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機組汽機TSI軸位移大保護回路改造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7813
2024-03-26
5頁
37KB
1、7號機組汽輪機TSI軸位移大保護回路改造方案批準:復審:審核:編寫:日 期:2011年05月31日7號機組汽輪機TSI軸位移大保護回路改造方案一、 改造原因:7號機組汽輪機TSI軸位移大保護回路中,設計、安裝4個軸位移測點,分別包括一套軸位移傳感器、前置器及板件通道。在ETS保護中,由于原始設計問題,汽輪機TSI軸向位移保護目前信號的處理方式是“兩與一或”的四取二冗余方式,保護拒動的概率為56.25%,保護誤動的概率為43.75%,拒動隱患大于誤動隱患。因此,需要對汽輪機TSI軸位移大保護回路進行改造。二、 施工方案:在7號機組停機且其它安全措施具備的條件下,在汽輪機TSI中增加軸向位移危險值2、輸出繼電器,按附圖01重新進行柜內回路配線,將四個軸向位移危險值開關量全部接入PLC(在接入PLC的DI卡件中時,應注意接入信號的通道設置),在PLC內完成“兩或一與”的四取二冗余方式。1、具體改造施工過程如下:1.1按附圖01在TSI柜內加裝兩個中間繼電器ZJ37及ZJ38,重新進行柜內回路配線。1.2在汽輪機電子間TSI柜至ETS柜間敷設電纜或使用原有TSI柜至汽輪機電子間ETS柜間電纜的備用芯,電纜絕緣測試合格按附圖01進行接線。1.3修改ETS PLC控制邏輯,在邏輯內實現軸位移大保護回路的“兩或一與”的四取二冗余方式。1.4進行傳動試驗確保回路改造正確無誤及ETS保護正確動作無誤。13、.5 現場清理。2、電纜敷設具體要求2.1、電纜敷設前應檢查電纜的規格、型號、截面、電壓等級等均應符合要求;外觀無扭曲變形,用500V兆歐表檢查線間對地絕緣電阻,信號電纜應大于20M,電源電纜應大于50M。2.2、電纜敷設前應檢查橋架是否連通,穿線管是否安裝就位。2.3、電纜按先長后短的原則敷設時,要防止電纜間交叉磨擦和機械磨損。2.4、電纜兩端要貼臨時標識紙,不同電壓等級,如信號電纜、電源電纜應分別敷設或采用隔離屏蔽敷設,垂直敷設的電纜每隔1.52米處加以固定,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處及每隔510米加以固定。2.5、電纜敷設應遠離強磁場和熱源,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屏蔽或隔熱措施。2.6、信4、號電纜與電源電纜分槽或隔板隔開敷設,交叉時應垂直交叉。2.7、電纜敷設一律在箱、柜側留有12米備用長度。三、組織機構:施工負責人:葛麗清施工組成員: 王躍、楊琳琳安全負責人:李曉宇技術負責人:丁飛專業部負責人:李洪民生技部負責人:楊新四、施工單位:通遼發電總廠霍林河檢修項目部熱工專業 配合單位:霍煤鴻駿鋁電公司自備電廠五、安全措施:1. 開工之前由施工負責人向施工人員交代清楚該項目的現場施工環境及安全注意事項,并安排好工作的具體安全負責人。2. 施工任務開工前由工作負責人講清楚安全注意事項并做事故預想。3. 現場使用臨時電源,要安裝漏電保護器和電源插座,導線采用橡膠電纜,嚴禁使用膠質線和花線。5、4. 焊接作業時,應做好防止人身觸電及人身燙傷措施。5. 高空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防止發生高空墜落。六、技術措施:1. 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交代施工方案、技術要求、施工原理圖。2. 工作開始前由施工負責人向本組人員講清本項工作的任務及技術要求。3. 工作結束后,由施工負責人將作業情況逐級匯報,并進行三級驗收。4. 電纜敷設前檢查電纜地溝、電纜橋架已具備條件,電纜在出入電纜地溝、電纜橋架時穿電纜鍍鋅管。5. 控制電纜敷設時做好標記,敷設后兩面留有足夠、合適的長度。6. 電纜敷設后進行絕緣測試,測試合格后進行接線。7. PLC控制邏輯修改時設專人監護,工作結束后須進行保護回路傳動確保回路改造正確無誤及ETS保護正確動作無誤。所需設備、材料計劃表:序號設備、材料名稱型號及規格生產廠家單位數量備注1控制電纜ZR-KVV 41.0國產米302中間繼電器及底座CRUUS PHOENIX CONTACT, NO.2961192, DC24V,2對常開點,2對常閉點,10A 250VPHOENIX套2附圖01:詳見AUTO CAD版圖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