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海生物水下清洗及防腐工程施工方案(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t***
編號:908386
2024-03-26
26頁
141.50KB
1、艦船海生物水下清洗及防腐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錄一、作業內容4二、作業環境4三、作業量4四、施工工期51、前期準備時間:54、動復員時間:5五、作業人員及設備5(一)水下清洗作業人員和設備5六、施工作業流程6七、水下清洗及防腐施工作業步驟8八、作業程序要求8(一)清洗作業81、潛水支持船的定位82、潛水器材的連接和檢查93、錄像設備的連接和檢查94、空化射流水下清洗系統的連接和檢查:95、潛水員著裝96、潛水員對作業船進行水下整體錄像97、清洗海生物的潛水作業9(二)防腐刷漆10(2、三)、檢查歸位10九、安全措施111、 安全保障112、 應急方案11十一、組織機構、人員職責13附錄A15附錄B17一、潛水現場保障工作17二、特殊情況下潛水作業保障工作181、夜間潛水時現場保障工作:182、炎熱條件下潛水時現場保障工作:183、反復潛水時現場保障工作:19三、潛水現場創傷、疾病及事故的醫療急救措施19(一)潛水減壓病20(二)肺氣壓傷21(三)氮麻醉21(四)缺氧癥22(五)急性氧中毒22(六)淹溺231、盡快將潛水員營救出水。23(七)休克232、改善微循環,補充血容量。23(八)損傷24(九)放漂24(十)供氣中斷251、令潛水員停止排氣,立即上升出水。25(十一)水3、下絞纏254、發生其它疾病,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26(十二)水下電擊傷26四、潛水協助船:26五、通訊:26一、作業內容根據業主的要求,對“xx”輪進行海生物水下清洗及防腐作業,主要作業內容如下:1、水下清洗海生物前對清洗船舶水線以下部分進行水下錄像。2、對船舶舷側列板的海生物進行水下清洗。3、對船底板的海生物進行水下清洗。4、對攔污柵、球鼻艏、方向舵等部位進行海生物水下清洗。5、對推進器進行海生物水下清洗并拋光處理。8、對海生物水下清洗后的船體進行錄像檢驗。9、對船舶舷側列板、船底板、方向舵、攔污柵、球鼻艏等進行防腐刷漆。10、對防腐刷漆后的船體進行錄像檢驗。二、作業環境三、作業量該船載型長4、Xm、型深Xm、型寬Xm。該作業方式水下清理海生物的面積;防腐面積:四、施工工期1、前期準備時間:1)向海事局申請水下作業許可證。2)向碼頭管理申請我方設備裝卸船手續。2、海上作業時間:3、有效作業時間:除去天氣等原因,預計有效作業時間是?個工作日。4、動復員時間: 五、作業人員及設備(一)水下清洗作業人員和設備 1、人員序號人員數量項目經理1潛水監督2潛水生命支持員2潛水員6空化泵操作員22、設備序號儀器、設備名稱數量1管供式潛水系統 4套2KMB28潛水頭盔4套3高壓空壓機1臺4中壓空壓機1臺5配氣盤1套6濕式潛水衣、潛水襪、腳蹼8套7安全背帶、壓鉛8套8潛水刀8把9備用氣瓶10個10潛水5、電話2部11 水面用對講機(防爆)3部12空化射流水下清洗系統2套13水下照相機1套14水下攝像機2套15潛水信號繩16潛水支持船1艘17交通艇1艘1819六、施工作業流程前期準備人員設備進場調試設備海上作業可幾組潛水隊同時作業支持船就位船舶整體錄像清洗船體等各部分海生物船舶整體錄像錄象防腐刷漆船舶整體錄像錄象復員七、水下清洗及防腐施工作業步驟1、施工船舶停靠船尾機艙部右舷(左舷)帶纜定位,一名潛水員操作空化射流清洗推進器和方向舵,同時,另一名潛水員操作空化射流從船尾部開始向船首方向清洗船舷的海生物。2、推進器、方向舵清理結束后,清理右舷(左舷)的海底門攔污柵。3、潛水員清理完畢右舷(左舷)的6、舷側列板后,繼續向船底方向清理,直到清理到左舷(右舷)的舷側列板下方。4、船尾部到船首一次性清理?長(預計到達該船的船中部),作業船移動位置,另換潛水員操作空化射流清洗裝置下水接上次清理的地方向船首繼續清理,直到右舷(左舷)的舷側列板下方。5、右舷(左舷)清理完畢后,船舶移動到左舷(右舷)清理,方法依次類推。6、八、作業程序要求(一)清洗作業1、潛水支持船的定位潛水作業開始前,潛水支持船必須根據潛水監督的要求,將支持船靠近作業船舶的指定地點,減少潛水員的工作量,從而提高潛水作業效率。2、潛水器材的連接和檢查潛水作業開始前,進行潛水器材和設備的連接,進行專人檢查,確保器材良好率100。3、錄像設7、備的連接和檢查潛水前必須對錄像設備進行水密檢查,并對錄像設備進行試錄像檢視。4、空化射流水下清洗系統的連接和檢查:潛水作業開始前,該設備運行良好,油水都要充足,備件要齊全。(詳見附表A:空化射流水下作業前安全檢查表)5、潛水員著裝開始著裝前,應開啟水面供氣系統,處于完好工作狀態,面罩等應急供氣系統也應完全處于備用狀態,一切準備就緒,協助人員幫助潛水員著裝。6、潛水員對作業船進行水下整體錄像潛水員沿入水梯入水,頭盔沒水后檢查密封情況,確認無誤后電話員通知潛水員氣密良好,潛水員出水攜帶水下錄像設備開始對船體進行錄像。要求錄像畫面清晰,對海底門的攔污柵、出海口、側推、主推進器和方向舵要仔細錄像。7、8、清洗海生物的潛水作業 1)潛水員按要求對清洗海生物前的船舶錄像完畢后,及時向潛水監督匯報,水面人員迅速將錄像設備收回支持船,潛水員出水休息。第二名潛水員著裝下水,將空化射流水下清洗系統放到水中,并協助潛水員把設備推到作業地點,潛水員按操作方法開動機器,開始清洗船體。清洗的順序以支持船和作業船體的方位以及當時作業水流的朝向定。2)清洗推進器、方向舵和海底門攔污柵可以和清洗船體同時進行,注意好水面和水下軟管防止絞纏。3)潛水員完成任務后,清洗軟管準備出水,離底時必須要報告,防止水面有船等障礙物,在上升過程中要隨時報告感覺,上升速度不要太快。4)水面人員在接到潛水員離底的報告后,電話員應記錄時間,軟9、管應適當收緊,當潛水員上升的速度不符合潛水規則時,電話員應急時通知改正,防止潛水減壓病的發生;出水至水面時應一只手舉過頭頂,避免與船底或其它物體碰撞;(二)防腐刷漆1、2、(三)、檢查歸位作業全部結束后,把所有器材、工具、物品放回原處。九、安全措施1、 安全保障(1) 確保潛水作業船周圍100(潛水作業區域50米以內禁止所有船舶通行或停靠)米半徑范圍內無航行船舶。(2) 潛水作業船上要設置警戒標志。2、 應急方案依據本次工程性質、潛水作業區域的海洋水文氣象和工程要求,制定潛水作業醫務安全保障和急救方案(詳見附錄B)。十、風險分析 序號危險源使用器械材料危險因素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備注1作業人員及協10、助作業人員熟悉作業方案,進行風險分析1、人員不熟悉作業步驟及方案;2、人員不了解作業所涉及的風險;3、人員忽視作業安全。1、操作人員及參與作業的人員學習熟悉作業方案;2、進行作業前風險分析,提高人員作業安全意識。嚴格遵守工程項目組和友聯船廠所有安全規定,服從船東和業主對施工的要求,協調和指揮。2施工設備材料裝卸和就位吊車、索具、吊帶1、吊鉤碰傷、砸傷人員;2、鋼絲繩斷裂傷人。1、專人指揮,無關人員遠離危險區;2、使用合格的吊帶、吊扣。3多部門,不同崗位同步作業、交叉作業1、各自為政、相互影響產生危險。1、由項目組統一組織,協調施工;2、確定作業重點,其他部門以該重點作業內容為核心,協助支持。411、海況、氣候天氣惡劣威脅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施工海況要求:風速:10.0m/s;有效波高:0.75m;流速:0.8m/s。5潛水員水下作業潛水設備,支持船舶,輔助設備潛水安全、絞纏、受傷、放漂、驚厥、溺水等嚴格遵守潛水作業安全規程減壓病預防規程和潛水減壓方案預備潛水員必須著裝待命。6潛水員水下用電水下錄像設備因設備不符合水下用電安全造成的漏電和潛水員觸電嚴格把關,使用符合潛水員水下用電安全操作規程的設備,嚴格遵守規程,不得違章作業。7減壓病潛水設備、減壓艙未按正確的減壓方案進行減壓嚴格遵守潛水作業安全規程減壓病預防規程和潛水減壓方案現場配備潛水醫生。8潛水員水下絞纏潛水設備、潛水刀因魚網、12、漁具、繩索等對潛水員絞纏影響潛水安全。作業前派專人對所有作業范圍內的魚網、漁具、繩索等進行徹底的清洗,所有潛水員必須佩帶潛水刀。9氣源中斷空氣壓縮機、應急氣源因電力中斷或機器故障造成的氣源中斷導致水下作業人員窒息。配備充足的備用氣源,在氣源中斷的情況下可以立即啟動,潛水員必須佩帶應急逃生氣源,以安全出水10魚類攻擊潛水設備大型海洋動物如攻擊鯊魚類對水下作業人員攻擊造成傷害。水面人員協助了望,發現大型魚類及時通知我方人員,掌握該魚類出沒規律,避開水下作業時間。(如鯊魚覓食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時間)11有毒海洋生物刺傷、蟄傷潛水設備有毒海洋生物如海葵、海蟄蟄傷、有毒魚類刺傷。潛水員佩帶全面的保護裝局如13、潛水衣,潛水襪,手套,水面配備相應的藥物支持如風油精,消炎藥。12未知危險源未知危險因素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發現的任何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整改和分析1314十一、組織機構、人員職責1、組織機構2、人員職責序號職務職責1潛水監督全面負責本次工程施工的實施和對外協調,負責與業主的聯系和溝通;協調各施作業崗位和場地間的密切配合,監督和指揮外租作業船舶安全、有序的進行作業。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施工技術負責,解釋和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疑問,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對工程質量負責,監督和檢查施工作業是否嚴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進行作業,對未按照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不能完全滿足現場要求的,有權提出停止作業,進14、行方案優化或整改,直至問題被完全解決。負責工程施工期間的安全風險分析與控制,監控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操作步驟是否符合相應操作規程的要求,杜絕違章作業;針對不同的作業,制訂相應的安全應急預案;及時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在認為不能滿足安全的條件下,有權終止相關作業活動,直至問題被解決。是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人。協調各施作業崗位和場地間的密切配合,監督和指揮外租作業船舶安全、有序的進行作業根據項目要求,合理的安排潛水作業人員進行水下作業,根據潛水醫生的減壓要求,合理的控制潛水作業人員的水下作業時間。2潛水員根據潛水監督的要求,結合工程內容進行水下作業。3生命支持員根據潛水監督的要求對潛水現場15、的工具和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幫助潛水員作好后勤保障和水面配合。在相關現場負責人的指揮下,進行海上作業的后勤作業和日常生活的保障設備運輸、堆放和保障工程作業人員的食宿及車輛管理等。4、附錄A空化射流水下作業前安全檢查大綱按照下列大綱進行空化射流水下作業前安全檢查。日期: 地點:作業任務:作業水深(m):項目負責人: 潛水監督:潛水員:檢查內容:序號檢查內容檢查結果1是否設置了合適的警示標志牌?2外露電氣裝置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3是否會因可能出現的裝置破壞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如排放腐蝕性化學介質、易燃液體或氣體?4是否所有軟管、管接頭的額定壓力值均與本標準的規定相一致?5是否所有軟管和管16、接頭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6是否所有軟管端部接頭處均安裝了環狀柔性扣?7是否所有的空化清洗盤、空化射流打磨盤、卸荷型噴槍、噴嘴均無堵塞且可繼續使用?8水源吸入端過濾網是否潔凈且能繼續使用?9供水水源是否清潔并能保證供給?10冬季,裝置或水管是否采取了防凍結措施?11潛水員及相關工作人員是否都經過培訓并能勝任這項工作?12潛水員是否清楚了解這項作業的內容要求和清理對象的基本結構及涂裝性能?13在安裝空化清洗盤、空化射流打磨盤、卸荷型噴槍、噴嘴前,裝置的連接管路是否都開泵沖刷并排氣?14空化射流裝置的所有連接(包括管路、軟管、接頭)是否在最高工作壓力下進行過試運行?15空化射流裝置中是否設有安全截17、流及卸壓裝置?卸壓系統是否可靠?16是否所有控制系統均可安全工作?17現場救護裝置及醫療救護中心的位置是否清楚?18是否檢查了作業現場并滿足限制進入要求?19是否考慮了水域環保要求并采取了相應對策措施?附錄B潛水作業醫務安全保障和急救方案一、潛水現場保障工作 1、下潛前根據當日下潛深度、暴露時間、勞動強度、水文氣象等條件確定作業人數、減壓方案、應急預案及減壓病治療方案。 2、醫保人員應備便加壓艙,醫療急救藥品、器材。 3、檢查潛水設備與裝具的準備情況。 4、潛水前的體檢內容包括:主訴、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心肺聽診以及咽鼓管通氣性能。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下潛: 1)潛水員有病或主訴不適者; 18、2)體檢不合格者; 3)在潛水前2小時內飽食、12小時內飲酒者; 4)過度疲勞或情緒不穩定者; 5)12小時內已進行潛水或加壓者。 5、下潛時必須保證有足夠的供氣余壓和供氣量。 6、潛水員著底后應立即向水面報告,并說明自己的感覺。如遇呼吸困難、頭痛頭昏等不適時,必須加大通風換氣量,直至癥狀消失后才準許作業,否則應立即上升減壓。 7、潛水員著底時應及時記錄“著底時間”,并詢問其感覺。 8、發生絞纏時潛水員應及時向水面報告,冷靜處理。沒有水面指示,嚴禁自行解脫潛水裝具,通訊不暢通時,特殊對待。如潛水員自己無法解脫絞纏時,應向水面報告,請求援助。 9、當潛水員在水下作業過程中發生頭暈、出虛汗,或呼吸19、困難、心跳加快時,立即停止工作并向水面報告;同時增大通風量和適當休息,待癥狀完全消除后方可繼續工作,否則立即離底上升減壓。 10、潛水對講電話發生故障時,應離底減壓出水。 11、潛水員的水下工作時間不宜超過該深度減壓表規定的適宜工作時間。如遇特殊情況需延長水下工作時間時,應請示潛水監督并征得潛水醫生同意后方可適當延長。 12、潛水員出水后,潛水醫生應詢問潛水員感覺,并隨時追蹤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處理。 13、每次潛水減壓及現場應急救援搶救由潛水醫生負責組織實施。二、特殊情況下潛水作業保障工作 1、夜間潛水時現場保障工作: 1)潛水員和水面人員在潛水前應有充分休息和睡眠; 2)潛水現場至少應設20、置2盞照度較大的照明燈,分別置于作業點上方及潛水吊籠旁; 3)應特別注意防止供氣軟管與信號繩絞纏; 4)水面人員應隨時通過觀察冒出水面的氣泡,判斷潛水員所在方位,距離及排氣節奏;通過對講電話及時了解水下潛水員情況; 5)潛水現場必須有守護船或警戒船擔任了望。 2、炎熱條件下潛水時現場保障工作: 1)潛水工作現場應設置遮陽棚; 2)使用加壓艙時,應盡可能采用物理降溫措施,使用時應加強通風換氣; 3)潛水現場應備有足夠的含鹽防暑飲料及防治中暑藥品。 3、反復潛水時現場保障工作: 1)兩次潛水間隔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潛水深度在1020m,當天可進行兩次潛水。兩次潛水間隔時間不少于2小時;兩次潛水水21、下工作時間之和不超過6小時。在執行緊急任務等特殊情況下,可不受以上規定的限制。在12小時內兩次潛水必須按“反復潛水”的減壓規定進行減壓。 2)按照上述的規定,嚴格掌握反復潛水的實施。實施反復潛水的潛水員必須體力充沛且富有潛水經驗。 3)按反復潛水的減壓規定進行減壓。其方法有: a. 潛水員在12小時內進行兩次潛水,其中第二次潛水為“反復潛水”。對第二次潛水的減壓,可按第二次潛水的深度、兩次水下工作時間之和來選擇相應的減壓方案;兩次潛水之間的間隔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 b. 當再次潛水距前一次潛水結束時的間隔時間超過2小時者,可在前一次潛水結束后或再次潛水開始前,于常壓下吸純氧1小時,然后休息1小22、時,此時反復潛水的減壓可按其實際情況選擇減壓方案,而無需考慮前一次潛水對其的影響。三、潛水現場創傷、疾病及事故的醫療急救措施 (一)潛水減壓病 1、減壓病診斷明確者,應盡快進行加壓治療。根據減壓病癥狀嚴重程度及其癥狀體征對所加壓力等的反應情況,實施不同的加壓治療方案。 2、有原因不明,灶性不顯著的關節肌肉酸、痛、脹和其它癥狀時,立即作鑒別性加壓。 3、治療前庭減壓病時,高壓停留時患者呼吸氦氧或氧氣。 4、在治療壓力下,癥狀消失后,停留時間不得少于20min。 5、加壓治療結束后,遺有輕微癥狀可采用高壓氧治療。 6、條件許可,可給予藥物及物理輔助治療; 7、慎用止痛劑,前庭減壓病禁用肝素和麻醉劑23、; 8、幾種特殊情況的處理原則: 1)如果在加壓前確實迫切需要進行某些急救措施,如止血、人工呼吸等,應分清緩急,適當安排處理。情況許可時,力求在加壓艙內與加壓治療同時進行。2)只有確診已存在器質性病變,加壓治療已無能為力時,才可放棄加壓治療。3)治療方案固然是很重要的減壓依據,但減壓過程中還必須按病情變化發展的具體情況辯證施治,對所用減壓方案進行必要的、正確的調整修正,以期爭取達到一次加壓治療解決問題的目的。4)如患者在出艙后需立即空運后送進行繼續治療者,經潛水醫生同意后方可實施后送。而且,如有可能,機艙內應加壓到1ATA;或飛機應盡可能在不超過300m高度作低空安全飛行。在運送途中要有潛水醫24、生陪同,讓患者呼吸純氧,并建立雙向通訊聯系,以便獲得會診、咨詢的便利。(二)肺氣壓傷 1、立即將潛水員援救出水,迅速卸裝,由潛水醫生陪同進艙。 2、盡快將艙壓升至0.5MPa。潛水醫生在艙內處理并發的臨床表現,如呼吸停止(采用Kalistov人工呼吸法和呼吸中樞興奮藥)、循環功能障礙(采用心血管中樞興奮藥或強心藥)、喉痙攣(皮下注射阿托品0.51.0ml或作氣管切開)、肺出血(給予氯化鈣、維生素K和其它止血藥)、劇烈咳嗽(給予鹽酸乙基嗎啡或可待因)、氣腫及氣胸(在減壓過程中,若因胸膜腔內氣體膨脹,使患者出現嚴重的呼吸、循環障礙,可將艙壓升高3050kPa或再高一些,同時用100150ml的注射25、器及時將胸膜腔內氣體抽出。如有必要,這一措施可定時反復進行)等。 3、根據肺氣壓傷癥狀嚴重程度及其癥狀體征對所加壓力等的反應情況,實施不同的加壓治療方案。 4、若在減壓過程中氣栓癥狀復發,應重新升高艙壓,直至癥狀消失。需要時可升至原初始治療壓力,停留30min,然后按下一級方案減壓。 5、患者出艙后需立即空運后送,應有潛水醫生護送,盡量防止震動和顛簸。(三)氮麻醉 1、立即使潛水員離開高分壓氮環境,如上升至第一停留站。 2、若患者曾出現意識喪失,應觀察24h。(四)缺氧癥 1、迅速將潛水員搶救出水,必要時派救護潛水員下水援救(上升速度不應超過10m/min)。 2、迅速卸裝,使患者進艙呼吸純氧26、。 3、若呼吸停止或減弱者,應迅速進行人工呼吸,直至恢復自然呼吸為止。自然呼吸恢復后,可注射山梗菜堿、尼可剎米等呼吸興奮劑。 4、若心跳微弱,血壓降低,給予腎上腺素、西地蘭、阿拉明、恢壓敏等強心升壓藥。若心跳停止,應迅速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心內注射腎上腺素。 5、如果合并發生其他潛水疾病,如肺氣壓傷、溺水等,應分清主次,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6、凡出現意識障礙的潛水員,經現場處理,病情穩定后,應立即組織空運后送。(五)急性氧中毒 1、迅速脫離高壓氧環境,將潛水員搶救出水,必要時派救護潛水員下水援救(上升速度不應超過10m/min)。 2、迅速卸裝,使患者進艙呼吸艙內空氣,根據潛水深度和時間選27、擇相應的加壓方案。讓患者臥床休息、保暖。患者熟睡時,陪艙人員要嚴密守護,以防突然發生驚厥。 3、重癥患者要抗驚厥治療,可用4%的水合氯醛50ml灌腸,2h后皮下注射嗎啡,如此交替使用,直至驚厥消失,但每日不得超過4次。也可用異戊巴比妥鈉,每日0.20.3g,肌肉或靜脈注射。 4、心功能衰竭患者可用強心藥物,如咖啡因、樟腦等。 5、出艙后,應注意觀察病情、精心護理患者,必要時,組織后送繼續治療。(六)淹溺 1、盡快將潛水員營救出水。 2、迅速卸裝,使潛水員進艙正壓給氧,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倒水處理。 3、若呼吸或心跳停止者,必須立即施行簡易的心肺腦復蘇(CPR)。 4、如果合并發生其他潛水疾病,應分28、清主次,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5、凡出現意識障礙的潛水員,經現場處理,病情穩定后,應立即組織空運后送。(七)休克 1、病人平臥,吸氧或進艙吸高壓氧,及時補液;對伴有出血者給予止血,伴有疼痛者給予小劑量杜冷丁(50100mg或嗎啡(25mg)。 2、改善微循環,補充血容量。 3、合理使用血管擴張藥與血管收縮藥,提高血壓水平。血壓以維持在收縮壓100120、平均壓80mmHg左右為宜。常用藥物有: 1)去甲腎上腺素(使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搏血量增加、小血管收縮):14mg加入500ml5%葡萄糖液緩慢靜滴(根據血壓調整); 2)間羥胺(阿拉明)(心肌收縮力增加、升壓作用較去甲腎上腺素緩和而持久):129、00200mg加入500ml5%葡萄糖液靜滴,肌注1020mg作用時間2060min。 3)多巴胺(使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300ml中靜滴。 4)異丙腎上腺素(使心排血量增加、對外周及內臟血管有擴張作用):0.20.4mg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靜滴,根據心率調整滴速,作用時間短。 4、病因治療:徹底止血,控制感染等。 5、病情穩定后,立即組織后送。(八)損傷 1、立即對窒息、休克、出血及昏迷等危急情況進行診斷和急救。 1)對窒息傷員應及時排除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墜的牽出,開放性和張力性氣胸的急救); 2)抗休克; 3)對有大出血者,應立即采取適當的臨時止30、血措施; 2、全身治療:抗休克、防治感染、糾正水與電解質失衡; 3、局部治療:區分閉合性損傷和開放性損傷,對癥處理; 4、經現場處理,病情穩定后,立即組織后送。(九)放漂 1、將潛水員以最快的速度搶救出水。同時要減少供氣,收緊信號繩。 2、如該次潛水需要減壓,應立即進入加壓艙內實施減壓。潛水醫生選擇相應的減壓方案。 3、如為不減壓潛水放漂,又未出現減壓病的癥狀和體征,可讓其在加壓艙旁休息,進行觀察。 4、當潛水員放漂后出現意識喪失時,很可能是發生肺氣壓傷或重型減壓病,應毫不遲疑地迅速進行加壓治療。 5、若發生外傷、擠壓傷、淹溺及其它傷病,可采取相應的搶救治療措施。 6、需要臨床綜合治療者,應在31、病情穩定后,立即組織后送。(十)供氣中斷 1、令潛水員停止排氣,立即上升出水。 2、出水后潛水員發生潛水疾病,應進行相應的搶救或組織后送。(十一)水下絞纏 1、當絞纏發生時,要和潛水員密切聯系,及時了解其狀況。根據可能發生的疾病和其它事故,做好相應的救治準備。 2、在水面人員的指導下,要求潛水員冷靜地自我解脫;不能自行解脫時則派另一名潛水員進行水下援救。必要時,再系一根信號繩后可割斷原信號繩和(或)供氣軟管,迅速出水。與此同時,潛水醫生要根據潛水員水下停留時間的延長,選擇、修正相應的減壓方案。 3、潛水員出水后,要根據情況進行預防性加壓處理;充分的休息。 4、發生其它疾病,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32、(十二)水下電擊傷在切割過程中,如出現燒傷、弧光傷眼、電擊等,應及時交潛水醫生救治,潛水醫生對潛水員進行檢查,視情處理、緊急治療,必要時送當地醫院處置。四、潛水協助船:潛水作業過程中,支持船在沒有得到潛水監督的命令,不得啟動主機或起錨移動船位。潛水作業過程中,支持船不得讓其他船舶隨意靠近作業區域,需要靠泊支持船時,必須征得潛水監督的同意,在不危及潛水員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靠泊支持船,本條適用于其他船舶。支持船還主要擔負人員或設備運輸,特殊情況時負責運輸傷病員。五、通訊:本次工程現場規模特殊,為便于相互通信聯系,為參與潛水作業的船只和相關的工程人員配備對講機,嚴禁使用對講機聊天,防止有突發事件時造成通訊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