立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質量安全。旗縣區住建部門要強化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部門的責任,將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納入日常化管理。全面實行“五個基本”,即基本的質量標準、基本的結構設計、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質量檢查、基本的管理能力,確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質量。旗縣級住建10、部門向農牧戶推薦培訓合格的建筑工匠或施工隊伍并指導雙方簽訂協議。蘇木鄉鎮、嘎查村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幫助自建確有困難且有統建意愿的農戶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建設。承攬農村牧區危房改造項目的農村建筑工匠或者企業對質量安全負責,并按合同約定對所改造房屋承擔保修和返修責任。蘇木鄉鎮建設管理員在農村牧區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等關鍵施工階段,及時到現場逐戶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發現不符合抗震安全要求的當即告知建房戶,并提出處理建議和做好現場記錄。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工程要嚴格按照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執行竣工驗收制度,改造戶全程參與竣工驗收并在合格后簽字確認。(八)推動現代宜居農房建設。各地按照通遼11、市鄉村振興農房建設技術導則要求建房,突出地域特色和使用功能。堅持先設計后建造的原則,統籌主房、輔房、院落等功能,合理調配空間布局。適應農牧民現代生活需要,逐步做到寢居分離、食寢分離和凈污分離,危房改造房屋必須同步建設衛生廁所和淋浴間,鋪設好排污管網。新建農房的地基基礎、結構形式、墻體厚度、建筑構造等要滿足質量安全要求。深入推進農村牧區自建房安全常識宣傳工作,引導改造戶使用正規施工圖紙建設房屋,切實抓好農村牧區危房改造房屋質量安全管理,確保農牧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支持有需求的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同步實施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推廣使用綠色節能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鼓勵就地取材,利用鄉土材料,建設12、滿足農村牧區生產生活需要的新型農房。鼓勵危房改造使用適合當地特點和農民需求的清潔能源,危房改造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光伏等技術和產品,推動農牧民日常照明、炊事、采暖制冷等用能綠色低碳轉型。(九)完善檔案管理。旗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要加快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的信息錄入工作,對已錄入信息認真校核完善,確保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農戶檔案信息真實、完整。對2022年實施的危房改造工程,要在年底前同步將相關危房改造戶的信息錄入完成。各地嚴格執行一戶一檔的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制度,批準一戶、建檔一戶。農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農戶夫妻雙方身份信息復印件、農戶申請、村評議、蘇木鄉鎮審核、旗縣審批程序表、危房改13、造對象認定表(危房鑒定表)、“三榜”公示、改造協議、竣工驗收表、檔案信息表、改造前、改造中和改造后照片等材料,改造中和改造后照片必須相符,其中檔案信息表按照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公布的最新樣表制作。旗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要對蘇木鄉鎮錄入信息和紙質檔案進行嚴格審核把關,要加強對已錄入農戶檔案信息的審核與抽驗,確保農戶檔案及時、全面、真實、完整、準確錄入系統。三、保障措施(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分工。列出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強質量監督,確保按期完成農村牧區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任務。市住建、財政、民政、14、鄉村振興等部門按照責任分工,認真履行職責,相互支持,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危房改造的組織、指導、協調和督查檢查工作。危房改造工程實施主體為旗縣區人民政府,旗縣區人民政府對危房改造負總責,旗縣區長為第一責任人。各旗縣區、蘇木鄉鎮政府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加強工作的組織領導,認真抓好落實。旗縣級財政將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地方補助資金和項目管理等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工作正常開展。不準向農牧民收取照片費、放線費等費用。旗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按照基本建設要求及時組織驗收,逐戶逐項檢查和填寫驗收表。新建改造房屋衛生廁所和淋浴間作為必須驗收項目,沒有預留的位置的進行整改15、。需檢查項目全部合格、改造戶簽字確認后視為驗收合格,凡驗收不合格的,須整改合格后方能入住和全額撥付補助資金。(二)強化培訓力度。各地加大對危房改造有關管理人員、蘇木鄉鎮和嘎查村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使每個管理人員做到掌握政策明晰、執行標準精準、工作程序規范,切實落實好危房改造政策,做到危房鑒定精準、危房改造對象精準、資金使用精準、竣工驗收精準和檔案管理精準。(三)強化全過程監管。各地對危房改造房屋實施全過程監管,確保危房改造工程政策精準落實到位。認真貫徹落實危房改造的有關規定,主動接受紀檢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要適時對危房改造進展情況、工程質量、補助資金兌現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調研督導,跟蹤分析評16、估進展成效,及時發現和解決危房改造過程中存在問題,扎實推進改造任務落實落地。對部署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工作落實緩慢的旗縣區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對工作成效顯著的予以通報表揚。(四)強化績效評價。加強危房改造績效目標管理,認真做好績效監控及績效評價工作,強化評價結果應用,提高危房改造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危房改造指標分配、安排資金預算、完善政策、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五)注重宣傳引導。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大力宣傳危房改造重要意義和工作成效,積極推廣危房改造的典型經驗,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危房改造的良好氛圍。各地區要及時總結提煉工作推進中的經驗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在全市乃至全區、全國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