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統改造安全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7839
2024-03-26
5頁
31.50KB
1、凈化半脫DCS系統改造安全施工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本方控制系統是參照其它同類DCS設備編制的。本次改造的系統為凈化半脫,本系統有系統控制柜1面,操作員站3臺,其中控制柜和2臺操作員站安裝在半脫控制室,1臺操作員站安裝在凈化控制室。系統實際配置總點數為160點,其中AI:40點,RTD:56點,DI:32點,DO:32點。涉及的變送器為28臺,PT100熱電阻為48只,數字量輸入為25點,數字量輸出為27點。我公司安排5人在本次改造現場施工,其中項目經理1人:楊合祥;技術負責與系統集成1人:杜鵬;現場安裝電工3人:張開、劉蘭濤、趙艷森.預計工期為6-9天,停電后拆線屢線2-3天,舊機柜拆除、DC2、S機柜安裝1天,DCS機柜接線23天,整體調試2天.2.施工準備2.1 熟悉說明書及技術資料,了解硬件結構。2。2技術人員應向參加施工的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3參加調試人員必須參加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4 標準表及儀器序號名 稱型 號數量(臺)1標準數字式萬用表DJP20812信號發生器YOKOGAWA255313直流毫安表C4114電阻箱ZX25a ZXZ115萬用表(一般)42.5施工程序舊機柜拆除DCS機柜就位電纜敷設校接線送電前檢查啟動一次調校二次調校3。技術措施及要求3.1開箱檢驗3.1.1 開箱檢驗應有業主、施工單位、監理公司、外商及有關人員共同參加.3。1.2 3、開箱要用專用工具并參考廠家提供的資料中的拆箱要領打開包裝,開箱切勿使設備受到沖擊。3.1。3 檢驗外觀質量并根據設計資料詳細檢查內部設備、插件、配件、備件的型號、規格、數量及插卡的位置,保存好隨機技術資料。3.2舊機柜拆除、DCS機柜就位3.2。1 舊機柜拆除前,一定要與廠里電氣、儀表、工藝、調度協調好。由于現場接線比較混亂,在拆除舊機柜的過程中儀表要有工作人員全程指導,方便我方工作人員標識線號.舊機柜拆除分兩部分,第一由儀表工作人員拆除氣柜高度和氧表連鎖并做好標識,在儀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我方工作人員將電纜從舊機柜里拆除并做好標識,放到預定位置。晚上下班后由儀表工作人員把連鎖線恢復,保證設備在4、夜間正常運行。拆除和恢復連鎖的時間由工藝和儀表商議來定。第二在舊機柜電纜全部拆除完畢,把舊機柜搬離原來位置臨時放到空間相對大點不妨礙施工的地方,把DCS機柜放到預先制定的位置用螺栓將其固定在底座上。儀表工作人員把氧表和氣柜高度的連鎖接在拆除的舊機柜上,并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工作人員誤碰導致跳車,保證設備在施工期間的正常運行。3.2.2 機柜、操作臺就位后立即固定,安裝固定的方法參照控制室內原DCS進行,安裝質量要求見GBJ93-86第3。2.5條和第條的規定。3.3接地3。3.1 應進行接地工作,以防在以后的施工中產生靜電而損壞設備,同時接地是關系到系統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問題,必須嚴格按照設計不同5、類型的接地系統之間應相互獨立,不能混接.3。4電纜敷設3.4。1 電纜敷設前應編制電纜敷設方案,詳細地安排電纜在控制室內的走向及排列,并應考慮現場來的各種電纜在控制室入口的布置及排列,各種電纜應分開敷設,不得任意交叉,以防相互干擾,排列應合理、整齊。3.4.2 按設計要求使用專用的隨機電纜、專用通信電纜和連接件。3。4.3 雙重化的通信總線應分兩條路徑敷設,以提高可靠性.3。4.4 電纜敷設完畢,各機柜、操作站電纜入口應用防護材料密封。3.5校接線3。5。1 按照施工圖紙和事先核對好的線號進行接線,在接線過程中要與電氣、儀表的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先把不帶連鎖的線接完調試合格后再接帶連鎖的線,最大6、限度的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3。5.2 電纜接線應采用壓接端子,電纜接線的端子號應采用專用的打號機打印。3.5。3 電纜的屏蔽層應單端接地,其余部位對地絕緣。3.5。4 多芯電纜備用芯線必須與電纜的屏蔽線一起接到機柜內的屏蔽接地端子上。3。5。5 接線應準確無誤、牢固可靠、排列整齊好看,接線長度要留有余度。3。5。6 電纜接線完畢應進行全面的校接線檢查,校線時避免采用可能損壞裝置部件、元器件的查線器,尤其要注意安全柵的安全。同時還應做好防靜電措施,防止人體靜電對元器件的損壞。3.6送電前的常規檢查3。6.1 環境檢查檢查控制室的空調系統、照明系統,溫度、濕度和照明應達到DCS的運行條件。3。6。7、2 接地系統的檢查各類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再次檢查各類接地系統之間是否存在混接及漏接現象。3.6。3 系統接線檢查3.6.3.1 核查供電電纜的接線是否正確、牢固。3.6。3.2 核查機柜內部的專用電纜是否正確、牢固。3.6。3。3 核查機柜間的專用電纜是否正確、牢固。3。6。3.4 核查雙重化的通信總線是否正確、牢固。3。6。4 供電設備的檢查各電源開關應放在斷”位置,檢查空氣開關、熔斷管的容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6.5 核實各站的站號等一系列硬件設置是否正確。3.6.6 UPS檢查 UPS已經調試合格,電壓、波形等各項指標符合要求。3.7系統啟動3。7.1 使UPS投入運8、行。3。7。2 從UPS向DCS分電盤送電,然后向DCS機柜、操作站及其內部逐級送電,密切注意有無異常現象發生,所有設備內的風扇應處于運行狀態,并根據各插卡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情況,判斷插卡工作是否正常,檢查、調整系統的各種交直流電壓,超差調整之,并做好記錄。3.7.3 安裝系統軟件及用戶軟件,使系統的功能恢復.3。7.4 調出狀態顯示畫面確認全部組件工作正常.3。7。5 對操作站的總貌、報警匯總、控制組、趨勢組、調整畫面及流程圖等畫面檢查確認.3.7。6 對打印機進行測試檢查,應能正確地打印.3.7.7 對雙重化通訊總線和雙重化組件進行切換試驗。3。7.8 對掉電保護功能進行試驗。3.8一次調試9、3.8。1 模擬量I/O卡調試3.8.1.1 按每個位號分別在輸入端子上,根據不同類型加入毫安、毫伏、電阻、頻率等信號,在操作站上調出該位號調整畫面,記錄CRT上的顯示值,其誤差應在允許范圍內.3。8。1。2 在輸出端子上串入標準電流表,在操作站上調出該位號調整畫面,手動狀態下改變輸出值,記錄標準電流表上的指示值,其誤差應在允許的范圍內。3。8。1.3 檢查一般不少于3點(量程的0%、50%、100%)并分別做上升、下降兩個方向的檢查。3.8.2 數字量I/O卡調試3.8.2.1 在CRT上按位號逐個調出輸入接點的順控元件狀態顯示畫面、調整畫面,在端子板處短接或去掉短接,分別觀察CRT上該位號10、的通斷變化。3.8.2。2 在CRT上按位號逐個調出輸出接點的順控元件狀態顯示畫面、調整畫面,在相應的輸出端子上接數字萬用表,然后在操作站輸入數據1或0,觀察萬用表及CRT上對應點的通斷變化。3。9二次調試3.9。1 二次調試應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進行:3.9。1.1 DCS一次調試完畢,且符合設計要求.3.9。1.2 電源、氣源已符合儀表運行的要求,儀表管路清掃及壓力試驗合格。3。9。1.3 系統各單元儀表、執行機構和部件均已單體調試合格,與聯鎖系統有關的設備及部件具備聯鎖運行的條件。3.9。1。4 回路聯鎖使用的各種參數及過程控制程序已最終確認。3。9。1。5 電氣專業已具備接受和輸出信號的條11、件。3.9。2 檢測回路3.9。2。1 按組態圖或回路圖在系統的信號發生端(即變送器或檢測元件處)輸入模擬信號,在CRT操作站上調出相應的畫面,記錄屏幕上的指示值,檢查系統誤差,其值不應超過系統內各單元儀表允許基本誤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檢查一般不少于3點(量程的0%、50、100).3。9。2。2 指示、記錄、報警等功能可同時檢查。3。9.3 調節回路3.9.3。1 檢測部分的調試與檢測回路的調試相同。3。9.3.2 按照設計的規定,檢查并確定調節器及執行器的動作方向。3.9.3。3 在CRT操作站上改變調節器的輸出信號(在調節器的輸出回路中串入標準電流表以便監視),檢查執行機構從始點到終點的12、全行程動作誤差,其值不應超過系統內各單元儀表允許基本誤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值,檢查一般不少于點(量程的 0、50%、100)。3.9。3.4 檢查輸入處理,PID動作,手動/自動切換,輸出處理等設計的全部功能.3.9。4 報警系統試驗在系統的信號發生端輸入模擬信號,作模擬報警試驗。3.9.5 聯鎖系統的調試與電氣專業一起進行調試,聯鎖動作應準確無誤.要注意檢查流程圖畫面上對應調節閥的開、關或對應機泵開、停的顏色變化。調節閥動作的時間要符合設計要求.3.9.6 程序控制系統調試按程序表逐步測試,對每一步的運行條件,各元件狀態,程序時間等全面檢查試驗。3。9。7 應用軟件的調試根據設計程序逐項進行測試,動作應符合設計要求.4。安全注意事項4.1 施工人員應認真學習并嚴格執行HGJ233、SHJ505中的有關規定。4.2 校接線時要注意安全柵及輸入輸出卡的安全。4.3 由于是在原控制室內改造施工,局限于現場有很多相關的電線及很多必要的聯鎖必須存在和空間,施工過程中嚴禁亂動正在運行的DCS及電纜線,以免引起全廠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