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進林場林相改造實施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8076
2024-03-26
12頁
43.50KB
1、2012年第一批省級森林植被恢復費示范點建設項目句容市東進林場林相改造和場區綠化造林項目規劃實施方案實施單位:句容市東進林場2012目錄1 項目概況11.1 項目背景11.2項目意義22 現狀分析32.1 改造區范圍與林分現狀分析32.2 存在的主要問題33. 設計原則44. 實施方案45 林相改造后效果預測65.1 林木生長環境逐步得到改善,林相整體面貌得以改觀65.2 現有群落進展演替的速度得以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逐步提高66 工程投資概算77. 組織方式與保障措施81 項目概況1.1 項目背景林場危舊房改造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讓和諧社會的陽光灑向林場,讓小康成果惠及林場職工的工2、程,隨著改造的逐漸深入,原來分布山區各處的職工居住點都都已拆除,且大多分布在景觀道路的兩側,影響景觀;又因為東進林場地處茅山風景區核心區域之內,尤其當下是一個講求低碳環保的社會,目前正爭創5A級風景區,所以景區對我場提出了更高的綠化要求,認真而努力地打造新型景區,合理景區,為民眾營造出健康的林地,滿足大家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1.2 項目區位及自然條件設項目區位于著名的江蘇省級森林公園、4A級旅游勝地茅山,交通情況便捷,旅游專線穿過項目建設區,項目區氣候帶為北亞熱帶中部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2C,年均降雨1011.7mm,常年平均光照2158小時。句容市東進林場總面積2.26萬畝,活立木蓄3、積量1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5,現有人員32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人。在中國植被區劃中,茅山位于常綠闊葉林帶的北部邊緣,是常綠闊葉林向落葉闊葉林的過渡地區,植被類型屬常綠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類型。茅山主要植被有樸樹、杉木、馬尾松、痳櫟、毛竹、香樟等。1.3 項目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文化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愈來愈要求更多的接觸大自然,獲得娛樂和休養,從而緩和緊張工作的心情,調節生活節奏,豐富生活的內容,促進身心健康。基于國有林場做出的特殊貢獻,林場職工又是一個特殊困難群體,黨中央、國務院給予了特殊政策,實施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應倍加珍惜,以更加強烈的責4、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推進和實施好這項工程。要強化責任,帶著感情去工作;周密部署,肩負責任去推進;規范操作,懷揣愛心去實施,真正把中央惠民政策落實到國有林場職工的頭上,給職工一個綠樹鮮花的生活環境,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群眾滿意。同時還能提高景區綠化面積,美化景觀,并且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通過林相改造將滿足景區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此外,林相改造的社會效益日益顯著。首先,景區景觀質量的提高,可有力促進周邊土地增值,進而帶動周邊區域的發展。其次,沿盤山道路的生態林相改造可明顯改善道路的行車環境,優美的道路景觀會給司機及游人良好的視覺感受,通過視覺的識別性和景觀的秩序性給司機及游人某種心理的5、提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此外,通過林相改造建設的示范作用,為把茅山建成富有江南特色的生態型城鎮,對改善景區人居環境具有重要作用。2 現狀分析2.1 改造區范圍與林分現狀分析改造區即位于景觀道路兩側,面積約320畝。改造區內的現有喬木樹種主要有:馬尾松、杉木、麻櫟、黃檀等;灌木樹種主要有:山胡椒、野薔薇、刺莓等;地被植物主要有麥冬、馬蘭頭、蓬藻、鱗毛蕨、葎草等。2.2 存在的主要問題林內病腐木多而雜亂;喬木密度較稀,景區的馬尾松種植于19601980年間,樹齡在3050年之間。樹勢生長緩慢,樹梢枯黃、枯死樹逐年增多的現象,由于松材線蟲病連年出現片、塊狀死亡,遠觀呈燒焦狀。死亡率高發區主6、要是在密植的純林,所以應對開始退化的馬尾松計劃的清除衛生間伐,把細小的和病害嚴重的馬尾松去除燒毀,林下灌木種類稀少,主要是上層喬木的更新苗。再加上盤山公路的建設,使山體自然植被遭到破壞,及危舊房的拆除使得景觀破碎化嚴重,嚴重影響其生態系統的穩定,降低了景觀質量并嚴重影響了森林功能的發揮,主要表現在:(1)林分密度過稀,林木生長不良調查地內林分密度過稀,平均密度30余株/畝,林地使用率、林地效益非常低。(2)珍稀樹種較少,景觀價值低林內多為本土樹種,珍稀樹種很少,且層次結構簡單,缺乏季相變化;此外,林內病蟲害嚴重,衛生狀況較差。這些都極大降低了森林的景觀效果。(3)生物多樣性低林內常綠樹種只有馬7、尾松,林下灌木種類及其稀少,基本為上層喬木的更新苗;地被種類也較為稀少,生物多樣性低。(4)林相較差,缺乏景觀亮點由于盤山公路的建設,導致景觀破碎化嚴重,極大降低了景觀質量;公路沿線缺乏景觀亮點,不足以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生態旅游、休閑的需求。3. 設計原則(1)生態功能與景觀功能相結合;(2)鄉土樹種與適生外來種相結合;(3)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相結合;(4)針葉樹種與闊葉樹種相結合;(5)觀花樹種與觀果樹種相結合;(6)香化樹種與彩化樹種相結合;(7)喬木灌木相結合。4. 實施方案項目內容為東進林場危舊房改造區周邊綠化和林相改造。景觀綠化大苗區100畝,位于五里亭工區紡工林班10、15小班;林8、相改造區220畝,其中速生豐產杉木120畝、抗病體馬尾松100畝均位于老虎洞工區笠帽頂林班1號小班。五里亭工區紡工林班10、15小班100畝景觀大苗補植區,樹種配置模式:喬木以香樟烏桕高桿女貞+紅葉石楠為主,伴生樹種有樸樹、櫸樹、欒樹等。香樟的平均密度約為76株/畝,平均胸徑10cm,平均樹高3m;烏桕平均密度為76株/畝,平均胸徑13cm,平均樹高6m;高桿女貞平均密度為220株/畝,平均胸徑5cm,平均樹高4m,紅葉石楠的平均密度約為220株/畝,平均蓬徑80cm,平均樹高1.5m。整地方式:清理病腐木,平整林地,挖樹穴,喬木樹穴規格為707070cm,灌木樹穴規格為404040cm,在平9、整場地時做好殺菌、病蟲害防治及清除雜草等工作。采取株間混交的栽植方式,栽植樹種土球移植,在空間上應均勻分布;目前已完成補植,于2012年6-9月進行三次造林撫育。老虎洞工區笠帽頂林班1號小班申請更新馬尾松改造杉木120畝。樹種配置模式:.速生豐產融水紅心杉木苗,平均密度為300株/畝,作業方式方式:清場、采伐、燒荒、挖機全面深翻平整林地于2012年秋、冬季進行放樣打點、挖樹穴、購買種苗栽植,喬木樹穴規格為707070cm,于2013年的6-9月進行三次造林撫育。老虎洞工區笠帽頂林班1號小班抗病體馬尾松100畝,樹種配置模式:抗病體(抗松材線蟲病)馬尾松苗(江蘇省林科院引種在句容林場培育的容器苗10、)。采取株間混交的補植方式,在空間上應均勻分布;補植密度為83株/畝,作業方式方式:清場、放樣打點、挖樹穴、調入種苗栽植,樹穴規格為707070cm,目前補植已完成,于2012年的6-9月再進行三次造林撫育。5 林相改造后效果預測5.1 林木生長環境逐步得到改善,林相整體面貌得以改觀經過更新、補植,原有的病枯死木得以清除,弱勢樹木比例極大降低,林分密度得到合理調控,林中的通風光照條件得以改善,林下有機質分解加快,土壤肥力不斷提高,樹木長勢漸漸恢復,再生新枝葉,林相衰弱的面貌得到改觀。5.2 現有群落進展演替的速度得以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逐步提高隨著新植樹木的補植與成活,現有林分由結構單一的11、單層林逐漸演替為生物多樣性較高、具有喬灌草等多個層次的群落結構,生態系統功能在以下方面得以提高:(一)充分利用營養空間:通過耐陰性、根系深淺、生長特點以及嗜肥性不同樹種的搭配,可較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營養空間,有利于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深度范圍利用光照、水分和養分。(二)改善立地條件:改造后,林內光照條件得以改善,氣溫、地溫變幅小,蒸發量減少,空氣濕度增加,有利于改善林內小氣候。混交林的林冠層厚,葉面積指數大,枯落物較多,成分較復雜,比單純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三)改善行車環境:通過透光撫育間伐,現有林分的通透度得以提高,旅客的視覺范圍得以擴大,能減輕旅客的視覺疲勞;同時通透度的增大,有利于空氣的流12、通,在風力的作用下,汽車尾氣得以透過林木向外擴散,車道上空的有害氣體濃度大幅降低,從而使行車環境得以改善,安全性得以提高。(四)更好地發揮生態防護效益:森林的防護效益主要取決于林分結構。具有豐富層次的混交林林冠濃密,葉面積指數大,根系深廣,枯落物豐富,地上地下部分結構復雜,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滯塵、減弱噪聲、降低大氣污染等方面的效益均大大優于單層林。(五)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混交林樹種多,生境條件好,使一些害蟲與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機會,同時條件改善,能招來益鳥,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綜上所述,改造后的林分,物種多樣性進一步豐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逐步提高,林相景觀得以改善,通過本項目的示13、范,可以將風景區林相改造的新模式推廣應用到句容市境內的“寶華山、茅山、九龍山”三大風景區中,改變句容市林相單一、林分質量不高、山地造林成活率差、景觀效果差、病蟲害發生嚴重的不良狀況。6 工程投資概算項目總投資36萬元。其中:種苗費用16萬元打點栽植3萬元清場整地5萬元撫育管護10萬元病蟲防治及肥料2萬元項目資金來源:申請2012年省級森林植被恢復費示范點建設項目補助資金及自籌。7. 組織方式與保障措施組建項目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林相改造地塊的規劃、項目實施、資源籌集。(1)、管理程序:在項目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項目技術人員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和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生產和建設的順利進行。(2)、管理辦法14、: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做好各項技術工作。(3)、人員分工:建設單位負責具體實施工作,由相關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在項目管理上實行項目單獨管理,財務單獨核算,建立詳細臺帳,對改造項目實行全程控制,專款專用。東進林場在多年的營林生產中積累了豐富的林相改造生產技術經驗,在營林生產、公益林管護上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模式,這對該項目的實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在對新造林地的管護方面也有比較好的做法,這對該項目的實施也起到幫助作用。在技術推廣方面,國有林場的生產技術對周邊村社有廣泛的輻射,通過林相改造能對周邊林區起到示范性作用。開發利用好茅山風景區森林旅游資源既是2012年第一批省級森林植被恢復費示范點建15、設項目句容市東進林場林相改造和場區綠化造林項目需要,又是促進風景區景觀建設的有效手段,這對提高景區的可觀賞性和留住旅游客人起到較大的作用,東進林場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施工隊伍對景區林相改造更新有著一定的技術和實踐基礎。在相關部門的領導、關心和支持下,項目承擔單位有信心、有能力嚴格按技術規程完成好這項工作。附項目主要實施人員與分工表格一份姓名單位職務或職稱專業分工負責人管 青句容市東進林場場長管理項目總負責主要實施人員陳銀根句容市東進林場副場長農學項目具體實施負責祝良林句容市東進林場生產科長農學項目技術指導劉宏祥句容市東進林場助理農學項目材料申報秦天美句容市東進林場財務科長財經項目資金管理陳金偉句容市東進林場主任林學項目技術指導包 軍句容市東進林場農藝師林學項目技術指導曾志強句容市東進林場主任林學項目安全用工指導厲成兵句容市東進林場主任林學項目安全用工指導項目承建實施單位:句容市東進林場呈報日期: 201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