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培訓需求、內容實施與考核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4991
2024-03-22
9頁
25.44KB
1、公司員工培訓需求、內容實施與考核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1.1 目的 為配合公司的發展目標,提升人力績效,提升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對本職工作的能力與對企業文化的了解,并有計劃地充實其知識技能,發揮其潛在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發揚本公司的企業精神,特制定員工培訓管理制度(以下簡稱本制度),作為各級人員培訓實施與管理的依據。 1.2 適用范圍 公司各層級員工以及各職能部門開展的各類培訓及相關活動均適用于本制度,員工參加或組織相關培訓的情況,將納入部門和個人的績效考核范疇,作為個人薪資及2、崗位(含職級)調整的依據之一。人事行政部為本制度實施的協調、監督及管理部門。 第二章 培訓需求與實施管理 2.1 培訓需求的確定 2.1.1 公司整體培訓需求的確定 人事行政部根據公司整體經營戰略,經較為充分的培訓需求調研后,擬定公司年度培訓需求分析報告,或將相關內容在年度工作計劃中予以體現,報公司審核確認。 2.1.2 部門培訓需求的確定 各職能部門在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中,應根據本部門現狀和未來12年內的工作及崗位需求,提出本部門的培訓需求。另對于階段性或臨時性培訓需求,應及時向人事行政部反饋或上報公司負責人。 2.2 擬定培訓方案或計劃 2.2.1 年度培訓計劃的擬定 每年1月30日前,人事3、行政部根據公司整體經營戰略,并結合各職能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擬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計劃中應包括全年擬計劃實施的培訓項目、培訓形式、預計開展時間、培訓經費等相關細則。 2.2.2 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擬定 人事行政部根據年度培訓計劃,結合當期各部門工作實際情況,擬定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在方案中,應體現出本季度擬開展的培訓項目、參訓對象、項目責任人、開展時間、費用預算、培訓目的等相關內容。 2.2.3 月度培訓計劃的實施 人事行政部負責擬定公司月度培訓計劃,對本月開展和實施的培訓項目進行闡述,并在工作中對相關細節予以落實。 2.3 培訓方案或計劃的審批 2.3.1 年度培訓計劃的審批 人事行政4、部擬定的年度培訓計劃,須報總經理簽字確認后執行。期間如實際情況發生變化,需要對計劃內容進行調整,則在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中予以體現。 2.3.2 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的審批 人事行政部擬定的季度培訓計劃實施方案,須報上級主管領導和總經理批準后予以實施,如實施過程中需要對有關內容或項目進行調整,須經上級主管領導同意;如涉及費用超過5000元的調整,須報公司總經理同意后方可執行。 2.4 培訓方案的實施 人事行政部負責的培訓的實施 對于按季度培訓計劃開展、以人事行政部為實施主體的各類培訓,由人事行政部填寫培訓項目審批表,其中培訓費用在5000元以上,或參訓人員為部門經理及以上層級人員,須報總經理審5、核確認后方可實施。 2.4.2 其他部門負責的培訓的實施 對于公司各部門自行組織業務學習或相關培訓活動,由各部門自行安排。如涉及其他部門人員(含兼職講師),則須報公司人事行政部審核備案; 對于各部門因工作需要,派本部門人員外出參加相關商業培訓,或邀請外部專家到公司開展相關商業培訓,須到人事行政部領取培訓項目審批表,按表格要求填寫后提交至總經理,按2.4.1規定的程序辦理。 2.5 培訓時間的安排及管理 由公司組織安排的各類專業技能培訓,在時間安排上,盡可能安排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并兼顧培訓對日常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對于有公司駐外人員參加的集中式培訓,盡可能與公司有關會議相結合,以節省時間6、和費用。另如因綜合因素,需利用非工作時間開展的培訓,對于參訓人員,則不計為加班。 第三章 培訓方式及內容管理3.1培訓方式 內部培訓 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負責組織安排的公司內部培訓,由公司的內部兼職講師主持或授課,培訓對象也均為公司內部各層級員工。在有相關培訓需求時,此類培訓為第一選擇,如因各方面因素限制,公司不具備開展的條件,則可選擇其他方式的培訓。內部培訓分為部門內訓和企業內訓。部門內訓每周一次,由各部門推薦內部培訓師,培訓內容不限。企業內訓每月一次,人事行政部根據部門人數及工作計劃安排培訓部門和參訓人員。 3.1.2 外聘培訓師或培訓機構開展的企業內訓 對于需要外聘培訓師或管理咨詢機構到公司7、開展實施培訓項目或活動,一般情況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負責聯系和組織。對于專業性較強的培訓,則相關業務部門可向公司人事行政部推薦培訓師或培訓機構。人事行政部根據公司培訓需求及與對方聯系情況,填寫培訓項目審批表,按2.4.1規定的程序辦理。 3.1.3 外派人員參加相關培訓 對于因公須外派人員參加相關專業培訓,則派出人員到人事行政部領取培訓項目審批表,按要求填寫,注明培訓時間、內容、費用等,由部門經理簽字確認后,報總經理審核后,至人事行政部備案,并按3.5.3相關要求,與公司簽訂培訓協議后參加相關培訓。 3.2 培訓的分類 3.2.1 新員工入職培訓 公司新入職的員工須接受入職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8、3.2.1.1 公司基本情況及個人職業素養公司發展史、行業簡介、公司重點業績介紹、未來發展規劃,5年發展規劃、 公司組織結構,各系統、部門重點職責。公司商務禮儀、職業化訓練(行為規范和禮儀知識,包括保守商業秘密、員工儀表、穿著、交往、接聽電話等)。公司人事制度介紹(作息與午餐時間、休假與請假流程、晉升、培訓、獎懲、工資結構、發薪日、加班工資、支薪方式、社會保險及為員工提供的其他福利)。企業郵箱的使用,及考勤、日志提交,各種常用工作流程,日常辦公用品的使用與領用。3.2.1.2 在崗培訓(用人部門主要組織實施)崗位職責與業務流程,本部門業務流程范圍,本部門業務基礎入門,工作流程、工作標準。 3.9、2.2 員工在職培訓 公司員工在職期間,每年須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和學習。其中原則上要求普通職員每年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于40學時,部門主管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于50學時,部門經理接受公司提供培訓的時間不小于60學時。 員工在職培訓的內容應包括專業技能(含市場營銷、財務知識等)、通用管理技能、職業發展與心態等方面的內容。采用外訓和內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進行。 3.2.3 關于員工外訓 對于因工作需要,公司派出員工參加相關培訓機構組織的商業培訓,屬于員工外訓(時間不超過30天)。外訓費用超過2000元/人,脫產時間超過3天以上的,須報公司總經理批準方可執行。其他情況須經總監層級以上管理人10、員確認后執行。 參加外訓的人員受訓完畢返回公司后,須向公司人事行政部提交受訓總結和培訓教材備案,方可到財務部門核銷相關費用(培訓費、差率費等)。 公司人事行政部根據培訓所涉及的費用及培訓內容,在員工派出參訓前確定是否與員工簽訂培訓協議,明確相關責任。 3.2.4 關于委托培養 因公司發展需要,對于部分關鍵崗位所需的經營管理或技術性人才,可以采用委托相關培訓機構或院校培樣的方式進行培訓(培訓時間不超過30天)。委托培養的人選須總經理認可同意,并與公司簽訂培訓協議,明確委培人員須在公司服務的年限、委培費用的承擔等相關事宜,具體情況參見公司培訓協議相關條款。 第四章 內部培訓講師的管理 4.1 內訓11、講師的選聘與培養 內訓講師選聘流程 (部門推薦,人事行政部門審核,總經理確認) 內訓講師的工作性質為兼職,即在公司內部開展培訓活動,以不影響其自身的正常工作為原則,或盡量將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人事行政部根據當年培訓工作開展計劃,確定當年內部講師的數量、專業方向,并在年度培訓計劃中予以體現,報請公司核準后,向公司相關部門發布內訓講師推薦信息。相關部門負責人推薦適合人選至人事行政部審核后,提交公司總經理確認,發放內訓講師聘書。 4.1.2 內訓講師的選聘標準 內訓講師須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無重大違規違紀歷史,具有較強的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善于溝通。 4.2 內訓講師的級別評定 公司對內訓講師施12、行等級管理的辦法,每年將根據內訓講師的工作能力以及當年培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級別評定,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內訓講師須具備一定的課程開發能力,并全年保持一定的課時總量。如全年經人事行政部認可的授課時間不得低于10課時,或全年開發的課程數量不得小于2門,否則不具備次年晉級資格。 4.3 內訓講師課酬管理 公司將根據內訓講師當月經人事行政部認可并備案的授課時間,計發課酬。其中初級講師60元/課時,中級講師80元/課時,高級講師100元/課時。 另對于內部講師在部門內部開展的屬于本職工作范疇的正常培訓活動不計發課酬。 第五章 培訓檔案及記錄管理 5.1培訓檔案 培訓檔案的建立 公司開展的新員工入職培13、訓、各類員工在職培訓、員工外訓、委托培訓等活動結束后,人事行政部應建立相應培訓檔案備查。 5.1.2 培訓檔案的內容 培訓檔案的內容包括培訓項目審批表、參訓人員名單及出勤記錄、培訓教案(或教材)等相關內容,另對于部分培訓項目,應附有培訓效果評估調查表。 5.1.3 培訓檔案的用途 建立培訓檔案,是規范公司培訓管理的重要措施,讓各類培訓均有相對完整詳細的記錄,避免重復培訓,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培訓檔案也是公司對于人事行政部組織和開展的各類培訓活動進行評價和考核的重要依據,保證培訓效果及質量的重要手段。 5.2 個人培訓記錄 5.2.1 個人培訓記錄的建立 對于公司主管及以上層級的人員、部14、分專業技術人員,人事行政部將根據其參加培訓的情況,建立個人培訓記錄。 5.2.2 個人培訓記錄的內容 個人培訓記錄應包括培訓協議、結業考試試卷及成績單、結業證書(復印件)等相關個人培訓資料。個人培訓記錄與員工檔案一并保管備查。 第六章 培訓考勤與獎懲制度6.1 培訓考勤 參訓員工自收到培訓通知當日起,所有參訓員工均應合理安排工作及私人事務,確保準時出勤。培訓期間所有員工上課均應維護本公司員工形象標準,并自覺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員工培訓時,須在員工培訓簽到表上簽到,不得遲到、早退。6.2 請假員工如因特別公務或其它緊急事宜確實不能參加培訓的,須填寫請假條,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于開課前一天交人事15、行政部。如因特殊情況不能及時請假者,必須及時向人事行政部申明原因,并補辦請假手續。6.3 獎勵能持續、高效地參加公司所組織的年度培訓的員工,年度考評、提升、加薪時優先考慮。6.4 懲罰員工參訓期間,未向人事行政部請假或請假未批準而未參加培訓,其培訓缺勤課時以曠工論處。部門內部未組織內部培訓的,則部門負責人應向公司快樂基金繳納費用。自然年度內,第一次處罰50元,第二次100元,第三次200元,第四次400元,以此類推,無費用上限規定。6.5 紀律參訓人員上課時需遵從人事行政部或講師的指揮,務必關閉手機鈴音,做好聽課筆記。專業培訓若涉及實際操作,員工須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范執行。第七章 培訓考核7.16、1 考核的目的培訓考核是跟蹤培訓工作績效的一種方式,從而便于對培訓內容及方式進行適時調整;也是督促受訓人接受培訓的一種措施。確保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培訓考核的內容包括培訓計劃執行情況,培訓中勞動紀律、培訓后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等。7.2 考核的作用公司所組織的各項培訓工作應直接與員工獎懲掛鉤,對員工培訓出勤率及培訓的效果作為晉級、晉職、提薪、獎勵的重要依據。7.3 考核的方式培訓考核的方式分為下列幾種:(1)公司內組織的培訓可由人事行政部組織,相關部門配合,考核方式可采取考勤登記、現場抽查、書面考試、操作考試等。(2)送出外培人員,必須有培訓效果證明,或取得相應培訓合格證書。外培人員一周之內將培訓總結交人力資源存檔。(3)對從事特殊工種的人員必須參加考試,取得資格后,才能上崗。(4)各部門舉辦的培訓活動,由各部門負責人考核,人事行政部負責監督實施,不定期進行抽查。第八章 附則8.1 制定與解釋本制度由人事行政部制定并負責解釋。8.2 批準與生效本制度經總經理批準后施行,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