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4448
2024-03-22
8頁
15.31KB
1、縣XX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 在很多農村,有很多老房子因為常年沒有修建,漸漸都變成危房了,這些房子都存在安全隱患,如果哪天突然塌了,可能會造成其他人生命危險,我們要進行危房改造,你有哪些方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結合我縣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做好2018年危房改造工作,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危房改造任務,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對象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戶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低保殘疾人家庭)等4類貧困農戶危房。今年我縣改造目標任2、務是確保完成市下達任務120戶. 二、任務分配 *縣危房改造任務120戶,由縣統籌按以下原則安排,一是結合各鄉鎮上報的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計劃表數量,優先支持各鄉鎮按計劃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危房改造任務;二是優先安排住房最危險的四類人對象;三是按動工時間順序予以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由縣扶貧辦認定,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對象由縣民政部門認定,貧困殘疾人家庭由民政部門或扶貧辦與縣殘聯部門認定。 三、改造原則 (一)堅持政府引導,自愿自主的原則。農戶是農村危房改造的主體。在政府支持和適當補助的同時,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堅持自主、自愿原則,調動農戶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其自力更生建設安3、全新居。 (二)堅持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的原則.充分考慮農戶承受能力,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引導幫助農戶建造減災抗災、符合規范、造價適中、能滿足最基本需求的房屋,一戶一宅,逐步改善農村貧困危房戶居住條件,防止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 (三)堅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的原則。精準核實貧困戶危房情況、家庭情況和總體存量,按照輕重緩急,科學制定改造計劃,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確保質量和效果。 (四)堅持規范操作,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要精準核定危房改造對象和危房安全等級,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規范操作程序,實行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通過民主評議、張榜公示等方式,陽光操作,全過程接受群眾和4、社會監督。 (五)堅持應改盡改,政府兜底的原則。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或無能力改造的深度貧困戶(建檔立卡戶要摸清符合條件的但無力改造的戶數),縣、鄉通過建設農村集體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繕加固現有閑置公房、置換或長期租賃村內閑置農房等方式,統籌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 四、改造對象 (一)居住在d級、c級危房中且無其他安全居住房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和貧困戶殘疾人家庭。 (二)無房居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和貧困戶殘疾人家庭.無房戶須填寫無房戶承諾書,并出具村委會證明。 五、建設方式 (一)農村危房改造要執行最低建設要求,改造后房屋應5、建筑面積適當、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結構安全和基本功能齊全。 (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無房或現居住在d級危房且無能力自建的貧困戶實施政府兜底,原則上,改造后房屋面積標準為:1人戶20平方米,2人戶30平方米,3人以上(含3人)戶40平方米,由縣政府組織實施;選擇政府兜底建設的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由當地鄉鎮政府按最低標準組織實施。 (三)優先選擇加固方式對危房進行改造,c級危房必須采用加固方式改造,不得大拆大建,d級危房能加固的也應優先采取加固方式改造,其次才是拆除重建。 (四)原則上,選擇自建的改造戶,1人戶改造后房屋面積不低于20,2人戶不低于30,3人戶不低于40,1-3人戶面積不超過606、平方米.4人以上(含4人)戶改造后房屋面積應達到人均13以上18以下。戶均建筑面積可根據家庭人數適當調整,普通裝修,防止盲目攀比、超標準建房. (五)d級危房改造原則上應原址拆除重建,確需異地新建的,應按規定履行村民代表討論同意、公示、報批等程序,并簽訂協議,承諾在新房建成入住后3個月內拆除老危舊房方可建設。同宗親人多戶共同擁有一間正屋時,原則上原址重建,符合補助條件的農戶也可分批異地新建,獲得危房改造補助的危改戶須填寫異地新建承諾書,不得在原危房內生產生活,最后一戶在新房建成入住后3個月內,原危房必須拆除. 六、報批程序 農戶申請村委會評議、公示鄉鎮政府審核評議、公示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審批、7、監督公示. (一)農戶申請。由農戶自愿向所在的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提供基本信息資料。并由村委會上報鄉鎮政府、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或聘請有資質的專家對危房進行等級鑒定。 (二)村委會評議、公示。村委會接到農戶申請后,應及時上報鄉鎮政府XX縣區危房改造管理部門對危房進行等級鑒定,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在村民小組村務公開欄上公示(時間7天),公示內容要包含農戶的基本信息(所在村民小組、身份證、補助對象類型、危房等級、家庭人口以及補助資金等)。經公示無異議后,將符合條件的對象上報所在的鄉鎮政府。 (三)鄉鎮政府評議、公示。鄉鎮政府收到村委會上報的危房改造對象后,3日內召開鄉鎮危房改造領導8、小組評審會議,將評審結果在村委會村務公開欄和村民小組村務公開欄上予以公示(時間7天),公示內容要包含農戶的基本信息(所在村民小組、身份證、補助對象類型、危房等級家庭人口以及補助資金等)。經公示無異議后,將符合條件的對象名單和經村委會審核通過的農戶紙質檔案上報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審批。 (四)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審核、評議、公示。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對各鄉鎮上報的危房改造名單和農戶紙質檔案材料,組織相關人員上門逐戶核查,同時召開評議會議,將審核、會議評定結果在縣政府政務公開欄上公示(時間7天),公示內容要包含農戶的基本信息(所在村民小組、身份證、補助對象類型、危房等級、家庭人口以及補助資金等)。經公示9、無異議后,對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審批,公示審批結果,實時監督。 七、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上旬)。縣政府召開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動員會議,傳達農村危房改造惠民政策,部署安排今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制定工作實施方案,把任務分配落實;發放宣傳手冊;懸掛宣傳標語、橫幅;采用宣傳車、電視網絡等宣傳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接受群眾監督;同時縣駐村工作組跟蹤落實各村委會、村民小組層層召開會議。 (二)審核審批階段(6月-8月)。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會同各鄉鎮對村委會上報的農村危房改造對象進行審核、評議、公示,對符合條件的農村危房改造對象進行審批及公示。 (三)施工建設階段(6月10、-10月)。6月底全部動工,10月底前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對象全部竣工入住,其它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戶殘疾人家庭等三類貧困農戶危房2019年4月底前全部竣工。竣工后懸掛統一制作的標示牌.本階段重點對工程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等關鍵施工環節進行監督指導,要求工程質量符合抗震設防要求。 (四)自查自糾階段(10月11月).11月底縣危房改造管理部門組織人員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行全面竣工驗收,做好自查自糾。包括填寫竣工驗收表,準備相關政策文件資料、會議記錄、農戶檔案資料,深入村莊現場清點改造戶建房數量,查看工程質量和資金配套及管理使用等情況。 八、資金管理 (一)資金撥付流程 危改戶改造11、完成后提出竣工驗收申請危房改造管理部門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竣工驗收危房改造管理部門提請縣財政部門撥付危房改造專項資金危房改造管理部門將符合竣工條件的危改戶名單提交危改資金管理部門危改資金管理部門經一卡通將補助資金撥付至農戶一卡通賬戶。 (二)建立臺賬 建立一整套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發放明細臺賬。 (三)工作經費 縣財政局應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主要用于農村危房改造的規劃設計、管理、統計、會議、培訓、資料檔案和檢查驗收等方面費用支出。 (四)加強資金管理使用。按照中央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危房改造資金由縣財政局統一集中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封12、閉運行,確保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同時,加快補助資金下撥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高效運行。根據項目推進時間節點,可通過一卡通撥付補助資金。 九、職責分工 縣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協調調度,進一步明確扶貧、民政、殘聯、住建、財政等部門和鄉鎮政府的職責。 (一)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四類重點對象的資格認定工作; (二)縣住建局負責做好房屋的安全等級鑒定、危改任務分解、技術指導服務、工程質量監管等,組織有關部門對改造住房進行驗收; (三)縣財政局負責危房改造資金的管理,根據住建部門提供的驗收名單,30日內將補助資金及時撥付到農戶一卡通13、賬戶; (四)鄉鎮政府作為農村危房改造的實施主體,要切實發揮主力軍作用,及時協調、督促村委會和農戶加快改造進度,并按照危房改造程序做好農戶危房改造檔案的管理工作,同時要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管. (五)縣政府對危房改造進度實行定期調度,各鄉鎮要倒排工期,根據任務制定時間表,定期報表上報危房改造進度。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鄉鎮政府是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鄉鎮主管副職及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是主要負責人。要加強領導,成立相關的組織機構,明確具體負責領導和工作部門及聯系人。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搞好銜接。 (二)實行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制度。各鄉鎮包村干部負責所包村的危房改造14、具體工作;各村干部負責本村分包危房改造對象的危房改造工作,督促危房改造對象按標準完成危房改造。 (三)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試行)(建村2011115號)。農房設計要符合抗震要求,鄉鎮建設管理員要加強對農房設計的指導和審查,在農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礎、抗震措施和關鍵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及時到現場逐戶技術指導和檢查,發現不符合基本建設要求的當即告知建房戶,并提出處理建議和作好記錄. (四)加強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鄉鎮政府作為農村危房改造的實施主體,要切實發揮主力軍作用,及時協調、督促村委會和農戶加快改造進度,并按照危房改造程序做好農戶危房改造檔案的管理工作,農村危房改造實行一戶一檔的農戶檔案管理制度,批準一戶建檔一戶。每戶農戶的紙質檔案必須包括檔案表、農戶申請、審核審批、公示、協議等材料,其中檔案表按照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公布的最新樣表制作。 (五)實行信息周報制度。實行周報制度,于每周五將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報縣住建局。對于不按時上報進度的鄉鎮,進行通報批評同時上報縣大督查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