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橋大跨度跨既有鐵路33米貝雷梁綜合項目施工專項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08735
2024-03-27
23頁
613.30KB
1、第一部分 總述一、工程概況1、xx大道高架橋工程是連接關鍵區一環路直達北部新區三環路機動車高效快速通道,是串聯站北物流、客運交通及xx商圈高效交通系統。該項目是xx關鍵建設項目。本標段是整個高架橋一部分,主體工程為一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該橋采取三跨連續梁結構跨越成xx 鐵路,橋梁中心對應鐵路里程為DK1+407.68。橋長123.88米,跨徑組成為32.94m+58.0m+32.94m。橋梁寬度由31m漸變為30.5m。2、工期協議工期為8個月,底達通車條件。二、編制依據1、xx大道高架橋鐵路橋段施工設計圖、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xx大道高架橋工程標段跨鐵路段現澆支架施工方案咨詢意見和現場實2、際情況、相關紀要。2、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路施工安全技術規程等鐵路法規、規范和成全部鐵路局(成鐵計函267號)“相關成城市xx大道上跨成昆鐵路設計邊界條件復函”文件。3、由招標文件明確國家、各部委頒發現行設計、施工規范及技術規程。三、施工總體安排受鐵路限界和工期要求影響,本工程跨鐵路橋段施工采取貝雷梁架空鐵路線,再在貝雷梁上搭設現澆支架澆注梁體進行施工。施工時,先施工鐵路橋兩側鋼筋混凝土臨時支墩挖孔樁基礎,再施工鋼筋混凝土臨時支墩墩身及鋼筋混凝土橫蓋梁系統,形成架空鐵路貝雷梁系統支座,待鐵路橋兩側支架形成后,進行貝雷梁架設,同時進行防電板、防水材料等安全防護方法施工;最終,施工模板系統,形成完3、整現澆體系。2、跨鐵路段施工關鍵工期計劃依據進度安排,關鍵工序工期計劃為:xx日(12個工作日):臨時支墩挖孔樁及明挖基礎施工;xx日(6個工作日):臨時支墩施工;xx日(5個工作日):臨時支墩支架蓋梁施工;xx日(20個工作日):貝雷梁拖拉、安裝施工;xx日至xx日: 跨鐵路段梁體施工及交驗。xx日至xx日; 跨鐵路段支架系統拆除。四、跨鐵路線段施工安全確保跨鐵路段及靠近鐵路段施工存在著較大安全隱患,是本工程控制關鍵和難點。施工中,只有以下要求或確保方法到位、落實后,才可進行下一步作業。1、安全確保方法本工程施工安全確保關鍵在于鐵路防護系統和貝雷梁拖拉就位施工。因該支架以較小距離跨越接觸網線4、,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施工中,嚴格采取各項安全方法確保施工安全。(1)接地裝置按鐵路技術管理規程第144條“在接觸網支柱及距離接觸網帶電范圍5000mm范圍內金屬結構物必需接地”要求,貝雷梁從開始架設到最終拆除整個施工過程全部必需設置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必需小于4,具體要求以下:a、支墩系統、貝雷梁和接地裝置可靠連接。b、接地線有足夠機械強度,應用電焊聯接。c、接地線有足夠埋深,接地體頂端應在地面以下2.8m。d、接地裝置安裝完成后應實測電阻值,并在使用過程中加強檢測。e、為確保接地電阻小于4,在埋設接地體時,坑內放置部分食鹽水、木炭等,以降低土壤電阻系數。(2)防電、防水及防施工雜物方法:a、貝5、雷梁支架底部用防電板封閉。b、在貝雷梁上下弦桿各鋪滿木板進行封閉,雙層防護,預防物體下落。在木板上再鋪設防水材料,使整個區域內無縫隙,不漏水;混凝土用麻袋覆蓋,灑水壺灑水養護,預防形成水流,施工過程中,有專員對支架頂部、底部積水進行定向排放,定時用棉紗等吸水材料進行積水處理。c、在外側貝雷梁順橋向兩側設置鋼管欄桿并設置防電板。d、橋上、站內二十四小時設置安全防護員。e、加強操作人員職業道德、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教育。2、安全管理體系為確保施工過程安全可靠,項目部成立由項目部經理親自掛帥安全管理小組,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位職員頭上,實施逐層負責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3、安全管理制度確立了完整安全管理6、體系以后,項目部將結合本身實踐,組織全體職員深入學習路局、集團企業和相關安全生產文件、規章,制訂一系列符合實際、行之有效安全管理制度:定時組織全體職員和民工進行安全技能培訓和安全技能大賽,以提升職員和民工安全技能素質。實施班前安全講話制,并作好統計,進行不定時檢驗。組長:項目經理組員:安全工程師、項目副經理、技術主管各分組組長:各工班班長組員:每一位一般職員安 全 管 理 體 系駐站聯絡員、防護員和其它關鍵工作步驟,職員必需持證上崗。不管是支架施工,還是主梁施工,必需派駐站聯絡員和防護人員,和車站保持親密聯絡,杜絕因施工而影響行車。建立嚴格獎懲制度,責任落實到每一位職員頭上,提升全員安全防護意7、識。每一道工序作業必需有充足安全考慮;每一分部工程在施工前必需安全技術交底;安全隱患大分部工程,其施工組織方案必需報建設方、監理方和路局、集團企業審批。在進行跨鐵路段施工前,和相關設備管理部門簽定安全協議后方可實施該方案,施工中嚴格實施鐵辦()133號相關印發鐵路營業線路施工及安全管理措施通知文件精神。依據以上安全管理制度,項目部制訂具體實施細則,讓每一個職員全部有清楚認識,使每一道工序全部有一個明確要求,整個工程項目標安全防護工作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第二部分 施工方法一、基礎施工為減小跨越鐵路貝雷梁支架跨徑,依據實際地形,在鐵路橋上游側涵洞底及路面上設置一排、鐵路橋下游側河道內增設一排鋼筋混8、凝土臨時支墩。上游基礎施工時,需改移人行道,拆除涵洞蓋板兩片。臨時支墩基礎采取直徑1.5m鋼筋混凝土挖孔樁基礎,上、下游側孔樁各6根。涵洞蓋板拆除和恢復上游側挖孔樁施工前,先拆除鐵路圍墻障礙,并將施工區和人行道打圍隔離,以后將支墩位置處鐵路涵洞蓋板2片揭開,再進行孔樁開挖。因場地限制,蓋板涵拆除采取千斤頂和葫蘆牽引進行拆移,先人工鑿除頂面50cm厚墊層,同時,在蓋板下用枕木堆成兩個平臺,作為千斤頂操作支點;頂起蓋板后,經過簡易門架用葫蘆將蓋板提升、平移至涵洞帽石側,完成臨時拆除。待施工結束后,用葫蘆提升、下落至原位置,恢復蓋板涵。河道排水處理基礎開挖前,先在孔樁間空隙間埋入400排水管,然后將9、涵洞上游入口用麻袋、粘土回填密實,使水流全部從排水管內流出,滿足樁基同時開挖地表水引流需要。降水井施工鐵路橋上、下游河岸上各部署3個降水井,井深32.5米。挖孔樁施工樁基開挖前,先破除樁基位置處河道漿砌或混凝土鋪砌。對于上游側樁基礎,須先清除樁位周圍淤泥。孔內開挖采取人工淺挖快護交替作業,用短柄鏟、鎬等工具作業。挖孔過程中要常常檢驗樁孔偏差,樁身凈空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考慮到樁基位置特殊,為確保施工對鐵路橋基礎和施工安全,護壁采取C30鋼筋混凝土護壁,護壁混凝土上口厚25cm,下口15cm,節高度控制在1米以內,距鐵路橋基礎較近樁基取0.5m。護壁鋼筋采取10鋼筋,橫向鋼筋環間距0.15m,10、豎向筋間距0.2m。澆筑砼時要加強振搗,確保砼和孔壁間聯結密實。為滿足施工進度及確保施工安全,在護壁混凝土中加早強劑。護壁模型采取3mm厚鋼模板制作,由兩個半圓組成,上口直徑1.5m,下口直徑1.7m,模板內側設4環加勁肋。出渣采取絞車起吊 ,吊桶用軟質材料制作,提升到河床面(地面)棄渣不能隨意亂倒,應統一堆放,堆放地點應距井口2.0m以外,以后,再運至河岸(地面)上統一處理。杜絕亂倒。 井孔挖到設計深度后,清理井底,做到無松碴、軟土、雜物等。人工挖孔施工安全注意事項a) 挖孔時,應注意施工安全,挖孔工人必需配有安全繩、安全帽。提取土渣吊桶、吊鉤、吊繩等工具必需常常檢驗。b) 樁孔中應安裝分節11、鋼筋梯, 供施工人員上下。操作人員必需佩帶安全帽。c) 預防井內空氣稀薄或存在其它有害氣體對工人造成傷害。d) 井孔中用電燈照明,用36伏安全低壓電。因井孔中潮濕,要用防水橡膠皮電纜和防水燈頭。e) 立即進行砼護壁支護,并確保灌筑砼質量。鋼筋籠施工 樁身鋼筋籠加工制作完成后,采取吊車輔助進行安裝。為了確保鋼筋籠保護層厚度,在鋼筋籠四面每隔2.0m錯開焊上部分定位鋼筋;為預防在吊裝時變形,鋼筋籠中間每道加勁箍筋內加十字撐桿;鋼筋籠位置要加以控制,樁孔底以十字線檢驗,孔口由護樁拉線檢驗。對于部分因孔口障礙不便于進行鋼筋籠施工孔樁,采取澆注型鋼骨架形式確保樁基承載力。樁基混凝土澆筑樁身采取C30商品12、泵送混凝土,全部采取經過上游側混凝土罐車并接輸送泵管方法進行澆注。二、鋼筋混凝土臨時支墩系統1、墩身采取鋼筋混凝土墩身,墩身直徑1.0m,墩高12m7.2m。為便于以后支墩蓋梁施工,在墩頂位置以下2.1m位置處沿線路方向預留1532cm30工字鋼槽孔,作為作為蓋梁施工時現澆支架系統支撐牛腿。2、蓋梁蓋梁起到既連接各支墩,加強墩身整體性,又提供貝雷梁支座作用。蓋梁現澆支架施工時,先在支墩預留孔內插入、固定30工字鋼,再在工字鋼上架設貝雷梁,貝雷梁上再用30工字鋼分配后形成支撐體系上進行現澆施工。在蓋梁頂中心連線上,預埋一18#工字鋼作為貝雷梁支座,改善該處受力。在梁體全部施工完成,架空鐵路貝雷梁13、系統拆除完成后,鋼筋混凝土臨時支墩系統采取人工進行拆除。三、貝雷梁支架系統貝雷梁采取拖拉方法進行架設,為確保施工及鐵路系統安全,貝雷梁拖拉施工過程中,需作好防護系統。1、防護系統貝雷梁底部防護系統貝雷梁底部防護系統從下往上依次為:防電板、2cm厚木板。經過該系統防護,使貝雷梁底和鐵路系統實現封閉。防護系統滿布整個跨鐵路施工區,面積為33m36m。防護系統施工時,先在貝雷梁下弦桿頂部固定2cm厚,1.6m長木板,預防施工時物件下落損壞防電板或鐵路設施。每個防電板單元寬1.7m,長4米,施工時,事先在防電板和寬5cm、厚3cm、長1.6m木條中心打眼,眼孔直徑為5mm,間距0.3m,排距0.75m14、。以后用絕緣繩子(外徑3mm尼龍繩)經過孔眼將木條、防電板穿連、縫接固定。每根木條上設置間距0.3m2個鐵絲箍圈,鐵絲箍圈上部做成一直徑10mm圓圈。進行貝雷梁拖拉時,在貝雷梁懸臂段(架空鐵路涵洞人行道操作平臺上)用1.8米長8鋼筋穿過同一木條上鐵絲圓圈,使木條連同防電板經過鋼筋牢靠懸掛在貝雷梁下弦桿上,實現防電板固定、安裝。8鋼筋固定在貝雷梁下弦桿上。防電板安裝時,必需確保連接牢靠、可靠,接縫嚴密,相鄰防電板單元接縫寬度為10cm,后一單元接縫搭接在前一單元之上。使貝雷梁和下部鐵路系統實現完全封閉。施工前要作好各項準備工作,盡可能縮短拖拉時間。防護欄桿為確保以后貝雷梁及底模系統拆除時安全,在15、橋面投影外每邊3米處設置一防護欄桿。欄桿采取48鋼管制作,作為上部支架系統操作時安全防護。欄桿外側底部30cm高范圍內滿鋪防電板,內側設置防護安全網。貝雷梁頂部防護系統頂部防護關鍵是預防積水、物件等下落并意外穿透底部防護系統和接觸網系統接觸發生事故。頂部防護從下到上依次為:2層塑料防水層,5cm厚木板鋪裝層。(2)貝雷梁系統施工貝雷梁采取加強型,上、下弦全部增設加強弦桿。梁高1.7m,凈跨33m。現澆箱梁底板范圍內根據0.2m寬部署貝雷梁,翼緣范圍內根據0.2m寬部署。為加強整體性,相鄰兩榀梁每個節段處端頭用自制支撐架進行橫向連接。自制支撐架除支撐寬度為0.2m外,高度、螺栓孔位等其它參數同標16、準支撐架。鐵路橋兩側現澆支架系統形成后,將貝雷梁部件用吊車吊至支架上,在預先架設好貝雷梁拼裝平臺上進行貝雷梁拼裝、連接。以后,在支架上按計劃好位置處鋪設3根43鋼軌,作為以后拖拉軌道,軌面標高高出限界標高(限界標高515.55m,也為貝雷梁就位后梁底防電板最低標高,此高度距接觸網承力索0.7m)0.2m,并設置7%上坡坡率。為加緊拖拉進度,整個橋面設置2個拖拉工作面。 在橋面一次性拼接好貝雷梁后可進行拖拉作業。拖拉時,在軌道和梁間部署48鋼管作為做輥軸,減小拖拉難度。拖拉動力采取兩臺10t葫蘆。拖拉時,將部署間距為0.2m8片貝雷梁組連接后同時拖拉,并在梁尾端增設配重梁。依據實際地形,在鐵路橋17、上游側支架上進行貝雷梁拖拉作業,因場地限制,尾端配重貝雷梁長度依據拖拉進行逐步接長。梁體抵達設計位置后,拆除尾部配重梁。 貝雷梁拖拉時,考慮拖拉軌道系統高度及安全限界,梁體底部距軌頂面高為8.0m,卸除軌道系統拖拉就位后,梁體底部距軌頂面為7.8m(規范許可最小高度為7.6m,此處考慮施工過程中貝雷梁施工誤差及梁體變形20cm影響)。在貝雷梁拖拉過程中,經過控制軌道頂標高來避免貝雷梁懸臂時變形下垂侵入限界,確保梁體拖拉安全、順利進行。因貝雷梁距接觸網系統太近,橋面最外側兩榀貝雷梁除底部有防電板防電外,還需在其外側面滿布防電板,預防事故發生。若因故不能在要求時間內完成拖拉作業,需等下一個停電時間18、作業,需將拖拉就位最外側貝雷梁外側面貼好防電板,并作好接地方法。 貝雷梁系統拆除跨中底模系統拆除后進行貝雷梁拆除。拆除先從外側梁組起,向橋面中心線逐組進行。內側貝雷梁組先在蓋梁支墩平臺上用葫蘆橫移至翼緣,再經過卷揚機起吊至橋面完成拆除。四、跨中段模板系統跨中段因施工空間受限,需對模板系統進行特殊設計。從設計箱梁底向下依次為:1.2cm竹膠板; 5cm厚橫向分配方木(間距10cm);15cm厚縱向分配方木(間距60cm);碗扣支撐件(30112cm);5cm厚木板鋪裝。對于空間小于20cm地段,用方木或木板作為支撐件。經計算跨中設計箱梁底和貝雷梁頂面距離為113cm;上游側貝雷梁端頭處和貝雷梁頂19、面距離為31cm;下游側貝雷梁端頭處和貝雷梁頂面距離為74cm。受施工空間限制,底模系統拆除操作難度較大,采取人工拖拉方法拖至翼緣側貝雷梁平臺上,再經過安裝在橋面卷揚機系統吊至橋面,完成拆除。附:計算單一、高程計算1、 限界標高計算按接觸網系統帶電部分(承力索)距軌頂面7.1m、軌頂面高程507.75m、建筑物距承力索最小安全距離0.5m計算,再考慮拖拉就位后施工過程中貝雷梁總變形20cm(理論總變形值13.9cm),施工誤差10cm,則貝雷梁底部木板底(防電板)高程為:507.75+7.1+0.5+0.1+0.2=515.65m支架系統不得低于此限界高程。2、鐵路橋下游側線路中心貝雷梁端頭對20、應里程為K0+606.8,該處箱梁距中跨15.14m。 梁高為:H=320-(170-2.184151420.00001)cm=2.0m。考慮橋梁縱坡0.7%、橫坡1.5%:0.7%15.14-1.5%11.65=-0.07m箱梁底部高程計算520.406-0.15-0.07-2=518.19m和限界高程距離為:518.19-515.65=2.54m2、現澆部分上游側線路中心鋼管支墩對應里程為K0+639.8,該處箱梁距中跨跨中17.86m。梁高為:H=320-(170-2.184178620.00001)cm=2.20m。考慮橋梁縱坡0.7%、橫坡1.5%及模板:-0.7%17.86-1.521、%11.65=-0.3m箱梁底部高程計算520.406-0.15-0.3-2.20=517.76m和限界高程距離為:517.76-515.65=2.11m3、貝雷梁支架施工空間計算(1)從設計箱梁底支架系統依次為:底模板:1.2cm厚竹膠板;橫向分配方木:5cm厚;縱向分配方木:15cm高;碗扣件支撐高度:30cm112cm)高;貝雷梁上鋪裝層:5cm厚(木板、防水板)貝雷梁(加強型):170cm高;貝雷梁下鋪裝層:5cm厚(防水板、木板、防電板)(2)跨中處高度計算得該處設計箱梁底和貝雷梁頂面距離為113cm。(3)上游側貝雷梁端頭處計算得該處設計箱梁底和貝雷梁頂面距離為31cm。(4)下游22、側貝雷梁端頭處計算得該處設計箱梁底和貝雷梁頂面距離為74cm。二、荷載計算q1:施工荷載2.5kN/m2。q2:振搗沖擊荷載2.0kN/m2。q3、竹膠板自重0.12kN/m2。q4、5cm方木0.1kN/m2。 間距0.2m 0.050.058/0.2=0.1 kN/m2q5、15cm方木0.3 kN/m2。間距0.6m 0.150.158/0.6=0.3 kN/m2q6、碗扣件0.3 kN/m2。平均高60cm,間排距60cm (2.824/0.6+42.82)=0.3kN/m2q7、貝雷梁自重: 排距0.2m,自重1.43kN/m。 1.43/0.2=7.2kN/m2q8、梁體自重:底板23、寬度范圍內平均厚度混凝土0.83m,懸臂板范圍內平均厚度0.4m。按0.83m計算。 0.8326=21.58 kN/m2總荷載:q=qi=2.5+2+0.1+0.3+0.3+7.2+21.58=34.56 kN/m2三、貝雷梁計算對于單榀加強型貝雷梁,梁高1.7m,寬約18cm,查資料得:Mmax=1687.5kN.m。混凝土密度取26kN/m3,計算跨徑L取33m則:當加強型貝雷梁部署間距取D=0.2m時,單榀梁承受荷載為:1、 受載計算:Mmax=ql2/8=6.9332/8kN.m=939.0kN.mMmax=1687.5kN.m滿足要求。2、 變形檢算:忽略q1、q2對支架剛度影響時,等效均布荷載q=30.060.2kN/m=6.0kN/m(1) 、最大彈性變形:f=(56330004)/(3842.11055.772109)=76.5mmL/400=8.3cm,滿足剛度要求。(2)、非彈性撓度依據裝配式公路鋼橋多用途使用手冊,對于國產新貝雷桁架,n表示貝雷梁節數時,f=0.05(n2-1)cm=0.05(121-1)cm=6cm 貝雷梁最大總撓度F=7.7+6=13.7cm。