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鄧紀念館消防改造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5199
2024-03-22
13頁
29KB
1、周鄧紀念館消防改造方案一、 建筑概況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周恩來、鄧穎超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共產主義事業,獻出了自己畢生精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在世界享有崇高威望。周恩來、鄧穎超同志青年時代在天津求學并由此走上革命道路,兩位偉人始終把天津作為第二故鄉。為世世代代緬懷銘記周恩來、鄧穎超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報請中共中央批準,決定在天津建立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位于天津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側,占地6公頃,建筑面積7150平方米,是一座傳統2、文化和現代文化相結和的新型文化設施。展廳包括瞻仰廳、生平廳、情懷廳,還設有影視廳、多功能廳、貴賓廳、研究中心、文物庫,集文物展覽、群眾教育和學術研究等功能為一體。建筑內設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211氣體滅火系統等自動消防設施。二、 現有消防系統存在問題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1現有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不具備消防直啟、消防直通電話等現行消防規范要求必須具備的功能。1.2現有消防控制室應增設兩個煙霧探測器。1.3現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有9個煙霧探測器和1個溫度探測器故障。1.4 C區西南角入口手報需更換;C區二樓兩個手報報警信號錯誤。1.5消火栓按鈕無直啟泵功能,影3、視廳三樓兩處消火栓無按鈕。1.6消防廣播無聯動功能。1.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無切非消防電源功能。1.8無消防電話系統。1.9防火卷簾門聯動控制邏輯錯誤。1.10空調消防聯動功能失效。1.11防火閥缺少聯動功能。1.12消防控制室未設置手動直啟裝置。1.13消防控制室通向建筑內部的門不是防火門,且泵房及控制室沒有標識。1.14室內展廳、疏散走道等處未設置疏散指示標志。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2.1消防噴淋系統流量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2.2消防噴淋泵控制柜故障。2.3 A區一層柜臺水流指示器故障。2.4噴淋系統、水幕系統水泵接合器共計6個銹蝕嚴重,需要更換。2.5水流指示器前未采用信號蝶閥。2.6管網4、閥門未設置常開常閉指示牌。2.7濕式報警閥上端壓力表故障,并未設置閥門。2.8水幕系統未設置獨立的加壓泵、穩壓泵和獨立管網。2.4噴淋系統管網未設置超壓泄水裝置。2.5噴淋系統未設置連接高位水箱與濕式報警閥前的穩壓管道。3、 室內消火栓系統3.1室內消火栓系統流量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3.2管網閥門未設置常開常閉指示牌。3.3屋頂消防高位水箱容積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3.4消火栓系統管網未設置超壓泄水裝置。三、 改造方案1、 設計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2.1因現有火災自動5、報警系統經多年使用,設備元件已經老化,消防控制主機整體報故障,且性能已經不能滿足現行消防規范要求,應重新更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并依據現行消防規范完善其設備功能,以達到通過消防驗收條件。2.2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8.6.2條規定,該建筑內室內消火栓箱處應設置直接啟動消火栓泵的按鈕。完成在任意消火栓處可直接啟動消火栓泵的功能。2.3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條規定,本建筑內應設置消防應急廣播系統,可依照消防規范要求由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對消防廣播系統進行分區聯動控制。原有室內背景音樂系統與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無法聯動,應更換背景音樂廣播主機,保證消防聯動功6、能的實現。2.4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條規定,本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具有火災情況下切斷非消防電源的功能,在本次改造中應完善此項功能。需在配電室各配電支路處增設分離脫扣器,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模塊通過24V控制切除非消防電源。2.5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5.6.3.1、6.1.3.7條規定,本建筑內應設置消防直通電話系統,以保證火災期間各與消防相關的設備間之間的直接通訊。應在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配電間、排煙風機房、電梯間等重要設備用房內增設消防直通電話。2.6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6.3.8條規定,應對室內7、防火卷簾門聯動關系進行重新編輯,作為防火分隔使用的防火卷簾門應在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接收到防火分區內任意一點煙霧探測器報警后下降到底。設置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應在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接收到防火分區內任意一點煙霧探測器報警后下降至距地面1.8米處,在溫度探測器報警后下降到底。2.7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6.3.9.1條規定,室內空調應在火災期間停止運行,以避免對室內輸送氧氣,助長火勢。故應在空調配電柜處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模塊,保證在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接收到火警信號后停止空調系統運轉。2.8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9.3.10、9.3.11條規定,空調8、系統的防火閥應在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接受到火警信號后自動關閉,但原有防火閥不能接受控制信號,應更換為具有控制功能的防火閥,以保證消防規范要求功能的實現。2.9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6.3.1.2條規定,消防水泵、噴淋水泵、排煙風機和正壓送風機等設備的啟停應能在消防控制室手動直接控制,故需在消防控制室中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上設置手動直啟盤,以滿足消防規范要求。2.10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10.3.3條規定,通向室內的消防控制室的門應設置甲級防火門且依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016-98第6.2.1條規定在消防設備用房的門上應設置明顯的標志。*29、.11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10.2.6、10.2.8條規定,本建筑展覽廳和疏散通道上應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系統。且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第10.1.2條規定,應急照明系統采用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連續時間不小于20min,疏散指示標志系統由消防電源供電,火災情況下不切斷電源。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1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表5.0.1條規定,本建筑屬于中危險級級的展覽廳,其噴淋系統設計流量應為21L/S,原有噴淋水泵流量為14L/S,不滿足現行消防規范要求,故應將噴淋水泵更換,流量滿足現行消防規范要求(25L/S,H70 m 10、N30KW)。同時,原設計噴淋系統吸水母管管徑為DN100,不滿足系統供水量需求,應更換為DN200管道。3.2噴淋泵控制柜應根據重新更換的噴淋水泵規格進行重新更換,以保證正常的使用功能,同時對噴淋水泵的供電及雙電源互投柜也應進行相應增容。3.3 更換A區一層柜臺的水流指示器.3.4更換噴淋系統水泵接合器共計2個。1.5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第6.3.3條規定,噴淋系統水流指示器前應設置信號碟閥,為滿足規范要求,現應在原有系統水流指示器前增設信號碟閥,并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增設相應監視模塊。3.5依據天津市地方標準DB12-0972-1998第4.4(a)條規定,11、系統管道上安裝的閥門應有明顯的啟閉標志,為滿足驗收要求,需在系統管道閥門處增設啟閉標志。3.6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第6.2.7條規定,濕式報警閥前后應設置控制閥門,為滿足規范要求,在濕式報警閥前后設置手輪碟閥,并重新更換原濕式報警閥上損壞的壓力表。3.7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第10.2.4條規定,應采取控制水泵出口壓力的措施,為滿足消防規范要求,應在噴淋系統管網上增設手動泄水裝置和機械安全閥。3.8為保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轉,減少故障隱患,應在系統濕式報警閥前增設過濾器,以避免水中雜質進入噴淋系統管網。3.9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12、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第10.3.1條規定,為保證噴淋系統初期10分鐘用水量,應設置連接高位水箱與濕式報警閥前的穩壓管道,管徑DN80。3.10 原建筑內設文物庫采用1211氣體滅火系統,現已取消此部分房間使用功能,此部分房間更換為自動噴水滅火系統。4、 室內消火栓系統4.1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表8.5.2條規定,本建筑屬于建筑體積超過25000m3的展覽廳,其室內消火栓系統設計流量應為20L/S,原有消防水泵流量為14L/S,不滿足現行消防規范要求,故應將消防水泵更換,流量滿足現行消防規范要求(20L/S,H52 m N22KW)。原消火栓系統立管為DN80,不滿13、足消防規范要求,應更換為DN100管道。4.2消防泵控制柜應根據重新更換的消防水泵規格進行重新更換,以保證正常的使用功能,同時對消防水泵的供電及雙電源互投柜也應進行相應增容。4.3依據天津市地方標準DB12-0973-1998第4.4(a)條規定,系統管道上安裝的閥門應有明顯的啟閉標志,為滿足驗收要求,需在系統管道閥門處增設啟閉標志。4.4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表8.6.3條規定,屋頂高位水箱容積應能滿足室內消防及噴淋系統初期十分鐘用水量,原設屋頂消防高位水箱容積僅為10m3,且已老化。為滿足消防規范要求,更換現有屋頂高位水箱,增設8m3消防高位水箱并通過兩根DN100的連通管將14、兩個消防高位水箱進行連接。4.5依據天津市消防局驗收要求,消防水泵應采取控制水泵出口壓力的措施,為滿足消防驗收要求,應在室內消火栓系統管網上增設手動泄水裝置和機械安全閥。5、其他項目改造 為保證消防驗收的順利通過,還需對如下與消防有關的項目進行改造:5.1消防水源該建筑原設計一座實際儲水100m3的消防水池,依據建筑防火設計規范表8.2.2-2,該建筑室內消防用水量為20L/s。火災延續時間為2小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用水量為21l/s,火災延續時間為1小時,火災延續時間內消防用水總量為219.6m3。原消防水池進水管為兩根DN100進水管,每小時補水量為42.39 m3。火災時間內總消防水15、量為142.39 m3。現將水池液位提高至-0.6m,水池實際儲水為8*12*1.3=124.8 m3,兩根DN100進水管更換為兩根DN150進水管,每小時補水量為95.38 m3。火災時間內總消防水量為220.18 m3,滿足火災時間內的消防供水。5.2防火卷簾系統 周鄧紀念館內原有防火卷簾系統為鋼制卷簾門,并有防護冷卻水幕系統保護。以滿足對建筑物防火分隔的要求,但依據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第6.2.1條規定,作為防護冷卻使用的防火水幕系統工作時間不應低于3小時,應采用單獨的消防泵及報警閥組。原設計水幕已不能滿足此項要求,為節省工程造價,滿足消防規范對防火分隔的要16、求,我方采用具有達到防火分隔耐火極限要求的新型無機復合防火卷簾,來代替作為防火分隔使用的4個位于一層展覽廳門口的鋼制卷簾門。此種防火卷簾可不使用防護冷卻水幕系統,避免了因改造水幕系統所帶來的更多投資。5.3紅外對射火焰探測器 為方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更換后的檢測與維修,對周鄧紀念館序廳高空處的感煙探測器,我方建議更換為用于大空間的紅外對射紅煙探測器,該探測器具有與感煙探測器相同的報警功能,火災探測更迅速,特別適用于建筑高度較高,空間范圍較大的場所。四、 改造施工方案1、消防自動報警系統1.1材料選擇:報警回路采用ZRRVS雙絞線,利用原有線管延頂墻暗敷。根據規范要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和17、50V以下供電控制線路,應采用電壓等級不低于交流250V的阻燃銅芯絕緣導線。采用交流200/380V的供電的控制線路應采用電壓等級不低于交流50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1.2布管:金屬軟管引入設備時,軟管與鋼管、軟管與設備間的連接應用軟管接頭連接。軟管應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大于1m。1.3布線:1.3.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1.3.2電氣配管在穿線前,首先將管內積水及雜物清除,布管穿線采用帶絲牽引法,接線采用繞接焊錫法。當穿線困難時,可使用滑石粉潤滑,禁止使用油脂或墨粉。1.3.3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于同一18、根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1.3.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1.3.5 線纜在穿線盒內應留有30-50mm的余量。1.4火災探測器:1.4.1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1.4.2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1.4.3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1.4.4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1.4.5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19、。探測器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1.4.6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1.4.7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方向。1.4.8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1.5手動報警按鈕:1.5.1手動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面高度1.5m處。1.5.2手動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1.5.3手動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有明顯標志。1.6消防專用電話:1.6.1消防專用電話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網絡系統,不得與其他系統20、合用。選擇消防專用電話總機宜為人工交換機或直通對講電話機;用戶電話機應為免撥號式電話分機。1.7系統的調試:1.7.1火災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系統施工結束后進行。1.7.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1.7.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檢查:火災報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警功能;火災優先功能;報警記憶功能;電源自動轉換和備電的自動充電功能;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1.7.4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21、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在備用電源連續充放電3次后,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1.7.5應用專用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1.7.6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1.7.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運行120小時無故障后,填寫調試報告。2、特殊工藝要求 因本次改造為裝修后施工,故對本次施工做如下施工要求:2.1改造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穿線線管盡量利用原有線管,在新增設報警聯動點或原有線管無法利用的部分需增設部分新線管。2.2新增線管敷設于吊頂內或暗敷于墻內,在墻上敷設線管施工時,應在墻上剔槽、洗孔、線管暗敷,最后在外面抹灰、刮膩子,盡量與原有裝修顏色保持一致。2.3在吊頂處施工時應盡量利用原有孔洞,在必要時應開設工藝檢修孔,并重新封堵,保證施工后吊頂完好。2.4因施工現場已裝修完畢,并且存在易損壞物品,施工時應特別注意現場的成品保護工作。在高空作業施工過程中,由于層高較高及現有物品多為易碎品,應采取防止高空墜物措施,以保護現場下方物品不受損壞。對于容易受污染的現場物品,應在施工前對其做好保護措施,以避免污染現場物品。按此方案施工可滿足消防規范要求,系統性能穩定,功能完備,且一次性通過消防驗收。 2009年12月10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