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4461
2024-03-22
7頁
15.82KB
1、鄉鎮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目標計劃,我縣2018年“脫貧摘帽”。為進一步落實“兩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要求,加快解決我鎮十三五“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存量,根據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省財政局、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做好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川建村鎮發2017656號)文件和關于印發的通知(XX府辦發20181號)文件要求,結合我鎮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制定如下實施方案。一、目標任務按照各村(社區)上報,并與縣扶貧移民局、縣民政局、縣殘疾人聯合會最終核實比對數據,我鎮所有存量建檔2、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共計152戶,C級91戶、D級61戶(其中包括2017年12月預下達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59戶,C級35戶、D級24戶)。完成時限:2017年12月底全部開工,2018年5月全部竣工。二、實施對象任市鎮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對象為納入十三五“四類重點對象”中我鎮所有存量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以縣扶貧移民局核實認定為準。已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中央、省建房補助政策的對象不得列為農村危房改造對象。三、補助標準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資金補助標準為:一是建檔立卡貧困戶D級危房按照2萬元/戶補助,二是建檔立卡貧困戶C級危房按照1.3萬元/戶3、補助。四、操作程序(一)申請。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家庭,由戶主自愿向所在村(社區)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農村危房改造申請審批表,并提供戶籍、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照片和糧食直補卡賬號等證明材料。(二)評議。村(社區)接到申請后,首先進行入戶調查,同時鎮工作人員對改造對象戶進行危房鑒定。調查鑒定后召開會議進行評議(提供評議大會照片和會議記錄),議定符合改造條件的對象并予以公示,公示無異議,上報鎮政府。(三)審核。鎮(鄉)人民政府接到村(社區)的審查資料后,組織專業工作人員上門逐戶進行核查確認。經核查符合條件的危改戶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縣危房改造辦,設在縣住4、建局)進行審批。(四)審批。縣危房改造辦接到鎮(鄉)上報的材料后,組織發改、財政和扶貧移民局等部門對鎮(鄉)審核、公示無異議的危房戶進行20%的復核抽查,并根據復查結果在XX縣電視臺或鎮、村公示欄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縣危房改造辦批準實施。(五)驗收。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竣工后,由各村(社區)負責指導農戶、農村建筑工匠或施工單位開展竣工驗收,并上報鎮政府核實。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按照“一戶一檔”收集完善相關危房戶資料,驗收不合格的要責令限時整改。對整改落實不到位的將嚴肅追究相關村(社區)主要負責人責任,對驗收合格的由鎮政府將驗收情況函告縣住建局、縣財政局、縣扶貧移民局等部門。(六)撥付。對竣5、工驗收合格的危改戶,要在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補助資金足額撥付到戶,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挪用和滯留發放補助資金。(七)掛牌。農村危房改造完成后,各村(社區)要負責在危房改造住房的顯著位置懸掛“農村危房改造戶”標識牌,并注明農戶個人身份信息和實施年度。五、重點工作(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按屬地管理原則,各村(社區)是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和責任主體。各村(社區)要加強四川省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的貫徹執行,切實落實監管職能職責,強化目標管理和責任落實,確保按時按質完成目標任務。村建辦要加強對各村(社區)農村危房改造業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教育,提高服務和管理農村危房改造的能力。各村(社區6、)要落實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開危房改造任務分配結果和改造任務完成情況;要建立暢通反映問題渠道,公布舉報電話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調查處理;要加大警示教育宣傳力度,定期向鎮政府上報有關問題及處理結果。(二)擴寬資金籌措渠道。各村(社區)要構建多渠道農村危房改造資金投入機制。將危房改造納入脫貧攻堅金融支持范圍,積極開展與金融機構合作,通過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實施貸款貼息補助等方式,幫助有信貸需求的貧困危房戶多渠道、低成本籌集危房改造資金。要引導社會力量資助,鼓勵志愿者幫扶和村民互助,對納入村(社區)涉農資金整合試點范圍的,可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予以支持。(三)推廣低成本改造方式。加固改造是低成本解7、決農民住房安全問題的措施之一,可有效避免因建房而致貧返貧。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制定相應鼓勵政策,加大推廣力度,引導農戶優先選擇加固方式改造危房。要按照消除直接危險,同步提高房屋整體強度的要求科學組織實施,確保質量安全,原則上C級危房必須加固改造,鼓勵具備條件的D級危房出險加固。鼓勵通過統建農村集體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繕加固現有閑置公房、置換或長期租憑村內閑置農房等方式,兜底解決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弱的深度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要充分調動農戶積極性,通過投工投勞和互助等方式降低改造成本。鼓勵運用當地建材建設造價低、功能好的農房。(四)提供貧困戶建房便利。村建辦要優化審批程序,加強上門指導服務8、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戶提交申請材料的難度。不得向補助對象收取任何管理費用。各村(社區)要積極協調組織主要建材的采購與運輸,降低貧困戶危房改造成本,要向農戶推薦培訓合格的建筑工匠或施工隊伍并指導雙方簽訂協議。要積極協調施工方,采取墊資建設等方式幫助無啟動資金的特困戶改造危房。要幫助自建確有困難且有統建意愿的農戶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統建。要發動社會專業人員及機構為建房戶免費提供技術咨詢與幫扶。對于政府組織實施加固改造以及統建集體公租房等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的,可在明確改造標準,征得農戶同意并簽訂協議的基礎上,將補助資金直接支付給施工單位。(五)確保房屋質量安全。農村危房改造要嚴格落實農村危房改造抗9、震安全基本要求(試行)(建村2011115號)、農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設要求(試行)(建村2013104號)和四川省農村居住建筑C級危房加固維修技術導則(試行)(川建村鎮發2013124號)等有關要求,必須達到主要部件合格、結構安全,具備衛生廁所,滿足人畜分離等基本記住衛生條件。各村(社區)要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巡查制度,在施工關鍵環節要派員到場進行技術指導與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詳見附件3)。各村(社區)要向廣大村民宣傳和普及質量安全及抗震設防常識。對于往年已享受過農村危房改造補助但現住房仍有安全隱患的,各村(社區)要自籌資金解決其住房安全問題,并對違反農村危房改造竣工驗收有關規定10、行為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六)大力提升改造成效。要嚴格控制改造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戶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戶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不得低于13平方米,各村(社區)根據本轄區內的實際情況,制定細化面積標準,但不得超過易地搬遷建筑面積標準。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脫貧的特困戶,改造房屋面積按下限標準控制。要根據村莊規劃,結合傳統村落保護等要求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風貌管控,改造后農房要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注重保持田園和傳統特色,但禁止單純將補助資金用于房屋粉刷、裝飾等與提升11、住房安全性無關的用途。要結合院落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整體改善村莊人居環境。(七)加強檔案信息管理。農村危房改造實施“一戶一檔”的檔案管理制度,批準一戶、建檔一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檔案表、鑒定表、農戶申請、公示、審核審批、質量安全巡查記錄、竣工驗收表等材料,在完善和規范農戶紙質檔案管理與保存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農戶紙質檔案表信息化錄入制度,將農戶檔案表及時、全面、真實、完善、準確地錄入信息系統。一是全國農村住房信息系統用于管理“十三五”列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的危房及其基本信息。村建辦要落實專人加強對錄入對象的精準核實和動態管理工作,確保數據真實、完整。對已經完成改造的,要在相應年度標記為12、“已改造”。二是全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用于管理列入計劃危房具體實施改造的相關信息。村建辦要嚴格按照改造戶建設進度完成信息系統的錄入工作,各項信息包括改造前、改造中及改造后照片必須全部錄入信息系統,并在近期完成重復享受政策對象和身份不完整對象的清理工作。各村(社區)“一戶一檔”資料的完善情況將作為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績效考評和脫貧攻堅住房質量安全考核的重要依據。(八)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鎮紀委、安辦、村建辦和國土站要適時開展農村危房改造監督檢查,綜合評價各村(社區)政策執行、資金落實與使用、組織管理、工程質量安全與進度等情況,指導工作開展不力的村(社區),對工作推進好的村(社區)給予績效激勵。鎮紀委要牽頭會同安辦、村建辦和國土站開展專項檢查,查實問題處理到人。對于各類審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各村(社區)要高度重視、舉一反三,在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時,制定針對性措施,建立完善暢銷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