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7984
2024-03-26
5頁
15.03KB
1、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為加快推進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完善老舊小區公共服務配套設 施,優化我市居民居住環境,根據省關于印發深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 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市關于印發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 知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一、指導思想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和落 腳點,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補齊城市配 套設施和人居環境短板,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提升居民居住環境和生 活質量,讓人民群眾生活安心、放心、舒心。二、工作目標根據省總體規劃,“十四五”期間,在確保完成20年前建成的 老舊小區改造基礎上,力爭完成25年前建成的2、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建設宜居整潔、安全綠色、設施完善、服務便民、和諧共享的“美好家 園”。三、改造范圍老舊小區是指25年12月31日前在城市或縣城國有土地上建成, 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 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擬對小區進行拆遷改造、棚戶區 改造的不得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范圍。四、改造標準(一)改造類型1. 基礎類改造:主要解決基礎設施缺失和老化問題,以水、電、暖、 氣、道路、安防、屋面防水、雨污分流八項內容的改造為主,輔以拆違 拆臨、公共照明、環衛、消防、綠化等。2. 完善類改造:以完善老舊小區功能為主要目標,在完成基礎類改 造的前提下,在資金允3、許的情況下重點完善社區和物業用房、建筑節能 改造、加裝電梯、停車場、文化、體育健身、非機動車停車棚及充電設 施、無障礙設施等內容。3. 提升類改造:以提升老舊小區品質為主要目標,包括完善社區養 老、托幼、醫療、家政、商業設施以及智慧社區等。(二)改造原則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主要側重于基礎類 改造,應改盡改。同時在廣泛聽取民意的前提下按照“一小區一方案” 的原則進行改造。五、改造方法依據市關于印發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圍繞“九 個機制”,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一)建立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科學安排計劃,層 層壓實責任,推動工4、作落實。科學劃分各部門的職責,明確責任清單, 實現職責明確、分級負責、協同聯動。建立電力、通信、供水、供氣、 供暖等相關經營單位協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協調機制。(二)建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生成機制。對轄區內老舊小區進 行全面摸底,建立老舊小區數據庫。按照居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則, 擬定改造項目及時序。結合自身情況編制( 2021年一 2025年)改造計 劃,根據老舊小區建筑現狀、居民出資戶數比例、改造后預計效益、項 目手續完善情況等確定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項目。對存在爭議的改造項 目反復論證,做好風險平估及應急預案,在意見統一后再實施改造。同 等條件下,優先對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參與積極性高的小5、區實施改造。(三)創新老舊小區改造及相關區域成片改造機制。老舊小區改造 要強化社區概念,對具備土地、交通、人條件的相鄰老舊小區進行成 片改造,以節約成本,提升效果。要集約高效利用土地,深入挖掘小區 內的空間資源、整合小區周邊零星碎片化土地,在老舊小區內及周邊完 善社區養老、家政、便民中心等服務設施,力求建成美好住區。(四)建立健全改造項目推進機制。制定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流程、 項目管理機制,明確相應責任。鼓勵以街道或社區為單位,將區域內老 舊小區改造項目成片聯動改造。采用成片捆綁、打包或工程總承包等方 式,統一擇優選定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和材料、設備供應商。(五)建立改造資金多渠道籌集機制。在統6、籌國家政策資金的基礎 上,落實居民出資,建立居民對不同改造內容按比例承擔出資責任的規 則,引導居民通過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小區公共收益、捐資捐物等匯道 出資改造;從住宅、商服用地地塊的土地出讓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老 舊小區改造專項資金;探索政府債券方式的融資及金融機構的可持續金 融支持等資金籌集形式,整合各類涉及住宅小區的專項資金,引導專業 經營單位和原產權單位參與改造。(六)探索利用社會資本參與改造機制。充分利用老舊小區改造機 會,積極探索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采用打包平衡的方 式將配套設施引入老舊小區,在有條件的小區開展配套養老、托幼、家 政、便民中心等服務,形成資本收益,總體提7、升老舊小區群眾居住質量。(七)建立健全動員群眾共建機制。加強社區黨建工作,提高基層 治理水平,堅持共同締造原則,廣泛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實現 改造成果共享。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組織業主委員會等基層組織,廣泛 征求居民意愿,確定改造項目、內容及改造完成后的物業管理模式,實 行一小區一方案,做到居民小區居民做主。保證改造過程對居民開放, 受居民監督,讓居民滿意。(八)建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推進機制。充分尊重居民加裝意 愿,本著業主自愿原則,建立和完善支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政策的推進 機制。(九)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改造后的小區要全部納入社區服務管 理,分類實施,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可以通過招投8、標方式引入物業企 業或者由屬地街道、社區進行托底管理,從根本上解決老舊小區“有新 貌、無人管”的問題,建立健全后續長效管理機制。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由分管副市長 任組長,市政府有關部門、專營單位擔任成員。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 構,推動工作落實。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結束后,工作專班自行解散。(二)強化部門協同。各部門樹立一盤棋思想,共同參與,按照實 施方案工作要求完成各自分工任務,層層壓實責任,總體改造工作同步 協調,形成多頭合力,推動工作落實。(三)創新政策支持。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新政策新模式,對在 小區內及周邊新建、改擴建社區服務設施的,在不違反國家有關強9、制性 規范、標準的前提下,可適當放寬建筑密度、容積率等技術規范。鼓勵 出臺支持大片區統籌或跨片區組合改造的政策措施。探索發行專項債券 用于老舊小區改造,整合涉及老舊小區的民政、文化、衛生等渠道相關 資金統籌投入老舊小區改造。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機 構要加大服務力度,提供信貸資金支持。鼓勵各單位根據省方案,在各 自職責范圍內繼續創新探索政策模式。(四)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 傳覆蓋面,全方位多角度、寬領域宣傳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重要意義、 方法步驟和改造成效。引導社會各界和廣大居民積極參與,為老舊小區 改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領導重視、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濃厚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